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 > 第66章 不忙着打仗,还有心思种地?

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 第66章 不忙着打仗,还有心思种地?

    这霸道的香味儿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将士们都要忍不住了。

    温良恭还站在原地纠结。

    就算先帝晚年失德,但他也是先帝钦点的状元郎。

    他一个寒门学子,能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爬到一州刺史的位置,除了他自己做出的政绩,自然也是承蒙先帝的看重。

    当初二皇子要收买他,温良恭都没答应,现在怎么能为了一口吃的,就轻易投降了起义军……

    虽说起义军是洛丞相的起义军。

    虽说起义军里有吃不完的粮食。

    虽说起义军打着冠军侯裴骁的旗号……

    可是温良恭还是觉得应该师出有名,比如,推翻四皇子,拥立三皇子?

    城门下的百姓从早点摊子又聚集到烤肠摊子,都来争相品尝这新奇的玩意儿。

    燕娘和洛雪瑶配合得极为默契,保证每一个来排队的百姓都能吃上热乎乎的烤品。

    城门楼子上,终于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有个年纪小的士兵,馋哭了。

    馋哭的小兵虽然在流泪,但站立的军姿依然不变。

    可怜的孩子一边呜呜哭一边小声哀求:“大人,咱们就打开城门吧!您看下面这些起义军,除了老人就是女人,就那么两个壮汉,现在还在劈柴煮粥,咱们怕什么呀!”

    一个老兵也跟着哽咽起来:“咱们冀州还算是富裕的地方,百姓们都过得这么苦。别的地方说不定早就饿殍遍地了!

    大人,不是起义军要造反,这是官逼民反啊!现在人家来给咱们送吃的,大人您向来体恤百姓。为了百姓,您就打开城门吧!”

    温良恭看着城门楼下吃得满嘴流油的街坊百姓们,耳边听着将士们咕噜咕噜的肠鸣,再摸摸自己干瘪的肚子……

    “罢了,开城门!”

    将士们激动山呼:“大人英明!”

    城门楼子上的将士呼啦啦跑下楼,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大饼,我来啦!”

    “兄弟们,能吃饱饭啦!”

    “快走呀!跑慢了只能吃下一锅啦!”

    温良恭的心里有几分酸楚,又有几分自责。

    他一个刺史,居然把百姓们饿成这样,实在是有愧于民。

    师爷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温良恭不动,师爷也只能陪在他身边,生怕这位爷一个想不开,趁着身边没人,就从城门楼子上跳下去。

    燕娘微微仰起头来,如水般的眼眸流转间,笑意盈盈地望向温良恭,娇声喊道:“大人,下来吃烤肠啊~”

    正在迈步下楼的温良恭,猝不及防地与燕娘那明亮如星辰、热情似火焰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一时间,他竟有些失神,只觉得眼前女子的笑容仿佛拥有某种魔力,能够瞬间将他的魂魄勾住。

    温良恭满眼都是燕娘的笑容,一时没留神,一只脚忽然踏空,整个身体猛地向前倾,眼看就要跟地面来个亲密接触。

    “哎呀老爷你可站稳咯!摔了可就抢不到烤肠了!”师爷眼疾手快地扶住温良恭。

    楼下的燕娘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抬手掩住樱唇,又是粲然一笑。

    温良恭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一低头又跟燕娘的笑容对上,两腿又是一软。

    “老爷,您这是饿得头晕了,赶紧坐下缓缓。”

    师爷扶着温良恭在台阶上坐下。

    温良恭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抬头仰望45度角,双目含情地喃喃道:“阿睦,刚刚……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师爷吓了一跳,赶忙给温良恭检查伤势,一双手在他身上乱摸:“是嘎巴一声腿骨折了吗?哎呀老爷,你这就是饿得呀!骨头都脆了,平地还能摔跟头……”

    “什么呀!”温良恭白了一眼何睦:“真是不解风情。”

    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方才温柔多情的样子,傻笑着望天:“我是说,你有没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师爷看了一圈空荡荡的城门楼子,又把目光投向城门楼下被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烤肠摊子,迟疑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问:“是……他们吧唧嘴嚼烤肠的声音吗?”

    “你可真能一句话破坏小清新!”温良恭不满地对师爷又翻了个白眼。

    随即指着天边一朵泛着微微粉色,状如桃心的云朵,嘿嘿傻笑道:“我觉得,我听到了冰雪消融的声音,阿睦,我觉得,爷的春天要来了!”

    师爷哭丧着脸劝道:“老爷啊,您这是饿糊涂了啊!眼瞧着五月都要过完了,这都入夏了,咋还能过回春天呢?

    老爷您听我话,咱也别端着了,这就下楼,赶紧吃俩夹馍喝两碗粥,肚子填饱了,您就没这么多胡思乱想了!”

    旖旎的气氛再次被师爷戳破,温良恭气急败坏地一甩袖子:“哼!你这家伙还真是不解风情,好好的氛围都被你给破坏掉了!真是活该你单身!”

    言毕,站起身来,一甩袖子,把师爷一个人扔在城门楼子上,他提着衣摆跑下楼,去找春天去了。

    师爷站在原地呆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委屈地跺脚大吼:“温良恭!你不也是没媳妇嘛,凭啥笑话我啊!我不服,我要去告诉干妈!”

    ……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冀州。

    有洛青玉拍着胸脯的担保,温良恭也算是相信了裴骁的身份。

    起义军进城,百姓们夹道欢迎。

    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吃饱饭。

    洛青川牵头,给所有百姓重新登记造册,发放粮食和种子,如果家里有人愿意参军,还能凭军属证领到军属待遇。

    裴骁接手了冀州的行政和军事管辖,先派出五百士兵去忠义镇把守。

    洛雪瑶建议延伸城墙:“忠义镇的土壤肥沃,而且已经播种了玉米和土豆,这些地绝对不能丢弃!

    从忠义镇到冀州的这一段路,虽然荒凉,土壤条件也不算特别好,但是可以种植红薯、毛豆,还能种板蓝根、甘草等药材。”

    红薯是很多百姓的口粮,产量跟玉米差不多,都属于高产作物,既能当饭又能当菜。

    温良恭有些疑惑:“现在起义军有十几支,你们不赶紧打去京城,还有心思研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