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 第6章 日常

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 第6章 日常

    解决了最大的那只黑熊后,剩下的两只也随后被围攻的族人们一一解决。

    三只熊的肉被族人分食,他们当晚就吃完了一只。

    族人饥饿了很久,猛然吃到了肉,心里却不像以前那么高兴。

    她们成功占领了这处庇护所,但同时失去了家人。

    堇和芮靠坐在一起,互相都没有说话,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对于母亲做出的选择,堇并不意外。

    芮是特别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出色的领导力,是她们这一群孩子里的孩子王。

    而且她的身高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十岁时就已经超过了族中的许多大人。

    一个强壮又聪明的首领,也许不能让衰落的族群重新变好,但一定能带领剩下的族人走得更远。

    所以芮的母亲死后,她顺利而迅速的接管了族长的位置。

    接管族长的位置,并不代表她会在一夜之间就长大。

    上一任采集队的领队,堇的母亲,填补了姐姐的空缺。在姐姐死去后,悉心照顾自己的侄女。

    所以对于芮来说,她的重要性和母亲是一样的。

    她的心情,也和此时的堇是一样的。

    族里吃完熊肉后,把骨头都丢到了洞穴外。

    残留的熊的气息可以赶走附近的猛兽。

    其实附近猛兽早就因为这里住的黑熊而搬离到其他山头去了。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熊也是一样的。

    林子里如今留下的只有一些小型动物。

    几张熊皮本来是好东西,但她们那时候还不知道附近部落的分布地点,来不及在熊皮腐烂之前和其他部落做交换。

    没有鞣制皮毛的技术,熊皮最终慢慢腐烂,只能可惜的丢弃了。

    *

    寒枝咬了一口煮熟的铁棍山药。

    吃起来干香绵密,又面又甜,比橡子粉好吃多了。

    再咬一口,配上小咸菜换换口味。

    感觉有点噎了,再吸溜一口野菜汤。

    吃着吃着,寒枝开始唱起来。

    “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籽跟着唱,两个人一边往嘴里塞食物,一边胡言乱语的嘻嘻哈哈。

    什么“原始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呀,一步一个窝心头”什么“泪水化作苦水流,愁啊愁,愁就白了头”

    籽甚至不懂那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妨碍她跟着寒枝一起闹。

    两个人笑的东倒西歪,手上的碗都要端不住了。

    族长在旁边看着她们闹,嘴角直抽抽。

    这么好的日子,哪里愁了?

    不过她只在心里这么悄悄的想一下,向来不会对寒枝的行为发表什么意见。

    枝只是看起来年纪小,但她是巫医。

    巫医才是部落里地位最高的人。

    她只要在一旁协助巫医就行。

    *

    早饭过后,小伙伴们各自分开干活。

    箐带着几个族人,跟着寒枝的挖土队往山里跑。

    昨天挖山药的时候发现了一片竹林,她们准备砍一批竹子回去做弓箭。

    族里现在已经攒了不少兽筋,可以做一大批弓箭分配给每个人。

    虽然箭支不够大家分,但是每人几支用来做练习还是可以的。

    弓箭毕竟是需要时间成本才能学会的技能,早练习早出师。

    只要族人都掌握了射箭技能,那她们部落以后就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横着走!

    一部分人砍竹子,一部分人则挖竹笋。

    林子里已经有零星的春笋开始冒头了。

    这些都是先出土的,大批量冒头是在三月份。

    不过零星的一些也够族人吃,吃多了不好。

    竹笋低脂肪、低糖、多纤维,它刮油呀!

    如果有肥猪油五花肉,那竹笋炖在里面确实是美味,现在,呵呵。

    本来肚子里就没多少油水,再让竹笋把肠道一清,怕是越吃越瘦。

    这一片竹林可比以前抓竹鼠的那片林子大得多。

    有竹林就好。寒枝带来的那几颗竹子侧枝已经发芽了,她把竹枝种在了部落最外围靠近山的那片地方。

    竹子一旦成活,生长速度就会很快,不光生长速度快,侵占地形的速度更快......

    种远一点,既不耽误砍伐,也不让它后续侵占族人居住的平原。

    种成的竹子用处可就太多了。

    岁寒三友之一名声在外,美食家苏轼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不说名声,只说竹子的用处,全身皆可入药。

    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

    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叫做竹茹,全年都可以采制,可以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再加上可以食用的竹笋。

    吸油不是竹笋的错,而是寒枝部落太穷的错。

    居家旅行必备之好物。

    哦还是竹鼠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寒枝今天挖到了三窝竹鼠,五只大的,十二只小的。

    最近气温稳定回升中,竹鼠都从冬眠中纷纷醒转,还没吃几顿饱饭,就被寒枝逮到了,所以个个体型瘦弱,捏起来没几两肉。

    不过逮回族里养殖后就会慢慢变胖的。

    风雨两姐妹每天都背着个小竹筐,跟着采集队的大人们去山林中。

    大人们找野菜,她们就带着三个豆丁,在旁边挖草根蚯蚓。

    几个豆丁里面最小的才刚满三岁,刚学会走路就得下地干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原始人的小孩更是要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各种生存技能,辨认挖掘各种食物就是第一步。

    不过三岁的那个也就是手里拿着根棍子坐在地上玩,没谁会真去监督她是不是在干活。

    俩姐妹挖得很认真。

    草根是野猪爱吃的,蚯蚓是野鸡爱吃的。这两样东西当然喂不饱它们,只能说当个小零食。

    她们挖够了畜禽的小零食,还得掐猪草,很多猪草野鸡也爱吃,要多摘点。

    比如已经冒头的菊苣、苦荬菜、白三叶草,有多少摘多少。

    白三叶草还有个更常见的名字,苜蓿。

    苜蓿人畜都能吃,人类通常掐顶部的嫩芽做菜,而畜类可以食用整株。

    它是畜牧业物质基础的优良饲草资源,产量高、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饲用适口性好,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优良牧草,是“牧草之王”。

    除此之外,还可以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