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165章 意外的联络员(催更加更)
看着紧皱眉头的黎卫彬,站在办公室里肖大友也不说话,老实说这份名单他的确花了很大的心思。
自打黎卫彬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去处理之后,肖大友这几天也是被各种电话狂轰滥炸,本来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但是后面就只剩下忐忑了。
因为不仅仅联系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来头一个比一个大,甚至县里的某位领导在走廊里看到他的时候都专门问了两句。
“名单先放在我这里吧。”
“对了,督查科那边的工作安排出来了吗?”
没在名单上花费太多的心思,黎卫彬也知道自己扭转不了这种风气,至少现在的他没有这个能力。
而听到他突然问及督查科的工作,肖大友也是早有准备。
“已经出来了,早上刚刚把材料送过来。”
点了点头,黎卫彬让肖大友一会儿送一份材料过来就让他出去了。
片刻后。
盯着手上的那份材料,黎卫彬心里也是暗笑邱乐生果然还是按照自己的 猜测做了布置,其中河塔镇那边的绿色产业落实督查工作直接就由他本人来负责。
这其实也不稀奇。
虽说瓜甜不甜吃了才知道。
但是邱乐生在府办多年,眼光还是有的,当然看得出来河塔镇的这个项目是一个香饽饽。
只要把这个项目抓在手,那督查科的一份功劳肯定是跑不了。
至于黎卫彬这一次先给了他一榔头,又给了个好处,大大地扩大了督查科的职权究竟有何所图,邱乐生虽然心有所惑,但是一时半会也察觉不到黎卫彬到底在哪里留了后手。
不过中午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邱乐生还是特意跑到了黎卫彬一个餐桌上。
“黎老弟,这次督查科的事情确实给你添麻烦了,你也别怪老哥我嘴碎,这种事情其实是难免的,毕竟下面的人有时候做事情确实很难面面俱到。”
听到邱乐生的话黎卫彬也不置气。
只是心里觉着这个老油条还真是打得一手好太极。
明明是他这个领导监督不力,到了他嘴里责任就成了下面的人工作难以面面俱到。
“邱老哥说笑了,情况嘛反正是这么个情况,既然已经点名通报批评了,那也就不再提了。”
“后面的话,你邱老哥还是要盯紧一点,毕竟现在两套班子的领导都高度重视这个工作。”
“我听说邱老哥这次亲自出马督导河塔的项目了?”
黎卫彬主动提起这个事情,邱乐生也是知无不言,不过说的还是些大道理。
无非就是工作重要,他这个科长也要以身作则等等。
黎卫彬虽然没把他的话当成是放屁,但是也没太过上心。
毕竟相处了这么一段时间,他现在算是摸透了邱乐生的为人到底如何。
说他聪明也只能是小聪明。
说他老油条那恐怕就未必了。
直白一点说,邱乐生就是那种典型的机关钉子户,领导要干,但是活儿不能多,而且功劳还想拿。
真正的机关老油条,那是不要升迁机会,不要奖励,只图一个工作轻松,好比河塔镇党政办的张国林。
而另一侧。
得知黎卫彬一上任就敲打了府办的副主任邱乐生,河塔镇的镇长孙涛心里也浑然不是滋味。
之前黎卫彬在政研室的时候,自己还敲打过黎卫彬,这一转眼,当初的小年轻连府办的副主任都能轻松拿捏,这种落差没有经历过的人是肯定体会不到。
“孙镇长,这是您要的材料,我基本上都按照您的要求重新做了整理。”
产业办主任陈晓华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文件放在孙涛的办公桌上,见他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就离开了办公室。
而屋子里。
翻了翻陈晓华送来的材料,孙涛的心里也有些不平静。
这次县府办督查科突然改变督查工作的方式,邱乐生甚至亲自负责河塔镇的工作落实,这对他这个镇长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据说这个工作还是林清泉亲自推动的,孙涛确实很费解林清泉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这无异于给河塔镇上了一道紧箍咒。
脑海中。
孙涛突然冒出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林清泉只是个幌子,实际上推动这个工作的是黎卫彬?”
想到这一点,孙涛越发觉得有可能。
林清泉是进班子的副县长,河塔镇的书记职务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兼职,现在河塔镇的产业项目基本上都是在副书记李原龙手里。
结合上次李原龙狐假虎威想强行推动第三阶段工作的情况来看,黎卫彬的确有可能,也有动机这么做。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黎卫彬到底是想干什么?
