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6章 下一步的谋划
正如黎卫彬所料,林清泉在谈话中并没有给他承诺什么,甚至连感谢的话都没有多说一句。
不过黎卫彬心里却清楚,林清泉记住自己了。
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既然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去了,那后面还会没有机会吗。
没有在林清泉的办公室里待太久黎卫彬就回了办公室。
刚一进门,他就察觉到屋子里的气氛无比的怪异,众人在他一进门的时候就纷纷抬头偷偷打量了过去。
种种疑惑萦绕心头,众人确实想不明白黎卫彬怎么就笃定林清泉一定会没有问题。
……
“你这家伙胆子还真是挺大的,你就这么笃定林主任一定没事能回丰水?”
很显然不只是林清泉有这样的疑惑,下班的时候,石向红应该是刻意等着黎卫彬一起出院门,然后趁着走远了才问道。
闻言黎卫彬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甚至连说辞也是一样的,不过石向红明显就不大相信他的话。
“反正你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以后还是悠着点吧,这次是你的运气好,真要是沾上了麻烦我看你怎么办。”
“行了,我先回去了。”
摆了摆手,两人分开。
回到家里,黎卫彬一进客厅就看到黎广木皱着眉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不搭理他,他也猜到了原委,无非还是因为这次机构改革人员调整的问题。
放下手里的公文包,黎卫彬在沙发上坐下来。
“爸,想啥呢?”
瞥了他一眼,黎广木也没说话。
不过黎卫彬也不理会,而是继续说道:“县里已经开会了,政研室月底就会摘牌,到时候会在县委办下面成立新的研究室。”
听到摘牌两个字,黎卫彬也看得出来自个老子嘴角的肌肉明显有些抽抽。
他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当初考上政研室老头子可是炫耀了很长时间,现在突然要摘牌,自己去哪里都不好说,他能高兴到哪里去。
“那你是怎么安排的?”
“能留在县委研究室吗?”
黎广木闻言也坐不住,立马就问道。
“还不好说,目前单位里还没着手安排这个事情,不过我自己估计可能性不大。”
“这次政研室摘牌放到县委办下面,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多,留下来的不是领导就是有关系的,我这情况够呛。”
一时间黎广木也是叹了口气,随即就从桌子上抽了根烟点上猛吸了两口。
见黎卫彬刚要开口。
黎广木突然摆了摆手。
“这个事就不说了,总之工作上的事情你比我和你妈清楚,不过要我说,如果真有本事,去哪里都一样,也不一定要留在县委办。”
瞥了自个老子一眼,黎卫彬也有些意外,他倒是没想到自个儿老头子这么通透。
“对了,我跟你妈商量了一下,既然你要走官场这条路,那咱们家的那间五金店也不打算开了。”
“等马上天气转凉,把店里的东西处理掉就租出去,回头这几年开店赚的钱再买几个店面,剩下的留着你以后娶媳妇,一年的租金我跟你妈也够用了。”
黎卫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黎广木说的那笔钱他知道,数目不多但是也不算少,足足有10多万,都是这些年黎广木在广南做生意和在县城开店的收入,但是在0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
得益于自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会折腾,黎卫彬其实跟家境清贫搭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淘金的勇士,黎广木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胜在胆子大。
当年他只身一人,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怀揣着20块钱的巨款,脚蹬劳动鞋,怀揣小红书,乘着改革的春风在鹏城做倒买倒卖的生意。
没多少时间就折腾出了个万元户的好大名头,后面几年更是靠着来料加工的外贸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最重要的是“白捡”回来一个媳妇,也就是黎卫彬的老娘啦。
