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巅峰:重生后我选择京圈老婆 第31章 三十岁他要达到正处级领导岗位
热门推荐:
神秘复苏:诡异将至
快穿:绝嗣夫君偏宠好孕美人
烟云过眼
二婚嫁豪门被宠疯,前夫和儿子眼睛哭瞎
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
我钓鱼佬,怎么成道家天师了
开局成反派?我强娶未婚妻老祖
逆命相师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晚上十点。
海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
一场持续了近六个小时的专题工作会议终于结束了。
陈秋雨表面上精神奕奕,可是眉宇间却难掩疲惫之色。
作为海州市委书记兼市长,她身上的担子有多重,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海州虽然只是个县级市,可是其常住人口却有上百万,她的每一个决策,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海州百姓的工作生活。
“陈书记,这是刚泡好的茶,可以缓解疲惫,提神醒脑。”
沈秘书亦步亦趋的跟着陈秋雨回到办公室,在陈秋雨开会期间,他一直都守在门外,随时听候吩咐。
“我开会期间没发生什么事吧?”
陈秋雨随口问道。
“没有。”
沈秘书摇了摇头,旋即又话锋一转,“不过陈书记,您昨天在省委专案组碰到的那个朋友来找您了。”
闻言,陈秋雨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猫,猛地站起来问道,“他人呢?”
“早…早就走了。”
沈秘书被陈秋雨的反应吓了一跳,断断续续的回道。
看来那个梁兴瑞跟这位女书记的关系确实不一般,非常的不一般,绝对不单单是朋友那么简单。
“他有没有说什么?”
陈秋雨又问道。
“他说找您有急事,后来听说您在开会,就写了一封信,让我务必转交给您,他说这封信非常重要。”
“信呢?”
“在这。”
沈秘书急忙把梁兴瑞写的那封信交给陈秋雨。
“你先出去吧。”
陈秋雨摆了摆手,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说道,“以后如果是他来找我,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不管我在做什么,知道吗?”
“是陈书记,我记下了。”
沈秘书不由地暗暗庆幸,幸亏他没有给梁兴瑞摆脸色,不然的话,他这个秘书算是做到头了。
待秘书出去关上门,陈秋雨这才急不可耐的拆开手上的信。
秋雨姐:
“专案组已掌握荣达集团制假造假,倒卖文物的铁证,高家犯罪集团覆灭在即。”
“然荣达集团对于海州经济影响巨大,不仅是纳税大户,更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海州经济的一张明信片,对海州意义重大。”
“但是倒卖文物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国法难容,如此一来,海州乃至汉西省委都面临着一个抉择。”
“动不动荣达海运集团?”
看着信中的内容,陈秋雨的心沉到了谷底。
因为梁兴瑞所说正是她忧心的问题。
打击违法犯罪没有错,可是荣达海运集团对海州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打击违法犯罪的代价是地方经济震荡下滑,社会骚乱,大量的百姓失业,民怨沸腾,那这个事情就要打个问号了。
“我有一计可解此困局。”
“秋雨姐可向省委领导提出请求,责令税务、工商、审计、公安、银行等部门组成调查和平稳过渡工作组进驻荣达集团和荣威远航公司,全面接手其生产经营。”
“引入银行资金将荣达和荣威合并为一家由地方政府控股的民营企业。”
“如此便可保证相关部门在逮捕高家等人之后,荣达和荣威不会就此破产,影响海州的经济。”
妙啊!
太妙了!