难不成真的只是一心为公,确保河塔镇的工作平稳发展?
摩挲着桌子上的那份材料,孙涛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与此同时,县长办公室里。
黎卫彬下午刚刚一上班立马就把联络员的推荐人选名单送到雷鸣涛面前。
“小黎啊,名单上面的人你都了解吧?”
闻言黎卫彬果断摇了摇头。
这个话他可不敢保证。
“县长,大部分我都了解,不过详细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能被推荐上来的人都是经过组织部那边审查的。”
点了点头雷鸣涛也没有多问。
随即就常态化地问了一下黎卫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我个人觉得有三个人比较合适。”
说着黎卫彬就拿起桌子上的笔圈住了三个名字,其中一个就是县档案馆的刘哲。
盯着这三个人的信息看了一阵,雷鸣涛也没有当即作出决定,而是吩咐黎卫彬安排个时间跟他们三个人分别谈一次话。
当天晚上,随着府办这边的谈话通知发下去,这三个人的名字也是极快地传遍了丰水县的官场。
黎卫彬倒是不太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就在当天快要下班的时候,河塔镇那边突然传来了一个让他有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按照陈晓华的意思,镇长孙涛居然在下午的党委会上提议把整个河塔镇除了乡镇企业以外的产业工作都交给副书记、副镇长李原龙去负责主持。
更离谱的是,党委书记林清泉居然真的同意了这项提议。
一时间黎卫彬也有些不太明白林清泉的做法,要知道李原龙可是县委书记方纬诚的人,让李原龙压过孙涛一头,这里面肯定是有其他的考虑。
第二天上午。
回到办公室之后,黎卫彬立马就让肖大友准备谈话工作。
雷鸣涛的动作很快,从上午10点半到11点多,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就跟三个人全部谈完话。
随即就把黎卫彬叫到了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雷鸣涛一开口黎卫彬就有些大感意外。
尽管他早就料到自己推荐刘哲不一定会被选上,但是也的确没想到雷鸣涛最终挑中的居然会是三个人里面他认为最不可能的人选。
(求发电)
自打黎卫彬把这个事情交给他去处理之后,肖大友这几天也是被各种电话狂轰滥炸,本来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但是后面就只剩下忐忑了。
因为不仅仅联系他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来头一个比一个大,甚至县里的某位领导在走廊里看到他的时候都专门问了两句。
“名单先放在我这里吧。”
“对了,督查科那边的工作安排出来了吗?”
没在名单上花费太多的心思,黎卫彬也知道自己扭转不了这种风气,至少现在的他没有这个能力。
而听到他突然问及督查科的工作,肖大友也是早有准备。
“已经出来了,早上刚刚把材料送过来。”
点了点头,黎卫彬让肖大友一会儿送一份材料过来就让他出去了。
片刻后。
盯着手上的那份材料,黎卫彬心里也是暗笑邱乐生果然还是按照自己的 猜测做了布置,其中河塔镇那边的绿色产业落实督查工作直接就由他本人来负责。
这其实也不稀奇。
虽说瓜甜不甜吃了才知道。
但是邱乐生在府办多年,眼光还是有的,当然看得出来河塔镇的这个项目是一个香饽饽。
只要把这个项目抓在手,那督查科的一份功劳肯定是跑不了。
至于黎卫彬这一次先给了他一榔头,又给了个好处,大大地扩大了督查科的职权究竟有何所图,邱乐生虽然心有所惑,但是一时半会也察觉不到黎卫彬到底在哪里留了后手。
不过中午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邱乐生还是特意跑到了黎卫彬一个餐桌上。
“黎老弟,这次督查科的事情确实给你添麻烦了,你也别怪老哥我嘴碎,这种事情其实是难免的,毕竟下面的人有时候做事情确实很难面面俱到。”
听到邱乐生的话黎卫彬也不置气。
只是心里觉着这个老油条还真是打得一手好太极。
明明是他这个领导监督不力,到了他嘴里责任就成了下面的人工作难以面面俱到。
“邱老哥说笑了,情况嘛反正是这么个情况,既然已经点名通报批评了,那也就不再提了。”
“后面的话,你邱老哥还是要盯紧一点,毕竟现在两套班子的领导都高度重视这个工作。”
“我听说邱老哥这次亲自出马督导河塔的项目了?”
