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18章 老谋深算【4K】
热门推荐: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
御兽从听懂鸟语开始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穿成年代文中的拖油瓶
绝美总裁的贴身兵王
混沌天印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从三山岛回来后,魏哲本欲次日便走。
但不想戏志才因一路奔波偶感风寒,只能暂缓几日再出发。
毕竟晚上任几天无伤大雅,可如果折了戏志才那可就亏大了。
“志才,你这身子确实有些虚了,这杯中之物日后还是少喝点吧!”
邸舍厢房内,看着咳嗽不断的戏志才,魏哲忍不住由衷的劝说道。
皆因医者刚才说了,戏志才这就是身体虚弱才为外邪所侵。
一旁的太史慈闻言亦是附和的点了点头。
“先生日后不如多随我操练武艺,定教你身强体壮!”
然而戏志才闻言却丝毫不为所动。
“不让我喝酒,那还不如现在就让我去死!”
见此情形,魏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人皆有癖,戏志才便是好酒如命,要他戒酒当真比登天还难。
当然,戏志才再怎么爱喝酒,病中还是只能乖乖喝药。
至于魏哲这边索性趁这个时间置办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管氏最近看他的眼神总有些古怪。
太史慈也会时不时露出一丝莫名其妙的笑容,还总是问东问西的。
一来二去,搞得魏哲那叫一个无语。
……
翌日,戏志才的咳嗽终于好了。
正当魏哲准备找管翁确定行程的时候,他却主动给魏哲下了一份帖子。
“好端端的又宴请我作甚?”
看着手中的拜帖,魏哲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戏志才却劝道:“明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还能交个朋友。”
这一路行来,戏志才其实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带方县起死回生。
虽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但结交管翁这种大海商对魏哲终究有好处。
魏哲闻言一想也是,便如期赴约。
次日,黄县意母乡管氏坞。
看着眼前的建筑,魏哲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他倒是没有想到管翁竟然还有如此底蕴,看来今日还真是来对了。
所谓坞壁,即坞堡也。
此类建筑多为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尤其是边郡之地,多有坞堡。
譬如魏哲祖上就是在王莽天凤年间逃到辽东结堡而居的。
不过从魏哲刚才在外间所
见,管氏坞堡的面积却是要比魏氏的大多了。
并且二者风格显然不同,魏氏坞堡更注重军事,而管氏坞堡则偏柔和。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待仆役将魏哲一行人迎进去之后,管氏坞内部这才好似一张画卷般缓缓向他展开。只见其中庐舍遍地,高楼连阁,曲水环绕之间,可见奴客在两岸耕种桑麻,甚至不远处还有叫卖声隐隐传来。
可见“闭门成市”当真不是一句虚言。
一时间,魏哲不由再次在心中调高对管翁实力的评价。
然而片刻之后面对魏哲的夸赞管翁却哈哈一笑道:“魏君误会了,此间乃是我兄长的一处别业,我不过借来一用罢了!”
说罢他便起身替魏哲引见一旁的苍髯老者。
此人名为管岳,乃是管翁的长兄,同样也是朱虚管氏的家主。
魏哲闻言这才明白这苍髯老者不是请来的陪客,而是此间主人。
他当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一礼以示歉意。
“无妨,老朽也是听说今日有贤才在此,这才厚颜一见。”
不知道是不是魏哲的错觉,他总觉得这位苍髯老者对他颇有好感。
但一想到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魏哲便也没有多想。
倒是戏志才隐隐看出了些许端倪,便主动在席中频频发言,一时间倒是宾主尽欢。
但这酒水喝多了未免有三急之忧,魏哲只能暂且失陪去如厕更衣。
不过来的时候好好的,等魏哲解决完问题后却回不去了。
没办法,管氏坞的面积实在太大了。
魏哲只能模糊的辨认了一个方向,便沿着一条小溪向前行去。
不想误打误撞之下魏哲竟忽然沿着溪流走进了一处花圃。
待魏哲绕过灌木之后,方才看见不远处一个蓝衣襦裙的少女正在欢快的荡着秋千,似乎是荡秋千时太过用力了,此时已经气喘吁吁,额上甚至渗出了晶莹的汗珠,头上的发钗也有些松动。
不过这少女显然没有在意,依旧坐在秋千上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见到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魏哲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扬起。
直到此时那蓝衣少女方才看见林间小道上的魏哲,顿时不由诧异的发出一声轻呼,随即来不及整理衣装,她便匆匆跳下秋千回避。那灵动的身形,就好似一只小鹿在林间轻快的跳跃一般。
魏哲见状当即止住脚步,准备转身离开。
有些礼节他不在意归不在意,但终究还是要尊重主人家的习俗。
不想他这边刚想离开,那蓝衣少女反而停下了脚步。
只见她从一棵桃树后探出身形,歪着小脑袋好奇道:“你就是阿耶说的那个将相之才?”
