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以为?祖师遍布三界! > 第110章 这礼,你必须收

你以为?祖师遍布三界! 第110章 这礼,你必须收

    总督府灯火通明。

    因为百姓们反对声音过大,所以一众领导班子正在开紧急会议,大概齐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商量的结果,是没结果。

    自从大清倒台,可谓是人心思乱,谁都想自己掌权,权势倾轧,多方掣肘,乱象纷呈。

    钟明看这段历史时都很纳闷。

    你说这些王八蛋能做到这个位置,总不能真是脓包草蛋吧?

    可偏偏就连尊王攘夷都不会。

    需要人家时就请出来,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了就甩到一边。

    但凡学个曹操呢?

    八百人一入城,迅速抵达总督府,破门而入,养尊处优的大人物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住。

    “怎么处理他们?”

    徐大帅在府中找了一圈,发现钟明压根没进来。

    “尸位其上的蛀虫而已,杀了!”

    阿东张口就来。

    “阿东,别冲动。”

    钟明冷笑:“凌迟!”

    “好嘞!”徐大帅搓着手,满脸兴奋。

    见这里没事了,钟明带着师弟们离开了总督府。

    鹅城这种大城市,是有城隍的。

    城隍虽然说是道教体系里的,但遵行的是儒家那套体系,特别是朱元璋分封之后,有些城隍可达正一品,位及三公,尊崇至极。

    钟明不敢怠慢。

    城隍有三人,都是备受尊崇的历史名人。

    主神位上,供奉着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刘皇”。

    主神位的两侧,分别是明朝的谏臣杨继盛和清官海瑞。

    城隍庙的庙祝是个秃顶老头,一身素布长衫,笑容和蔼可亲,这大半夜也不睡觉,就等在城隍庙前。

    见钟明他们急匆匆赶到,慢条斯理的一伸手:“列位道长,夜色已深,城隍老爷不见客。”

    钟明微微皱眉。

    他调查过这老头。

    佛学圣手贾题韬,是城隍法脉传人,主张三教合一。

    其打小就颖悟过人,天分极高,有过目不忘之能,学识渊博,佛学造诣极深,除此之外儒道医诸多方面都各有成就。

    民间有诗赞之曰:纵横十万里,上下五千年。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钟明行礼道:“原来是贾爷爷,弟子来得匆忙,不曾备下什么礼物,还望海涵。既然老爷休息了,我们也不便打扰。”

    贾老头呵呵笑道:“小道长,老朽并非不通情理,只是天师有令,玄门弟子不得入世,老朽也是听命行事,还请见谅。”

    哦?

    这意思是两不相帮,作壁上观喽?

    钟明眯了眯眼。

    “弟子明白。”

    钟明笑了笑,“只是,来都来了,这些东西再带回去多不像话?弟子不需进庙,只拜进表文一张,聊表敬意。”

    回头吩咐:“梁办。”

    梁办应了一声,推着一辆鸡公车上前,里面装满了香烛纸马,殿阁楼宇,堆起来像座小山。

    贾老头不为所动,依旧笑呵呵的:“哦?这是要贿赂老朽吗?”

    什么话这是。

    “这是弟子一片心意,鹅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皆赖威灵公保佑,不可不谢。”

    我又没拿钱来侮辱你,这是给城隍爷的。

    钟明正容道:“上清茅山弟子,四目恩师座下,天庭司危府,掌籍仙官,阴曹阴律司,司律右卿,钟明,钟藏锋,特来拜谢威灵公感应天尊。”

    真以为我上面没人呢?

    贾老头一怔,无奈摇头:“那就请道长庙外设坛。”

    “多谢贾爷爷。”

    钟明笑的灿烂。

    小样,这礼我是送定了,你不收也得收。

    “师弟,起坛!”

    一行人有备而来,很快开坛。

    钟明登坛,焚香祝表,踏罡步斗。

    如吟如诵:

    “伏以:

    维天有道,神德无边。

    敬禀:

    社稷股肱,天下正神。

    铨福国显忠之行,禀赏善罚恶之仁。

    都邑之主,诸郡侍从。

    所隶十三布政,案判十八真师。

    庙社万年,恩扶亿劫。

    设作福作威之权,造注生注死之柄。

    遇神力以护郢州,遇阴兵而驱夷寇。

    至灵至圣,乃正乃公。

    威灵公感应天尊足下。

    今窃国者倒行逆施,百姓危如累卵,九州有倒悬之急,弟子不量力,愿舍身取义,以正天地,望尊神垂悯。

    今特备香烛纸马,以表微忱,伏望神鉴。

    谨表。”

    唱完,钟明带着阿东阿西一起躬身行礼。

    梁办拿着大火盆,正在烧那一堆东西。

    贾老头在旁边看着,微微叹气。

    他是真不想收这礼,奈何钟明上面下面都有人,不收不行。

    司危府的老大,二郎显圣真君,以前可是天下总城隍都土地,是各地城隍的老上司。

    崔府君就更不用说了,城隍爷的六科八将都是人家手下,想调兵都得看人家脸色。

    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庙里,盘坐蒲团,语声喃喃。

    外面梁办将东西烧完。

    钟明师兄弟三人眼中,城隍庙光明大放,金红光芒,照彻四方,一纸令文从中飘出。

    钟明抬手接下。

    只有一句话:

    “正本清源,乃万民之所望;神器更易,乃天地之正理。”

    成了。

    钟明心中一喜。

    城隍爷说得比较含蓄,大概意思应该就是保持中立。

    但这东西对于钟明来说,就是法理依据。

    就算师父来了,也不能打他!

    辞别贾老头,一行人回到府中。

    徐大帅神情凝重的走上来,“问清楚了,这些人都没什么实权,真正有实权的是齐光,节制鹅城兵马,是袁术的坚定拥护者。”

    “抓到他了吗?”

    钟明快步上前。

    “抓到了,但他态度强硬,通电全国的话,我怕他手下的兵会闹事。”

    “该来的总会来的。”

    钟明摇头。

    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能坚定的走下去。

    次日一早。

    城中百姓大受鼓舞,纷纷上街拥护。

    及至中午,消息便传了出去。

    鹅城内外的军阀们大受震动,齐光的铁杆追随者当即起兵,要诛杀匪徒。

    因时间紧急,有三位离得比较近的团长携手,汇合近五千人,火速奔袭。

    而此时,钟明正在研究鹅城的经济结构,他打算理清思绪之后,先抄几个权贵的家,以充军费。

    还没研究明白,徐大帅就一脸紧张的跑了过来,“刘杨李三位大帅发报斥责我们大逆不道,正带兵过来要围剿我们。”

    钟明满头问号,“啥?他们打之前还要说一声的?”

    这也太老实了吧。

    不知道啥叫奇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