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 第82章 黄河改道?(求好评,求为爱发电)

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第82章 黄河改道?(求好评,求为爱发电)

    听到黄河决堤的消息,朱元璋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手里的对讲机也差点掉到地上。

    不过还好,他的心理素质过硬,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前段时间不是还说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可能要发生旱灾,现在怎么又突然又决口了?”

    说着他扫了一眼众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前几年也是在开封决堤,之后年年都在拨钱修堤坝,为何现在还会缺口?是不是有人往里面伸手了?”

    听到朱元璋如此杀气腾腾的话,几个人都感觉脖子上一寒。

    户部尚书曾泰身体微微颤抖,只能硬着头皮开口。

    “回陛下,此次暴雨不合常理,水量远超往常,又持续多日,再加上去年旱灾蝗灾导致堤坝多有受损,以致......”

    朱元璋直接挥手,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

    “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现在说说咋办?能堵上吗?”

    曾泰悄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字斟句酌的说道:“如果暴雨能停,水势不再继续上涨的话,调集大量人力应该能堵上。”

    “去把钦天监的人叫过来。”

    朱元璋虽然知道钦天监的人大概率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但能多几个人撒气也是好的。

    “现在受灾范围如何?”

    “这个开封府还没有奏报上来。”

    看着朱元璋那杀人的目光,殿内的人一个个的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触了霉头。

    “咱让你们想对策,一个个怎么都变成了哑巴,说说该怎么办啊!”

    工部尚书赵俊咬了咬牙,上前走了一步。

    “陛下,臣以为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先堵口,河道若不抢堵,洪水之下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后果不堪设想啊!工部已派人赶去查看灾情,勘察封堵条件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赵俊还算务实。

    礼部尚书高信见朱元璋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也赶忙站出来说道:“臣觉得,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开封府应该开仓赈济灾民,以显示陛下的仁德。”

    其他几人纷纷侧目。

    这他妈还用你觉得!傻子也知道遇到灾情应该开仓放粮,不然激起民变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百姓虽然是愚昧的,但是他们的肚子可是实打实的。

    如果让他们饿了肚子,他们可是会揭竿而起的!

    谁敢保证里面没有一个朱元璋一样的人物?

    接下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分析着当前的局势,虽然都是老生常谈,但也是必须的流程。

    不久就传来了太监的通禀,钦天监监正到了。

    不过跟他一块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朱旺。

    朱旺一边走还一边旁若无人的跟这老头聊着天,“老袁,送你的那架千里镜如何,月亮上面是不是全是坑?”

    那老头一边满脸堆笑,一边满头大汗的走进大殿。

    看到朱旺出现的那一瞬间,几位大臣不知怎么的,竟然同时舒了一口气。

    朱元璋看了看桌上的对讲机,想到应该是刚才自己按住说话按钮,被这小子听到了黄河决堤的消息,这才匆匆赶来。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里还是挺痛快的。

    朱旺这小子,虽然嘴上跟自己不对付,但是每逢自己碰上什么事情,他可没含糊过,看来这次应该也是一样。

    只不过他看到朱旺脸上笑嘻嘻的表情,顿时就有点生气了。

    黄河决堤,这是多大的事!

    成千上万的百姓丢掉性命,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这小子竟然还能笑出来,真是岂有此理!

    “你笑什么呢?”

    朱元璋没管趴在地上磕头的钦天监监正,直接朝朱往吼道。

    朱旺看了看朱元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老朱你问的我?”

    朱元璋那个气呀,跟他说了多少遍,不让他喊自己老朱,这狗东西就是不听!

    “你给咱说说,黄河决堤是什么可笑的事情吗?”

    这也不怪朱元璋着急,毕竟事关黄河那都不是小事。

    可以这么说,黄河是悬在每个皇帝头上的一把剑,每次向上天祈福,在祈求风调雨顺之外,都得额外加那么一条,让黄河安安静静的别出幺蛾子!

    治理黄河和抵御外敌是每个朝廷的第一要务,民生什么的都要排在后面。

    就拿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来说,他之所以能坐在这里,就是因为黄河边上挖出来了一个独眼石人!

    再配上那句经典的口号——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于是轰轰烈烈的反元斗争,才席卷天下!

    但是对此朱旺却没有那么切身的体会,他对黄河的印象,只有黄河大鲤鱼。

    现在突然被问到,他才想到这确实是件严肃的事,于是赶忙收敛了自己的表情。

    然后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什么?黄河决堤了?”

    看他装模作样的,朱元璋气得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但是其他几位大人却信以为真,毕竟他们刚得到消息,就赶忙跑来告诉朱元璋了,朱旺不知道这件事也是理所当然。

    几个人赶忙给朱旺介绍起了现在的情况。

    他们也希望,这位殿下能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听完几个人的介绍,朱旺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大概。

    他回想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明朝的时候好像黄河根本没有改道过。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最后一次改道,是在清朝的咸丰时期。

    距现在还有几百年呢!

    所以综合目前所有的情况来看,这次决堤应该不是什么大事,肯定能给堵上。

    所以他脸上的表情重新恢复了轻松。

    “老朱,别担心,能堵上!”

    听到朱旺如此确定的话,朱元璋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了地,脸上的表情也不再那么凝重。

    “能堵上就行。那你来干啥?”

    朱元璋这没来由的一句话,把众人都给搞懵了。

    他就说一句能堵上,你就真相信了?

    怎么感觉这位殿下,现在比太子还受宠啊!

    朱旺泽则是大咧咧的自己拉了个椅子坐下,轻轻的捶了捶腿。

    “也没啥,就是想过来找你唠唠嗑!”

    对此朱元璋是100个不相信,每次唠嗑都是他屁颠屁颠跑过去后湖,这小子可从来没自己来过。

    “行了,你小子就别卖关子了,你到底想说啥?”

    朱旺见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都看向自己,他揉了揉鼻子。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大家帮忙参详参详。”

    “我是这么想的,等这次缺口堵上之后,好好规划一下,让黄河向东北流入渤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