魏哲闻言不由一愣:“不知令尊是?”
然而不等他把话说完,不远处便传来婢女的呼唤声“女君~女君~”。
那少女闻言顿时有些懊恼的拍了下脑门:“诶呀,又玩过头了!”
说罢这少女便提着襦裙准备溜走。
不过临走之时她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转头奶凶奶凶的瞪了魏哲一眼。
“不许说你见过我!”
说罢,这蓝衣少女便像一头小鹿般熟稔的消失在花园深处。
见此情形,魏哲当即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
……
且不说魏哲事后如何找到仆役再度回到正堂。
戏志才这边倒是与管岳言谈甚欢,似乎颇为投机。
当看见魏哲回来后,戏志才则投来一个放心的眼神。
魏哲见状心中的顾虑这才放下,只当管翁是有意交好自己为生意铺路,于是接下来在酒桌上亦是十分随意,直到管翁问出那句话:
“魏君应该尚未娶妻吧?”
“未曾。”
“那可有定下婚约?”
“嗯?并未有过婚约。”
聊到这里,魏哲哪里还不知道自家遇到了什么。
难怪管岳那老头一直笑眯眯的盯着自己,都快把他看毛了。
想到这里,魏哲悄然转过头狠狠的瞪了戏志才一眼。
这家伙肯定猜出来了,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不过管翁说到这里便点到为止了,毕竟再谈下去就有失颜面了。
便是管岳再如何满意这个女婿,也不可能当面说要嫁女于他。
倘若魏哲有意,后面便该他找媒人主动上门提亲了。
而宴席进行到这里,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于是带着复杂的心情,魏哲强打起精神与戏志才告辞离开。
然而刚离开管氏坞,魏哲就挟持着戏志才上了马车。
见魏哲面色不善,戏志才当即连忙开口辩解道:“明公何必动怒,这难道不是一桩好姻缘么?”
魏哲闻言不由怔住了,先前只觉得突然还真没有细想。
而见魏哲这幅模
样,戏志才又苦口婆心的劝说道:“朱虚管氏虽只是寒门,但毕竟是先贤管夷吾之后,族中还有管幼安这样的名士,并非一般的寒素门第。”
“况且管氏素有经商之风,如今家资巨万更非一般豪强可比。”
“若有管氏相助,明公在带方行事定能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顿时彻底说服了魏哲。
确实,带方地处海东深处,位置甚至比辽东郡还要偏远。如果没有海路的帮助,仅靠陆路他恐怕要举步维艰。
虽然朱虚管氏并不是东莱大族右姓,也比不上洛阳那些士族大家。
可魏哲也不是什么名门贵公子呀?
毫不客气的说,管岳能看上魏哲已经是抬爱了。
毕竟以他家的实力,找一个地方小士族联姻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对于如今的魏哲来说,管氏淑女还真是一个难得的良配。
不知道为什么,魏哲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蓝色的身影。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直接果断的做出决定。
……
与此同时,在送走了两人之后管翁也有些不解的问道:“兄长,有必要这么着急吗?阿葵明年才是及笄之龄,尚且有时间好好寻摸呀!”
