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80,从拒当接盘侠开始 > 第七十二章 一天一个样

重生1980,从拒当接盘侠开始 第七十二章 一天一个样

    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情况的,在底下勾着脑袋窃窃私语。

    “之前赵端泽同志不是说要按照新的生产方法生产产品吗?为了这件事甚至还开除了不少老员工,这咋又要恢复以前的生产方法了?”

    “这谁知道?领导不都是这样吗?一天一个样。”

    “听说这是新来的副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急着立威呢!咱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工,领导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反正出了事也不是我们的责任。”

    ……

    他们议论纷纷,也没反抗,当即就按赵铭朗说的去办了。

    有几个长心眼的放下了手里的活,急匆匆的赶去厂长的办公室找了魏厂长。

    “魏厂长,你快去看看吧,赵副厂长正在车间里边呢,说是要让我们按照以前的方法,生产以前的老产品,新产品都不生产了。”

    一听这话,魏厂长就急了。

    他连忙把手里的本子放下,跟着那人去了车间。

    赶到车间之后,他果然看见赵铭朗正在指挥着车间里的工人如何生产。

    魏厂长心中顿时冒出一股火来,忍不住疾步走上前去,朝着赵铭朗呵斥。

    “谁让你私自更改生产方法的?之前你也在毛巾厂干过活,多少旧产品都堆积在库房里,没人要,最后还是赔本才卖的出去。你是不是把毛巾厂霍霍倒闭了才能消停?”

    “赵铭朗我告诉你,别以为有莹莹护着你,你就能在厂里为所欲为。”

    显然,魏厂长是气极了,才会说出这种话来。

    但赵铭朗脸上不见丝毫慌张,脸上带着讨好的笑,走上前去,朝着魏厂长解释:“爸,你怎么能这么想我?这毛巾厂可是爸的心血,我怎么可能想让它倒闭?”

    “我这么做也都是为了厂里好,咱们厂里把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不就高了吗?”

    “而且,我已经和采购商谈妥了,他不要新产品,就要咱以前生产的老产品,而且要的数量还不少,所以我才会私自下决定,想帮爸分忧分忧。”

    听了这话,魏厂长半信半疑,皱着眉头问他。

    “你这话说的是真的?可他要是收购老产品的话,为什么以前没来找我谈过合作,反而现在要跟我们合作?”

    面对他的疑问,赵铭朗早有准备。

    他叹了口气,态度恭维的对着魏厂长拍起了马屁。

    “这不是看着咱们厂子好起来了吗?说来还都是爸的功劳。”

    “俗话说的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现在咱们的产品质量上去了,市场认可度也高了,他当然愿意跟咱们合作。这单子要是成了,我敢保证咱们厂的名声能再上一个台阶。”

    魏厂长听着赵铭朗的解释,心里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仍旧有些疑虑。

    思虑半晌,魏厂长这才勉强说服了自己。

    或许之前是他对赵铭朗有所偏见,这才会觉得赵铭朗一无是处,说不定他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说不准,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让他试试也无妨。

    这么想着,魏厂长点头答应。

    “好,既然你手里有合作,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千万要稳住合作方,不要出了差错。”

    “得嘞,你就放心吧,爸,我办事一向稳妥。”

    赵铭朗高兴的点头附和。

    目送着魏厂长离开车间,赵铭朗的眼神突然变得狡黠起来,心里暗戳戳的念叨:赵端泽,就让你再嚣张一段时间,等我坐稳了这厂里的位置,到时候,你别想再踏足毛巾厂半步。

    赵铭朗转过身,朝着厂子里的工人鼓励道。

    “大家都加一把劲,争取早点把产品给做出来,到时候要是合作方满意了,我跟魏厂长提议给大家发福利。”

    听了这话,大家纷纷叫好。

    而这些事情,远在南风特区的赵端泽是一点风声也没听到。

    一直等到世博会结束,赵端泽这才急匆匆的带着不少订单返回了北方。

    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赵端泽匆匆洗漱了一番,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就连忙起了床,赶往毛巾厂,找魏厂长商量订单的事情。

    “魏厂长,这次世博会上我认识了不少商人,他们对我们厂子的产品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我们签订的合同,厂子里的产品生产进度怎么样了?你看看这些订单都能不能按期交货?”

    说着,赵端泽把自己手里的采购合同都递给魏厂长。

    看到面前一沓厚厚的合同,魏厂长面上露出惊愕之色。

    短暂的欣喜后,他就不免有些忧愁。

    魏厂长心虚的看了赵端泽一眼,说起话来也有些没头没脑的。

    “小赵啊,这事儿,事到如今,我也不跟你说瞎话了,这些订单都要的太急了,我们厂子怕是没那么多货啊!”

    听到这话,赵端泽的眉头紧皱了起来,疑惑的询问。

    “我去南风特区少说也有十几天了,按照咱们厂子的生产效率来说,至少也能生产五十万件,这些订单林林总总加起来才一百万件左右,再生产半个月,不就差不多了吗?为什么会没货?”

    因为之前没合作过,所以这些商人要的数量也都不多。

    每个人差不多要个十万件左右,想先拿回去卖试试。

    对此,赵端泽也十分理解,而且这些订单也都是他仔细核算数量和时间之后才签下的,按照他的计划,应该是刚刚好的。

    面对赵端泽的追问,魏厂长只得吞吞吐吐地透露实情。

    “你说的没错,但最近厂子里压根就没生产新产品,半个月的时间让厂子里的工人生产出来百万件,恐怕做不到啊。”

    “什么?为什么没有生产新产品?之前老产品在库房里堆了多久,你又不是不知道。”

    听到这话,赵端泽又惊又怒,忍不住质问起魏厂长来。

    他为了毛巾厂的发展,这几天忙的都没怎么合眼,到头来,魏厂长却给他来了一句没有生产新产品,换作是任何人怕是都会生气的。

    魏厂长自觉心虚,一脸自责的垂下脑袋,没怎么回话。

    就在这时,门却突然被人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