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奸臣是我弟 第60章 去青州
李善人之所以被称为善人,是因为他买百姓的田地,会比一般的乡绅出价高些。今年他也预备着买地,结果因为郑秋云借钱给村民,愿意卖地的村民少了许多。
他便记恨上了郑秋云,设计了一番。他提供给百姓的种子也有问题,该收获的季节,百姓收不到粮食自然会卖地。
这一石二鸟之计,他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忽略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善人也要尝尝郑秋云所受的苦。
郑秋云从牢房里出来,先找了个客栈,好好洗了个澡,休息一番,然后才回家处理那些琐事。
不出所料,她的家门口围了一群叶村的人,他们见到郑秋云,纷纷跪下来。
“我们也是被李善人骗了。”
“要不然,我再把大蒜栽上行不行?”
“你就是把我们一家老小卖了,我们也没钱赔你。”
这就是叶村那些将大蒜拔了的人,他们觉得郑秋云心肠柔软,拖家带口地来跪着求上一番,她便不会追究了。
郑秋云连个眼风都没留给他们,径直往屋子里走,让孙鹏赶紧把他们打发走。他们受人蒙骗,郑秋云管不到,她只知道自己攒钱买的蒜种,他们给拔了就得赔。
这都是原来签字画押的,他们现在想道德绑架,就这样算了,门也没有。
这样一来,原来觉得郑秋云菩萨心肠的百姓,都在心里打了个冷颤。还好他们没有因为郑秋云好说话,就觉得拔了那大蒜也不要紧。
郑秋云是菩萨心肠不假,可也要有雷霆手段才行。不然生逢乱世,先死的就是圣母。
周家几个人,战战兢兢地等了几天,见郑秋云没找他们秋后算账,纷纷松了口气。预备着等郑秋云气消了,再来找她预订明年的蒜种。
实则,郑秋云将她出事后落井下石的人,记录好了名单,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不会再带上他们。
活活的人,竟然被撑死,这可是一大奇闻。街头巷尾,这样的八卦传的飞快,无疑又给蒜薹打了个广告。一时间,蒜薹供不应求,给六月份的大蒜,狠狠造了一波势。
那些没有将大蒜拔掉的人尝到了甜头,家里充满了笑声。
周嫂子家里,小宝也挥舞着刀,“娘,我来帮忙将蒜须截掉。”
周嫂子赶紧把刀夺下来,“你干不了这活,你去帮你爹编竹竿吧。”
“娘,”小宝一边帮忙一边问,“为何要编这竹竿。”
“自然是为了将蒜放在上面晾晒。”
小宝又问,“娘,这蒜到底多少钱一斤?”
周嫂子说:“大小不等,最大的十文一斤,最小的五文一斤。咱们种了三亩,大的蒜不少,可以卖好几两银子呢。”
“娘,我没见过银子。”
他爹笑着点了下他的头,“那你今年便可见到了。”
周嫂子感叹道:“幸亏咱们没有把蒜拔了,叶村的那些人,简直眼红死了。”
她丈夫冷哼道:“还不是他们咎由自取。”
“是啊,”周嫂子说,“秋云借钱给咱们交税,也没收蒜种钱,他们说拔就给拔了,也不想想自己先前承诺过什么。”
她丈夫说:“咱们可别整什么幺蛾子,就听秋云的,她让咱们种什么,咱们就种什么,准没有错。”
周嫂子非常赞同:“是这个理。”
晒干去掉最外面的皮,让大蒜显得好看些,便可以到组长那里去卖了。冯达动作最快,卖了九两银子。孔德原本就有几亩地,现在又种了郑秋云三亩,一共卖了十五两银子。
这几日,大家茶余饭后,都是问你家大蒜怎么样,我家大蒜卖了多少钱,都满足的很。
郑秋云也赚了不少钱,本该高兴,但是她此时却心情复杂,因为郑武安又在追问他师傅的下落。
郑秋云只能硬着头皮问:“你学过什么兵法?”
郑武安说:“《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都听先生讲过。”
郑秋云想到自己在书摊上看过的一本兵书,还记得里面的内容,她又瞎编道:“我不知道你师傅的踪迹,但是他在离去前,留下一本兵书,叫《三十六计》,托我转交给你。”
郑秋云卖蒜赚的钱,又花一部分在这本兵书上了。幸好,这本书十分有价值,两个小孩都很喜欢,还要跟郑秋云讨论。
郑武安说:“阿姊,你看这第一计是瞒天过海,怎么能瞒得了天,去过海呢?”