“阿葵”便是魏哲偶遇的那个蓝衣少女。
因其幼时尤喜吃葵菜,这才有了这么一个乳名。
不过管翁虽也欣赏魏哲,但是却不理解自家兄长为何一眼就看中他了。
然而管岳闻言却一脸无奈的轻叹道:“时光易老,良人难求!”
管岳又何尝不想多陪女儿几年,可好郎君哪里那么容易找呀。
至于与地方士族联姻,那更是属于无奈之举了。
毕竟他瞧得上的士族未必会把朱虚管氏放在眼里;想要和朱虚管氏联姻的地方小士族,他又未必瞧得上。
看似管氏淑女的选择很多,可实则却并没有什么优先选择权。
不过见自家弟弟还有些不明白,管岳当即恨铁不成钢的嫌弃道:“你莫不是经商太久,连脑子都淤堵了?我朱虚管氏难道真要当一个商贾世家么?”
“那魏哲虽然只是玄菟郡豪强子,家世浅薄,可其人却非凡品,如今又值动荡之时,说不准哪日其人便扶摇直上,位居三公了。”
“届时有此姻亲提携,我家说不准亦可重现先祖荣光!”
说到这里,管岳也是一阵心累。
别看
他家总自称是管仲之后,可那都快过去一千年了。
这么些年下来管仲后人在天下也多有血脉分支,可大多都泯然众人矣。
管岳的九世祖管少卿在前汉时期倒是官至燕令,但也就如此而已了。
可以说朱虚管氏这么多年全靠先祖管仲撑着,否则连寒门都算不上,只能沦为地方豪强,乃至于商贾之流。
前些年族中倒是好不容易出了个管宁,机缘巧合成为了海内名士,管岳本以为看到宗族复兴的曙光了,却没想到这厮偏偏不想当官,只想做一山野隐士,气得管岳差点提前去见老祖宗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尚未崛起的良才美玉,管岳自然不愿意放过。
听到这里,管翁不得不承认还是自家兄长高瞻远瞩,当真是越老越精。
……
且不说管氏兄弟俩如何交心。
魏哲回去之后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太史慈家邀请其母管氏做这个媒人。
再次相见,太史慈这才表明了歉意。
毕竟在管氏淑女那边没有表态之前,他实在不方便多嘴。
否则一旦婚事不成说不定两家就结仇了。
魏哲自然没有在意,但当下和后世不同,不是扯一张证就能结婚的。
即便魏哲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保证自家父亲会同意这门婚事。
但礼仪就是礼仪。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一样都不行。
并且管氏淑女明年才是及笄之年,所以双方只能先行定下婚约。
至于此中细节如何,魏哲就不太清楚了。
最后还是戏志才拿出了一本《仪礼》,魏哲这才知道自家要干什么。
原来和后世差不多,男方需要首先“纳采”,即向女方求婚。
不过如今可不流行用什么钻石,而是惯以雁为礼。
只有在“纳采”完成后才可以“问名”,即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
归卜于庙,得吉兆,便可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这便是“纳吉”了。
随后男方可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即为“纳征”。
所谓“纳征”,便是派遣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的意思。
也就是说,魏哲目前只需要走到“纳征”这一步便可了。
因为在大汉朝,“订婚”本就是“婚礼”的一个环节。
而等到了纳征以后,婚礼方才进入正式准备阶段。也就是
“请期”。
等到男方择定成婚吉日,正式约定女方,以雁为礼,方才可以开始婚礼。
不过考虑到管氏淑女尚未及笄,这成婚吉日恐怕还要大大延后。
对此魏哲自然没有意见,毕竟他还没有那么畜生。
当下他最应该要做的,其实是通知他那尚且蒙在鼓里的父母。
在将此事交由他们主持后,魏哲便可以先行去带方上任了。
当然,对此管氏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恐怕要加大对魏哲的投资……
但不想戏志才因一路奔波偶感风寒,只能暂缓几日再出发。
毕竟晚上任几天无伤大雅,可如果折了戏志才那可就亏大了。
“志才,你这身子确实有些虚了,这杯中之物日后还是少喝点吧!”
