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 第67章 兵临城下

士兵:从诺曼底冲出来的新兵 第67章 兵临城下

    第二天

    训练结束,众人观察了许久的袁理,此时却脸不红,气不喘。

    “这教导队确实要的,在我们钢七连中游徘徊的到他那里进修一下,嘿!跟火箭似的,唉,过几天我也要去教导队了,看到袁理的进步,我还有点儿迫不及待。”

    一班的班副一副笑脸对着班长刘磊说道。

    刘磊脸上的表情复杂,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连长高城对着袁理招了招手。

    “连长好。”

    袁理小跑到高城面前敬了一个礼。

    高城一副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模样。

    从兜里掏出一根烟递给袁理,袁理摆手拒绝。

    “6个月没抽了,戒了!”

    高城点了点头,将烟塞进自己嘴里。

    “戒了好,这玩意儿对身体不好,走,我请你吃饭。”

    “啊!现在还没到饭点儿吧?”

    高城摆手:“我是连长,我说了算。”

    袁理点了点头,笑容缓缓收回,他知道!高城已经知道他要走了,想想也是,高城毕竟是他的军事主官,怎么可能不知道?

    ……

    饭菜上桌之后,袁理毫不客气的塞了几口菜在嘴里。

    有了东西垫在胃里,袁理拿起旁边从来不碰的啤酒,用牙齿咬开。

    “连长!什么话都别说了,一切都在酒里。”

    说完之后,咕嘟咕嘟就要将啤酒喝完,但是没有经验,喝了一半停顿了一下,打了一个嗝,继续喝了起来。

    直到最后一滴流进嘴中之后,袁理这才放下手中的酒瓶,低头继续吃菜。

    高城满眼欣赏,面带笑意的看着吃菜的袁理。

    点了点头,好像是在回应袁理喝酒之前的那句话。

    一顿饭,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聊要离开的事情。

    聊的内容从袁理老家,到钢七连的发展史,以后钢七连的目标,军队建设,国家发展,炮轰矮国,联合国风云,国际影响,国际地位,月球探险,一直到许三多的333个而结束。

    在后面听的津津有味的炊事班新兵一脸的懵。

    “不是在谈月球探险吗?怎么整到许三多的事儿来了?”

    确实!在月球探险面前,许三多的333个连事儿都算不上。

    但是没发生的时候已经发生的事,还是要有所区别的。

    在钢七连最后的这一个月,袁理沉下了心,安安稳稳的训练,教授快反射击,和班级里面的众人聊天打屁,吹牛。

    对于七连除了连长和指导员之外,其他所有人也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

    也就是袁理给人的感觉不同,之前经常戴着眼镜还没察觉出来,袁理的眼神有些渗人。

    但一想!6个月没见了,有些变化也是正常的。

    只有一些老兵察觉到了什么,但一想这货好像弄死过间谍,又觉得这很正常。

    在七连的最后一晚,袁理有些睡不着,望着上铺木板的纹理。

    脑子有些空洞。

    ……

    “滴!开启第三个世界任务。”

    “尼玛!”

    袁理只来得及说了一句,就失去了意识。

    再一次恢复意识时,还没来得及睁开眼,他就感觉到身体有些凉意。

    睁开眼!此时他身处一个被轰炸过的房间之内,窗户上的玻璃什么的全都没了。

    还有墙壁有子弹穿透过的痕迹,边角有一个被轰炸的缺口。

    视线下移!一个经典的栓动式步枪的枪口出现在眼前。

    手部微微将步枪向前推了推,视线继续下移。

    袁理脑海中闪过莫辛纳甘步枪六个字。

    “艹!又是二战。”

    袁理伸手取下头顶的帽子,刚刚他就感觉到不对,这帽子有点跟以前他戴过的帽子不一样。

    取下一看,果然!二战时期苏军经典的船帽。

    又摸了摸身体其他的东西,苏军冬季的军服,7.62x54mmR步枪弹两发。

    这种子弹由苏联研发,设计用于莫辛纳甘步枪,具有强大的威力和长射程,每秒射速约为900m。

    莫辛纳甘菱形军刺,

    一个水壶,还剩半瓶水。

    一个铁饭盒,毛都没有。

    两根烟,火柴盒里还有一根火柴,这他妈是什么配置?

    一个女孩儿的照片,袁理看了一眼之后就把它放回原来的位置,军装内侧胸口口袋里。

    其他的东西就不值得说了。

    但是!袁理没有找到他最想看到的东西。

    食物!

    和他最关心的,晚上睡在哪里?

    这他妈冷的要死,要在废墟里过一夜,非得冻死不可。

    此时的袁理也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

    左右打量,确实是什么都没了。

    吃的也没有,睡的也没有,这时候的苏军的单兵装备应该有睡袋的。

    可是这具身体身上的装备少的可怜。

    他妈的,他竟然连装子弹的弹药袋都没有。

    “滴!任务开启!本世界为兵临城下。”

    “世界背景:1942年!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同年的11月10日到12月17日这37天时间,他一共击毙了225名轴心国士兵和士官,因此一战成名,从斯大林格勒出来的士兵没人不知道瓦西里的大名,他的事迹,为战士们树立了榜样,他的行为,让敌人胆战心惊。””

    原来是兵临城下。

    那部除了瓦西里是真的,其他都是扯淡的电影。

    只有法国导演才能拍出这么扯淡拖后腿的苏联政委。

    这部主视角在苏联人身上的电影,但是压根儿就没有俄国人参与。

    明明是师徒,硬是被扯成谈恋爱,抄起板凳光着膀子就往上冲的政委,被扯成胆小怕事还恋爱脑的窝囊废。

    仔细想想,这他妈只有法国人才能干的事情硬往人家苏联人身上扯。

    这方面干的不错,黑对手没得说,这方面手拿把掐。

    尤其是电影里面的督战队,看的让人头疼。

    虽然有很多优点,战争的惨烈氛围,狙击手之间的对决,包括部分剧情都挺好的。

    但这拍的德国人和俄国人都不买账啊!不能你家黑人多就那么能黑吧。

    还有瓦西里在人来人往的坑道里侧方位停车。

    妈的,简直让人吐血,打仗呢!国战,二战的转折点。

    狗日的发国导演是他妈精虫上脑吗?拍个战争片都能那么骚里骚气的。

    袁理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挺好的,画面氛围都挺震撼,即便是有槽点,但是哪个电影没槽点呢?

    但他妈看侧方位停车的片段的时候,是真的骂娘了,袁理到现在都不理解,狗日的导演到底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