郑秋云打了个哈欠,心里想,之前我半夜推你墓穴里,还骗你有个师傅,可不就是瞒天过海。
她解释道:“天是天子,说的是一个武将哄骗了圣人过海。你看我手里有个钥匙。”
郑武安聚精会神地盯着那个钥匙,然后郑秋云将手往郑武安身后一放,“放你后面了。”
郑武安回头看,没有在地上看到钥匙。郑温平也凑过去看,“没有啊。”
郑秋云让两个小孩转过来,摊开手,掌心里也没有钥匙,“你们能找到钥匙吗?”
两个小孩异口同声地说:“不能。”
郑秋云从郑温平身后拿出钥匙,笑道:“这不就是瞒天过海?”
“小心,”郑秋云佯装要打郑武安的头,在他向后躲时,郑秋云打了下毫无防备的郑温平,郑温平捂着头啊了一声。
郑秋云说:“这叫声东击西。”
郑武安也轻轻打了一下郑温平的头,“阿姊,我这是不是趁火打劫?”
郑温平抓住郑武安的手,两个人互相闹起来,郑秋云赶紧开溜,回去睡觉。她啊,这叫走为上计。
两个小孩学习了三十六计,都觉得自己无比精明,谁也别想骗他们。他们拿着裴元齐的信,都开始用谋略分析了。
裴元齐信上写道,“听闻姑娘平安,元齐甚是欣喜。蛉人野蛮,元齐被重伤三次,勉强将其击退。经此一战,青州百姓困苦不堪,望姑娘能将大蒜引进青州,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若姑娘愿来青州,可拿玉佩去驿站,自有人护卫姑娘安全。”
郑武安说道:“我认为,唇亡齿寒。青州离此处不远,若是那边百姓动乱,也会波及我们临江县。”
郑温平附和:“对,我们不能隔岸观火,青州得去。”
郑秋云问:“有没有一种可能,裴元齐用了苦肉计?”
这话刚一开口,就遭到了他们的反对,“阿姊,元齐哥哥不是这样的人!”
他便记恨上了郑秋云,设计了一番。他提供给百姓的种子也有问题,该收获的季节,百姓收不到粮食自然会卖地。
这一石二鸟之计,他自以为天衣无缝,却忽略了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善人也要尝尝郑秋云所受的苦。
郑秋云从牢房里出来,先找了个客栈,好好洗了个澡,休息一番,然后才回家处理那些琐事。
不出所料,她的家门口围了一群叶村的人,他们见到郑秋云,纷纷跪下来。
“我们也是被李善人骗了。”
“要不然,我再把大蒜栽上行不行?”
“你就是把我们一家老小卖了,我们也没钱赔你。”
这就是叶村那些将大蒜拔了的人,他们觉得郑秋云心肠柔软,拖家带口地来跪着求上一番,她便不会追究了。
郑秋云连个眼风都没留给他们,径直往屋子里走,让孙鹏赶紧把他们打发走。他们受人蒙骗,郑秋云管不到,她只知道自己攒钱买的蒜种,他们给拔了就得赔。
这都是原来签字画押的,他们现在想道德绑架,就这样算了,门也没有。
这样一来,原来觉得郑秋云菩萨心肠的百姓,都在心里打了个冷颤。还好他们没有因为郑秋云好说话,就觉得拔了那大蒜也不要紧。
郑秋云是菩萨心肠不假,可也要有雷霆手段才行。不然生逢乱世,先死的就是圣母。
周家几个人,战战兢兢地等了几天,见郑秋云没找他们秋后算账,纷纷松了口气。预备着等郑秋云气消了,再来找她预订明年的蒜种。
实则,郑秋云将她出事后落井下石的人,记录好了名单,以后不管干什么,都不会再带上他们。
活活的人,竟然被撑死,这可是一大奇闻。街头巷尾,这样的八卦传的飞快,无疑又给蒜薹打了个广告。一时间,蒜薹供不应求,给六月份的大蒜,狠狠造了一波势。
那些没有将大蒜拔掉的人尝到了甜头,家里充满了笑声。
周嫂子家里,小宝也挥舞着刀,“娘,我来帮忙将蒜须截掉。”
周嫂子赶紧把刀夺下来,“你干不了这活,你去帮你爹编竹竿吧。”
“娘,”小宝一边帮忙一边问,“为何要编这竹竿。”
“自然是为了将蒜放在上面晾晒。”
小宝又问,“娘,这蒜到底多少钱一斤?”
