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深夜诡事怪谈录 > 第2章 尘封的往事

深夜诡事怪谈录 第2章 尘封的往事

    林夕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音乐厅的地板上,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她的头还有些昏沉,昨晚的经历像是一场梦,但那种冰冷的气息和那张与她一模一样的脸,却清晰地印在她的脑海中。

    她站起身,环顾四周,音乐厅内空无一人。她走出大厅,深吸一口气,决定弄清楚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林夕径直走向学校图书馆。她记得曾听同学提起过,图书馆的二楼有一间专门存放校史和旧档案的资料室,或许那里能找到一些关于音乐厅的线索。

    资料室的门半掩着,里面堆满了发黄的书籍和文件夹。林夕小心翼翼地拨开灰尘,开始翻阅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她的目光停留在一本破旧的相册上,封面上写着“民国时期幽兰歌剧院记录”。

    她翻开相册,里面是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当年歌剧院的演出场景。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她的注意: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女子站在舞台上,正深情地演唱,她的面容清丽绝俗,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哀伤。

    照片下方写着:“1925年,白露女士在此演出《月下独歌》,成为幽兰歌剧院最后一场演出。”

    林夕的心猛然一沉。她仔细端详那张照片,越看越觉得心惊——照片中的白露,竟与她长得如此相似,仿佛是她的双胞胎姐妹。

    她继续翻阅档案,找到了关于白露的详细记录。白露是民国时期着名的女歌手,以天籁般的嗓音和深情的演唱闻名于世。然而,在她最后一次演出中,音乐厅突然发生火灾,白露被困在舞台上,不幸身亡。从那以后,音乐厅便被改建为学院的一部分,但关于白露的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

    那天晚上,林夕再次听到了那熟悉的歌声。她躺在床上,紧闭双眼,试图让自己入睡,但那歌声却仿佛钻进了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落叶随风,魂归何处,

    月光如水,泪已成霜……”

    林夕的眼前渐渐模糊,她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场景中。她站在一座古老的戏台上,台下坐满了观众,所有人都穿着民国时期的服装。她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裙,手中握着一支麦克风。

    她张开嘴,想要说话,却发现自己唱出了那首歌的歌词。她的声音清亮而哀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唱完最后一个音符,林夕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她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床上,额头上满是冷汗。她拿起手机,发现已经是凌晨三点。

    她走到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突然发现自己的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那是她从未有过的表情。

    第二天,林夕再次来到音乐厅。她站在大厅中央,抬头看向墙壁,发现那里有一幅模糊的壁画,似乎是被岁月侵蚀后留下的痕迹。她走近细看,发现壁画描绘的正是白露最后一次演出的场景。

    壁画中,白露站在舞台上,手中握着一支麦克风,神情专注。她的身后是一片火海,仿佛要将她吞噬。林夕伸出手,轻轻触碰壁画,突然感到一股冰冷的气息从壁画中传来。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段记忆——那是白露的记忆。

    她看到白露站在舞台上,深情地演唱着那首《月下独歌》。突然,音乐厅的幕布被火苗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台下的观众惊慌失措,纷纷逃离。白露想要离开,却被倒塌的舞台道具困住。她站在火海中,最后一次唱出了那首歌的最后一个音符,随后被火焰吞噬。

    林夕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跪在壁画前,泪水早已打湿了她的脸颊。她终于明白,那歌声是白露的执念,她因未完成心愿而无法安息。

    林夕回到宿舍,拿出自己的乐谱本,开始记录她在梦中学到的那首曲子。她的手指颤抖着,音符一个接一个地落在纸上,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引导她。

    写完后,她拿起笔,在乐谱的封面写下了“《月下独歌》:白露遗作”。

    她翻开手机,搜索《月下独歌》,却发现没有任何关于这首歌的记录。她意识到,这首曲子是白露的绝唱,从未被公之于众。

    第二天,林夕在排练时突然哼出了这首曲子。她的声音清亮而哀婉,仿佛白露的灵魂附体。在场的学生和老师都震惊地看着她,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声音。

    “林夕,你唱的这是什么曲子?”杨教授走上前,声音有些颤抖。

    林夕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这是……白露的曲子。”

    杨教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白露?那不可能,她的曲子早已失传。”

    林夕低下头,轻声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就是会唱。”

    杨教授沉默了片刻,随后拍了拍她的肩膀:“林夕,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要不要休息几天?”

    林夕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她感觉到,自己与白露之间的某种联系正在逐渐加深,而她似乎已经无法摆脱这种命运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