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乱世道藏 > 第67章 焚城序幕

乱世道藏 第67章 焚城序幕

    190年,四月二十七日,洛阳

    晨光微曦,洛阳的上空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气息。城外,关东联军步步紧逼,三门激战已持续多日,东门鏖战、北门攻防、南门死战……虽然董卓军仍在死守,但兵力悬殊的现实已无法改变。

    昨夜,太师府内已定下迁都之策。

    今日,执行。

    大殿之中,灯火微颤,映照着董卓那张阴沉的脸。他端坐高堂,指节缓缓叩击案桌,目光幽深如潭,李儒立于堂前,神色从容,目光锐利。

    “太师,” 李儒微微拱手,低声道,“如今三门仍在激战,敌军未能破城,然我军不过六万,终究难以匹敌联军二十万之众。既然决意迁都,今日便可着手施行。”

    董卓冷哼一声,目光扫向殿中诸将,沉声道:“昨夜之议,今日开始执行。”

    “劫财,押人,屠叛,迁都,焚城!”

    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冷酷。

    殿堂之中,仍有人眼神闪烁。有人微微垂眸,不敢看向董卓,有人目光复杂,似乎有话要说,却终究未敢开口。

    忽然,一名低阶军官犹豫着上前一步,跪伏于地,声音小心翼翼:“太师,末将不敢违命……只是,若焚城而去,城中百姓何去何从?”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骤然陷入死寂。

    董卓没有立刻发怒,反而缓缓眯起眼睛,唇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地盯着军官:“哦?孤倒要听听,你以为该如何?”

    军官头低得更深,冷汗顺着额角滴落,声音略带颤抖:“太师明鉴,若能……适当安置百姓,或许迁都之事,可更加顺遂……”

    董卓的笑意更浓,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语气缓慢:“所以,你觉得孤的决策,有所不妥?”

    军官猛然一颤,连忙磕头:“末将不敢!末将只是……只是……”

    董卓忽然一掌拍案,殿堂中的火光随之一颤,他的目光如猛兽般凌厉:“只是?哼,看来你对孤的决策很有意见?”

    军官彻底慌了,连连磕头:“末将不敢,末将……”

    既然不敢,就该明白,洛阳已无尔等置喙之地。”董卓微微俯身,目光阴冷,“孤的命令,岂需尔等多言?”

    军官的手指在地面上颤抖,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窒息感,但终究没能再说一个字。

    董卓淡淡一笑,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静得仿佛在与友人交谈。

    “来人,斩了。”

    军官猛地抬头,满眼惊恐:“太师!末将——”

    “噗嗤——!”

    刀光闪过,鲜血温热,滴落在冰冷的青石地面。军官的眼睛仍然睁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生命已经终结。

    董卓微微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尸体,似乎带着一丝玩味的冷笑,轻轻摇头:“洛阳危机四伏,孤竟然还要亲手清理内患,呵……”

    他抬眼,扫视殿内众人,声音不疾不徐:“还有谁,要‘适当安置’?”

    殿堂一片死寂。没人敢动,没人敢说话,甚至没人敢喘息。

    片刻后,董卓轻轻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冷漠地说道:“即刻执行,违令者,斩。”

    众将闻言,纷纷拱手:“谨遵太师之令!”

    待众人离去后,董卓缓缓开口:“牛辅与李催、郭汜各守一门,明日务必死守,再撑上一日,为我等迁城争取时间。”

    李儒微微一笑,语气淡然:“至于温侯……此事暂且瞒下,待撤离之日,再行安排。”

    董卓放声大笑,拍案道:“好!这个狼崽子,临走前,总得派上一用!”

    他站起身,目光狰狞,语气透着无尽的狠戾:“洛阳,不能留给那群关东鼠辈!”

    洛阳·北邙山

    晨曦初露,北邙山下烟尘滚滚,董卓亲兵千余人列阵,手持火把,森然戒备。

    皇陵前,巨大石门已被撬开,墓道深邃阴冷,寒意弥漫。士兵们提着灯火涌入墓穴,目光狂热地盯着四周镶嵌的金器、壁画。

    “快!棺椁撬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士兵们抡起铁锤、撬棍,对着厚重的棺椁狠狠砸下,片刻后,石棺缓缓裂开,一道道金光洒落,珍珠、玉佩、青铜器、金印滚落满地。

    “将军!是光武帝的陵寝!”

    “管他是谁!金银珠宝先抢了再说!”

    一群士卒蜂拥而上,将珍宝塞入箱中,抬往山下,装载入马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太师府。

    墓道之外,几名老臣跪伏于地,泣不成声:“太师,万万不可掘皇陵啊!此举必遭天谴!”

    董卓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轻蔑:“天谴?孤便是天!”

    一挥手,森然下令:“来人,将此腐儒等拖出去斩了!”

    “太师饶命——”

    “噗嗤!”

