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 第119章 自我救赎
热门推荐: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星武纪元:开局获得BUG级异能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重生80年代当富翁
云尊侠影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这个警官从不加班
盗墓:喜欢我?不信,亲一口看看
蛊术之巅:方尘之路
“妈,咱们家还剩多少钱?”
这天吃过晚饭,贾东旭表情有些严肃的向贾张氏问道。
院里和他一辈,大一点的几个,除了刘光齐马上中专毕业还没结婚外,其余几个全都结婚了。
而且结婚的这几个人,贾东旭感觉他们的日子都比自己过得好。
就连每月要交生活费和养老钱的闫解成,每月都还有几块钱的零花呢。
而他贾东旭呢,结婚最早,现在的日子过得却是最惨的,现在连烟都抽不起了。
他每月的工资买口粮都不够,早都在吃老本了。
今年看样子饥荒还没过去,贾东旭的心里也开始有些慌了。
这饥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而家里的存款是见天的少。
如果等到家里存款都花光了,饥荒都还没过的话,贾东旭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思来想去,贾东旭想起前两年给自己媳妇儿秦淮茹买工位的事儿。
虽然最终没买成,但现在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只要秦淮茹有了工作,自己两个孩子的户口也能跟着落户到城里,等于是一份工作换了三个人的口粮。
虽然小孩子的口粮不多,但多少也能缓解压力。
贾东旭算了一下,如果秦淮茹有了工作,那么就凭他们夫妻俩的工资,就够每月的开销,这样也不用去动老本。
想到这,贾东旭对自己老母亲也有了些许怨念。
毕竟之前就提到过这事,是贾张氏想着占便宜,想让易中海出这个钱,结果工作没捞着,还把人给得罪了。
现在贾东旭能明显感觉到,易中海对何雨柱比对他亲多了,就连他们闲聊的时候,易中海的嘴里也是句句不离何雨柱、何晓义。
以前易中海和贾东旭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
而现在呢,他们贾家一次次的作死,把原本的师徒情分也给耗得所剩无几。
易中海现在还是会教他技术,看到他饿着了也会给他多买两个窝头,但也仅此而已,也就和普通师徒关系差不多。
面对这种情况,贾东旭也没有埋怨易中海,他心里清楚,他们家成了现在这副模样,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别家的情况不说越过越好,但也没像他们贾家这样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贾东旭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改变现状,再这样下去,他感觉自己怕是熬不过去。
“你突然问这干什么?”
贾张氏有些奇怪的看着自己儿子,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都是由贾张氏掌握,以前贾东旭从来不过问这些事的。
不过对于自己儿子的询问,贾张氏也不会隐瞒,只是碍于秦淮茹在,不好开口。
“淮茹,你先带着孩子出去转一圈。”
贾东旭注意到自己老娘隐晦的看了秦淮茹一眼,他就明白过来。
秦淮茹听到这话,也乖乖的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了。
毕竟她从嫁到贾家来,家里都由贾张氏做主,她在这个家里也没有话语权。
“东旭,你怎么突然问起钱的事儿了?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对于自己的儿子,贾张氏还是很关心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儿子是不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是咱们家遇上事儿了?妈,你先说说家里还剩多少钱吧。”
贾东旭决定先问问看家里还剩多少钱再说。
“啊?咱家遇上什么事儿了?东旭,你可别吓妈啊,家里现在的钱就剩一千出头,这可是咱们家的活命钱,可不能乱花呀。”
贾张氏也没隐瞒,直接说出了剩余存款。
“不是乱花,我是想着能不能给淮茹买个工作,这样咱们家以后也不用为口粮发愁了。”
“啊?不行,当初咱们家都没买,现在都坚持了一年多了,说不准今年饥荒就过去了呢,到时候也一样不用为粮食发愁了,这钱不就白花了吗。”
听到儿子要给秦淮茹买工作,贾张氏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如果秦淮茹去上班了,家里的家务活儿不就全得她做了吗?而且除了家务活儿,还得照顾两个孩子。
除了干活儿以外,贾张氏心里最怕的,其实是担心秦淮茹上班之后,自己就压不住这个儿媳妇了。
贾张氏可是见识过那些上班的妇女们,一个个心气儿有多高的。
现在贾张氏还能以秦淮茹是农村嫁过来的,又不能挣钱的借口把她压住。
真等到秦淮茹上班之后,贾张氏担心这种情况到时候就反过来了,这不就是倒反天罡了吗。
“妈,你都说是说不准了,那万一今年也闹饥荒,明年还是这样呢?就咱家的这点儿钱,能坚持多久的?”
