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19章 程昱献策,袁术布局汝南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19章 程昱献策,袁术布局汝南

    在成功接纳乐进后,袁术的队伍继续向着庐江行进。这日,大军抵达汝南。汝南乃战略要地,人口众多且粮草丰足,对袁术的势力扩张意义重大。刚一安顿下来,袁术便迫不及待地传令召见程昱、阎象、吕范等一众谋士。

    众人齐聚营帐,气氛严肃而庄重。袁术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威严,目光扫视着众人,开口说道:“如今我们即将奔赴庐江,庐江虽富庶,但汝南也不可轻视。诸位有何良策,可助我稳固两地,成就大业?”

    程昱向前一步,双手抱拳,先是微微低头以示敬意,随后直起身子,神色沉稳,目光中透着自信与谋略。他稍作停顿,似乎在整理思路,接着缓缓说道:“主公,依我之见,可采用‘坐镇庐江,暗控汝南之计’。庐江太守之位,主公已得,那里土地肥沃,商贸发达,是积聚实力的绝佳之地。主公亲赴庐江,可全力经营,将其打造成坚固的根基。”

    说到此处,程昱微微侧身,手指向庐江方向比划了一下,继续阐述:“在庐江,主公可大力发展农桑。挑选精于农事的官吏,指导百姓开垦荒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确保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同时,鼓励商贸往来,在城中设立专门的交易市场,减免商税,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贸易,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加财政收入,还能使庐江更加繁荣昌盛。军备方面,广设募兵点,招募更多身强体壮的勇士,打造一支精锐之师。还可高薪聘请武艺高强的教头,训练士兵的骑射、格斗等技能,增强自身实力。”

    袁术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追问道:“那依你所言,该如何暗控汝南?”

    程昱不慌不忙,向前走了两步,靠近营帐中的地图,手指轻点汝南的位置,说道:“汝南乃袁氏发源之地,主公作为四世三公嫡子,可名正言顺掌控袁氏,间接掌管汝南。只需留下可靠之人,在汝南暗中布局。表面上,汝南维持原状,照常运转;实则,我们在暗中掌控关键事务。”

    “在粮草方面,”程昱接着说道,“挑选绝对忠诚且精明能干的亲信,以协助管理粮库之名进入。详细记录每一笔粮草的出入,制定严格的出入库流程,防止粮草被贪污、挪用,确保军粮充足且调配有序。哪怕是最细微的损耗都要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彻查。”

    “对于兵力部署,”程昱的手指沿着汝南周边的据点移动,“在汝南周边的关键据点,如险要的关隘、交通要道,悄悄安插我们的人手。这些据点相互呼应,形成一张无形的防御网。一旦有敌军来袭,各据点之间能迅速传递消息,相互支援,那时无论谁为太守也只能做个傀儡,无法真正掌控汝南的军事力量。”

    “同时,”程昱目光炯炯,“挑选一批机灵、善于伪装的密探,安插于城中各个势力之间。让他们伪装成普通百姓、商贩等,深入各个阶层,密切关注各方动态。无论是官员的言行举止,还是民间的舆论走向,都要详细收集情报。若有异动,可提前知晓并加以遏制,将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袁术微微点头,陷入沉思。这时,阎象也上前说道:“程先生所言极是,汝南不可无人镇守。此地民心虽已归附,但仍需有得力之人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袁术又将目光投向吕范,吕范连忙拱手道:“主公,程先生和阎先生所言有理,此计可行。”

    袁术思考良久,最终下定决心,说道:“好,就依程昱之计。不过,要暗控汝南,还需先掌控汝南袁氏。”

    随后,袁术带领着程昱、阎象等人来到袁家府邸。府邸大门高耸,朱漆斑驳,彰显着家族昔日的荣耀。门吏见袁术到来,急忙恭敬地打开大门,通报族中众人。

    袁术大步踏入府邸,脚下的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庭院中,族中长老和各房代表早已得到消息,齐聚一堂。他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面带期待,有的则隐隐担忧。

    袁术昂首阔步走进大厅,大厅内烛火摇曳,气氛略显压抑。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高声说道:“我袁术,身为袁氏嫡子,如今又身负重任,为光大袁氏门楣,汝南袁氏理当以我为主,共图大业。”