看完梁兴瑞提出的建议和破局的思路之后,陈秋雨不由地喜上眉梢。
这可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啊。
自从那日董仲宇跟她说荣达集团可能涉嫌倒卖国家文物后,她就一直担心事情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荣达集团和荣威远航都是高智民一手创立的,这两家公司的高层几乎全是高家人及其亲信。
一旦高智民他们被抓,这两家公司恐怕会顷刻倒塌,届时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对海州的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
最可怕的是,荣达和荣威为海州人提供了几千个岗位,这些人一旦失去了工作,说不定就会闹事。
而梁兴瑞在信中提出的破局之法,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和麻烦。
“秋雨姐,我来市委找你就是为了告诉你这些,你要赶紧把我的想法整理成一份可行性的报告递交省委,千万别让人捷足先登了,这可是一份不小的政绩。”
“时间有限,我就不说别的了,希望秋雨姐你多注意休息,公务再繁忙也不能不顾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陈秋雨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没想到梁兴瑞跑到市委来找她,居然是为了给自己出谋划策,解决荣达集团这个棘手的麻烦。
是她误会了,她还以为梁兴瑞有事求她帮忙呢。
面对梁兴瑞的关怀和惦念,陈秋雨满心欢喜,就跟吃了蜜似的,别提有多甜了。
“小兴瑞,你的信我收到了,谢谢你为我出谋划策,你的想法很好,我会马上写一份具体详细的报告递交省委的,这次算姐欠你一个人情。”
陈秋雨知道梁兴瑞在办案期间不能用手机联系外界,可她还是忍不住给梁兴瑞发了个消息。
这是七年来,她最开心的一天。
梁兴瑞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要是能把他调到身边来工作就好了。”
陈秋雨暗暗想道。
从梁兴瑞在信中表达的想法来看,他的政治见识和敏锐度相当高。
一般来说,不是主政一方的领导,不会考虑荣达海运集团出事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偏偏梁兴瑞就想到了,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样的人让他在纪委没日没夜的查案审人有点屈才了。
旋即,陈秋雨就拿起手机拨打了一个号码。
“外公,还没睡呢?”
电话接通后,陈秋雨颇有点撒娇的问道。
“你这丫头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说话的语气都和平常不一样。”
“外公你猜得真准,我确实是有件事想求外公你帮个忙。”
这是第一次陈秋雨跟自己的外公说“求”字。
“怎么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是这样的,我在海州这边遇到一个朋友……”
陈秋雨把梁兴瑞专程跑到市委来找她,没见到她人,又托秘书给她写了一封信的事情以及信中的内容简单的讲了一遍。
“所以你想求老头子什么事?”
陈秋雨咬了咬牙,“能不能麻烦外公卖个面子,跟南江市委组织部或者汉西省委的领导说说把他留在海州?”
“丫头,你把他留下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私情啊?”
听到外公这么问,陈秋雨有点心虚的说道,“当然是为了工作,他是个人才,应该给他更大的舞台施展他的才华。”
“丫头,我们是什么样的家庭你应该知道,你们俩怕是有缘无分。”
“外公,我和他真的……”
然而不等陈秋雨说完,陈老就打断了她的解释,“从你说的这件事来看,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可以给他个机会,就看他能走到哪一步了。”
“三十岁,如果三十岁之前,他能走到正处级领导岗位,你们俩的事外公我原则上不反对,甚至还可以帮你在你妈妈面前美言两句。”
闻言,陈秋雨脸上顿时露出一抹难以言表的激动,“真的?”
“哈哈哈,丫头,你不是说你和他不是那种关系吗?”
陈秋雨反应过来后,当即嘟囔着嘴,“外公,你骗我,我以后都不理你了。”
“外公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你们俩要想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三十岁之前他必须要达到正处级领导岗位,这是底线,他要证明自己有资格娶陈家的女儿。”
“可是他现在才只是一个科员,六年时间从科员到正处级领导岗位,外公,这个要求太苛刻了。”
陈秋雨咬着嘴唇说道。
她二十二岁成为中央选调生,挂职正科级的共青团委中学和少年工作部的副部长,一路顺风顺水才堪堪在即将二十九岁的年纪达到正处级的领导岗位。
梁兴瑞都已经二十四了,才只是个科员,怎么在六年内走到正处级领导岗位啊。
“你觉得不行的话,外公劝你趁早断了这段感情,长痛不如短痛。”
陈秋雨深吸了一口气,“好,那外公你要怎么安排?”
“海州的案子结束后,我会安排他调离纪委,下基层去锻炼,这也是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基础,但如果他能力不行就留在基层发光发热吧。”
陈秋雨有些不甘心,“外公,不能把他调到我身边吗?”
“丫头,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外公这已经是给你们创造机会了,明白吗?”
“好吧。”
海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
一场持续了近六个小时的专题工作会议终于结束了。
陈秋雨表面上精神奕奕,可是眉宇间却难掩疲惫之色。
作为海州市委书记兼市长,她身上的担子有多重,面临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海州虽然只是个县级市,可是其常住人口却有上百万,她的每一个决策,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海州百姓的工作生活。
“陈书记,这是刚泡好的茶,可以缓解疲惫,提神醒脑。”
沈秘书亦步亦趋的跟着陈秋雨回到办公室,在陈秋雨开会期间,他一直都守在门外,随时听候吩咐。
“我开会期间没发生什么事吧?”
