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第113章 最后一块短板
热门推荐:
综影视:渺渺穿越人生
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
抗战:谁家司令员入伍不到一年?
林宇尘在灵幻世界
我有一幅神秘画卷
快穿之宠妃上位记
冲喜主母都敢休,改冲别家哭去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
看着好似平平无奇的对比,却让这些金融系的学霸们陷入了沉默。
两串明明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鱼丸,在被王潜明从杯子里提起来的时候,一个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另一个则散落在了杯子里。
可想而知,那个完好无损的鱼丸可以直接拿着享用了,而另一个,则需要重新去杯子里用竹签叉起来吃。
“请问大家,如果你两家的关东煮都吃过,而且口味都差不多,你还会选择其中的哪一家买呢?”王潜明朗声道,继续着自己的课程。
答案显而易见,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潜明的左手,那串完好无损的鱼丸。
“有人现在能告诉我,这两串看似一模一样的鱼丸,到底差异在哪里么?”
吴为微微眯起眼,仔细观察着,突然灵光一闪,他突然站了起来。
细节,就是细节。
“吴为同学,你有答案了吗?”
吴为站直了身子,看着王潜明,坚定地点了点头。
“竹签的顶端,有一个固定器,可以让鱼丸在拿起来的时候,不会掉落。”
王潜明的左手翻了个个,让鱼丸倒置了,鱼丸就稍微朝下滑落了一些。
果然,在竹签尖尖的顶部,有一个很小的突起,极其不易察觉。
很多吃过关东煮,且见过这个小东西的同学齐齐惊呼出声,原来如此。
“很多细节,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可是因为它太不起眼了,所以大家都视而不见。”
王潜明把鱼丸重新放回了杯子,开始盖棺定论。
“这个小东西,是用来固定像丸子之类的食材,防止煮和拿取的时候掉落,食材依然能够被封在签子上。一般呢,都用墨鱼来做,小小一点,煮不烂煮不坏。”
“但是呢,往往这个步骤是在最后完成的,所以需要多做一步,增加了工作量。那么,有些商家就会直接跳过这一步,把这道工序给简化了。”
“所以呢,大家就能看到刚刚的现象,一对比,这个问题就出现了。”
“看起来是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但是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便利店的关东煮总是会掉下来,取不好取,拿不好拿。”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关东煮,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商家造成什么本质的影响,无非就是吃的时候麻烦一点。”
大家都笑了起来,但是笑声里更多的是自嘲。
自以为是的聪明,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些道理,很多人知道,却不会去做。
吴为侧过头,准确地找到了右边三排处的俞知夏。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
志同道合,莫过如此。
“咦,这不对啊,我明明设置了超过5%的回撤就开始买进,为什么程序不按照设定的走呢?”吴为盯着笔记本屏幕上的模拟盘,摸着自己的下巴,十分纠结。
课上完了之后,两个人就直接在教室里讨论起程序来了。
“是不是你设置参数的时候还有其他的限制因素,比如大盘的走势?”俞知夏也是一脸疑惑。
吴为打开了面板,确认了之后,就更加糊涂了:“没有啊,奇了怪了!”
一个阴恻的声音在两个人背后响起:“有没有可能你设置的参照对象出了问题呢?”
沉浸在思考的两个人被这么一吓,差点把桌子上的笔记本都掀翻了。
一只手从两个人的中间伸了过来,手指在即将碰到屏幕的地方停住了。
“你看,回撤的数据程序参考的是实时数据,但是你设置的是5日均线。”
吴为顺着他指出的两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问题。
“洋哥,你不光是人体计算机,也懂技术啊!”
刘洋慢腾腾地把手收了回去,厚厚的眼镜后面那双眸子却十分透亮。
“你们是不是在研究量化交易?”
“洋哥也有研究?”
“略懂,略懂。”
吴为眼角一抽,这不是自己的台词么。
“我看了点资料,大概知道一点,但是没想到你们竟然做出来了,很不错。”
刘洋说话总是十分很实在,即使是恭维也说得很平淡。
“我能看看你们的量化系统模型吗?”
吴为也不藏私,直接把后台打开了。
刘洋眉头紧皱,扶了扶眼镜,全神贯注地看了两分钟。
“股票价格,交易量,大盘走向,经济指标,你们的数据库是实时的么?”
“嗯,基本上。”
“什么叫基本上?”
“就是差不多。”
“差多少?”
刘洋的问题很具体,问得吴为都有些招架不住。
“现在是模拟盘,看不出来,只有接入了正式的交易系统,我们才能看出来。”
“如果美联储降息,你的程序会怎么反应?”
吴为二郎腿一翘:“降息吸引外资回流人民币资产,整体市场会反弹,利好大盘。利率敏感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制造业就会受益。程序会自动筛选出行业前三的龙头,进行布局,并跟随降息的力度以及大盘的浮动进行加仓......”
吴为洋洋洒洒说了一通,这个套路他早就琢磨透了,程序只是一个逻辑的外在体现。
“程序可以自行判断投入的比例以及后续市场的反应,进行加仓或减仓,直到触发了退场机制,比如亏损超过了固定比例,或者是盈利达标了。”
吴为说得天花乱坠,兴致勃勃。
“有点意思!”刘洋收回了自己的视线,看着吴为和俞知夏,眼中带着跃跃欲试的神色。
吴为看着这个金融系的大神,眉头一挑:“我硬盘里有点硬货,还有想不想看点更刺激的?”