邸舍厢房内,看着咳嗽不断的戏志才,魏哲忍不住由衷的劝说道。
皆因医者刚才说了,戏志才这就是身体虚弱才为外邪所侵。
一旁的太史慈闻言亦是附和的点了点头。
“先生日后不如多随我操练武艺,定教你身强体壮!”
然而戏志才闻言却丝毫不为所动。
“不让我喝酒,那还不如现在就让我去死!”
见此情形,魏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人皆有癖,戏志才便是好酒如命,要他戒酒当真比登天还难。
当然,戏志才再怎么爱喝酒,病中还是只能乖乖喝药。
至于魏哲这边索性趁这个时间置办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管氏最近看他的眼神总有些古怪。
太史慈也会时不时露出一丝莫名其妙的笑容,还总是问东问西的。
一来二去,搞得魏哲那叫一个无语。
……
翌日,戏志才的咳嗽终于好了。
正当魏哲准备找管翁确定行程的时候,他却主动给魏哲下了一份帖子。
“好端端的又宴请我作甚?”
看着手中的拜帖,魏哲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戏志才却劝道:“明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还能交个朋友。”
这一路行来,戏志才其实一直在考虑如何让带方县起死回生。
虽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但结交管翁这种大海商对魏哲终究有好处。
魏哲闻言一想也是,便如期赴约。
次日,黄县意母乡管氏坞。
看着眼前的建筑,魏哲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他倒是没有想到管翁竟然还有如此底蕴,看来今日还真是来对了。
所谓坞壁,即坞堡也。
此类建筑多为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尤其是边郡之地,多有坞堡。
譬如魏哲祖上就是在王莽天凤年间逃到辽东结堡而居的。
不过从魏哲刚才在外间所
见,管氏坞堡的面积却是要比魏氏的大多了。
并且二者风格显然不同,魏氏坞堡更注重军事,而管氏坞堡则偏柔和。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待仆役将魏哲一行人迎进去之后,管氏坞内部这才好似一张画卷般缓缓向他展开。只见其中庐舍遍地,高楼连阁,曲水环绕之间,可见奴客在两岸耕种桑麻,甚至不远处还有叫卖声隐隐传来。
可见“闭门成市”当真不是一句虚言。
一时间,魏哲不由再次在心中调高对管翁实力的评价。
然而片刻之后面对魏哲的夸赞管翁却哈哈一笑道:“魏君误会了,此间乃是我兄长的一处别业,我不过借来一用罢了!”
说罢他便起身替魏哲引见一旁的苍髯老者。
此人名为管岳,乃是管翁的长兄,同样也是朱虚管氏的家主。
魏哲闻言这才明白这苍髯老者不是请来的陪客,而是此间主人。
他当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微微一礼以示歉意。
“无妨,老朽也是听说今日有贤才在此,这才厚颜一见。”
不知道是不是魏哲的错觉,他总觉得这位苍髯老者对他颇有好感。
但一想到两人还是第一次见面,魏哲便也没有多想。
倒是戏志才隐隐看出了些许端倪,便主动在席中频频发言,一时间倒是宾主尽欢。
但这酒水喝多了未免有三急之忧,魏哲只能暂且失陪去如厕更衣。
不过来的时候好好的,等魏哲解决完问题后却回不去了。
没办法,管氏坞的面积实在太大了。
魏哲只能模糊的辨认了一个方向,便沿着一条小溪向前行去。
不想误打误撞之下魏哲竟忽然沿着溪流走进了一处花圃。
待魏哲绕过灌木之后,方才看见不远处一个蓝衣襦裙的少女正在欢快的荡着秋千,似乎是荡秋千时太过用力了,此时已经气喘吁吁,额上甚至渗出了晶莹的汗珠,头上的发钗也有些松动。
不过这少女显然没有在意,依旧坐在秋千上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见到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魏哲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扬起。
直到此时那蓝衣少女方才看见林间小道上的魏哲,顿时不由诧异的发出一声轻呼,随即来不及整理衣装,她便匆匆跳下秋千回避。那灵动的身形,就好似一只小鹿在林间轻快的跳跃一般。
魏哲见状当即止住脚步,准备转身离开。
有些礼节他不在意归不在意,但终究还是要尊重主人家的习俗。
不想他这边刚想离开,那蓝衣少女反而停下了脚步。
只见她从一棵桃树后探出身形,歪着小脑袋好奇道:“你就是阿耶说的那个将相之才?”
