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70章 我三代簪缨,起点高怎么了?
“得了吧你,在雷处长面前,我算哪门子的领导。”
“反倒是你这家伙,上次听周亮说你已经给市领导干秘书了,你这个机关大领导,什么时候也提拔一下老同学?”
李鑫毕业不过一年工夫就被选定为市委班子领导的秘书,黎卫彬虽然有些诧异,但是也不至于说很惊讶。
官场终究还是一个讲究人脉和关系的地方,尤其是在入门和提拔的阶段。
李鑫自身固然不错,不过说白了还是有个做县长的老子。
一个县长的影响力和所具备的能量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黎卫彬现在还记得当年大学刚入学那会儿,李鑫参与竞选江南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的情形。
据说在最后一轮的答辩时,学院那位团委书记问李鑫最大的优势什么。
这家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就说我爸是某某地方的领导,做学生干部能拉到合作的赞助,当时一屋子人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一方面是惊叹于这家伙的胆子之大。
另一方面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了,肯定有人会泛酸水口吐芬芳,说什么各种难听的话。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人要么就是天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拷打。要么就是嘴里骂着一等一的难听话,心里却比谁都羡慕嫉妒恨,为什么这样的老子不是我家的。
是真是假黎卫彬自然是没有去考证过,但是多半是有类似的情况。
由此也看得出来有一个强大背景的好处,后来李鑫成功干了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未必就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好比眼前的李鑫。
嘴里说着“什么领导不领导的,我也就是给领导跑跑腿,不比你在乡镇做实干家。”
但是脸上的那份得意和优越感是喜形于色的。
我被读书人,大道理虽然不用懂多少,但是现实还是要尊重的。
这让黎卫彬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很扎心的话。
“我的父母奋斗了一辈子,凭什么我的起点要比你一个三代白衣的名牌大学生低?我的努力比你少,但是获得比你多不是应该的吗?”
确实是应该的,但是就很令人心塞。
然而这就是社会最真实的现实。
我三代簪缨,驷马高门,本就是同人不同命。
闻言黎卫彬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人总是会变的,也会越发成熟,李鑫在成长,他黎卫彬也在进步。
笑谈之间,昔日的朋友和球友也俨然已经多了一丝客套,做官面文章会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
时隔一年多跟李鑫意外见面,黎卫彬也没有跟他寒暄太久,互换了新的联系方式,见这家伙随手就从兜里掏出个手机来,黎卫彬心想自己看来也得弄个这玩意儿了。
其实在2002年手机的普及率仍然不高,当然对于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一些年轻人来说,这东西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黎卫彬是2001年毕业的,他隐约还记得当时班上已经零零星星地有几个人开始用手机。
但是在那个时候,最繁忙的仍然是学校宿舍楼一楼的电话机,几乎每到晚上打电话的人都要排成长队,而这些打电话的,基本上也都是处于热恋期互诉衷肠的痴男怨女。
……
跟黎卫彬所料的情况不差。
第二天也就是8月22号上午,县委副书记张金梅果然带队来了容城市。
随行的除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李红跟丰水县农林局局长杨海洋以外,还有城官镇党委书记石开和河塔镇党委书记林清泉。
其实看到这位石书记的时候,黎卫彬心里就已经开始大叫不妙。
城官镇作为丰水县目前划归城区的乡镇,虽然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工商企业方面,但是不要忘了城官镇的农业也不差。
其实在2002年,丰水县城区的三个镇基本上都不只是单纯地靠商业来发展经济,农业或多或少基本上都有一些,其中城官镇的规模最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城官镇的农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经济作物上面,包括大面积的橘子园、茶园以及荷塘。
但是张金梅把这位石书记带到省里来参加农科院的合作对话,用意显然不只是让这位石书记过来凑人数,只怕是别有所图。
如果没料错的话,这一位显然是想让城官镇来摘研究基地的桃子。
“张书记好。”
“杨局好。”
“石书记好……”
下榻的宾馆门口。
黎卫彬很自然地跟几个过来的领导打了一遍招呼之后,这才凑到林清泉身侧。
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一直等到一行人办完了入住手续,黎卫彬这才敲开了林清泉的房门。
刚一进门坐下来,林清泉给他递了根烟就说道:
“昨天晚上电话里很多事情不方便多问,你再把跟雷鸣涛聊的详细情况介绍一下。”
片刻后。
等他说完,林清泉也陷入了沉思中,一直到手上的烟都烧没了这才扔掉烟头朝他看过来。
“这次城官镇的石书记也跟着一起过来,你应该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
黎卫彬闻言心底咯噔一下,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毕竟林清泉说的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夸大一点就是无端揣摩上意。
“在我面前你有什么就说什么,对你我很放心。”
一瞬间黎卫彬也意识到林清泉应该是有点慌了,否则不会如此急切,甚至有些口不择言,很显然这次石开随同张金梅一起来省城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和危机感。
不过林清泉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如果张金梅真的要提出把城官镇也列入合作范围的话,他们该怎么应对?