俞知夏眸子一闪,直接把笔记本的屏幕就拍合上了。
两个男人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俞知夏为何突然如此。
“想入伙么?”俞知夏冷静地看着刘洋。
刘洋的头如同捣蒜,连连点头。
“你同意么?”俞知夏转向了吴为。
吴为略略思索道:“洋哥一眼就能看穿我们的问题,他来查漏补缺最合适了。”
终于,团队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在刘洋这里补齐了。
两串明明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鱼丸,在被王潜明从杯子里提起来的时候,一个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另一个则散落在了杯子里。
可想而知,那个完好无损的鱼丸可以直接拿着享用了,而另一个,则需要重新去杯子里用竹签叉起来吃。
“请问大家,如果你两家的关东煮都吃过,而且口味都差不多,你还会选择其中的哪一家买呢?”王潜明朗声道,继续着自己的课程。
答案显而易见,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潜明的左手,那串完好无损的鱼丸。
“有人现在能告诉我,这两串看似一模一样的鱼丸,到底差异在哪里么?”
吴为微微眯起眼,仔细观察着,突然灵光一闪,他突然站了起来。
细节,就是细节。
“吴为同学,你有答案了吗?”
吴为站直了身子,看着王潜明,坚定地点了点头。
“竹签的顶端,有一个固定器,可以让鱼丸在拿起来的时候,不会掉落。”
王潜明的左手翻了个个,让鱼丸倒置了,鱼丸就稍微朝下滑落了一些。
果然,在竹签尖尖的顶部,有一个很小的突起,极其不易察觉。
很多吃过关东煮,且见过这个小东西的同学齐齐惊呼出声,原来如此。
“很多细节,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可是因为它太不起眼了,所以大家都视而不见。”
王潜明把鱼丸重新放回了杯子,开始盖棺定论。
“这个小东西,是用来固定像丸子之类的食材,防止煮和拿取的时候掉落,食材依然能够被封在签子上。一般呢,都用墨鱼来做,小小一点,煮不烂煮不坏。”
“但是呢,往往这个步骤是在最后完成的,所以需要多做一步,增加了工作量。那么,有些商家就会直接跳过这一步,把这道工序给简化了。”
“所以呢,大家就能看到刚刚的现象,一对比,这个问题就出现了。”
“看起来是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但是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便利店的关东煮总是会掉下来,取不好取,拿不好拿。”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关东煮,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商家造成什么本质的影响,无非就是吃的时候麻烦一点。”
大家都笑了起来,但是笑声里更多的是自嘲。
自以为是的聪明,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些道理,很多人知道,却不会去做。
吴为侧过头,准确地找到了右边三排处的俞知夏。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
志同道合,莫过如此。
“咦,这不对啊,我明明设置了超过5%的回撤就开始买进,为什么程序不按照设定的走呢?”吴为盯着笔记本屏幕上的模拟盘,摸着自己的下巴,十分纠结。
课上完了之后,两个人就直接在教室里讨论起程序来了。
“是不是你设置参数的时候还有其他的限制因素,比如大盘的走势?”俞知夏也是一脸疑惑。
吴为打开了面板,确认了之后,就更加糊涂了:“没有啊,奇了怪了!”
一个阴恻的声音在两个人背后响起:“有没有可能你设置的参照对象出了问题呢?”
沉浸在思考的两个人被这么一吓,差点把桌子上的笔记本都掀翻了。
一只手从两个人的中间伸了过来,手指在即将碰到屏幕的地方停住了。
“你看,回撤的数据程序参考的是实时数据,但是你设置的是5日均线。”
吴为顺着他指出的两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问题。
“洋哥,你不光是人体计算机,也懂技术啊!”
刘洋慢腾腾地把手收了回去,厚厚的眼镜后面那双眸子却十分透亮。
“你们是不是在研究量化交易?”
“洋哥也有研究?”
“略懂,略懂。”
吴为眼角一抽,这不是自己的台词么。
“我看了点资料,大概知道一点,但是没想到你们竟然做出来了,很不错。”
刘洋说话总是十分很实在,即使是恭维也说得很平淡。
“我能看看你们的量化系统模型吗?”
吴为也不藏私,直接把后台打开了。
刘洋眉头紧皱,扶了扶眼镜,全神贯注地看了两分钟。
“股票价格,交易量,大盘走向,经济指标,你们的数据库是实时的么?”
“嗯,基本上。”
“什么叫基本上?”
“就是差不多。”
“差多少?”
刘洋的问题很具体,问得吴为都有些招架不住。
“现在是模拟盘,看不出来,只有接入了正式的交易系统,我们才能看出来。”
“如果美联储降息,你的程序会怎么反应?”
吴为二郎腿一翘:“降息吸引外资回流人民币资产,整体市场会反弹,利好大盘。利率敏感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制造业就会受益。程序会自动筛选出行业前三的龙头,进行布局,并跟随降息的力度以及大盘的浮动进行加仓......”
吴为洋洋洒洒说了一通,这个套路他早就琢磨透了,程序只是一个逻辑的外在体现。
“程序可以自行判断投入的比例以及后续市场的反应,进行加仓或减仓,直到触发了退场机制,比如亏损超过了固定比例,或者是盈利达标了。”
吴为说得天花乱坠,兴致勃勃。
“有点意思!”刘洋收回了自己的视线,看着吴为和俞知夏,眼中带着跃跃欲试的神色。
吴为看着这个金融系的大神,眉头一挑:“我硬盘里有点硬货,还有想不想看点更刺激的?”
俞知夏眸子一闪,直接把笔记本的屏幕就拍合上了。
两个男人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俞知夏为何突然如此。
“想入伙么?”俞知夏冷静地看着刘洋。
刘洋的头如同捣蒜,连连点头。
“你同意么?”俞知夏转向了吴为。
吴为略略思索道:“洋哥一眼就能看穿我们的问题,他来查漏补缺最合适了。”
终于,团队中的最后一块短板,在刘洋这里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