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恶女当家,开局死相公带三娃 > 第七十章 江宁县的糖坊

恶女当家,开局死相公带三娃 第七十章 江宁县的糖坊

    后院,放了几十个竹编的匣子,里面铺着油纸,蓉娘和凌峰把石蜜放到里面去。

    如今已经是秋天,天气转凉,这是石蜜这样放着也不会出问题。

    熙微让他们准备了石蜜和赤砂糖各二十斤,明天一早送到江宁县去。

    如今手上有了样品,是时候和那些塘坊谈一谈交易了。

    熙微有八成的把握这件事能成,如果没成,她就自己开一间铺子。

    只要有钱有人,总能把事情做成。

    第二天一大早,熙微就和妙书坐上了王铁牛的牛车。

    英儿趴在马车边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期待地望着熙微。

    熙微一笑,提着她的后衣襟将她提到牛车上。

    煜儿看见了,立马伸出双手,也要上去。

    旁边,什么都不懂的玥儿咿咿呀呀,也跟着伸出双手。

    熙微扶额,让王铁牛赶紧驾车走。

    妙书在一旁劝道:“孩子们都还小,等长大一些就好了。”

    有时候,妙书忍不住想,世人常要求女子对丈夫贤德,对子女慈爱。

    当家的对家里的孩子虽然和善,但也算不上慈爱。

    尤其对英儿,打磨筋骨的时候,那模样不像个娘亲,更像个师父。

    妙书以前看过话本子,常钦佩里面的奇女子,不受世俗羁绊,行事洒脱。

    当家这样的人,应当就是话本中的那些女子吧。

    妙书坐在牛车后,偷偷把目光落在熙微的背影上。

    一会儿回忆过去,一会儿思考将来,眉头时而放松,时而紧蹙。

    “妙书姐姐,你怎么了?”

    “我在想一会儿到了地方我们该怎么说?”

    熙微道:“这不急,到了之后我们先多走访几家。”

    到了江宁县,熙微让王铁牛直接回去,然后带着妙书和英儿在街上慢慢走。

    妙书注意到这不是去往糖坊的路,“当家的,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我们绕一段路。”

    熙微没有多做解释,带着妙书和英儿走了三条街,中间在一家酒楼,一间食肆买了一些吃食,等到午时的时候,去了一家门面干净,但生意萧条的糖坊。

    “几位娘子想要点什么?”

    铺子里只有打扮干练的女子,一身妇人打扮,见到熙微三个进来,脸上带着笑。

    熙微打眼扫了一圈,铺子里只有几种饴糖做的糕点,“可有石蜜和赤砂糖?”

    女子脸上露出难色,“娘子有所不知,如今整个江宁县怕是也难买到这两样了。”

    “这是为何?”

    女子叹息一声,“娘子说的这两样都产自南方,可惜今年江南水患严重,糖的产量大减,再加上前些日子,县太爷下了命令,要严格盘查南边来的商人,如今我们江宁县已经许久没有收到南边来的货了。”

    熙微继续问了一些问题,那女子渐渐琢磨出味儿来,笑着问道:“娘子不是来买东西的吧?”

    熙微点头,开门见山,“如果我有石蜜和赤砂糖的货源,掌柜能否在我这里进货?”

    女子站起身,看了一眼门外,凝重问道:“当真?”

    “这是自然。”

    熙微让妙书取出两个匣子,每一个巴掌大小,里面装着石蜜和赤砂糖。

    正要打开的时候,女子上前一步拦住,邀请熙微几人到铺子内堂去谈。

    内堂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见到女子喊了一声,“姜姨!”

    女子点点头,吩咐道:“元香,柜台没人,你先去守着。”

    元香才走到门口,又听到身后女子吩咐,“先去沏一壶茶来。”

    元香只能先去沏茶。

    妙书和英儿站在熙微的身后,女子眼睛从她们两人身上扫过,笑着对熙微道:“小妇人娘家姓姜,不知娘子怎么称呼?”

    “我姓宋!”

    “宋娘子,”姜掌柜目光落在熙微的衣服上打量一番,“方才在外面,人多眼杂,故而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熙微摆手,“无妨,只要姜掌柜不觉得我们耽误了你的生意就好。”

    双方客套了一番,进入正题。

    熙微把竹匣子放在桌子上,先打装着石蜜的竹匣子。

    姜掌柜看着匣子中泛着琥珀色光泽的透明晶体,眼里闪过一抹惊喜,“这石蜜的品相倒是不错。”

    熙微笑了一下,打开第二个匣子。

    姜掌柜扒开匣子中的油纸,看到里面红褐色的糖粉,用手指捻了一些放进口中,细细品味,“干燥而不松散,晶体均匀,入口清甜,无杂质异味,很是不错。”

    熙微笑着将竹匣子合上。

    姜掌柜眸光流转,试探道:“不知宋娘子手上有多少货?”

    “那就要看,姜掌柜需要多少货了?”

    姜掌柜惊了,“我需要多少就有多少?”

    “姜掌柜最多能吃下多少货?”

    姜掌柜沉吟片刻,问道:“不知售价几何?”

    熙微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石蜜与赤砂糖皆为一百五十文。”

    听到这个价格,姜掌柜眼神闪了闪,眸光意味不明的看着熙微。

    如今,江宁县中,只有裴记糖坊还能买得到石蜜和赤砂糖。

    但这价钱却已经涨到三百文一斤,乳糖更是达到了五百文一斤的高价,远远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承受。

    过去好时节,赤砂糖的进货价在八十文,这几月受到多种原因影响,价钱一直居高不下,听说隔壁怀宁县已经涨到一百八十文。

    她使了关系想要从怀宁县进一批货,可惜至今为止也只弄来了五十斤。

    才摆到铺子就被酒楼里的管事全包了。

    姜掌柜思忖了一会儿,“我如果多要一些货,不知价钱上能否再方便一些?”

    熙微道:“姜掌柜经营糖铺多年,想来应该对外面糖价进货与售价知之甚深,一百五十文,这个价相比于怀宁县的糖价着实不算高。”

    姜掌柜扯动嘴角,皮笑肉不笑,“宋娘子的消息倒是灵通。”

    “姜掌柜谬赞!”

    姜掌柜试探:“石蜜和赤砂糖我各要两千斤,不知道可否?”

    一百五十文的价格,她实际上最多只能吃下一千斤,之所以这么问,不过是为了试探熙微手上有多少货。

    如果货不多,那她全买了,将来必然能成为江宁县的独一份。

    但如果货物太多,她吃不下,那就要想另外一个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