看到老母亲反对,贾东旭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解。
“这……这……”
贾张氏一想到这个情况,就浑身打颤,真像儿子说的这样的话,他们家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
现在才一年多点的时间,他们家的存款已经没了快一半。
而且越往后,粮食价格越贵,能坚持多久,贾张氏心里也没底。
“看吧,您自己心里也没底儿吧,如果到时候真像我说的那样,咱们家该怎么办?难道真把你们都送回乡下吗?”
贾东旭这话也就是为了吓吓贾张氏,现在的农村也不好过,让这老的老、小的小回去,贾东旭也不放心。
“不要,东旭啊,妈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可千万别把妈给送回去啊。”
听到儿子的话,贾张氏果然被吓坏了。
她最近也听到附近的大妈们聊到这事儿,说是乡下已经有人饿死了。
贾张氏听到这话,心里是有些不信的,她可是很清楚这些八婆们的嘴巴,一件事儿,传着传着就变味儿了。
不过她再不信,心里也清楚,现在乡下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妈,您想想,只要淮茹有了工作,咱们家里的口粮缺口就会小很多,加上我和淮茹的工资,肯定够用了。
不管以后是什么情况,咱们家也能安稳度过,这样也能一劳永逸。”
不到万不得已,贾东旭也不想逼迫自己母亲,把给秦淮茹买工作的好处一一给她分析明白。
“行吧,我答应了,不过东旭啊,你可不能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考虑半天,在干家务活儿和回乡下之间,贾张氏选择干家务活儿,最终答应了给秦淮茹买工作。
“妈,现在也就是咱们俩在商量,能不能买到工作,我还得再去找别人问问。”
见到自己母亲答应下来,贾东旭也松了口气,这一刻,他感觉压在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贾张氏听到工作还没落实,心里矛盾极了,一会儿希望买不到,一会儿又希望能买着,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天吃过晚饭,贾东旭表情有些严肃的向贾张氏问道。
院里和他一辈,大一点的几个,除了刘光齐马上中专毕业还没结婚外,其余几个全都结婚了。
而且结婚的这几个人,贾东旭感觉他们的日子都比自己过得好。
就连每月要交生活费和养老钱的闫解成,每月都还有几块钱的零花呢。
而他贾东旭呢,结婚最早,现在的日子过得却是最惨的,现在连烟都抽不起了。
他每月的工资买口粮都不够,早都在吃老本了。
今年看样子饥荒还没过去,贾东旭的心里也开始有些慌了。
这饥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而家里的存款是见天的少。
如果等到家里存款都花光了,饥荒都还没过的话,贾东旭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思来想去,贾东旭想起前两年给自己媳妇儿秦淮茹买工位的事儿。
虽然最终没买成,但现在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只要秦淮茹有了工作,自己两个孩子的户口也能跟着落户到城里,等于是一份工作换了三个人的口粮。
虽然小孩子的口粮不多,但多少也能缓解压力。
贾东旭算了一下,如果秦淮茹有了工作,那么就凭他们夫妻俩的工资,就够每月的开销,这样也不用去动老本。
想到这,贾东旭对自己老母亲也有了些许怨念。
毕竟之前就提到过这事,是贾张氏想着占便宜,想让易中海出这个钱,结果工作没捞着,还把人给得罪了。
现在贾东旭能明显感觉到,易中海对何雨柱比对他亲多了,就连他们闲聊的时候,易中海的嘴里也是句句不离何雨柱、何晓义。
以前易中海和贾东旭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
而现在呢,他们贾家一次次的作死,把原本的师徒情分也给耗得所剩无几。
易中海现在还是会教他技术,看到他饿着了也会给他多买两个窝头,但也仅此而已,也就和普通师徒关系差不多。
面对这种情况,贾东旭也没有埋怨易中海,他心里清楚,他们家成了现在这副模样,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别家的情况不说越过越好,但也没像他们贾家这样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贾东旭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改变现状,再这样下去,他感觉自己怕是熬不过去。
“你突然问这干什么?”