    刀光闪过,血溅泥土,尸首滚落阶前。

    北邙皇陵之上,掠夺仍在继续。

    洛阳·宫门外

    随着迁都之令下达,整个洛阳陷入混乱。朝堂之上,仍有数名老臣坚持反对。

    “太师!焚城弃国,乃千古罪行!陛下乃汉室正统,岂能随意迁都!”

    “请太师三思!不可将百姓当作牛马驱赶!”

    宫门外,数十名大臣跪伏在地,脸色愤然。

    董卓冷冷扫视,语气森然:“天要变了,你们这些老朽,如何能懂?”

    “来人!押下去!”

    “太师!不可——”

    “噗嗤——!”

    刀锋划破空气,数十名反对大臣被当场斩杀,尸横遍野,鲜血染红宫门前的石阶。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军士四处搜捕世家豪族、商贾富户,挨家抄没,劫掠财物,强令随军西迁。

    “奉太师令,所有商贾、豪族即刻捐献财产,随军西迁,违者斩!”

    “我愿捐!求太师饶命!”

    “你的家财?那是太师的!”

    “不要杀我——!”

    惨叫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洛阳各大豪门被洗劫一空,所有财物尽数收入董卓军中,准备运往长安。

    许多富商、世家拒绝离城,便被董卓军当场斩杀,财物抄没,家眷则强行押解,充作迁都人口。

    洛阳的大街小巷,哭声不绝,百姓们被赶往队伍,老弱病残被强行驱离,甚至一些年迈者无法行走,直接被军士拖到街边斩杀。城中弥漫着死亡的阴霾。

    “快!将所有百姓编队,即刻押送!”

    城外,哀嚎与哭喊声交织成一片。官兵驱赶着百姓上路,年迈的老人跌倒在地,瘦弱的妇人背着襁褓中的幼儿,踉踉跄跄地挪动脚步。

    “所有人,排队!不准乱动!”军士怒吼,铁鞭抽在地上,发出尖锐的破空声。

    人群中,一个身形瘦削的中年汉子猛地跪地哀求:“军爷,求求你,我家中老母八十,实在走不动了,让她留在洛阳吧!”

    话音刚落,一道刀光落下!

    “噗嗤——!”

    血液溅到地上,头颅滚落人群,女人的尖叫声划破天际。

    持刀的军士冷漠地收刀,目光扫过哆嗦的人群,声音冷酷如霜:“太师有令,敢违抗者——杀无赦!”

    那名老母亲被人粗暴地拖拽起来,惨叫着被推入队伍,而她的儿子,已化作一具尸体,倒在泥泞之中。

    有士兵微微别过头,不忍再看,但更多人面无表情,继续催促人群前行。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不是迁徙,这是屠戮!

    洛阳·城内各处

    夜色下,洛阳城弥漫着刺鼻的火油味,官兵沿街倒洒,一桶接着一桶,空气中混杂着焦躁和不安的窃窃私语。

    各大街巷、粮仓、宫殿、府邸、坊市……皆已被秘密堆满干草、木柴,只待一声令下,烈焰便会吞噬整座城池!

    “你们听说了吗……我们真的要烧掉整个洛阳?”

    “闭嘴!这是太师的命令!”

    “可这里是皇城……”

    “皇城?哼,明天这地方就不复存在了!”

    一些老兵低头沉默,一些新兵握紧了拳头,手心满是汗水。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名军士偷偷向巷子里丢了一张信纸,纸上只有短短四个字——洛阳将焚。

    而城中,部分豪门正悄悄遣散奴仆,富商偷偷将黄金藏入井底,甚至有百姓在墙壁内塞入细软,只盼能在烈火焚城后寻回一丝余财。”

    但城中的百姓已嗅到异常,街头巷尾传出不安的低语。

    “你们闻到了吗?这味道……”

    “董卓的军队……他们在往街道上倒火油!”

    “这……这是要烧城?!”

    “不要啊!我们不想去长安!”

    有胆大的商贾试图带着家眷逃离,却被巡逻的军士发现,下一刻,刀光一闪,血溅石板。

    “私自逃亡者,杀无赦!”

    目睹这一切的百姓们彻底慌了,整个洛阳陷入了无声的恐惧。

    太师府内,李儒拱手禀报:“太师,城中易燃物已堆叠完毕,只待撤军之日,便可一把火烧尽。”

    董卓缓缓点头,眼中杀机隐现:“很好,既然如此,牛辅等人继续坚守城门,明日再拖上一日,为我等争取时间。”

    李儒微微一笑,低声道:“至于温侯……仍不宜告知,待撤离当日,命他率军突袭,扰乱关东联军,为大军撤离争取时间。”

    董卓闻言,大笑不止,拍案道:“哈哈!此计甚妙!哼,到了那时,他还有没有命回来,就看天意了。”

    夜幕低垂,洛阳城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之中。

    北邙皇陵已被掘空,世家豪门已被洗劫,朝臣尸骨未寒,百姓被强押迁移,而整座洛阳,正被火油浸透。

    只待一声令下——烈焰焚城,人间炼狱!

    这一夜,火光未燃,杀机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