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33章 靠人不如靠己啊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33章 靠人不如靠己啊

    实际上正如黎卫彬所料。

    唐新龙的确跟省农科院的人不熟悉,但是毕竟是农业口的地方领导,多少还是有些交集。

    雷鸣涛他此前见过几面,但是关系自然是还没好到那种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对方帮忙办事情的地步。

    说起来他跟林清泉的关系其实还可以,只不过人都是这样,都毕业十几年了,如果不是那种铁杆的朋友,真的帮忙的话肯定是有一个限度。

    而且林清泉的背景他并不清楚,仅仅只是知道林清泉如今在下面的乡镇担任党委书记。

    一个正科级的乡镇党委书记自然也是个人物,但是唐新龙自身是副处级的干部,多多少少给自己添了副有色眼镜。

    帮忙可以。

    但是如果要动用很重要的人情,那就未必了。

    ……

    马路边上,黎卫彬看了看街头穿梭不息的人群和车流,点了根烟猛吸了两口,心里也在极快地做决定。

    片刻后。

    扔掉手里的烟头,黎卫彬打算主动出击,先不打电话直接去省农科院那边找人。

    二十分钟后。

    从出租车上下来,看着眼前极具七八十年代风格的省农科院大门,黎卫彬直接到门卫那边去打听了一下情况,随即就直奔居中的行政楼而去。

    其实世纪之初各行各业都是百废待兴的状态,不仅仅是省农科院看起来比较寒酸,包括绝大多数的政府机构、学校和医院都是如此,远不如二十年后看起来的气派。

    不过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江南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省农科院的地位还是显而易见的。

    找到行政楼的正门进去,黎卫彬不慌不忙地敲开了一个办公室的门打听了一下科技规划处的方向,随即就旁若无人地直奔三楼。

    这个时候农科院这种单位的保密意识虽然也很强,但是更多的是一些科研性质的部门。

    这种行政部门相对来说就差了很多,而且大楼里面也没有楼层的门禁。

    在三楼的处长办公室前面。

    黎卫彬深吸了口气伸手敲了敲门。

    等到耳侧听到“进来”的声音这才推门而入。

    而此刻。

    在办公室里坐着的正是省农科院科技规划处的处长雷鸣涛,一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国字脸,鼻梁上架着一副银色边框眼镜的中年男子。

    看到黎卫彬的时候,这位雷处长明显愣了一下。

    黎卫彬也不拐弯抹角立马就自我介绍起来,不过话里边讨巧加了一句话。

    “您好雷处长。”

    “我是淮阳市丰水县河塔镇的镇党委委员黎卫彬,这一次是容城市农业局唐新龙副局长介绍我过来找您的。”

    办公室里。

    原本听到前面那句话的时候,雷鸣涛脸上明显流露出了一丝愕然的表情,但是唐新龙的名字落入耳中,当即就和缓了不少。

    他跟唐新龙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名字还是知道的,毕竟是认识的人介绍过来的,所以尽管对黎卫彬的来访有些茫然,但是也没急着表态,只是问了一下黎卫彬来找他是有什么事情。

    而看到雷鸣涛中规中矩的反应,黎卫彬当即也是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

    看来那位唐副局长的名字还是有点作用的。

    否则在他看来,自己十有八九会直接被人给轰出去,而这也是他敢直接来找人的底气。

    “是这样的,雷处……”

    黎卫彬的语速比较快。

    因为他知道这种萍水之情机会只有一次,所以用了不到两分钟就寄快递说明了来意。

    让他再次松了口气的是,眼前这位雷处长听完之后并没有露出不悦的表情,而是简单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才笑着说道:

    “小黎啊,既然是唐局长介绍过来的,那我就实话跟你说。”

    “我们农科院确实有跟其他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需求,但是这个事情嘛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敲定下来的。”

    “这样,你把材料留下来,我回头看一看,如果确实是很合适的话,到时候我再让人联系你们,你看这样好吧?”

    其实听到雷鸣涛这几句话的时候,黎卫彬就知道今天是白跑一趟了。

    不过他也没气馁,毕竟初次过来想把事情谈成那是天方夜谭,所以当即也是毕恭毕敬地交给了雷鸣涛一份材料,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失落的表情。

    然而就在这时。

    黎卫彬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雷鸣涛身后的书架上放着一个相框,而相框里面的建筑自己简直不要太熟悉。

    当即就话锋一转笑道:“雷处,原来您也是江大毕业的。”

    果然。

    听到黎卫彬的话,原本还有些意兴阑珊的雷鸣涛双眸顿时就亮了一下。

    “哦?难不成小黎你也是江大的毕业生?”

    黎卫彬立马就点了点头。

    “确实是,雷处,我是江大文传学院01届的,去年才刚刚毕业。”

    雷鸣涛瞬间就笑了起来。

    “哎呀,那看来咱们还是校友吗,不过你一个江大的毕业生,怎么跑到一个地方乡镇去了。”

    倒不是雷鸣涛看不起乡镇干部,而是江南大学在江南省的地位很特殊,在江南这块地盘,江南大学的重要性并不比京大弱,毕竟别人家的总归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的才是能够得上用得着的。

    江大的毕业生在江南省很吃香,这绝对不是一句假话,像黎卫彬这种年轻人,毕业了找个更好的地方并不难。

    “雷处,其实是我自己主动要求下去的,此前一直在丰水县的政策研究室,这不刚好碰到了县乡机构改革么,我想着一直在机关里舞文弄墨,不如去基层锻炼锻炼。”

    这一句话说完。

    雷鸣涛倒是真的高看了眼前的黎卫彬一眼。

    毕竟设身处地地想,他雷鸣涛是没有这种勇气的。

    不过有了这么一个插曲,雷鸣涛的态度确实好转了许多,跟黎卫彬聊了一会儿,这才起身送黎卫彬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等黎卫彬离开之后,雷鸣涛草草翻了一下材料,然而这一看反而还看了进去。

    不过也仅此而已。

    他刚才告诉黎卫彬的话确实不是在打官腔,省农科院这边的确有合作的需求,也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就把合作项目交给一个地方乡镇,这里面的水很深。

    但是雷鸣涛对黎卫彬的印象还不错。

    江南大学的毕业生,愿意主动去乡镇基层,年纪轻轻就是镇党委委员,而且衣冠谈吐、为人处事、乃至待人接物都很不错,观察力也很细致。

    将来如果不走岔路的话,应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

    只是可惜了,这一次他这个83届的老学长,确实帮不了黎卫兵太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