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有了媳妇的黎广木,自此就陷入了温柔乡中不思进取,于是就在县城里买了一栋楼,一套店面房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爸,你是不是想太多了,我现在连个干部都不是,哪能影响到你们开店。”但是不等他说完,黎广木就摇了摇头。
“也不全是你工作的问题,这两年店里的生意一般,利润不大,开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回头我跟你妈合计一下,她手艺好,不行我们就去学校门口弄个店面卖早餐。”
黎卫彬顿时也没说什么,这个事情他倒是不反对。
组织上虽然有规定,但是一来他还没这个级别约束,另一方面父母开个早餐店也确实问题不大,总不能因为儿子在单位里工作,父母连谋生的路都给堵死了。
“爸,我看你也别想着留多少钱给我了,等到了结婚再说吧。”
“这笔钱你最好是全买了店面,多几个店面收租金也是好的,不过一定要买那种证件齐全的房子。”
黎卫彬倒是没乱说,02年丰水县的商品房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第一个商品房楼盘还要等到明年才开始动工。
但是这个时候房子是真的便宜,就譬如他们家这栋三间三层带院子的楼房,真要脱手的话,撑死了也就是五万来块钱。
而且这里还是城中心,如果去非核心地段买店面楼还要更便宜一点。
真要把家里的那笔存款拿出来买店面的话,起码能买好几个。
别看是小县城,这些店面搁10年后,随便一套卖出去最起码也值个七八十万了。
家里有几个店面,他黎卫彬虽然做不了富二代,但是将来如果真的在官场混不下去,但是在丰水县这种小地方做个富家翁还是可以的。
……
卧室里,黎卫彬辗转反侧都难以入睡。
这次县乡机构改革的确很令人头疼,上辈子自己去了县文化局,这条路固然不错,但是也强的有限。
如今重来一次,他当然要考虑其他的选择,不过就目前来看,最好的结果无疑是两个。
一个是继续留在县委研究室,毕竟名义上是县委办的干部,这是任何岗位都比不了的优势。
但是这条路黎卫彬不用想都知道走不通,哪怕是重来一次也不行。
另一个就是接受组织安排外调,要么去县里其他的边缘机关单位,譬如文化局,电视台这种,要么去乡镇。
上辈子他已经留过一次文化局,这次想逆天改命自然不能再走这条路,唯一可选的就只有乡镇了。
但是2002年选择从县机关单位到乡镇,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死路一条。
除非……除非跟着林清泉一起去河塔镇。
不过黎卫彬心里却清楚,林清泉记住自己了。
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既然最难的一步已经迈出去了,那后面还会没有机会吗。
没有在林清泉的办公室里待太久黎卫彬就回了办公室。
刚一进门,他就察觉到屋子里的气氛无比的怪异,众人在他一进门的时候就纷纷抬头偷偷打量了过去。
种种疑惑萦绕心头,众人确实想不明白黎卫彬怎么就笃定林清泉一定会没有问题。
……
“你这家伙胆子还真是挺大的,你就这么笃定林主任一定没事能回丰水?”
很显然不只是林清泉有这样的疑惑,下班的时候,石向红应该是刻意等着黎卫彬一起出院门,然后趁着走远了才问道。
闻言黎卫彬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甚至连说辞也是一样的,不过石向红明显就不大相信他的话。
“反正你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以后还是悠着点吧,这次是你的运气好,真要是沾上了麻烦我看你怎么办。”
“行了,我先回去了。”
摆了摆手,两人分开。
回到家里,黎卫彬一进客厅就看到黎广木皱着眉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不搭理他,他也猜到了原委,无非还是因为这次机构改革人员调整的问题。
放下手里的公文包,黎卫彬在沙发上坐下来。
“爸,想啥呢?”
瞥了他一眼,黎广木也没说话。
不过黎卫彬也不理会,而是继续说道:“县里已经开会了,政研室月底就会摘牌,到时候会在县委办下面成立新的研究室。”
听到摘牌两个字,黎卫彬也看得出来自个老子嘴角的肌肉明显有些抽抽。
他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当初考上政研室老头子可是炫耀了很长时间,现在突然要摘牌,自己去哪里都不好说,他能高兴到哪里去。
“那你是怎么安排的?”
“能留在县委研究室吗?”
