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189章 疑窦初显
回到县里后,黎卫彬第一时间就把肖大友叫到办公室,交代了情况汇报的一些注意事项,随即拨通了河塔镇镇长孙涛的电话。
“黎主任,这次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啊。”
孙涛的话倒是挺客气,黎卫彬却没当真。
其实回来的这一路他都在想一个问题,先前他主要是从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以及葛青梅的角度来分析王涛为什么会惹出众怒。
但是作为督察员,王涛完全可以坐在河塔镇的临时办公室里等数据,完全没有必要去下面看具体的情况。
如果说王涛是为了追求数据的准确性,或者说想得到最客观的材料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里面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目前黎卫彬还不敢妄下结论。
“你老孙就不用埋汰我了,这次确实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
“我们的工作还是不够谨慎啊。”
话筒里孙涛乐呵呵地笑了笑说工作上出现这种问题难以避免,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突然说道:“卫彬啊,跟你我就不客气了,工作中存在失误也未必是坏事。”
“王涛的有些说法虽然话不好听,但是也说明我们第三期工程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嘛。”
闻言黎卫彬心底顿时一动。
孙涛话里有话啊。
难不成真的是第三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了?
不过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简单跟孙涛聊了几句应付过去就结束了通话。
当天下午。
黎卫彬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政府办公室全体工作会议。
针对这次督查科的督查员王涛在河塔镇出现的问题,黎卫彬跟葛青梅分别在会上作了严肃的自我检讨,同时通报了王涛在处理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两人发言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安静得简直落针可闻。
毕竟领导带头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众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小差。
会议结束后,黎卫彬立马就带着葛青梅分别去了县长雷鸣涛和副县长、河塔镇党委书记林清泉那边对相关的情况做了汇报。
让他松了口气的是,在得知黎卫彬的处理结果之后,雷鸣涛跟林清泉都没有上纲上线地把问题太过拔高,只是强调了一下督查科的工作还要再抓一抓。
不过这一通忙活下来时间已经到了下班的点。
等到约莫六点钟的时候,副主任葛青梅敲开门走进来,瞥了一眼正伏案奋笔疾书的黎卫彬也没说话,一直到他放下笔才开口道:
“黎主任,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么出发吧?”
黎卫彬拿起东西点了点头,随即两人就一起离开了办公楼。
城东的汽车站门口。
黎卫跟葛青梅等了不到几分钟就看到李飞带着两个人骑摩托车赶了过来。
“黎主任,葛主任!”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出发吧,趁着天还没黑,我们争取多看几个地方。”
黎卫彬跟葛青梅凑到一起自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要再去一趟河塔镇,这一次王涛虽然犯了错,但是王涛确实反映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通过河塔镇那边去了解,黎卫彬想都不用想也知道恐怕问不出什么实情,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跑一趟施工现场。
……
其实这次督查科派驻河塔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督查第三个阶段工程的落实,相比于前两个阶段的工程任务,第三期工程因为涉及的耕地数量成倍增加,成本同样也翻了好几倍。
仅仅是在最基础的建材、肥料等方面投入的总额就高达上千万,这笔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既有省农业厅和县财政的专项拨款,也有各个村里的集资。
如果这笔钱的使用出了问题,黎卫彬简直不敢想象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然而要命的是,王涛在督查报告以外口头跟葛青梅做过汇报,他怀疑河塔镇的第三期工程存在几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施工材料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另外一个就是工程的质量相比于前两阶段打了折扣。
得知这个问题之后,黎卫彬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研究所的李向东,结果李向东的回复更是引发了他的猜疑。
按照李向东的说法,第三期工程河塔镇那边采用的施工办法跟前两次并不一样。
前两次工程是黎卫彬亲自下村监督落实,李向东则带着技术团队一起,施工方完全是按照技术团队提出来的要求进行工程的施工。
而这一次李原龙彻底改变了这种做法,不仅仅不派驻技术团队上施工现场,而且施工的方案也是完全按照前两个批次的既定标准来执行。
也就是说,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进程并不是以研究院的技术需要为引导,而是成了纯粹的合同工程。
这么做当然有好处。
最明显的就是不需要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工程的进度会非常快。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工程使用的材料符不符合要求没人知道,另外一个就是建造出来的大棚符不符合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清楚。
带着这种疑惑,很快黎卫彬等一行五人就赶到了其中一个施工现场,偷偷从外围一条比较隐蔽的路进去。
片刻后,逛了十几个大棚,看着脸色明显变得凝重起来的黎卫彬,葛青梅忍不住问道:
“黎主任,情况怎么样?”
