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 第21章 出师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第21章 出师

    春节过后,丰泽园开始营业,何雨柱也开始继续他去年在丰泽园的上班日常。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雨水也开始去红星小学上学。

    平时雨水上下学都是和院子里的小孩们一起,何雨柱也轻松许多。

    半年时间过去,何雨柱随着身体素质的提升,对于厨艺上火候的把控也是越发精湛。

    关师傅和田丰一商量,决定让何雨柱出师。

    这两位师傅都觉得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有句老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厨师这个行当也是这样,该教的都教了,想要继续提高,只能靠自己以后多练、多琢磨。

    这年头,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厨子要出师,还得办一个出师宴,得让老一辈的厨师来品尝一下你做的菜。

    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你这才算出师了。

    当然,对于刚出师的厨子,大家都不会要求太高,老一辈的兴致来了,还会提点你几句,指出不足之处。

    我国于56年颁布《商业系统技术等级标准》,从这之后,各行各业也都按照这个标准施行。

    现在才52年,厨师圈子里也没有具体等级划分,类似的行业协会倒是有,不过何雨柱刚出师,还搭不上边。

    栾经理在听到何雨柱要办出师宴之后,大手一挥,直接就在丰泽园办,费用他全包了。

    自从何雨柱“自创”出“水煮鱼片”这道菜之后,丰泽园把峨眉酒家的食客也吸引了一些过来,让栾经理在圈子里也露了一把脸。

    那段时间,想吃“水煮鱼片”就只能来丰泽园,直到何雨柱把这道菜教给了大师兄,峨眉酒家才出了这道菜。

    就算这样,丰泽园也留住了一部分顾客。

    所以栾经理才会这样投桃报李,同时他也确实很看重何雨柱。

    这么小的年纪,川菜、鲁菜都达到了能够出师的水平,未来不可限量。

    最终何雨柱的出师宴定在了三天后的晚上,在丰泽园举办。

    出师宴时间定下之后,何雨柱给何大清拍了一封电报过去。

    何大清每月按时给他们兄妹寄钱回来,现在要出师了,于情于理都应该通知一声。

    至于何大清回不回来,就看他自己了。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这天下午,何雨柱开始准备晚上出师宴需要用到的配菜。

    由于他是川菜、鲁菜两系都达到了出师的标准,所以准备了两个菜系的招牌菜。

    川菜准备的是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当然,还有他“自创”的“水煮鱼片”。

    鲁菜则是葱烧海参、油焖大虾、四喜丸子,当然,还有让人回味无穷的九转大肠。

    何雨柱开始忙碌,他的师兄刘伟也在一旁打下手。

    对于这个小师弟,刘伟到现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比他晚入门,结果现在比他这个师兄先出师,而且还是两个菜系出师,他是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小师弟脑袋是怎么长的。

    刚开始他还想着和小师弟比比,后来才发现,怎么比,比不了一点,现在都是小师弟时不时的提点他了。

    “师弟,你这出师之后怎么打算的?”

    师兄弟两人一边备菜,一边开始闲聊起来。

    “我准备继续留在丰泽园,虽然我能够出师了,但是比起师父的手艺,我还差得远呢,留在这还能让师父经常提点一下不是。”

    何雨柱想都没想就开口了。

    留在丰泽园,鲁菜、川菜都能接触到,对他的厨艺提升也有帮助,如果去了其他饭店,就只能做一个菜系。

    “嘿嘿,留在这挺好,以后多提点你师兄我啊。”

    刘伟嘿嘿一笑,对师弟的安排挺满意。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面对师父,很多时候不敢问问题。

    师弟留在这里,他平时有个什么问题,也可以和师弟讨论。

    “师兄,你可得加油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解决,争取早日出师。”

    何雨柱也开口鼓励着师兄。

    他可是知道,虽然56年才开始施行的定级标准,但是之前一两年,各行各业就已经开始组织起考核定级了。

    你工资能拿多少,就看你的级别来给了。

    刚开始的考核,你能考到几级就定几级。

    等到以后正式施行,各行业考核时间不同,有些每年都有考核,厨师行业可能两三年才组织考核一次。

    而且厨师行业一共分为十级,十级最低,一级最高。

    五级及以上的才能称作厨师,五级以下只能叫做炊事员。

    像那些在工厂事业单位里面做大锅饭的,就称为炊事员,他们的级别在单位内部就能考核,最高能到六级。

    再想往上考,就得由行业协会统一组织考核了。

    像何雨柱现在能够出师的水平,放在以后,再怎么也能评个五级,这就是大酒楼的出师标准。

    出师就代表着你能够掌勺,水平差了哪个师父敢让徒弟出师的,这不是砸自己招牌嘛。

    刘伟跟着田丰学徒已经有好些年了,该学的也学得差不多,就是火候上还差了一些,所以田丰才一直压着。

    他以前还觉得不出师,跟着师父多学学也挺好,但是现在小师弟都超过了他,让他有了一些急迫感。

    随着时间临近,也没叫见到何大清出现,何雨柱也没太在意,随后开始全神贯注的制作菜肴。

    制作好一道,就由师兄刘伟送过去。

    今天参加出师宴的人也开始品尝这些菜肴。

    “老田,你捡了个好徒弟啊,年纪轻轻就有了这水平,属实是祖师爷赏饭吃了。”

    一名川菜大厨尝过之后感叹道。

    “这小子确实有几分天赋,不过还得多磨练,你们可别太夸了。”

    田丰也是满脸笑意的应和着。

    “老田,你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我要有这样的徒弟,睡着了都能笑醒。”关师傅说话语气有些酸。

    他也是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让何雨柱拜师。

    当时田丰找到他的时候,他也是看在田丰和何大清的面子上,这才答应提点何雨柱。

    谁知道这小子天赋这么好,基础扎实,记性好,理解能力强,还能举一反三,确实是一个大厨的苗子。

    等他想正式收徒的时候,发现别人都学得差不多了,也就没再提这事。

    “老关,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虽然柱子没有正式拜你为师,但是你们和师徒可是没什么差别,过年拜年的时候他可是先去的你家。”

    田丰听到关师傅酸溜溜的语气,立马开口打趣他。

    过年拜年的时候因为中午要在田丰家吃饭,所以何雨柱才先去给关师傅拜年。

    田丰知道这事,所以现在拿出来打趣关师傅,让他心里好受些。

    等到菜全部上齐,何雨柱也出来敬酒,顺便听听老前辈们的指点。

    大家看在田丰和关师傅的面子上,对菜肴发表了一些各自的看法,让何雨柱也是有所收获。

    宴席的最后,田丰还拿出了一套刀具给何雨柱,这是他之前专门托人打造的,他的每个徒弟出师都有一套。

    何雨柱也是高高兴兴的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