魏哲闻言不由一愣:“不知令尊是?”
然而不等他把话说完,不远处便传来婢女的呼唤声“女君~女君~”。
那少女闻言顿时有些懊恼的拍了下脑门:“诶呀,又玩过头了!”
说罢这少女便提着襦裙准备溜走。
不过临走之时她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转头奶凶奶凶的瞪了魏哲一眼。
“不许说你见过我!”
说罢,这蓝衣少女便像一头小鹿般熟稔的消失在花园深处。
见此情形,魏哲当即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
……
且不说魏哲事后如何找到仆役再度回到正堂。
戏志才这边倒是与管岳言谈甚欢,似乎颇为投机。
当看见魏哲回来后,戏志才则投来一个放心的眼神。
魏哲见状心中的顾虑这才放下,只当管翁是有意交好自己为生意铺路,于是接下来在酒桌上亦是十分随意,直到管翁问出那句话:
“魏君应该尚未娶妻吧?”
“未曾。”
“那可有定下婚约?”
“嗯?并未有过婚约。”
聊到这里,魏哲哪里还不知道自家遇到了什么。
难怪管岳那老头一直笑眯眯的盯着自己,都快把他看毛了。
想到这里,魏哲悄然转过头狠狠的瞪了戏志才一眼。
这家伙肯定猜出来了,就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不过管翁说到这里便点到为止了,毕竟再谈下去就有失颜面了。
便是管岳再如何满意这个女婿,也不可能当面说要嫁女于他。
倘若魏哲有意,后面便该他找媒人主动上门提亲了。
而宴席进行到这里,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于是带着复杂的心情,魏哲强打起精神与戏志才告辞离开。
然而刚离开管氏坞,魏哲就挟持着戏志才上了马车。
见魏哲面色不善,戏志才当即连忙开口辩解道:“明公何必动怒,这难道不是一桩好姻缘么?”
魏哲闻言不由怔住了,先前只觉得突然还真没有细想。
而见魏哲这幅模
样,戏志才又苦口婆心的劝说道:“朱虚管氏虽只是寒门,但毕竟是先贤管夷吾之后,族中还有管幼安这样的名士,并非一般的寒素门第。”
“况且管氏素有经商之风,如今家资巨万更非一般豪强可比。”
“若有管氏相助,明公在带方行事定能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顿时彻底说服了魏哲。
确实,带方地处海东深处,位置甚至比辽东郡还要偏远。如果没有海路的帮助,仅靠陆路他恐怕要举步维艰。
虽然朱虚管氏并不是东莱大族右姓,也比不上洛阳那些士族大家。
可魏哲也不是什么名门贵公子呀?
毫不客气的说,管岳能看上魏哲已经是抬爱了。
毕竟以他家的实力,找一个地方小士族联姻还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对于如今的魏哲来说,管氏淑女还真是一个难得的良配。
不知道为什么,魏哲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蓝色的身影。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直接果断的做出决定。
……
与此同时,在送走了两人之后管翁也有些不解的问道:“兄长,有必要这么着急吗?阿葵明年才是及笄之龄,尚且有时间好好寻摸呀!”