但是黎卫彬只是看了她一眼也没说什么,反而是加快脚步看完了其余的几个大棚后立马就招呼几个人去了另外一处施工现场。
就这样一直忙活到天色渐晚,五个人才骑摩托车从河塔镇回到县里。
结果刚一进办公室,黎卫彬就猛地敲了敲桌子,见状葛青梅当然明白应该是出问题了。
“黎主任,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
其实她猜的很对。
这一次连续逛了几个施工现场,黎卫彬不说心凉了一大截,但是也忍不住有些担忧。
因为按照实地查看的情况来看,材料上有没有以次充好先不说,但是工程落实肯定是偷工减料了。
虽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大棚,但是挖的土方深度、大棚的尺寸,还有排水以及田埂的夯实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
这些差异落在外行人眼里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甚至包括他黎卫彬自己,如果不是亲自上阵监督了前两期工程的落实恐怕也看不出来。
“有没有问题现在还不好说,毕竟河塔镇是怎么跟施工方谈的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工程的落实确实跟前两期有不小的差异。”
“这样吧葛主任,这个事情暂时还不宜直接捅出来,督查科那边王涛就不要再派他去河塔镇了。”
“具体的情况等明天我先请示一下领导再说。”
闻言葛青梅点了点头也没反对。
不过办公室里,等葛青梅一走,黎卫彬转而又陷入沉思当中,其实他刚才有几句话没对葛青梅说透。
因为如果工程真的有问题的话,那李原龙知不知情?或者说李原龙有没有掩饰这个问题将会变得很重要。
摇了摇头黎卫彬也没多想就下班回去了,心里也想着明天怎么跟雷鸣涛或者林清泉提这个问题。
然而让他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几乎是刚刚到办公室坐下来,综合股的肖大友突然就冲进办公室。
“主任,刚刚委办那边打电话过来,许主任让您现在过去一趟。”
猛然听到这个消息黎卫彬顿时也是一愣。
许主任?许红阳?
他找我干什么?
“黎主任,这次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啊。”
孙涛的话倒是挺客气,黎卫彬却没当真。
其实回来的这一路他都在想一个问题,先前他主要是从个人的性格、处事方式以及葛青梅的角度来分析王涛为什么会惹出众怒。
但是作为督察员,王涛完全可以坐在河塔镇的临时办公室里等数据,完全没有必要去下面看具体的情况。
如果说王涛是为了追求数据的准确性,或者说想得到最客观的材料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里面有没有其他的因素目前黎卫彬还不敢妄下结论。
“你老孙就不用埋汰我了,这次确实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
“我们的工作还是不够谨慎啊。”
话筒里孙涛乐呵呵地笑了笑说工作上出现这种问题难以避免,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突然说道:“卫彬啊,跟你我就不客气了,工作中存在失误也未必是坏事。”
“王涛的有些说法虽然话不好听,但是也说明我们第三期工程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嘛。”
闻言黎卫彬心底顿时一动。
孙涛话里有话啊。
难不成真的是第三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出现问题了?
不过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简单跟孙涛聊了几句应付过去就结束了通话。
当天下午。
黎卫彬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政府办公室全体工作会议。
针对这次督查科的督查员王涛在河塔镇出现的问题,黎卫彬跟葛青梅分别在会上作了严肃的自我检讨,同时通报了王涛在处理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两人发言的时候,整个会议室里安静得简直落针可闻。
毕竟领导带头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众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小差。
会议结束后,黎卫彬立马就带着葛青梅分别去了县长雷鸣涛和副县长、河塔镇党委书记林清泉那边对相关的情况做了汇报。
让他松了口气的是,在得知黎卫彬的处理结果之后,雷鸣涛跟林清泉都没有上纲上线地把问题太过拔高,只是强调了一下督查科的工作还要再抓一抓。
不过这一通忙活下来时间已经到了下班的点。
等到约莫六点钟的时候,副主任葛青梅敲开门走进来,瞥了一眼正伏案奋笔疾书的黎卫彬也没说话,一直到他放下笔才开口道:
“黎主任,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要么出发吧?”