    话音刚落,一位年长者站起身来,此人正是袁纪,他面色冷峻,语气坚定地说道:“袁术,你虽为嫡子,但如今袁氏族长是袁魁兄长,族中事务向来由族长主持。他虽在洛阳,我们还应以他为主,况且,我等听闻我们袁氏长子袁绍在渤海发展迅猛,声名远扬,诸多族人更看好他能引领袁氏走向辉煌,而非你。”此言一出,大厅中顿时响起一阵附和之声。

    袁术心中怒火中烧,但仍强压着情绪,冷笑一声道:“袁纪,你身为族中长老,却目光短浅。袁绍虽在渤海有所作为,可他能顾得上汝南袁氏吗?我身为嫡子,为袁氏开疆拓土,如今又手握重兵,在汝南也颇具威信。汝南袁氏若不与我同心,日后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

    袁纪眉头紧皱,上前一步,反驳道:“威信?你不过是凭借武力威胁族人。袁绍礼贤下士,四方贤才皆来投奔,他才是能带领袁氏走向巅峰之人。你如此独断专行,如何服众?”

    袁术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向前跨出一步,双手背后,大声喝道:“今日之事,不容置疑。自即日起,汝南袁氏听我号令,若有违抗,休怪我不念同族之情!”

    这时,一位年轻的族人袁安忍不住站出来,声音颤抖地说:“袁公,您虽有雄心壮志,但如此强行压制族人,恐寒了大家的心。”

    袁术看向袁安,语气稍缓,却又不容置疑地说:“年轻人,你不懂。如今乱世,唯有铁腕手段方能成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袁氏的未来。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袁氏不能称霸一方?”

    袁纪还欲争辩,袁术却不再给他机会,大声说道:“够了!从今日起,汝南袁氏的大小事务,皆由我定夺。若还有人不服,休怪我心狠手辣!”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震得烛火都微微晃动,充满了威慑力。那些原本还想反对的族人,在袁术的强势压迫下,都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然而,袁术深知,仅靠这一次威慑还不足以彻底掌控局面。此后,他陆续将那些反对他的袁氏族人,以各种理由打发去洛阳、渤海。有的被借口说是洛阳、渤海有重要事务需要他们去处理,有的则被安排去洛阳、渤海联络所谓的人脉。

    在袁术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后,汝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粮库管理有序,兵力部署得当,密探也将城中动态掌握得一清二楚。袁术看着汝南的安稳局面,心中满是感慨。

    一日,袁术将程昱、阎象、纪灵等人召集到书房。他满脸笑意,亲自为众人斟茶,说道:“诸位,汝南能有今日的安稳,全赖你们出谋划策、尽心竭力。程先生,你的‘坐镇庐江,暗控汝南之计’,实乃高瞻远瞩,为我指明方向。”

    程昱连忙起身,谦逊道:“主公过奖,此乃主公领导有方,程昱不过略尽绵薄之力。”

    袁术摆了摆手,看向阎象:“阎先生,汝南政务繁杂,你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功不可没。”

    阎象拱手道:“为主公分忧,是阎象的职责所在。”

    最后,袁术看向纪灵:“纪将军,汝南军事防御的重任落在你肩上,你日夜操劳,让我毫无后顾之忧。”

    纪灵抱拳行礼,大声道:“愿为袁公赴汤蹈火!”

    袁术满意地点点头:“日后,我们还要携手共进。”

    程昱、阎象、纪灵等人听了袁术这番话,心中感动不已。他们深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能遇到如此赏识自己的主公,实属难得。三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与忠诚,暗暗发誓,定要辅佐袁术成就大业。

    就这样,袁术逐渐清除了汝南袁氏内部的反对势力,彻底掌控了汝南袁氏和汝南。

    一切安排妥当后,袁术再次召集众人,说道:“好,就依程昱之计。我决定留下阎象和纪灵控制汝南。阎象,你足智多谋,善于谋划,汝南的政务就交由你打理;纪灵,你武艺高强,勇猛善战,负责汝南的军事防御。务必给我将汝南牢牢掌控在手中。”

    阎象和纪灵连忙跪地领命:“谨遵主公之命,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

    袁术又看向其他人,说道:“其余人等,随我一同前往庐江。待我们在庐江站稳脚跟,再图大业!”众人齐声应和,营帐内士气高涨,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