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第19章 娄家做饭
热门推荐:
四合院之大茂哥
开局师娘要双修,我觉醒纯阳圣体
你是神医,往哪里扎针您说了算
大秦:古代修仙
祸仙
娶了棺中女帝,我在都市修仙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父皇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综漫影之从鬼灭开始
何雨柱把雨水带回家里,又给她煮了一碗姜糖水喝下。
回去的时候顺便在闫埠贵那里,用花生瓜子换了一幅对联回家贴上。
之后后又拿上一些早上包的饺子,带着雨水去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也是给他们兄妹一人包了一个红包,何雨柱的是五块,雨水五毛。
何雨柱也没推辞,直接就收下了。
他收钱越自然,易中海越高兴,证明没把他当外人嘛。
今天他要去娄家做饭,可能得六七点才能回家,所以只能把雨水托付给一大妈照顾。
易中海听到何雨柱要上门去给别人做饭,连夸他能干,年纪轻轻的就学到了手艺,不然也不会有人请他上门做饭。
还以为他已经出师了,结果一问才知道是去做谭家菜。
刚开始还有些担心,在听到何雨柱说了别人了解他的情况之后也放心了。
并且易中海还表示今天等何雨柱回来吃饭,也尝尝他在饭店学的手艺。
雨水听到她哥要去给别人做饭也没有不舍,毕竟之前何大清也经常过年这天被别人请去做饭,都习惯了。
她现在兜里有钱,下午就带着许凤玲出去买鞭炮,羡慕死院里其他小孩。
安排完家里的事没多久,娄家的司机就找了过来,他什么东西都没带,就坐上娄家的小汽车走了。
何雨柱现在还没出师,厨具一般都是出师的时候师父送一套,或者是出师之后自己准备一套,所以现在他也没有自己专用的厨具。
而且娄家有家厨,家里什么东西都有,根本不需要他带什么东西。
不多时,汽车开到了一座小洋楼前停下,何雨柱跟着佣人直接去往厨房。
来到厨房一看,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
何雨柱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动手开始做起来。
来的路上他在脑海又仔细回忆了一遍,之前何大清做菜的步骤,再加上给他的菜谱里的细节全都一清二楚。
现在做起菜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丝毫看不出他之前没做过这些菜。
中午的饭是由娄家的家厨做的,何雨柱就在厨房随便对付了一口。
第一次做谭家菜,他想要做到尽善尽美,不敢随意离开。
午饭之后娄夫人来到厨房,看到何雨柱做得有模有样,点了点头。
“小何师傅,你这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第一次做谭家菜啊。”
“娄夫人,主要是我看我爹做过好多次,再加上菜谱,做起来倒是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只是味道上可能会比我爹做的差一些。”何雨柱答道。
“小何师傅谦虚了,我看你这样子已经有了几分你父亲的大厨风范了。”
娄夫人又随口夸了几句就离开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娄家也没有应酬,一家人都在家里。
娄振华想着自家要过年团聚,别人也一样。
所以等到六点左右就开始上菜了。
等到最后一道菜上桌,娄夫人带着一名佣人来到厨房。
“小何师傅,今天辛苦你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娄夫人说完就递上一个红包。
何雨柱接过道了声谢,就跟着佣人离开了。
来到小汽车前,佣人把手上的礼盒也放到车上,说这些也是娄家的一点谢礼。
何雨柱也没推辞,娄家家大业大的,人家给就拿着呗。
这边何雨柱坐车离开,另一边的娄家人也开始吃年夜饭。
“这味道不差何师傅多少啊,没想到这小何师傅的厨艺也这么了得。”
娄振华尝了一口就称赞道。
其实真要说味道火候,比起何大清的厨艺肯定还是差一些。
但是娄家人有了何雨柱给打的预防针之后,降低了心理预期,所以才觉得还可以。
真和何大清的谭家菜比较,还是有些差距的。
“确实,这小何师傅的厨艺天赋还挺高的,说不准以后还能超过他爹的厨艺。”
娄夫人也跟着感慨了一句。
娄振华听到夫人的话,眼神中有了思量。
他家的娄氏轧钢厂,在解放之后就主动捐给了国家。
但是国家也只是以入股的形式代管,目前也只是派了几个人到厂里管理生产,大股东还是娄振华。
