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 第33章 贾家命运的抉择

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第33章 贾家命运的抉择

    第二天一大早,院里每户出一个人,一起去粮站买粮。

    何家一个要上班,一个要上学,就由一大妈帮着买点,反正他们两家也在一起吃。

    贾张氏也跟着去了,她在家也没什么事,想着去看看热闹,她这会儿正幸灾乐祸呢。

    等来到粮店,就看到门口排了不少人,可见消息传得有多快。

    消息已经传开,粮店也开始限量出售,每人最多能买二十斤。

    这个月已经到了中旬,下个月就会正式施行,到时候就是凭粮本购买了。

    一连几天,粮店里的粮食都被人们抢购一空,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什么地方遭灾了,还有的说粮库里的粮食被敌特给烧没了等等,弄得人心惶惶。

    鸽子市里也开始出现卖高价粮的,人们也都疯了一样跑去抢购,生怕晚了就没粮食吃了。

    这两天街道办人也开始召集各个四合院的管事大爷,让他们回去给院里人辟谣,宣讲政策。

    街道办也是没办法,他们管辖的区域内院子太多,等他们一个个的宣讲过去,都不知道会传出什么事来了。

    今天刚一下班,易中海就直接去了街道办,等到他回来,立即召集院里人开会,每户必须有人到场。

    等到众人在中院集合,易中海这才开口。

    “今天街道办召集我们每个院的管事大爷去开会,主要就是说这粮食限购的问题。”

    众人一听是这个事,不再闲聊,立马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就连在一旁生气为什么不叫他去开会的刘海忠,也都忘了生气,直勾勾的盯着易中海。

    易中海看着众人都集中了精神,这才继续开口说道。

    “从下个月开始,每家凭借粮本去粮店购买粮食,具体能购买的数量,要看每户的人口和从事的工作而有所区别,具体的大家去街道办领粮本的时候就知道了。”

    众人听到这,纷纷议论起来。

    “这么说的话,那些家里人多的不就能多买些了?”

    “也不知道一个人一个月能买多少粮食,早知道之前就多屯点粮了。”

    “唉!不会真像别人说的那样,粮食不够吃了吧。”

    一说到这个,众人也都紧张起来,街上的传言大家都听到了,现在要施行定量,都觉得这不是谣言。

    院里人一个个愁眉不展,唯独贾张氏满脸得意的表情。

    她家有农村送来的口粮,现在又要按照每户人口施行定量,让她觉得自家占了大便宜。

    这会儿她已经想着,以后有机会去卖点粮食,她可是打听到,现在鸽子市的粮食都已经翻了几倍了。

    易中海看到大家满脸愁容,又听到他们的议论,又开口说道。

    “大家不要信街上那些谣言,国家这样做,是为了打击那些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粮食肯定够吃,也没有地方遭灾,我们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之前的就不计较了,以后大家不能再传这些话了,之前的谣言全是敌特传出来的,谁再传这些就是有敌特嫌疑。

    大家也相互监督,谁再继续传这些谣言,可以去街道办举报,如果情况属实,举报人会有相应奖励。”

    一听到举报有奖,院里的人眼神一下就亮了,目光灼灼的盯着其他人看。

    同时之前传这些谣言传得最多的几个大妈,纷纷低下了头,生怕被别人给举报了。

    特别是贾张氏,就数她传得最厉害,她家有农村的口粮,丝毫不担心,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思去的。

    “咳咳,今天之前的没事,从明天开始,谁再继续传谣言才算。”

    易中海跟着补充了一句,院里的人没有利益纷争的话,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遇上这种有利可图的事,背后下黑手也不奇怪。

    听到易中海这话,几个大妈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几个脑袋活泛的,已经在想着明天开始,去周边院子多转转。

    之前的谣言,有些就是她们在别的院子听来的,万一运气好又遇上了呢,不就能去街道办领奖励了吗。

    “还有一点我要补充一下,定量只有城里户口才有,农村户口是没有定量的。”

    说完这句话,易中海特意看了一眼贾张氏。

    整个院里,就她贾家农村户口最多,其他的家里最多也就一人,都是舍不得农村土地,没有把户口迁到城里的。

    这些人也都和贾家一样,把地给自家亲戚种,每年多少也都能拿到些粮食。

    这种事很普遍,街道办也知道,但是都睁只眼,闭只眼的。

    这种事本来就不好管,很多都像是贾张氏这种情况。

    儿子在城里工作,你总不能把她一个人给赶回乡下去吧,这不是拆散别人一家人吗。

    而且她们的土地也都是给自家亲戚种,她本人可以找理由,就说身体不适,种不了地才给亲戚种的,亲戚给送粮食也是出于感谢。

    贾张氏本来刚才还在想着自家占了便宜,结果现在就听到了晴天霹雳,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农村户口没有定量?这不是欺负人吗?这还能区别对待的?以后让我们家可怎么活啊。

    老贾啊,你快上来看看吧,你走了咱们贾家就被欺负了啊。”

    说完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边哭喊,一边用手拍着大腿。

    其他几个家里有农村户口的,倒是没有像贾张氏这样闹腾,但也都一个个紧皱眉头。

    “贾张氏,你别在这无理取闹,你家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你家农村的亲戚每年送多少粮食过来,大家都心里有数,有本事你就去街道办闹去。”

    易中海听到贾张氏闹腾,心里也是有火,还想着两边都要占好处,哪有这么好的事。

    随后他又想起开会时,王主任说过的话,接着又对贾张氏说道。

    “贾张氏,你要真觉得委屈,明天你就去街道办,把你家里人的户口全都迁到城里来。

    院里其他家里有农村户口的一样,王主任今天开会的时候说了,如果你们觉得委屈,可以把户口迁到城里,机会就这一次,自己看着办。”

    国家也知道这政策一下来,肯定有人会闹,所以这次也给了这些人一次选择的机会。

    借着这次施行定量,家里有农村户口的,可以把户口迁到城里。

    当然,农村之前分的土地肯定就得收回去了,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被你占了。

    贾张氏一听这个,也不闹腾了,立马爬了起来,她可不想丢了土地。

    户口迁到城里,虽然定量多了,但是这些定量也得花钱买不是。

    农村亲戚送来的粮食,可是不用花一分钱的,这点账她贾张氏还是算得清楚的。

    她家现在三个农村户口,每年的口粮可不少,得节约多大一笔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