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民国最强军阀,争霸S2赛季 > 第79章 料敌先机,覆没

民国最强军阀,争霸S2赛季 第79章 料敌先机,覆没

    李树棠离开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失魂落魄。

    他是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是败在了一支地方部队的手上。

    不过回到门外安排了两个岗哨的小房间之后,他又琢磨了一阵,反倒是渐渐兴奋了起来。

    机会。

    天大的机会!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梅坚毅这家伙明显是准备脱离江宁,自己当家做主。

    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最紧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军队!

    包括他这次对晋省动兵,所为的也只能是扩大地盘,掌握更多的人口。

    从而组建更多的军队。

    而有军队就得有指挥官。

    他搞所谓的随军学校,明显也是为了快速培养人才。

    但这个方式,短时间内只能培养一些低级军官。

    不说培养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官,就是一个团长营长,也绝不是一所小军校能培养出来的。

    就像江宁国府的黄埔军校,现在的陆官学校。

    虽然久负盛名,其中不少学生,也都是如今国防军的中坚力量。

    但最初这些人,也都是从连排长起步,再一步步根据军功擢升上来的。

    所以,自己这种成熟的指挥官,对现在梅坚毅来说,绝对是极为紧缺的。

    只要自己好好表现,未尝没有搏一搏的机会。

    至于将来……那就要看,梅坚毅到底能不能立稳脚跟。

    立得住,自己好好干。

    立不住,可只要自己在梅坚毅手下有一定地位,也能向江宁开个好价钱!

    想着这些,一双眼睛满是亮光的李树棠兴奋的搓了搓手,抬脚走到了门口。

    “我有要事,要见梅长官!”

    ……

    “李维汉用兵重奇不重正。”

    “所以对他来说,要么是大胜,要么就是大败。”

    和梅坚毅再次见面,李树棠侃侃而谈。

    “这次他犯了大错,想要挽回在陈柏川心目中地位,一定会兵行险招,谋求一场大胜。”

    “绝不会仅仅止于,配合太岳防线的作战。”

    “我觉得梅长官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做个局,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六十八师主力歼灭。”

    “一旦完成这一步,晋阳的陈柏川,怕是真的要急到上蹿下跳。”

    “而只要他一急,谈和的事情必定事半功倍。”

    说着,李树堂呵呵笑道:“到时候,梅长官完全可以让李维汉把这个消息送到晋阳,以表自己的诚意。”

    自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怪李维汉这个王八蛋。

    所以能坑他一把,李树堂是不会有什么犹豫的。

    想着这些,他又赶紧补充道:“这一点,我也是刚刚回去才想到。”

    “就赶紧来向梅长官汇报。”

    “多谢树棠兄,要不是你提醒,我可想不到这种时候了,李维汉还敢兵行险招。”

    梅坚毅笑着感谢一句,又问道:“那以树棠兄对李维汉的了解,接下来他会怎么办?”

    “以一部佯装主力,向临城进发。”

    “真正的主力,则是在闻城和临城之间设伏。”

    “按正常推想,一旦他向临城发起进攻,我们必定会调动驻扎在闻城部队,对他进行夹击。”

    “他想取得一场大胜,那就只有耍一些阴谋诡计,集中兵力先吃掉我们一部分兵力。”

    “这也是他目前唯一破局的办法。”

    “不然的话,以他居于劣势的兵力,留给他的也只能是发挥点牵制作用。”

    “他是不会满足的。”

    说着这些,李树棠嘴角轻眺,一副轻蔑地样子。

    老同事了,李维汉那点小聪明,他还是了解的。

    梅坚毅点着头:“如果是这样,那消灭他确实简单多了。”

    他还真担心李维汉兵分几路,在临城周边搞袭扰,给自己找麻烦。

    倒不是消灭不了他。

    可一旦失去一口吞下他的可能,拖延了时间,确实对他威慑住陈柏川的计划不利。

    原本,他就想着在李维汉赶回来之前,先在周边做一些布局,以防这种情况。

    可如果真像李树棠判断的这样,那就省事儿多了。

    别看李维汉手头还有四个团的兵力。

    但连日奔袭,战斗力肯定会严重下滑。

    所以只要咬住他,就能迅速解决掉。

    想着,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托着下巴琢磨起来。

    要设伏,必定要利用地形。

    而闻城至临城之间,适合两个团,甚至三个团兵力设置埋伏的地方并不多。

    做出预判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不能硬干。”

    时近中午从黄阳出发,一路急行军。

    到晚上八点时候,已经越过了永城。

    根据侦察回报,永城目前并没有敌方驻军。

    更不要说胡继州在电报里讲的攻防作战。

    一身疲累的李维汉骂骂咧咧几句,心思又回到了接下来的战斗上。

    之前在黄阳停驻时间太短,一路奔袭的部队本就没有恢复过来。

    现在又是大半天的急行军,他一路骑马都觉得累到不行,完全可以想见此时此刻的麾下部队,是什么状态。

    而永城不见敌人踪影,又完全可以推断出,敌军主力肯定都在闻城临城一线。

    如果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一路急行军奔袭临城,敌军以逸待劳之下,一支疲惫之师,怎么可能讨得了好?

    一旦再吃败仗,自己的前途可就全完了。

    所以,不能硬干!

    他狠声说了一句,也没让聚集在身边的作战参谋们提供建议。

    一个人在大树下拧着眉头噌噌噌踱步一阵,脚下一顿喝道:“地图!”

    地图送到了面前,一名参谋打起手电筒照亮。

    李维汉的视线,在闻城以北近二十公里处的涑水河上游弋一阵,狠狠的捏紧了拳头。

    紧邻涑水河的水头镇,是闻城前往临城的必经之路。

    河宽有百米,虽然水浅,但依旧有一座石桥连通两岸。

    正常行军,肯定是要从石桥通过。

    如果自己绕道在对岸设伏,半渡而击……李维汉的一双眼睛亮了起来。

    关键是距离近,咬紧牙关连夜行军。天明前就能到。

    再有后续的二一零旅,拉长队列大张旗鼓的直扑临城,一定可以把闻城的敌军引出来。

    而那时,二一一旅经过休息,最少能恢复七成的战斗力!

    只要打赢了这一场,没准儿就能化被动为主动!

    “妈的!”

    狠狠的挥动了一下拳头,李维汉没有犹豫,立刻下达了命令。

    给二一零发去命令,又安排了侦察队,迅速赶往水头镇。

    主力休息一个小时之后,急匆匆开始了连夜行军。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

    已经成功涉水渡过涑水河的二一一旅,一头扎进了梅旅长提前布置下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