之前他邀请何大清到轧钢厂当大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迎来送往。
毕竟咱们国人自古就有酒桌上谈事的传统,吃好喝好,才能谈好。
之前厂里有什么宴请都是由何大清出手,在厂里就能吃好。
但是何大清走了之后的这几个月,轧钢厂有什么重要宴请,都只能上酒楼。
这几个月娄振华也四处托人,想要邀请一名大厨去轧钢厂任职。
结果稍微出名的厨子,没一个答应的。
这到不是工资的事儿,娄振华要请人,工资上就不会差事儿。
主要是这年头在厨师的圈子里,去工厂里做大锅饭就是自甘堕落的象征。
哪怕你去了工厂只上小灶,在厨师圈子里也会被鄙视。
一名厨师,想要出名,想要提高手艺,只有去饭店才能接触到更多食材,更多食客,手艺才能提高。
去工厂里面才能接触几个食客的。
至于何大清为什么要去轧钢厂,主要是去了轧钢厂时间更加宽裕。
他在轧钢厂只上小灶,有接待才做,没接待就可以提前下班。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照顾家里,还有多余的时间接外边的宴席。
别的厨师在意的面皮问题,他就更不在意了。
都能够丢下儿女,跟着寡妇跑的人,还在乎什么面皮的。
这边何雨柱坐着小汽车回到了四合院。
这会儿还不到七点,门口也没看到门神闫埠贵,应该还在家里吃年夜饭分饺子呢。
何雨柱提着礼盒就回到了屋里。
此时易中海两口子和聋老太太都在他屋里,他们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儿,正带着雨水包饺子。
“哥,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雨水一看见她哥回来,饺子也顾不上包了,蹦着就扑了过来,想要看看何雨柱手上提的什么东西。
何雨柱也不知道是些什么,在车上也没好意思拆开来看。
等到雨水一一拆开之后,才发现全是一些鱼翅、燕窝、干鲍之类的东西。
何雨柱看了之后也暗自咋舌,就这些东西,都比他去做饭的报酬还高了。
刚才在车上,他还悄悄数了数红包里的钱,一共20块。
这个价格肯定是给高了,他猜测可能别人也是看在今天是大年三十的份上多加了些。
再加上娄振华和何大清是旧相识,所以才多给些,照顾一下他。
这些食材今天做肯定来不及了,所以何雨柱承诺雨水,以后有时间了就做出来大家都尝尝。
乐得雨水拍手叫好,旁边的易中海和聋老太太也是跟着乐。
易中海想的是这孩子真有孝心,有什么好吃的都知道和他们这些老人一起分享。
他以前也只是听过鱼翅燕窝这些是好东西,但还真没吃过。
而聋老太太则是有些感慨,还以为这辈子都吃不上这鱼翅燕窝了,结果现在又有机会吃上了。
回去的时候顺便在闫埠贵那里,用花生瓜子换了一幅对联回家贴上。
之后后又拿上一些早上包的饺子,带着雨水去了易中海家。
易中海也是给他们兄妹一人包了一个红包,何雨柱的是五块,雨水五毛。
何雨柱也没推辞,直接就收下了。
他收钱越自然,易中海越高兴,证明没把他当外人嘛。
今天他要去娄家做饭,可能得六七点才能回家,所以只能把雨水托付给一大妈照顾。
易中海听到何雨柱要上门去给别人做饭,连夸他能干,年纪轻轻的就学到了手艺,不然也不会有人请他上门做饭。
还以为他已经出师了,结果一问才知道是去做谭家菜。
刚开始还有些担心,在听到何雨柱说了别人了解他的情况之后也放心了。
并且易中海还表示今天等何雨柱回来吃饭,也尝尝他在饭店学的手艺。
雨水听到她哥要去给别人做饭也没有不舍,毕竟之前何大清也经常过年这天被别人请去做饭,都习惯了。
她现在兜里有钱,下午就带着许凤玲出去买鞭炮,羡慕死院里其他小孩。
安排完家里的事没多久,娄家的司机就找了过来,他什么东西都没带,就坐上娄家的小汽车走了。
何雨柱现在还没出师,厨具一般都是出师的时候师父送一套,或者是出师之后自己准备一套,所以现在他也没有自己专用的厨具。
而且娄家有家厨,家里什么东西都有,根本不需要他带什么东西。
不多时,汽车开到了一座小洋楼前停下,何雨柱跟着佣人直接去往厨房。
来到厨房一看,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
何雨柱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动手开始做起来。
来的路上他在脑海又仔细回忆了一遍,之前何大清做菜的步骤,再加上给他的菜谱里的细节全都一清二楚。
现在做起菜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丝毫看不出他之前没做过这些菜。
中午的饭是由娄家的家厨做的,何雨柱就在厨房随便对付了一口。
