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星汉西流夜未央 > 第二章 赖长生的卦

星汉西流夜未央 第二章 赖长生的卦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命由天来定,运在人间行,若要问长生,长生无有解,若要问前程,前程尚有解,人间赖长生,一日三卦定三生!”

    一个二十多岁的身穿灰色麻布道袍的道士举着“一日三卦”的招幡沿着官道而行。

    此人就是赖长生,前些日子他意外在江北看到一奇特风水局,恰好就是师父传授自己的《山注经》和《海注经》中所记载玄武探水,潜龙勿用之局,能布此局者一定跟自己师门有莫大的关系。

    师父赖天赐死后,也没将自己的师门来历交代清楚,如今看到这样的风水局,他就马上想到或许可以通过破解这个风水局找到师门来历。

    所以他用了很久才找到阵眼所在,正打算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就遇到了世外高人,而且那人的手段远在自己之上,所幸那人并没有跟自己计较,否则自己小命估计就交代在那里了。

    现在想来也是后怕。

    ....

    永慧假扮商队,由柳世元带队从抚州另行去往东都,这条路相对走荆州方向要远一些,故而商队一路赶路,不敢停歇。

    所过关卡见了九江商户的旗帜无人阻拦,所以脚程赶的颇快。

    “小姐,按照目前的脚程,估计我们可以在除夕之前赶到东都。”

    骑马行在永慧箱车一侧的柳世元回禀,永慧这几日赶路,也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她还是关切的询问起萧思钰他们的消息。

    “多谢柳先生,只是不知道,少爷他们目前到了那里,可还安全?”

    柳世元安排了人快马通传两边的消息,于是回答道:“小姐不必担心,少爷他们已经到了江北,信国公安排了人接驾,他们大概三天后会进入樊州,一切有叶先生筹谋,可保万无一失。”

    永慧轻叹一口气,想到苏青代自己入虎狼之地,难免会有些伤感,也为苏青的安全担心。

    “希望苏青可以平安无事。”

    柳世元知道公主心里想什么,也不知如何宽慰,只好说道:“小姐少爷你们的安全才是我们首先要确保的。”

    永慧看到远处官道旁有一处河岸,跟柳世元说道:“柳先生,我累了,在前面休息一下吧。”

    柳世元应下,随后就去安排了。

    .....

    “真是见了鬼了,今天怎一个请我算卦的都没有!”

    赖长生沿着官路,走出去几十里了,路过几个镇子,以往自己总能赚点钱,不说一天算三卦,至少三天算一卦总是有的,如今三天过去了,一个找自己算卦的人都没有。

    赖长生不由的产生了一个念头。

    “流年不利,看来不如今天这一卦先给自己算罢了。”

    作罢来到路边取出包裹里的法器,拿出八卦钱和玄龟壳,自己给自己起了一卦。

    将八卦钱装入玄龟壳中,摇动几下,然后又撒在路上。

    “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方向,南!游子归乡!”

    卦像一出,赖长生一震,收起法器,缓缓起身往南看去,自己本想一路向北避祸,可是卦像让自己向南而行。

    南边可不正是自己之前遇到那个奇人的方向吗?

    利见大人,这是要遇见什么大人物,而且那个人关乎自己的前程。

    赖长生有些心里斗争,说实在的,自己师父死后,自己虽然所学不过皮毛,但是生活也算自在逍遥,那个奇人手段非凡,远非自己所能想象的。

    赖长生抬腿迈步向北,但是一脚下去,不由感觉心悸,脸上万分愁容,痛苦挣扎许久,还是回头,重新往南而去。

    ....

    几步路下去,赖长生心里反而放松了下来,反正那个大人是个高人,之前放了我,说明总能因祸得福的,想到这里,心结就解开了,干脆又举起旗旛叫喊起来。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命由天来定,运在人间行,若要问长生,长生无有解,若要问前程,前程尚有解,人间赖长生,一日三卦定三生!”

    赖长生往回走过官路旁的河岸,恰好见到一商队在河畔扎营休息,而且看旗子是九江商会的九头蛇旗。

    赖长生也就想着寻个安心,就在一旁铺了垫子,拿出干粮吃了起来。

    商队的人看到是来人身穿是布衣道袍,又打了算命的旗幡,也就没有在意,任由他在一旁借地休息。

    永慧让人布置了帷幔,这样也不会有人看到她的样子,随行太监张贵在安排膳食。

    永慧觉得烦闷,起身来到河边吹吹风,她带着帷帽丝巾,外人也看不到她的脸。

    赖长生无意间往河畔扫过,恰好看到永慧站在江边,起初也并不在意,以为是商队的贵眷。

    只是突然风吹起永慧的丝巾,一张绝世雍容的脸庞无意间露出半面来,这是这半面就惊得赖长生一身的冷汗。

    “此女子绝不简单!”

    赖长生算命卜卦看风水,所见贵人不少,各种命格面相之人也都看过,但是眼前的女子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是那相貌分明不是寻常贵人,那是至尊的骨骼面相,除了那个位子上的人,天下何人还能有如此面相。

    赖长生低下头,那里还敢多看一眼。

    只是片刻,他又想起了今日自己给自己卜卦的卦词。

    “利见大人,难道这位也是我的大人不成!”

    想到这里他突然打定了一个念头,既然遇到了这样的贵人,说明未来一定跟自己的前程相关,自己若错过将是一生的遗憾,想到这里他突然将一旁的旗幡又立了起来,大声呼喊。

    “.....若要问长生,长生无有解,若要问前程,前程尚有解,人间赖长生,一日三卦定三生!”