黎卫彬主动提起这个事情,邱乐生也是知无不言,不过说的还是些大道理。
无非就是工作重要,他这个科长也要以身作则等等。
黎卫彬虽然没把他的话当成是放屁,但是也没太过上心。
毕竟相处了这么一段时间,他现在算是摸透了邱乐生的为人到底如何。
说他聪明也只能是小聪明。
说他老油条那恐怕就未必了。
直白一点说,邱乐生就是那种典型的机关钉子户,领导要干,但是活儿不能多,而且功劳还想拿。
真正的机关老油条,那是不要升迁机会,不要奖励,只图一个工作轻松,好比河塔镇党政办的张国林。
而另一侧。
得知黎卫彬一上任就敲打了府办的副主任邱乐生,河塔镇的镇长孙涛心里也浑然不是滋味。
之前黎卫彬在政研室的时候,自己还敲打过黎卫彬,这一转眼,当初的小年轻连府办的副主任都能轻松拿捏,这种落差没有经历过的人是肯定体会不到。
“孙镇长,这是您要的材料,我基本上都按照您的要求重新做了整理。”
产业办主任陈晓华毕恭毕敬地把手里的文件放在孙涛的办公桌上,见他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就离开了办公室。
而屋子里。
翻了翻陈晓华送来的材料,孙涛的心里也有些不平静。
这次县府办督查科突然改变督查工作的方式,邱乐生甚至亲自负责河塔镇的工作落实,这对他这个镇长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据说这个工作还是林清泉亲自推动的,孙涛确实很费解林清泉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这无异于给河塔镇上了一道紧箍咒。
脑海中。
孙涛突然冒出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林清泉只是个幌子,实际上推动这个工作的是黎卫彬?”
想到这一点,孙涛越发觉得有可能。
林清泉是进班子的副县长,河塔镇的书记职务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兼职,现在河塔镇的产业项目基本上都是在副书记李原龙手里。
结合上次李原龙狐假虎威想强行推动第三阶段工作的情况来看,黎卫彬的确有可能,也有动机这么做。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黎卫彬到底是想干什么?
难不成真的只是一心为公,确保河塔镇的工作平稳发展?
摩挲着桌子上的那份材料,孙涛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与此同时,县长办公室里。
黎卫彬下午刚刚一上班立马就把联络员的推荐人选名单送到雷鸣涛面前。
“小黎啊,名单上面的人你都了解吧?”
闻言黎卫彬果断摇了摇头。
这个话他可不敢保证。
“县长,大部分我都了解,不过详细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能被推荐上来的人都是经过组织部那边审查的。”
点了点头雷鸣涛也没有多问。
随即就常态化地问了一下黎卫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我个人觉得有三个人比较合适。”
说着黎卫彬就拿起桌子上的笔圈住了三个名字,其中一个就是县档案馆的刘哲。
盯着这三个人的信息看了一阵,雷鸣涛也没有当即作出决定,而是吩咐黎卫彬安排个时间跟他们三个人分别谈一次话。
当天晚上,随着府办这边的谈话通知发下去,这三个人的名字也是极快地传遍了丰水县的官场。
黎卫彬倒是不太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就在当天快要下班的时候,河塔镇那边突然传来了一个让他有些意想不到的消息。
按照陈晓华的意思,镇长孙涛居然在下午的党委会上提议把整个河塔镇除了乡镇企业以外的产业工作都交给副书记、副镇长李原龙去负责主持。
更离谱的是,党委书记林清泉居然真的同意了这项提议。
一时间黎卫彬也有些不太明白林清泉的做法,要知道李原龙可是县委书记方纬诚的人,让李原龙压过孙涛一头,这里面肯定是有其他的考虑。
第二天上午。
回到办公室之后,黎卫彬立马就让肖大友准备谈话工作。
雷鸣涛的动作很快,从上午10点半到11点多,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就跟三个人全部谈完话。
随即就把黎卫彬叫到了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雷鸣涛一开口黎卫彬就有些大感意外。
尽管他早就料到自己推荐刘哲不一定会被选上,但是也的确没想到雷鸣涛最终挑中的居然会是三个人里面他认为最不可能的人选。
(求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