毕竟一个县委副书记的能量,恐怕还不是林清泉跟他黎卫彬能直接对抗的。
除非……屋子里,黎卫彬突然眼前一亮。
随即就试探着开口道:
“林书记,有没有可能我们在方案上改动几个字,例如江南省绿色产业研究基地。”
闻言林清泉的眼睛突然就眯成了一条线,不过随即就再一次沉思起来。
江南省绿色产业研究基地……这个名头有点太大啊。
他们小小一个河塔镇真的能扛得住吗?
要知道即使是省农科院那边,此前提出来的方案名称也仅仅只是局限于省农科院跟河塔镇。
现在突然变成挂江南省的牌子,那审批的难度恐怕会倍增,甚至要触及到省级部门审批的手续。
但是不得不说黎卫彬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远见。
一旦真的能挂省里的牌子,那到时候别说是张金梅了,恐怕就是淮阳市想摘桃子都要掂量掂量手段够不够硬。
“真不知道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馊主意也想的出来,不过你说的对,既然县里的路走不通,那曲线救国也是一个办法。”
“不过这个法子行不行得通恐怕还要费一番力气了。”
“这样吧,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就去农科院那边,我这边要打一个电话。”
黎卫彬也没迟疑,立马就起身离开了林清泉的房间。
他当然知道,既然办法想出来了,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清泉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林清泉要打的这个电话应该才是关键。
张金梅自恃副书记的地位。
林清泉也不好惹啊。
“反倒是你这家伙,上次听周亮说你已经给市领导干秘书了,你这个机关大领导,什么时候也提拔一下老同学?”
李鑫毕业不过一年工夫就被选定为市委班子领导的秘书,黎卫彬虽然有些诧异,但是也不至于说很惊讶。
官场终究还是一个讲究人脉和关系的地方,尤其是在入门和提拔的阶段。
李鑫自身固然不错,不过说白了还是有个做县长的老子。
一个县长的影响力和所具备的能量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
黎卫彬现在还记得当年大学刚入学那会儿,李鑫参与竞选江南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的情形。
据说在最后一轮的答辩时,学院那位团委书记问李鑫最大的优势什么。
这家伙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就说我爸是某某地方的领导,做学生干部能拉到合作的赞助,当时一屋子人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一方面是惊叹于这家伙的胆子之大。
另一方面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了,肯定有人会泛酸水口吐芬芳,说什么各种难听的话。
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人要么就是天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拷打。要么就是嘴里骂着一等一的难听话,心里却比谁都羡慕嫉妒恨,为什么这样的老子不是我家的。
是真是假黎卫彬自然是没有去考证过,但是多半是有类似的情况。
由此也看得出来有一个强大背景的好处,后来李鑫成功干了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未必就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好比眼前的李鑫。
嘴里说着“什么领导不领导的,我也就是给领导跑跑腿,不比你在乡镇做实干家。”
但是脸上的那份得意和优越感是喜形于色的。
我被读书人,大道理虽然不用懂多少,但是现实还是要尊重的。
这让黎卫彬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很扎心的话。
“我的父母奋斗了一辈子,凭什么我的起点要比你一个三代白衣的名牌大学生低?我的努力比你少,但是获得比你多不是应该的吗?”