“阿葵”便是魏哲偶遇的那个蓝衣少女。
因其幼时尤喜吃葵菜,这才有了这么一个乳名。
不过管翁虽也欣赏魏哲,但是却不理解自家兄长为何一眼就看中他了。
然而管岳闻言却一脸无奈的轻叹道:“时光易老,良人难求!”
管岳又何尝不想多陪女儿几年,可好郎君哪里那么容易找呀。
至于与地方士族联姻,那更是属于无奈之举了。
毕竟他瞧得上的士族未必会把朱虚管氏放在眼里;想要和朱虚管氏联姻的地方小士族,他又未必瞧得上。
看似管氏淑女的选择很多,可实则却并没有什么优先选择权。
不过见自家弟弟还有些不明白,管岳当即恨铁不成钢的嫌弃道:“你莫不是经商太久,连脑子都淤堵了?我朱虚管氏难道真要当一个商贾世家么?”
“那魏哲虽然只是玄菟郡豪强子,家世浅薄,可其人却非凡品,如今又值动荡之时,说不准哪日其人便扶摇直上,位居三公了。”
“届时有此姻亲提携,我家说不准亦可重现先祖荣光!”
说到这里,管岳也是一阵心累。
别看
他家总自称是管仲之后,可那都快过去一千年了。
这么些年下来管仲后人在天下也多有血脉分支,可大多都泯然众人矣。
管岳的九世祖管少卿在前汉时期倒是官至燕令,但也就如此而已了。
可以说朱虚管氏这么多年全靠先祖管仲撑着,否则连寒门都算不上,只能沦为地方豪强,乃至于商贾之流。
前些年族中倒是好不容易出了个管宁,机缘巧合成为了海内名士,管岳本以为看到宗族复兴的曙光了,却没想到这厮偏偏不想当官,只想做一山野隐士,气得管岳差点提前去见老祖宗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尚未崛起的良才美玉,管岳自然不愿意放过。
听到这里,管翁不得不承认还是自家兄长高瞻远瞩,当真是越老越精。
……
且不说管氏兄弟俩如何交心。
魏哲回去之后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太史慈家邀请其母管氏做这个媒人。
再次相见,太史慈这才表明了歉意。
毕竟在管氏淑女那边没有表态之前,他实在不方便多嘴。
否则一旦婚事不成说不定两家就结仇了。
魏哲自然没有在意,但当下和后世不同,不是扯一张证就能结婚的。
即便魏哲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保证自家父亲会同意这门婚事。
但礼仪就是礼仪。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一样都不行。
并且管氏淑女明年才是及笄之年,所以双方只能先行定下婚约。
至于此中细节如何,魏哲就不太清楚了。
最后还是戏志才拿出了一本《仪礼》,魏哲这才知道自家要干什么。
原来和后世差不多,男方需要首先“纳采”,即向女方求婚。
不过如今可不流行用什么钻石,而是惯以雁为礼。
只有在“纳采”完成后才可以“问名”,即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
归卜于庙,得吉兆,便可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这便是“纳吉”了。
随后男方可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即为“纳征”。
所谓“纳征”,便是派遣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的意思。
也就是说,魏哲目前只需要走到“纳征”这一步便可了。
因为在大汉朝,“订婚”本就是“婚礼”的一个环节。
而等到了纳征以后,婚礼方才进入正式准备阶段。也就是
“请期”。
等到男方择定成婚吉日,正式约定女方,以雁为礼,方才可以开始婚礼。
不过考虑到管氏淑女尚未及笄,这成婚吉日恐怕还要大大延后。
对此魏哲自然没有意见,毕竟他还没有那么畜生。
当下他最应该要做的,其实是通知他那尚且蒙在鼓里的父母。
在将此事交由他们主持后,魏哲便可以先行去带方上任了。
当然,对此管氏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甚至恐怕要加大对魏哲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