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44章 凭什么做副镇长?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44章 凭什么做副镇长?

    实事求是地说,扎身官场,投身仕途是一条少有的能够真正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的路子。

    最起码每天早起晚归不是为了让老板早日住上大别墅,相对来说投入与产出较为公平。

    然而官场上提拔干部,除却运气成份以外总归只有那么几条路子,要么关系深、门路广,要么手腕硬、能力强。

    这当然说得过于绝对,更多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时来天地皆同力。

    自己为什么能提镇党委委员?

    走通林清泉这条路无疑是一个关键,而且碰运气的成分很大。但是再想抓住一个同样的机会提副镇长,恐怕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对于黎卫彬而言,如果把这次推动绿色产业在河塔镇生根落地是他打通林清泉这条路子的敲门砖。

    那拿下省农科院的研究基地项目就是他在河塔镇站稳脚跟迈出的第一步。

    ……

    “主任回来啦?”

    黎卫彬提前好几天回来多少还是让人有些小小的诧异,毕竟按照早先的安排,他起码要等到下个礼拜一才从省里回来。

    “不回来不行,再不回来你们恐怕要骂娘了吧?”

    党政办公室里。

    除了刘琳琳以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在,见黎卫彬超办公室里扫了一眼,刘琳琳当然知道他的意思。

    “主任,唐姐他们几个都去村里做工作去了。”

    “这几天领导们的心情都不好,林书记昨天下午还发了脾气。”

    说着就开始跟黎卫彬八卦,等刘琳琳说完黎卫彬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不在办公室的这几天,林清泉已经开始着手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项目的方案落地了。

    照理说林清泉这么干也是必然,毕竟项目县里都批了,甚至连市里批的专项资金都已经到位,那肯定不可能一直在那里干等着。

    只是没想到这才刚开了个头,项目立马就被各个村里将了一军。

    “其实也不怪我们,主要是这个事情以前从来没做过啊,张哥就是埋头做材料的,我呢也不擅长,小董又是新来的,门儿都没摸清楚,只有唐姐还算应付得过来。”

    “但是下面那些人主任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听要统筹规划田地立马就不干了,说的话也是难听的厉害,说我们是瞎折腾,耽误他们的工夫。”

    “要我看,还是之前搞的那些什么茶园、果园的项目闹的,前几年镇上这几个项目一个都没搞成,大家现在不敢也没那个力气折腾。”

    闻言黎卫彬也不说话,但是脑子里却转得飞快。

    毕竟这个方案的主体部分基本上都是他制定出来,然后林清泉加以完善的。

    里面有哪些工作难点他当然一清二楚,其中刘琳所说的这个问题,也就是把方案落实到各个村里是最难的问题之一。

    毕竟搞绿色生态农业以前听都没听过,现在突然要让村里把原来的耕种计划打乱去种菜,养猪养鸡甚至搞水产养殖,他们能同意就有鬼了。

    在哪个年代面对利益的时候人都不傻,没有好处或者说暂时看不到好处的事情,当然不会有人抢着干,更何况河塔镇这几年没少折腾。

    结果呢?

    不仅仅一个都没搞成,而且费时费力,还有经济上的损失。

    “我知道了,这个事情我来处理吧。”

    “林书记现在在不在办公室?”

    见刘琳琳点了点头,黎卫彬也不跟她多说,回到办公室里略作沉思后立马就起身去了林清泉那边。

    正如刘琳琳所说,林清泉现在的心情的确是很不好。

    乡镇工作难的不是领导班子之间的矛盾,林清泉是书记,镇长陈刚就算是有意见也只会往肚子里憋,不可能跟林清泉闹的鸡飞狗跳。

    但是落实工作却不会因为他是镇党委书记就变得简单,镇政府这边他林清泉能做到说一不二,到了村里可就未必了。

    最起码群众可不会因为你林清泉是镇上的书记就把自家地里的庄稼铲了,然后跟着你穷折腾。

    办公室里。

    听到敲门声,林清泉习惯性地喊了声进来,看到推门而入的黎卫彬,林清泉脸上也是露出一丝意外的表情。

    “你这个小黎,不是让你休息几天等下个礼拜再回来上班吗?”

    “怎么提前好几天回来了。”

    黎卫彬当然知道林清泉这不过是领导御下的一种手段,此前省农科院的事情办完,林清泉的确是给他放了几天假。

    但是领导话里的意思有时候要揣摩的深一些,眼下正是落实项目的关键时期,自己真要把林清泉的话当真了,直接撂挑子休息好几天,那好事也要变成坏事。

    “领导,我这不是心里怕耽误工作嘛。”

    “什么时候休息都行,但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哪能掉链子。”

    闻言林清泉顿时就放声笑起来,眼里也极快地闪过一丝欣赏之色。

    “嗯,你回来了也好,这几天我这脑袋也是疼得不得了,工作不好落实啊。”

    “这些先不说了,等会再跟你谈,你先说说这次去省里的情况吧。”

    林清泉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计较太多,黎卫彬自然看得出来他这个镇党委书记应该是真的陷入了僵局里面。

    于是当即也不迟疑,立马就把这次到省里跑农科院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领导,农科院那边的问题应该不大,就看他们那边什么时候过会敲定合作的框架了。”

    “不过我看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长,长则个把月,短则十天半个月就会有眉目。”

    对于机关里的工作效率,黎卫彬虽然有些不敢恭维,但是他也不能天天打电话到省农科院去催,毕竟他们这一次是有求于人。

    黎卫彬说完,办公室里林清泉立马就沉思起来。

    随即道:

    “时间长一点倒是问题不大,毕竟是我们有求于人。”

    “不过时间不等人啊,眼下马上就是8月中旬了,9月份肯定要开展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等得起,但是项目落地的时间不能拖了。”

    说着林清泉就把当下河塔镇这边的情况介绍了一下,黎卫彬虽然已经从刘琳琳口中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是刘琳琳说的没有林清泉掌握的情况仔细。

    按照林清泉目前掌握的情况,这一次项目落地,难就难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资金怎么用的问题。

    这次市里和县里下拨的资金不少,但是做事情没人会嫌钱多,难就难在这笔钱该怎么分配,目前党委会的意见分歧比较大。

    另一个则是项目落到各个村的阻力不小。

    前几年河塔镇尝试了不少项目,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下面的群众有了一朝被蛇咬的想法,现在对项目的抵触心理很大。

    “目前党政办跟发展办都在做工作,但是收效不大啊。”

    听到林清泉的话,黎卫彬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