周嫂子说:“大小不等,最大的十文一斤,最小的五文一斤。咱们种了三亩,大的蒜不少,可以卖好几两银子呢。”
“娘,我没见过银子。”
他爹笑着点了下他的头,“那你今年便可见到了。”
周嫂子感叹道:“幸亏咱们没有把蒜拔了,叶村的那些人,简直眼红死了。”
她丈夫冷哼道:“还不是他们咎由自取。”
“是啊,”周嫂子说,“秋云借钱给咱们交税,也没收蒜种钱,他们说拔就给拔了,也不想想自己先前承诺过什么。”
她丈夫说:“咱们可别整什么幺蛾子,就听秋云的,她让咱们种什么,咱们就种什么,准没有错。”
周嫂子非常赞同:“是这个理。”
晒干去掉最外面的皮,让大蒜显得好看些,便可以到组长那里去卖了。冯达动作最快,卖了九两银子。孔德原本就有几亩地,现在又种了郑秋云三亩,一共卖了十五两银子。
这几日,大家茶余饭后,都是问你家大蒜怎么样,我家大蒜卖了多少钱,都满足的很。
郑秋云也赚了不少钱,本该高兴,但是她此时却心情复杂,因为郑武安又在追问他师傅的下落。
郑秋云只能硬着头皮问:“你学过什么兵法?”
郑武安说:“《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都听先生讲过。”
郑秋云想到自己在书摊上看过的一本兵书,还记得里面的内容,她又瞎编道:“我不知道你师傅的踪迹,但是他在离去前,留下一本兵书,叫《三十六计》,托我转交给你。”
郑秋云卖蒜赚的钱,又花一部分在这本兵书上了。幸好,这本书十分有价值,两个小孩都很喜欢,还要跟郑秋云讨论。
郑武安说:“阿姊,你看这第一计是瞒天过海,怎么能瞒得了天,去过海呢?”
郑秋云打了个哈欠,心里想,之前我半夜推你墓穴里,还骗你有个师傅,可不就是瞒天过海。
她解释道:“天是天子,说的是一个武将哄骗了圣人过海。你看我手里有个钥匙。”
郑武安聚精会神地盯着那个钥匙,然后郑秋云将手往郑武安身后一放,“放你后面了。”
郑武安回头看,没有在地上看到钥匙。郑温平也凑过去看,“没有啊。”
郑秋云让两个小孩转过来,摊开手,掌心里也没有钥匙,“你们能找到钥匙吗?”
两个小孩异口同声地说:“不能。”
郑秋云从郑温平身后拿出钥匙,笑道:“这不就是瞒天过海?”
“小心,”郑秋云佯装要打郑武安的头,在他向后躲时,郑秋云打了下毫无防备的郑温平,郑温平捂着头啊了一声。
郑秋云说:“这叫声东击西。”
郑武安也轻轻打了一下郑温平的头,“阿姊,我这是不是趁火打劫?”
郑温平抓住郑武安的手,两个人互相闹起来,郑秋云赶紧开溜,回去睡觉。她啊,这叫走为上计。
两个小孩学习了三十六计,都觉得自己无比精明,谁也别想骗他们。他们拿着裴元齐的信,都开始用谋略分析了。
裴元齐信上写道,“听闻姑娘平安,元齐甚是欣喜。蛉人野蛮,元齐被重伤三次,勉强将其击退。经此一战,青州百姓困苦不堪,望姑娘能将大蒜引进青州,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若姑娘愿来青州,可拿玉佩去驿站,自有人护卫姑娘安全。”
郑武安说道:“我认为,唇亡齿寒。青州离此处不远,若是那边百姓动乱,也会波及我们临江县。”
郑温平附和:“对,我们不能隔岸观火,青州得去。”
郑秋云问:“有没有一种可能,裴元齐用了苦肉计?”
这话刚一开口,就遭到了他们的反对,“阿姊,元齐哥哥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