贾张氏有些奇怪的看着自己儿子,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都是由贾张氏掌握,以前贾东旭从来不过问这些事的。
不过对于自己儿子的询问,贾张氏也不会隐瞒,只是碍于秦淮茹在,不好开口。
“淮茹,你先带着孩子出去转一圈。”
贾东旭注意到自己老娘隐晦的看了秦淮茹一眼,他就明白过来。
秦淮茹听到这话,也乖乖的带着两个孩子出去了。
毕竟她从嫁到贾家来,家里都由贾张氏做主,她在这个家里也没有话语权。
“东旭,你怎么突然问起钱的事儿了?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对于自己的儿子,贾张氏还是很关心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儿子是不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是咱们家遇上事儿了?妈,你先说说家里还剩多少钱吧。”
贾东旭决定先问问看家里还剩多少钱再说。
“啊?咱家遇上什么事儿了?东旭,你可别吓妈啊,家里现在的钱就剩一千出头,这可是咱们家的活命钱,可不能乱花呀。”
贾张氏也没隐瞒,直接说出了剩余存款。
“不是乱花,我是想着能不能给淮茹买个工作,这样咱们家以后也不用为口粮发愁了。”
“啊?不行,当初咱们家都没买,现在都坚持了一年多了,说不准今年饥荒就过去了呢,到时候也一样不用为粮食发愁了,这钱不就白花了吗。”
听到儿子要给秦淮茹买工作,贾张氏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如果秦淮茹去上班了,家里的家务活儿不就全得她做了吗?而且除了家务活儿,还得照顾两个孩子。
除了干活儿以外,贾张氏心里最怕的,其实是担心秦淮茹上班之后,自己就压不住这个儿媳妇了。
贾张氏可是见识过那些上班的妇女们,一个个心气儿有多高的。
现在贾张氏还能以秦淮茹是农村嫁过来的,又不能挣钱的借口把她压住。
真等到秦淮茹上班之后,贾张氏担心这种情况到时候就反过来了,这不就是倒反天罡了吗。
“妈,你都说是说不准了,那万一今年也闹饥荒,明年还是这样呢?就咱家的这点儿钱,能坚持多久的?”
看到老母亲反对,贾东旭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开始劝解。
“这……这……”
贾张氏一想到这个情况,就浑身打颤,真像儿子说的这样的话,他们家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
现在才一年多点的时间,他们家的存款已经没了快一半。
而且越往后,粮食价格越贵,能坚持多久,贾张氏心里也没底。
“看吧,您自己心里也没底儿吧,如果到时候真像我说的那样,咱们家该怎么办?难道真把你们都送回乡下吗?”
贾东旭这话也就是为了吓吓贾张氏,现在的农村也不好过,让这老的老、小的小回去,贾东旭也不放心。
“不要,东旭啊,妈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可千万别把妈给送回去啊。”
听到儿子的话,贾张氏果然被吓坏了。
她最近也听到附近的大妈们聊到这事儿,说是乡下已经有人饿死了。
贾张氏听到这话,心里是有些不信的,她可是很清楚这些八婆们的嘴巴,一件事儿,传着传着就变味儿了。
不过她再不信,心里也清楚,现在乡下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妈,您想想,只要淮茹有了工作,咱们家里的口粮缺口就会小很多,加上我和淮茹的工资,肯定够用了。
不管以后是什么情况,咱们家也能安稳度过,这样也能一劳永逸。”
不到万不得已,贾东旭也不想逼迫自己母亲,把给秦淮茹买工作的好处一一给她分析明白。
“行吧,我答应了,不过东旭啊,你可不能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考虑半天,在干家务活儿和回乡下之间,贾张氏选择干家务活儿,最终答应了给秦淮茹买工作。
“妈,现在也就是咱们俩在商量,能不能买到工作,我还得再去找别人问问。”
见到自己母亲答应下来,贾东旭也松了口气,这一刻,他感觉压在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贾张氏听到工作还没落实,心里矛盾极了,一会儿希望买不到,一会儿又希望能买着,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