下书看 > 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 > 第226章 安排出路

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 第226章 安排出路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杨玉环的寝宫内,映出一片金黄。杨玉环坐在案几前,手中拿着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杨家各房族人的信息。她眉头微蹙,目光在名单上缓缓移动,心中盘算着如何为这些族人找到合适的出路。

    自整顿杨家以来,杨玉环雷厉风行,对家族中的腐败现象和不良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然而,她深知,单纯的惩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让杨家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走上正轨,就必须为族人们指明一条新的道路。

    “绿儿,去把杨正叫来。” 杨玉环放下名单,对一旁侍奉的绿儿说道。

    “是,娘娘。” 绿儿福了福身,快步走出寝宫。

    不多时,杨正来到了寝宫。他恭敬地行礼道:“娘娘,您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杨玉环指了指案几上的名单,说道:“杨正,如今杨家的产业和财富清查得差不多了,接下来,便是要为族人们安排出路。我打算鼓励有才能的族人凭借自身本事考取功名,或从事实业。对于那些并无特殊才能的族人,我想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学习手艺,自食其力。你觉得如何?”

    杨正微微点头,说道:“娘娘此举,实乃为杨家着想的长远之计。只是,这实施起来,怕是会遇到不少困难。”

    “哦?你且说说,有哪些困难?” 杨玉环目光专注地看着杨正。

    “其一,有些族人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怕是不愿意吃苦去学习手艺或考取功名。其二,就算有族人愿意尝试,可这资金的分配、师傅的聘请等具体事宜,也需谨慎安排。” 杨正一五一十地说道。

    杨玉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我也想到了。但为了杨家的未来,再难也要去做。你先去把族人们召集起来,我要亲自跟他们说。”

    杨正领命而去。很快,杨家的族人们便齐聚在府邸的大厅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猜测着杨玉环此番召集他们的意图。

    杨玉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大厅,众人见状,纷纷行礼。她示意众人起身,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把大家叫来,是要跟你们说一件关乎杨家未来的大事。如今,杨家的整顿已初见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希望我们杨家的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我决定为大家安排出路。”

    听到 “安排出路” 四个字,族人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竖起耳朵听着。

    “我鼓励有才能的族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去考取功名。如今大唐正值用人之际,只要你们有真才实学,定能在朝堂上施展抱负。而且,这也是为杨家争光的机会。” 杨玉环目光坚定地说道。

    “娘娘,这考取功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年的苦读。我们这些人,平日里哪有心思读书啊。” 一位年轻的族人小声说道。

    杨玉环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正因为不容易,才更要去努力。从今日起,我会为愿意读书的族人聘请最好的先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只要你们肯下功夫,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能金榜题名。”

    接着,杨玉环又说道:“除了考取功名,我也鼓励大家从事实业。咱们杨家在商业上也有一定的基础,大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合法经营,靠自己的努力赚钱。”

    “可是,娘娘,这做生意也有风险啊,要是赔了怎么办?” 另一位族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做生意自然有风险,但只要你们诚信经营,用心管理,我相信,定能有所收获。而且,我会安排有经验的人,对你们进行指导。” 杨玉环耐心地解释道。

    “那像我们这些没什么才能的人呢?难道就没有出路了?” 一位中年妇人有些焦急地问道。

    杨玉环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不是。对于那些并无特殊才能的族人,我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你们学习手艺。无论是木工、铁匠、裁缝,还是其他手艺,只要你们愿意学,我都会全力支持。学会了手艺,你们就能自食其力,过上安稳的生活。”

    族人们听了,有的面露惊喜之色,觉得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有的则面露犹豫,心中还在权衡利弊。

    “娘娘,这学习手艺,怕是要花不少时间,而且一开始也赚不了多少钱。我们怎么生活啊?” 又有人提出了疑问。

    “在学习手艺期间,我会给大家发放一些补贴,保证大家的基本生活。等你们学成之后,就能靠手艺赚钱了。” 杨玉环说道。

    杨玉环的一番话,让族人们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一些年轻的族人,率先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尝试考取功名或从事实业。

    “娘娘,我愿意读书,争取考取功名,为杨家争光。” 一位年轻的书生模样的族人说道。

    “好,我会为你安排最好的先生。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杨玉环欣慰地说道。

    “娘娘,我对做生意有些兴趣,想从事实业。” 另一位族人说道。

    “那我会安排人,教你做生意的门道。记住,一定要诚信经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 杨玉环叮嘱道。

    而那些没有特殊才能的族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学习手艺。一时间,大厅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困难还是接踵而至。首先是资金的问题。为族人们提供学习资金、聘请先生、发放补贴等,都需要大量的钱财。虽然杨家经过清查,充公了不少不义之财,但这些钱要用于救济百姓、修复受损的产业等,所剩并不多。

    “娘娘,这资金怕是不够啊。” 杨正看着账本,面露难色地说道。

    杨玉环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再想想办法。不能因为资金的问题,就放弃为族人们安排出路。”

    经过一番思考,杨玉环决定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一部分钱财,用于支持族人们的发展。同时,她也向李隆基说明了情况,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一些支持。李隆基听后,对杨玉环的做法表示赞赏,并拨款相助。

    解决了资金问题,接下来就是师傅的聘请。为了让族人们学到真正的手艺,杨玉环派人四处寻找有真才实学的师傅。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师傅不愿意到杨家来教学,担心会受到牵连。

    “师傅,您就看在贵妃娘娘一片苦心的份上,来教教我们吧。” 杨正诚恳地对一位木工师傅说道。

    木工师傅摇了摇头,说道:“我也听说了杨家的事,这教手艺我倒是不怕,可我担心以后会惹上麻烦。”

    杨正赶忙解释道:“师傅,您放心,如今杨家正在整顿,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而且,贵妃娘娘说了,一定会保证您的安全。”

    经过杨正的一番劝说,木工师傅终于答应了。

    在为族人们安排出路的过程中,杨玉环还经常亲自去看望那些学习的族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大家学得怎么样了?还习惯吗?” 杨玉环来到一处学习手艺的工坊,亲切地问道。

    “娘娘,我们都在努力学,就是这手艺有些难,一时半会儿还掌握不好。” 一位正在学习铁匠手艺的族人说道。

    杨玉环微笑着说道:“不要着急,学习手艺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要你们有恒心,有毅力,一定能学好。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在杨玉环的关心和鼓励下,族人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那些学习读书的族人,日夜苦读,为考取功名做准备;那些从事实业的族人,在师傅的指导下,用心经营,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而那些学习手艺的族人,也在不断地努力练习,手艺越来越精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家的族人们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以前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而是开始凭借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在长安的街头巷尾,人们也渐渐改变了对杨家的看法。

    “你看,杨家的那些人,现在都在努力做事,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 一位百姓说道。

    “是啊,这都多亏了贵妃娘娘,是她让杨家有了改变。” 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杨玉环看着杨家的变化,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为族人们安排出路,只是杨家整顿的一个重要环节。未来,她还需要继续努力,让杨家真正成为一个对大唐有用的家族。而杨家的族人们,也在这条新的道路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为杨家的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杨家将在杨玉环的带领下,继续前行,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