黎卫彬拿起东西点了点头,随即两人就一起离开了办公楼。
城东的汽车站门口。
黎卫跟葛青梅等了不到几分钟就看到李飞带着两个人骑摩托车赶了过来。
“黎主任,葛主任!”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出发吧,趁着天还没黑,我们争取多看几个地方。”
黎卫彬跟葛青梅凑到一起自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要再去一趟河塔镇,这一次王涛虽然犯了错,但是王涛确实反映了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通过河塔镇那边去了解,黎卫彬想都不用想也知道恐怕问不出什么实情,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亲自跑一趟施工现场。
……
其实这次督查科派驻河塔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督查第三个阶段工程的落实,相比于前两个阶段的工程任务,第三期工程因为涉及的耕地数量成倍增加,成本同样也翻了好几倍。
仅仅是在最基础的建材、肥料等方面投入的总额就高达上千万,这笔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既有省农业厅和县财政的专项拨款,也有各个村里的集资。
如果这笔钱的使用出了问题,黎卫彬简直不敢想象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然而要命的是,王涛在督查报告以外口头跟葛青梅做过汇报,他怀疑河塔镇的第三期工程存在几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施工材料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另外一个就是工程的质量相比于前两阶段打了折扣。
得知这个问题之后,黎卫彬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研究所的李向东,结果李向东的回复更是引发了他的猜疑。
按照李向东的说法,第三期工程河塔镇那边采用的施工办法跟前两次并不一样。
前两次工程是黎卫彬亲自下村监督落实,李向东则带着技术团队一起,施工方完全是按照技术团队提出来的要求进行工程的施工。
而这一次李原龙彻底改变了这种做法,不仅仅不派驻技术团队上施工现场,而且施工的方案也是完全按照前两个批次的既定标准来执行。
也就是说,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进程并不是以研究院的技术需要为引导,而是成了纯粹的合同工程。
这么做当然有好处。
最明显的就是不需要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工程的进度会非常快。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工程使用的材料符不符合要求没人知道,另外一个就是建造出来的大棚符不符合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清楚。
带着这种疑惑,很快黎卫彬等一行五人就赶到了其中一个施工现场,偷偷从外围一条比较隐蔽的路进去。
片刻后,逛了十几个大棚,看着脸色明显变得凝重起来的黎卫彬,葛青梅忍不住问道:
“黎主任,情况怎么样?”
但是黎卫彬只是看了她一眼也没说什么,反而是加快脚步看完了其余的几个大棚后立马就招呼几个人去了另外一处施工现场。
就这样一直忙活到天色渐晚,五个人才骑摩托车从河塔镇回到县里。
结果刚一进办公室,黎卫彬就猛地敲了敲桌子,见状葛青梅当然明白应该是出问题了。
“黎主任,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
其实她猜的很对。
这一次连续逛了几个施工现场,黎卫彬不说心凉了一大截,但是也忍不住有些担忧。
因为按照实地查看的情况来看,材料上有没有以次充好先不说,但是工程落实肯定是偷工减料了。
虽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大棚,但是挖的土方深度、大棚的尺寸,还有排水以及田埂的夯实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
这些差异落在外行人眼里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甚至包括他黎卫彬自己,如果不是亲自上阵监督了前两期工程的落实恐怕也看不出来。
“有没有问题现在还不好说,毕竟河塔镇是怎么跟施工方谈的我们还不清楚,但是工程的落实确实跟前两期有不小的差异。”
“这样吧葛主任,这个事情暂时还不宜直接捅出来,督查科那边王涛就不要再派他去河塔镇了。”
“具体的情况等明天我先请示一下领导再说。”
闻言葛青梅点了点头也没反对。
不过办公室里,等葛青梅一走,黎卫彬转而又陷入沉思当中,其实他刚才有几句话没对葛青梅说透。
因为如果工程真的有问题的话,那李原龙知不知情?或者说李原龙有没有掩饰这个问题将会变得很重要。
摇了摇头黎卫彬也没多想就下班回去了,心里也想着明天怎么跟雷鸣涛或者林清泉提这个问题。
然而让他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几乎是刚刚到办公室坐下来,综合股的肖大友突然就冲进办公室。
“主任,刚刚委办那边打电话过来,许主任让您现在过去一趟。”
猛然听到这个消息黎卫彬顿时也是一愣。
许主任?许红阳?
他找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