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战场归来,我砍翻众禽 > 第123章 文学领域?李建国有想法!

四合院:战场归来,我砍翻众禽 第123章 文学领域?李建国有想法!

    后院 李家

    李建国回来后,傻柱就来了。

    雨水已经不哭了,给她买了烧鸡吃,乐的很,暂时忘了失去爹的苦恼了。

    “李哥,怎么样?”

    傻柱迫不及待的,他一直在等,李哥终于回来了。

    李建国喝着茶水,是傻柱倒的,缓缓把情况说了一遍。

    “傻柱,哥跟你说实话,何大清被寡妇迷的不要不要的,心思全不在你这儿,还不如就让他走。”

    “就算让他回来了,他会怨你一辈子的。”

    傻柱眼神黯淡,虽然他嘴上说着不在乎,但是真成了这样,怎么能不伤心。

    傻柱还是想不明白,寡妇有什么好的,何大清为了她直接走了。

    看着雨水伤心的模样,他都快恨死何大清这个老东西了。

    但是,他也知道,李哥说的是对的。

    既然是现在这个情况,就算让他回来,也回不到之前了,所以还不如各过各的。

    “厂里后厨没了主事儿的人,别人的厨艺都和你差的远,你没问题的,别担心,等消息就好了。”

    “当然,我会帮你一把,去谈一谈,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

    这事儿基本没什么波折,傻柱的厨艺具有决定性优势。

    那他为什么还这么说呢,一来让他安心,二来当然是卖人情。

    单看傻柱的眼神的就能知道了,心里肯定感激的不行,实际上确实如此。

    李哥为了他的事儿去了保城,那么远的地方,还操心这个操心那个。

    为了自己的工作的事儿又要去忙活,帮助他实在是太多了。

    “李哥,我没啥别的本事,就是厨艺好点,做出来的饭味道还行。”

    “以后你就别做饭了,早晨还有晚上,你想吃什么你告诉我就成,我给你做好,省的饿你麻烦了。”

    李建国没跟他客气。

    傻柱的厨艺确实不错,味道差不了,这好事儿他拒绝不了。

    “李哥,易中海……”

    李建国道:“易中海我自有安排,傻柱,你得知道,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今天他干了什么你也看到了,非但不给你,还让你打欠条。”

    “他对你是好是坏,不要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现在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傻柱重重的点了点头。

    既然李哥有安排,他就听就得了。

    反正他现在认准了一句话,李哥对他是真好,不会害他。

    走之前,李建国掏出来二十块钱,让傻柱带回去,傻柱不要。

    李建国只好说道:“你既然叫我哥了,这钱你就拿着,别跟我客气。”

    “这钱不是借的,是给你的,什么时候你有能力了也别说还,多给我做几顿好的就得了。”

    “其它的就别说了,劳资不爱听,现在赶紧滚吧!”

    傻柱被连骂带打的出了屋子。

    想起易中海的表现,再跟李哥对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谁对自己好那是一清二楚。

    李建国在屋内慢慢品着茶,心情也不错,经过这几件事儿,傻柱算是“收服”了。

    别的先不谈,等把易中海整进去,傻柱又收为小弟,在大院生活的就更舒服了。

    谁说95号四合院坏的,这四合院可太好了!

    ……

    第二天上班,李建国还是在外面吃的饭。

    这会儿还不能暴露呢,等易中海整进去再说。

    到了派出所,今天要做防火宣传了,所长郑强国在大厅发言之后,就安排了任务。

    实际上,这段时间一直是其他警员出勤,特意照顾的李建国。

    虽然别人对李建国很是佩服,分配给他们也是没怨言,但也不能一直这么整。

    老搞特殊是不道德的。

    所以这个小队,李建国就带着刘峰和别人去,外加上宋锦慧。

    按理说宋锦慧是指导员,完全没必要做这事儿,只是她非愿意,那也只好同意。

    几人出去,完全没必要聚在一起,所以经过刘峰建议后,两人组着一组,分两个方向说。

    两个个方向从头到尾,就一共是八个人,正好。

    “那就行动吧!”

    “记得,一定要嘱咐到位,千万不能遗漏。”

    众人就这么散开,李建国和宋锦慧一组。

    宋锦慧今天很活泼,心里有一大堆问李建国的,只不过别人在,不合适,所以一直憋着。

    虽然昨晚跟徐蒹葭俩人说悄悄话睡得晚,但是一点也不困。

    李建国看到她这样子就知道得有一大堆要问的,所以提前堵住了她的嘴。

    “宋大指导员你要是问昨天的事儿,我不回答,你可别白费工夫。”

    “咱今天有任务,专心点。”

    宋锦慧“奥”了一声,闷闷不乐。

    现在她可跟刚开始来态度截然不同了,身上没了傲气,反而是更像个没长大的小姑娘。

    当然,也仅限于对李建国,对别人都是一样的。

    “那我不问昨晚的事儿了,我有个事儿想和你商量一下。”

    “那行,你说吧!”

    宋锦慧就把好朋友的诉求说了一遍,然后期待的看向他。

    这是想要他的《射雕》呢!

    李建国沉思,这事儿他还没真没想过,但是可以搞!

    现在有个方针叫啥,叫“百花齐放”!

    这个词很好理解,都是什么样的花也被允许盛开,相当于是官方承诺了。

    这段时间确实出现了好多好的文章,并且风格各异,啥样的都有。

    但是,啥样的都有,武侠小说也是上不了台面的,这就不是正统的文学。

    真要等这方面发展,至少还要到八九十年代,可是得过二三十年呢。

    但恰恰是,李建国没想着在文坛扬名啊,他看重的是稿费。

    按照宋锦慧的说的,以最高的稿费标准,且这家出版社还是民企。

    李建国不太了解,只知道这段时间,民办的出版社确实有,但不多,而且得有相当的背景。

    “这段时间的稿费标准是多少来着?”

    “千字2—8?”

    李建国记得好像是这么个数字。

    要是以最高来算的话,按这部小数一百二十万来计算,九千六百块钱,能顶上一个万元户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现在虽然值这个钱,他以后更值钱啊,版税,改编,那可真是百花齐放。

    这事儿可以搞一搞。

    “行啊,那我们约着见一面谈一谈。”

    眼见着李建国这么迅速就答应,宋锦慧也很高兴,总算是帮上蒹葭的忙了。

    “今天中午?”

    “行。”

    “那咱抓紧效率,赶紧通知完,争取这个上午搞定。”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