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 第213章 紧迫感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第213章 紧迫感

    黎卫彬当然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丰水县。

    毕竟即使是张金梅亲自要人,倘若他真的去了松和县的话,作为乡科级干部序列中已经算得上是天花板的好岗位,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这个位置大概率也轮不到他黎卫彬。

    哪怕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仅仅只谈工作本身,相比于留在丰水县,他去了松和县那就是白手起家。

    陌生的环境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的,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马上就能开展好工作。

    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工作岗位,面临的是全新的人事关系,陌生的发展现状,当地的民风民情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精力去熟悉和全盘考虑的东西。

    在丰水县,他黎卫彬哪怕是未来的几年内一动不动,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到时候调任基层乡镇的一把手,凭借丰水县绿色产业推动落实人的身份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资历,将来提任副处级岗位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在这种对比强烈的情况下,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然而黎卫彬心里也很清楚,有些事情往往都是形势比人强,不是说他黎卫彬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

    说“我是组织的一块砖,愿意服从组织安排,组织想往哪里搬就往哪里搬。”

    组织谈话的时候这是一句空话套话。

    但是真的到了组织考虑用人的时候那就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很要命了。

    ……

    “这个事情我跟雷县长都不掌握情况,不过既然方书记提出来了那就说明确有其事,现在你个人是什么想法?”突然从黎卫彬口中得知这么一个意料之外的情况,林清泉也是诧异的很厉害。

    张金梅是不是未雨绸缪他不知道。

    但是这位张县长倒是打的一手好如意算盘,居然想把黎卫彬调到松和县去搞绿色产业工作,这分明是挖墙脚挖到娘家来了嘛。

    副县长办公室里,林清泉呵呵冷笑了两声,他确实没有预料到张金梅会来这么一手。

    毕竟丰水县官场谁不知道黎卫彬是他林清泉的人,又得到了县长雷鸣涛的看重,张金梅这么做可不只是挖娘家的墙脚那么简单。

    然而闻言黎卫彬却苦笑了笑。

    想法?

    老实说他能有什么想法?

    毕竟按照方纬诚的意思,这一次张金梅直接点了他的名字,明显就是有备而来。

    不过但凡有一丝可能,他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二,眼下可不是什么发扬精神的好时候。

    “领导,我个人肯定不希望这个时候离开丰水去松和那边任职,就怕张县长已经跟市里打过招呼啊。”

    闻言林清泉的眉头也皱得很厉害。

    黎卫彬的这个考虑不是没有可能,这一次张金梅来丰水县考察绿色产业工作,他是全程跟着雷鸣涛一起负责接待的县领导之一。

    期间张金梅对绿色产业表现出来的兴趣可以说是十分浓厚,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松和县搞这个工作应该是已经到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时候。

    既然如此,那方纬诚的话就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想到这里林清泉心里也没来由地有些恼火。

    这个方纬诚,还真是够出人意料之外。

    丰水县这边迟迟打不开局面,居然冒出了这种曲线救国的想法。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当然知道方纬诚在打什么主意。

    黎卫彬本身虽然是县府办主任,但是终究只是一个科级干部,对县委班子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但是黎卫彬的情况太特殊了。

    本身既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又跟县长雷鸣涛私交密切,而且县委组织部那边刘永刚也很看好这个年轻人。

    加上市委书记年家华的因素,说得直白一点,黎卫彬就是个天然的桥梁。

    只要黎卫彬主持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那方纬诚就很难撬开缺口。

    但是一旦黎卫彬不在这个位置上事情恐怕就不好说了,即使是他林清泉也未必就真的能跟雷鸣涛一条心,一条路走到黑。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

    “雷县长那边是怎么说的?”

    点了根烟,林清泉狠狠地吸了两口朝黎卫彬问道。

    他跟黎卫彬的关系不同于普通的上下级,有些话自然不用遮着掩着。

    “领导,雷县长这两天去市里开会了。”

    闻言林清泉立即想起来自己忘了这一茬。

    今天一大早雷鸣涛就去市里参加淮阳市的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了,要回来恐怕也是明天的事情。

    “这样吧,你尽快跟雷县长汇报一下情况,至于方书记那边……”

    让黎卫彬尽快跟雷鸣涛汇报有关情况,林清泉也是有所考虑。

    如果张金梅真的跟市里打了报告要人的话,他跟雷鸣涛想把人留下来难度就比较大了,好在雷鸣涛本身就是市委年书记的人,倒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说到这里林清泉突然顿了一下,因为他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假如市委书记年家华同样有这个想法呢?

    那他跟雷鸣涛还留不留得住黎卫彬?

    这一点很重要啊。

    组织上培养干部不是说简单的填几张表格,谈几次话就行了,而是要听其言、观其行,反复考察,反复斟酌。

    不仅仅如此,对于青年干部的培养,尤其是黎卫彬这种已经冒出头的青年干部,恐怕市委组织部那边也是挂了名的。

    这一点固然是黎卫彬的运气好,但是更重要的肯定是因为市委书记年家华的因素,否则一个县里的科级干部,想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关注难度可不会太小。

    但是越是如此,那黎卫彬跨地区任职的可能性就越大。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官,官场上干部调动是极其普遍和常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黎卫彬这种深得领导欣赏的青年干部,跨地区任职经历几乎是必定要具备的资历。

    想到这里,林清泉一时间竟然有些语塞。

    因为如果真的如同他所想的话,那自己现在跟黎卫彬说的这些就真的都是废话了。

    黎卫彬自然能察觉到林清泉的一些心态变化,也同样想到了自己跨地区调动说不定会正合年家华之意的这种可能。

    ……

    回到办公室里。

    看着桌子上刚刚县局那边送过来的那份关于客运站问题情况的说明材料,黎卫彬心底突然没来由地冒出一种极为强烈的紧迫感。

    因为如果林清泉的判断和猜测是真的话,那自己留在丰水县的时间恐怕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