确实是应该的,但是就很令人心塞。
然而这就是社会最真实的现实。
我三代簪缨,驷马高门,本就是同人不同命。
闻言黎卫彬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人总是会变的,也会越发成熟,李鑫在成长,他黎卫彬也在进步。
笑谈之间,昔日的朋友和球友也俨然已经多了一丝客套,做官面文章会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
时隔一年多跟李鑫意外见面,黎卫彬也没有跟他寒暄太久,互换了新的联系方式,见这家伙随手就从兜里掏出个手机来,黎卫彬心想自己看来也得弄个这玩意儿了。
其实在2002年手机的普及率仍然不高,当然对于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一些年轻人来说,这东西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黎卫彬是2001年毕业的,他隐约还记得当时班上已经零零星星地有几个人开始用手机。
但是在那个时候,最繁忙的仍然是学校宿舍楼一楼的电话机,几乎每到晚上打电话的人都要排成长队,而这些打电话的,基本上也都是处于热恋期互诉衷肠的痴男怨女。
……
跟黎卫彬所料的情况不差。
第二天也就是8月22号上午,县委副书记张金梅果然带队来了容城市。
随行的除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李红跟丰水县农林局局长杨海洋以外,还有城官镇党委书记石开和河塔镇党委书记林清泉。
其实看到这位石书记的时候,黎卫彬心里就已经开始大叫不妙。
城官镇作为丰水县目前划归城区的乡镇,虽然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工商企业方面,但是不要忘了城官镇的农业也不差。
其实在2002年,丰水县城区的三个镇基本上都不只是单纯地靠商业来发展经济,农业或多或少基本上都有一些,其中城官镇的规模最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城官镇的农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经济作物上面,包括大面积的橘子园、茶园以及荷塘。
但是张金梅把这位石书记带到省里来参加农科院的合作对话,用意显然不只是让这位石书记过来凑人数,只怕是别有所图。
如果没料错的话,这一位显然是想让城官镇来摘研究基地的桃子。
“张书记好。”
“杨局好。”
“石书记好……”
下榻的宾馆门口。
黎卫彬很自然地跟几个过来的领导打了一遍招呼之后,这才凑到林清泉身侧。
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一直等到一行人办完了入住手续,黎卫彬这才敲开了林清泉的房门。
刚一进门坐下来,林清泉给他递了根烟就说道:
“昨天晚上电话里很多事情不方便多问,你再把跟雷鸣涛聊的详细情况介绍一下。”
片刻后。
等他说完,林清泉也陷入了沉思中,一直到手上的烟都烧没了这才扔掉烟头朝他看过来。
“这次城官镇的石书记也跟着一起过来,你应该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
黎卫彬闻言心底咯噔一下,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毕竟林清泉说的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夸大一点就是无端揣摩上意。
“在我面前你有什么就说什么,对你我很放心。”
一瞬间黎卫彬也意识到林清泉应该是有点慌了,否则不会如此急切,甚至有些口不择言,很显然这次石开随同张金梅一起来省城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和危机感。
不过林清泉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如果张金梅真的要提出把城官镇也列入合作范围的话,他们该怎么应对?
毕竟一个县委副书记的能量,恐怕还不是林清泉跟他黎卫彬能直接对抗的。
除非……屋子里,黎卫彬突然眼前一亮。
随即就试探着开口道:
“林书记,有没有可能我们在方案上改动几个字,例如江南省绿色产业研究基地。”
闻言林清泉的眼睛突然就眯成了一条线,不过随即就再一次沉思起来。
江南省绿色产业研究基地……这个名头有点太大啊。
他们小小一个河塔镇真的能扛得住吗?
要知道即使是省农科院那边,此前提出来的方案名称也仅仅只是局限于省农科院跟河塔镇。
现在突然变成挂江南省的牌子,那审批的难度恐怕会倍增,甚至要触及到省级部门审批的手续。
但是不得不说黎卫彬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远见。
一旦真的能挂省里的牌子,那到时候别说是张金梅了,恐怕就是淮阳市想摘桃子都要掂量掂量手段够不够硬。
“真不知道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馊主意也想的出来,不过你说的对,既然县里的路走不通,那曲线救国也是一个办法。”
“不过这个法子行不行得通恐怕还要费一番力气了。”
“这样吧,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就去农科院那边,我这边要打一个电话。”
黎卫彬也没迟疑,立马就起身离开了林清泉的房间。
他当然知道,既然办法想出来了,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林清泉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林清泉要打的这个电话应该才是关键。
张金梅自恃副书记的地位。
林清泉也不好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