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荒年只剩一格电,父母砸钱续命 第166章

    “啥,你又买了一家铺子?”

    “对啊。”

    “在县城,两层的大铺子?”

    “您没听错,娘不必惊讶,只是一间铺子而已,您忘了我跟您说过,我们家在府城也有一座大宅子。”

    嗯,苏泽和苏玥买的,苏平安还没去过,但不妨碍他拿来唬老娘。

    老太太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是真的,府城的大宅子大儿和她说过,也记起来了。

    有了铺子,可不能让它空着呀,苏老太又开始操心了,她去接过周幸澜手里的柴火,“你去和平安商量一下铺子做什么买卖吧,这些活我来。”

    “也不是三两句就能商量得出来,不急,你坐着去吧,厨房的事不用你。”

    “周氏你是嫌弃我做饭不好吃?”

    “我可没说。”

    但,事实就是嫌弃老太太做饭不好吃,有人帮忙做饭,周幸澜是乐意的。问题是她的一对儿女挑食,只能她亲自做。

    苏老太听闻大儿媳嫌弃她,刚要发作,就被苏平安拉走。

    “娘,让您享福还不好?您跟我媳妇抢活干嘛?”

    “我还能干活,不是废物。”

    “问题是小玥儿和阿泽不喜欢吃你做的饭,这是实话。”

    有关大孙子和大孙女挑嘴的事她是知道的,苏老太这才不再犟。

    苏平安那么直白的点明白,直接避免了以后婆媳俩为了煮饭的问题起冲突。

    看着天色不早了,山上挖树的一群大小孩子也准备回村。

    苏泽已经装满了一马车的各种小树苗,“都来都来哈,你们谁挖了多少都记得不?排好队,记好自己大棵的挖了几棵,与谁谁谁一起合伙挖的,小棵的挖了多少,全都报数过来,给你们结工钱啦!”

    苏泽和苏玥都没记账,这点铜板他们也懒得记,小孩们报多少数,就给结算多少钱。

    结钱是相当爽快,有几个长了脑子的孩子不禁会问,“泽哥,大的树呢?”

    “对呀,我们挖了那么多大树呢?”

    一棵都没有不正常。

    苏玥闭嘴不言,这种撒谎的事还是少来,让当哥哥的多背负一些。

    糊弄小孩,苏泽脸不红心不跳,“树都搬到一个地方集中放好了,有些让豆豆和花卷拖回了家,好啦!回家回家。”

    孩子‘哦’了一声,也不知信不信。

    信不信对于苏泽来说无所谓了,看不见他怎么操作就行。

    吹了一声哨子,花卷和豆豆很快速的也不知打哪蹿了出来,一行人和虎赶着马车拉着苗,一脚水一脚泥的回村。

    “哥,空间大棵的树什么时候搬出来?奶奶问起怎么答?”

    “奶?随便敷衍两句,只要是好的,她就不会追究,大不了就让爹说是死鬼爷爷使的法术帮忙收回来糊弄过去得了。”

    “……”

    苏玥无语中,奶奶是老又不是傻。

    不过,实在不行,亲爹抬出爷爷倒是可以,就那么办吧。

    “那你晚上就把空间的树搬出后院,对了,我挑好的那些放前院,这样种树时候就不用再麻烦又搬动多一次。”

    “放心吧。”

    人和马车还有老虎一进院,苏老太就喊大孙子大孙女洗脸洗手吃晚饭。

    饭桌上,很自然的又说到铺子与买卖上面。

    苏老太说道,“周氏做的那些小点心小吃食好看又好吃,我觉得可以卖。”

    苏泽一句就给反驳了,“那能赚得了几个钱?算了,铺子先空着呗。”

    周幸澜无所谓,“那些奶茶,凉粉果冻,这些小吃是个新鲜吃法,能卖得起价格,倒是可以。”

    苏平安则是坚决否定,“入口的生意,一律不能做,起码,暂时不能。”

    啊?老娘,媳妇,儿子,都望向苏平安。

    苏平安接着说道,“吃食这种东西生意不好本钱都收不回,生意好了被同行嫉恨或者被与自己有过节之人伺机报复,那么,入口的东西最容易做手脚,随便来个人告你一个食物中毒,吃坏了或吃死了人,你根本没法自证。”

    这里没有摄像头,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没有点关系靠山绝对不能碰。

    苏平安一说这些,周幸澜和苏泽苏玥就明白了。

    苏老太不明白,“大街上那么多人卖吃食的,别人又能做得下去。”

    “你只看到的吃食铺子一直在,你没看到铺子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那些红火的,生存得很好的酒楼食肆,哪家都有后台。”

    “我们家不是也有?”苏老太看了两眼大孙子,那么大个大将军的爱徒,这还不是后台?

    “奶你别看我,我师父再厉害,他的手也没伸得到这个偏僻小县城。何况强龙不压地头蛇,远水解不了近渴……”

    得得得,老太太瞪了一眼孙子,她不说了,爱做什么营生,她不说了行了不?

    “能做的生意有很多,这段时间我做几个手工玩意,没有做吃食累,还赚得多的那种。”

    “娘,我跟你一起做,我们好好规划一下。”苏玥主要想帮忙,不干点什么,她觉得自己是个废物闲人。

    之前在峡谷周幸澜手痒闲得做了点洗衣皂还有洗脸洗澡的鲜花皂自家人用,不能做多,主要是原料不好解释,现在回了村里,所要用到的东西之来路容易找借口,那就做点来卖。

    于是母女俩开始商量。

    光一个产品太单一,那就多做几种。

    “娘,你是喜欢做这些东西,还是觉得这些东西来钱快?”

    “喜欢,钱不钱的,我们家现在也不差了吧?”

    做点喜欢的,还能有钱进账,才好。

    丈夫会种田,她也会,可夫妻俩都没有把种田当主业,现在种的那两亩,都是有其它用处的。

    “娘喜欢就好,如果不喜欢,那就换个。”

    “你呢?小玥儿,你想过你长大以后想过什么样的日子?这里的女子虽然没有说不能抛头露面,但有点家底的人家都不会让未婚女子出门做生意的。”

    “那是别人家,我们家不存在这种思想,至于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我不知道,娘,我可以跟你做生意啊,你老了我接你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