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 第304章 大师兄

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 第304章 大师兄

    200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之后,整整两年吴为都未踏足海州。

    重新回到这里的他,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似乎看见了通州不远的将来。

    这个曾经见证他崛起和陨落的城市,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姿态,从未考虑过任何人的感受。

    这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代,却是一代人最难的时候。

    浦江边,万华酒店的咖啡厅里,巴赫的乐章让整个氛围变得轻松惬意。

    一个男人临窗而坐,欣赏着浦江沿岸的风景。

    银色的袖扣泛着冷色,如同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冷静。

    “凌师兄,久等了。”吴为落座时带起了一缕檀香的味道,那是刚刚门口酒店入口的熏香。

    男人回过神,笑道:“小师弟,你来啦。”

    凌人杰,这个曾经数次帮助过吴为的大师兄,就是今天吴为要见的人。

    “喝什么,一起点。”凌人杰把手里的单子递给了吴为。

    “都行。”吴为很随意,把选择权交给了凌人杰。

    师兄弟刚好聊起了这两年的变化,没一会咖啡就被送了上来。

    凌人杰年富力强,海国投的二把手,可谓是一人之下。

    “你气色看起来好多了,这两年总算是养回来了。”

    吴为面带微笑道:“我每天就钓钓鱼,发发呆,自然就好了。喝了好几年的白开水,现在稍微喝点刺激的饮料也没啥问题了。”

    凌人杰唏嘘不已,当时吴为从海州离开的时候,面色蜡黄,瘦得都脱相了。

    两年过去,曾经凹陷的双颊如今也有了血色,只有那双眼睛依然保持着犀利。

    “羡慕你啊,你看我这白头发蹭蹭长。”凌人杰撩起了自己的头发,给吴为展示了下。

    “师兄你能者多劳啊,我就是个打酱油的。”在这个大师兄面前,吴为丝毫不拿乔。

    凌人杰师从王潜明,严格说起来,算是金融改革之后第一代正儿八经的金融人才,肚子里全是干货,没有一丝水分。

    “对了,你这次找我,是又有什么好事吗?你们通州港搞得风生水起,大有作为啊!”凌人杰搓了搓手,每次吴为来,都必然是一笔大买卖。

    凌人杰很看好通州港,所以一直默默关注着。

    吴为抿了口咖啡,悠悠然道:“当然是好事,不知道师兄你感不感兴趣?”

    凌人杰眼中一亮:“必须的,越大越好。”

    吴为不急不忙,谨慎地看了眼周围。

    下午的三点,万华的客人并不多。

    凌人杰看吴为如此谨慎,眉头缓缓挑起,剑眉横立。

    “通州港不能上市了。”吴为先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凌人杰倒是不意外,“你们跟广联洋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属性问题没啥好讨论的,广联洋还闹到京城去,真是丢人又丢份。要是我,就乖乖留在局里,徐徐图之,通州港将来绝对是座金山。”

    吴为点点头:“师兄好见地。不过踢广联洋出局,是我一开始就计划好。”

    闻言,凌人杰恍然大悟,“你呀你,这无息贷款借得好!我看广联洋的作风,也不像是能长久合作的。”

    “没错,这件事已经圆满解决了。”吴为顿了顿,盯着对面的男人,“那师兄你肯定也听说期货交易所的事情了吧。”

    说到这里,凌人杰双眼放光,期货买卖那都是大手笔。

    “期货我熟啊!当年三大所合并,师傅是顾问,我参与了部分的调研工作。你说吧,想做哪个品种?”

    吴为摇摇头,“我今天找师兄,不是为了炒期货。”

    凌人杰被泼了冷水,微笑凝固在了嘴角。

    “师兄,我知道你现在已经是海国投的二把手了,再熬个几年,说不定就能成为海国投最年轻的总经理了。我来找你,也是斟酌再三。不过我思前想后,只有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凌人杰的脸色缓缓变了,他的心竟然不受控制地加速了起来。

    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很少有事情能刺激他了。

    “通州期货交易所已经获得了审批,筹建在即。虽然我们目前只拿到了生丝和棉花这两样商品的交易权,但这是轻纺城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总量几乎占了全国市场的一半,所以体量和规模就会变得极大。”

    吴为缓缓道:“这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从0到1的过程会很难,我们不仅要扛住对面海州的压力,还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所以,在我心中,只有你才是那个最合适的掌舵人。”

    纵使凌人杰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心态早就在多年的市场起伏上练得刀枪不入,却依然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情绪。

    “生丝和棉花?这两样你倒是选得好。”凌人杰声音低沉,“谁掌握了这两样东西的定价权,就等于掌握整个纺织行业的生死。”

    “师兄就是师兄,一语道破天机。”这不是吴为的恭维话,因为很多人都不明白,那么多期货商品,吴为单单要了这两个。

    吴为突然压低了声音,“我们想建立的,是能决定全球生丝和棉花定价权的一艘巨轮。而第一个我想搞定的,就是生丝。”

    凌人杰心神激荡,声音都颤抖了,“当年你布局轻纺城、海通大桥和通州港,是不是就已经算到这一步了?”

    吴为淡淡一笑:“师兄说笑了,我哪有那么神。不过这两年,我读了一本书,受益匪浅。”

    一本黑色封面的书被吴为放在了透明玻璃桌上,三个烫金楷体字赫然其上。

    凌人杰拿起那本书,手轻轻拂过书脊,神色肃然。

    “盐铁论,本质上就是通过控制关键资源来实现经济的集权。现在东洋横滨交易所对于生丝定价权的地位,就像当年西汉的那些豪强把持盐铁之利一样。”

    这本书,凌人杰也读过。

    “知我者,莫过于师兄。”吴为的声音无比坚定,“全球80%的生丝产量在我们手里,不可能让东洋人控制价格,我们通州期货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回属于自己的定价权。”

    吴为的嘴角终于漾起真正的笑意,“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现在到了我们去扭转乾坤的时代了,师兄,你可愿做那执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