黎广木闻言也坐不住,立马就问道。
“还不好说,目前单位里还没着手安排这个事情,不过我自己估计可能性不大。”
“这次政研室摘牌放到县委办下面,人员编制减少了一半多,留下来的不是领导就是有关系的,我这情况够呛。”
一时间黎广木也是叹了口气,随即就从桌子上抽了根烟点上猛吸了两口。
见黎卫彬刚要开口。
黎广木突然摆了摆手。
“这个事就不说了,总之工作上的事情你比我和你妈清楚,不过要我说,如果真有本事,去哪里都一样,也不一定要留在县委办。”
瞥了自个老子一眼,黎卫彬也有些意外,他倒是没想到自个儿老头子这么通透。
“对了,我跟你妈商量了一下,既然你要走官场这条路,那咱们家的那间五金店也不打算开了。”
“等马上天气转凉,把店里的东西处理掉就租出去,回头这几年开店赚的钱再买几个店面,剩下的留着你以后娶媳妇,一年的租金我跟你妈也够用了。”
黎卫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黎广木说的那笔钱他知道,数目不多但是也不算少,足足有10多万,都是这些年黎广木在广南做生意和在县城开店的收入,但是在0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
得益于自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会折腾,黎卫彬其实跟家境清贫搭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淘金的勇士,黎广木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胜在胆子大。
当年他只身一人,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怀揣着20块钱的巨款,脚蹬劳动鞋,怀揣小红书,乘着改革的春风在鹏城做倒买倒卖的生意。
没多少时间就折腾出了个万元户的好大名头,后面几年更是靠着来料加工的外贸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最重要的是“白捡”回来一个媳妇,也就是黎卫彬的老娘啦。
只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有了媳妇的黎广木,自此就陷入了温柔乡中不思进取,于是就在县城里买了一栋楼,一套店面房过起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爸,你是不是想太多了,我现在连个干部都不是,哪能影响到你们开店。”但是不等他说完,黎广木就摇了摇头。
“也不全是你工作的问题,这两年店里的生意一般,利润不大,开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回头我跟你妈合计一下,她手艺好,不行我们就去学校门口弄个店面卖早餐。”
黎卫彬顿时也没说什么,这个事情他倒是不反对。
组织上虽然有规定,但是一来他还没这个级别约束,另一方面父母开个早餐店也确实问题不大,总不能因为儿子在单位里工作,父母连谋生的路都给堵死了。
“爸,我看你也别想着留多少钱给我了,等到了结婚再说吧。”
“这笔钱你最好是全买了店面,多几个店面收租金也是好的,不过一定要买那种证件齐全的房子。”
黎卫彬倒是没乱说,02年丰水县的商品房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第一个商品房楼盘还要等到明年才开始动工。
但是这个时候房子是真的便宜,就譬如他们家这栋三间三层带院子的楼房,真要脱手的话,撑死了也就是五万来块钱。
而且这里还是城中心,如果去非核心地段买店面楼还要更便宜一点。
真要把家里的那笔存款拿出来买店面的话,起码能买好几个。
别看是小县城,这些店面搁10年后,随便一套卖出去最起码也值个七八十万了。
家里有几个店面,他黎卫彬虽然做不了富二代,但是将来如果真的在官场混不下去,但是在丰水县这种小地方做个富家翁还是可以的。
……
卧室里,黎卫彬辗转反侧都难以入睡。
这次县乡机构改革的确很令人头疼,上辈子自己去了县文化局,这条路固然不错,但是也强的有限。
如今重来一次,他当然要考虑其他的选择,不过就目前来看,最好的结果无疑是两个。
一个是继续留在县委研究室,毕竟名义上是县委办的干部,这是任何岗位都比不了的优势。
但是这条路黎卫彬不用想都知道走不通,哪怕是重来一次也不行。
另一个就是接受组织安排外调,要么去县里其他的边缘机关单位,譬如文化局,电视台这种,要么去乡镇。
上辈子他已经留过一次文化局,这次想逆天改命自然不能再走这条路,唯一可选的就只有乡镇了。
但是2002年选择从县机关单位到乡镇,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死路一条。
除非……除非跟着林清泉一起去河塔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