    永慧听到呼喊声,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柳世元怕横生枝节,于是连忙示意护卫过来驱赶。

    “喂,算命的,速速离去...”

    “这位大人,贫道不过是哥算命的。”

    ......

    永慧看了看赖长生,自己刚才刚才所想的就是如果到了东都该如何面对,加上他也听说了,拓跋宏在船上答应回到东都向陛下求娶永琳的消息,所以此刻心中本就困惑,恰好眼前就是算命的道人,想来也是命运安排吧,于是对旁边人说道。

    “张贵,你让人将那个算命道人请来,本宫有话想要问他。”

    张贵点点头,连忙上前去安排。

    ....

    片刻后赖长生带到了永慧面前。

    “道长叫什么名字,算的准吗?”

    永慧看着眼前的瘦弱道人,开口问道。

    赖长生也不谦虚,开口道:“贵人安,贫道师门传承四百年,历来一脉单传,有师门的独特法门,每日只算三卦,算前世、算今生、算来生,不问寿数,不问生死,于者皆可算,贵人想要问什么?”

    永慧见这道人说话口气不小,也心存试探,于是开口说道:“道长能否算到我想问什么?我再决定是否让道长来算这一卦。”

    赖长生微微皱眉,但是想到眼前这一位非同小可,于是说道:“好!贫道一试!”

    “请贵人赐一个字给贫道!”

    永慧点点头,让张贵送上来纸墨笔砚,随即在纸上写下一字。

    “宏”

    张贵在一旁看到公主写下这个字,顿时脸色一惊,随即马上恢复过来。

    永慧对张贵说道:“把这字交给道长吧。”

    赖长生接过这个“宏”字,低头一看,脸色又是一惊,长吸一口气,这才按捺住激动的内心,缓缓开口道。

    “贵人贵不可言,姻缘当在宫中,这宏字上为宝盖,为宫殿,贵人可是宫中贵人!”

    永慧的脸在帷帽后微微一变,只是纱巾遮盖,外面看不出来,眼前这道人好像有几分本事,居然点到了关键,但是她依然平复心情,不置可否。

    “道长,你继续说。”

    赖长生继续说道:“宏,宏愿也,贵人是带着非同寻常的使命来到这里的,所以未来宫中,贵人为尊....”

    赖长生话说到这里已经不敢往后再说下去,因为他隐约猜到了眼前人的身份,北朝之人都听到了消息,梁国魏国议和,南朝永慧公主入北朝为太子妃。

    眼前女子的气质,包括周围的人,还有随身伺候的人,隐约透露出身份,那是一个中官,眼前之人的身份也就一目了然了,当就是梁国的永慧公主,可是如今公主在这九江商队之中,一定有隐情,自己进入无意撞破,不是好事。

    想到这里赖长生起了一身冷汗,心中隐隐有些后悔,周围的护卫可能就是暗中保护公主的高手,自己若说错一句话,恐怕今天小命就留在这里了。

    永慧听到这年轻的道人没有继续往下说,自然也就明白过来,自己的身份眼前的人猜到了,一旁的柳世元看向公主,眼中有些许暗示,只要永慧一点头,眼前的人就会马上消失。

    赖长生也感受到了周围的杀气,身体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

    永慧想了想,微微一笑,反而并不在意,眼前的人不过意外相遇,而能言之有物,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可能师门出身非凡,所以自己也不愿结下仇怨,于是开口宽慰。

    “道长不必担忧,我问的是姻缘,道长可尽言,不必顾及。”

    赖长生感觉杀意消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这才继续往下说。

    “贵人的心仪之人,当宏远之人,有高远的志向、宏大的内心,故而不是常人,但是贵人目前有所困扰,说明贵人处境与心中所愿违背,然而宏化而运转,贵人的前程并非固定的,当是有所改变时机,这志向宏大之人,才是贵人日后的良配。”

    赖长生说完,跪地俯首。

    “赖长生,祝愿贵人宏愿得成,姻缘美满。”

    他行的是大礼,永慧看在眼中,心中担忧尽数消散。

    “宏化运转?”

    “呵呵,我永慧难道会陷入命运安排吗?我不会屈服的。”

    “拓跋宏,有些话你得亲自对我说才行。”

    想到这里,永慧只觉得心中一口郁结之气尽去,前路也不再迷茫了。

    “道长,起来吧,日后若有缘,你我或许还有相见的时候。”

    赖长生的话同样让柳世元感到震惊,他不由的再次看向公主,永慧微微摇摇头,跟一旁的张贵吩咐道。

    “张贵,你取五十两银子给道长,感谢他解惑。”

    张贵随手从袖口中拿出一张银票交给赖长生,赖长生起来接过银票,又行一礼。

    永慧又对柳世元说道:“柳先生,让人送道长离去,务必护其周全。”

    柳世元知道公主心意已决,也只好应了一声下去安排。

    此时的赖长生只觉得在生死关走了一遭,内衬的衣物都被冷汗沁透了。

    “利见大人!原来如此危险,这南边还去不呢?”

    赖长生此时此刻又有点犹豫了。

    .....

    柳世元送走了赖长生,返回帷幕见到公主忍不住问:“殿下,为何要放这道人离去,我看他已经认出了殿下的身份,而且他说道那些话,若....”

    柳世元尚未说完,永慧抬手按下。

    “柳先生,此人有非凡之处,不应死在这里,我观他卜算之法或许与太清山有所渊源,太清山乃是梁国护国国教,当无妨的,或许日后他能为本宫所用。”

    柳世元这才明白,原来公主思虑的更深,不由得对公主更多了几分敬重。

    日后这赖长生果真做了一任魏国的钦天监监正,不过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