第一次做谭家菜,他想要做到尽善尽美,不敢随意离开。
午饭之后娄夫人来到厨房,看到何雨柱做得有模有样,点了点头。
“小何师傅,你这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第一次做谭家菜啊。”
“娄夫人,主要是我看我爹做过好多次,再加上菜谱,做起来倒是不至于手忙脚乱的,只是味道上可能会比我爹做的差一些。”何雨柱答道。
“小何师傅谦虚了,我看你这样子已经有了几分你父亲的大厨风范了。”
娄夫人又随口夸了几句就离开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娄家也没有应酬,一家人都在家里。
娄振华想着自家要过年团聚,别人也一样。
所以等到六点左右就开始上菜了。
等到最后一道菜上桌,娄夫人带着一名佣人来到厨房。
“小何师傅,今天辛苦你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娄夫人说完就递上一个红包。
何雨柱接过道了声谢,就跟着佣人离开了。
来到小汽车前,佣人把手上的礼盒也放到车上,说这些也是娄家的一点谢礼。
何雨柱也没推辞,娄家家大业大的,人家给就拿着呗。
这边何雨柱坐车离开,另一边的娄家人也开始吃年夜饭。
“这味道不差何师傅多少啊,没想到这小何师傅的厨艺也这么了得。”
娄振华尝了一口就称赞道。
其实真要说味道火候,比起何大清的厨艺肯定还是差一些。
但是娄家人有了何雨柱给打的预防针之后,降低了心理预期,所以才觉得还可以。
真和何大清的谭家菜比较,还是有些差距的。
“确实,这小何师傅的厨艺天赋还挺高的,说不准以后还能超过他爹的厨艺。”
娄夫人也跟着感慨了一句。
娄振华听到夫人的话,眼神中有了思量。
他家的娄氏轧钢厂,在解放之后就主动捐给了国家。
但是国家也只是以入股的形式代管,目前也只是派了几个人到厂里管理生产,大股东还是娄振华。
之前他邀请何大清到轧钢厂当大厨,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迎来送往。
毕竟咱们国人自古就有酒桌上谈事的传统,吃好喝好,才能谈好。
之前厂里有什么宴请都是由何大清出手,在厂里就能吃好。
但是何大清走了之后的这几个月,轧钢厂有什么重要宴请,都只能上酒楼。
这几个月娄振华也四处托人,想要邀请一名大厨去轧钢厂任职。
结果稍微出名的厨子,没一个答应的。
这到不是工资的事儿,娄振华要请人,工资上就不会差事儿。
主要是这年头在厨师的圈子里,去工厂里做大锅饭就是自甘堕落的象征。
哪怕你去了工厂只上小灶,在厨师圈子里也会被鄙视。
一名厨师,想要出名,想要提高手艺,只有去饭店才能接触到更多食材,更多食客,手艺才能提高。
去工厂里面才能接触几个食客的。
至于何大清为什么要去轧钢厂,主要是去了轧钢厂时间更加宽裕。
他在轧钢厂只上小灶,有接待才做,没接待就可以提前下班。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照顾家里,还有多余的时间接外边的宴席。
别的厨师在意的面皮问题,他就更不在意了。
都能够丢下儿女,跟着寡妇跑的人,还在乎什么面皮的。
这边何雨柱坐着小汽车回到了四合院。
这会儿还不到七点,门口也没看到门神闫埠贵,应该还在家里吃年夜饭分饺子呢。
何雨柱提着礼盒就回到了屋里。
此时易中海两口子和聋老太太都在他屋里,他们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儿,正带着雨水包饺子。
“哥,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雨水一看见她哥回来,饺子也顾不上包了,蹦着就扑了过来,想要看看何雨柱手上提的什么东西。
何雨柱也不知道是些什么,在车上也没好意思拆开来看。
等到雨水一一拆开之后,才发现全是一些鱼翅、燕窝、干鲍之类的东西。
何雨柱看了之后也暗自咋舌,就这些东西,都比他去做饭的报酬还高了。
刚才在车上,他还悄悄数了数红包里的钱,一共20块。
这个价格肯定是给高了,他猜测可能别人也是看在今天是大年三十的份上多加了些。
再加上娄振华和何大清是旧相识,所以才多给些,照顾一下他。
这些食材今天做肯定来不及了,所以何雨柱承诺雨水,以后有时间了就做出来大家都尝尝。
乐得雨水拍手叫好,旁边的易中海和聋老太太也是跟着乐。
易中海想的是这孩子真有孝心,有什么好吃的都知道和他们这些老人一起分享。
他以前也只是听过鱼翅燕窝这些是好东西,但还真没吃过。
而聋老太太则是有些感慨,还以为这辈子都吃不上这鱼翅燕窝了,结果现在又有机会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