陈秋雨随口问道。
“没有。”
沈秘书摇了摇头,旋即又话锋一转,“不过陈书记,您昨天在省委专案组碰到的那个朋友来找您了。”
闻言,陈秋雨像是被踩了尾巴的小猫,猛地站起来问道,“他人呢?”
“早…早就走了。”
沈秘书被陈秋雨的反应吓了一跳,断断续续的回道。
看来那个梁兴瑞跟这位女书记的关系确实不一般,非常的不一般,绝对不单单是朋友那么简单。
“他有没有说什么?”
陈秋雨又问道。
“他说找您有急事,后来听说您在开会,就写了一封信,让我务必转交给您,他说这封信非常重要。”
“信呢?”
“在这。”
沈秘书急忙把梁兴瑞写的那封信交给陈秋雨。
“你先出去吧。”
陈秋雨摆了摆手,旋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说道,“以后如果是他来找我,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不管我在做什么,知道吗?”
“是陈书记,我记下了。”
沈秘书不由地暗暗庆幸,幸亏他没有给梁兴瑞摆脸色,不然的话,他这个秘书算是做到头了。
待秘书出去关上门,陈秋雨这才急不可耐的拆开手上的信。
秋雨姐:
“专案组已掌握荣达集团制假造假,倒卖文物的铁证,高家犯罪集团覆灭在即。”
“然荣达集团对于海州经济影响巨大,不仅是纳税大户,更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是海州经济的一张明信片,对海州意义重大。”
“但是倒卖文物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国法难容,如此一来,海州乃至汉西省委都面临着一个抉择。”
“动不动荣达海运集团?”
看着信中的内容,陈秋雨的心沉到了谷底。
因为梁兴瑞所说正是她忧心的问题。
打击违法犯罪没有错,可是荣达海运集团对海州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打击违法犯罪的代价是地方经济震荡下滑,社会骚乱,大量的百姓失业,民怨沸腾,那这个事情就要打个问号了。
“我有一计可解此困局。”
“秋雨姐可向省委领导提出请求,责令税务、工商、审计、公安、银行等部门组成调查和平稳过渡工作组进驻荣达集团和荣威远航公司,全面接手其生产经营。”
“引入银行资金将荣达和荣威合并为一家由地方政府控股的民营企业。”
“如此便可保证相关部门在逮捕高家等人之后,荣达和荣威不会就此破产,影响海州的经济。”
妙啊!
太妙了!
看完梁兴瑞提出的建议和破局的思路之后,陈秋雨不由地喜上眉梢。
这可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啊。
自从那日董仲宇跟她说荣达集团可能涉嫌倒卖国家文物后,她就一直担心事情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荣达集团和荣威远航都是高智民一手创立的,这两家公司的高层几乎全是高家人及其亲信。
一旦高智民他们被抓,这两家公司恐怕会顷刻倒塌,届时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对海州的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冲击。
最可怕的是,荣达和荣威为海州人提供了几千个岗位,这些人一旦失去了工作,说不定就会闹事。
而梁兴瑞在信中提出的破局之法,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和麻烦。
“秋雨姐,我来市委找你就是为了告诉你这些,你要赶紧把我的想法整理成一份可行性的报告递交省委,千万别让人捷足先登了,这可是一份不小的政绩。”
“时间有限,我就不说别的了,希望秋雨姐你多注意休息,公务再繁忙也不能不顾身体,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陈秋雨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
没想到梁兴瑞跑到市委来找她,居然是为了给自己出谋划策,解决荣达集团这个棘手的麻烦。
是她误会了,她还以为梁兴瑞有事求她帮忙呢。
面对梁兴瑞的关怀和惦念,陈秋雨满心欢喜,就跟吃了蜜似的,别提有多甜了。
“小兴瑞,你的信我收到了,谢谢你为我出谋划策,你的想法很好,我会马上写一份具体详细的报告递交省委的,这次算姐欠你一个人情。”
陈秋雨知道梁兴瑞在办案期间不能用手机联系外界,可她还是忍不住给梁兴瑞发了个消息。
这是七年来,她最开心的一天。
梁兴瑞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要是能把他调到身边来工作就好了。”
陈秋雨暗暗想道。
从梁兴瑞在信中表达的想法来看,他的政治见识和敏锐度相当高。
一般来说,不是主政一方的领导,不会考虑荣达海运集团出事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偏偏梁兴瑞就想到了,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样的人让他在纪委没日没夜的查案审人有点屈才了。
旋即,陈秋雨就拿起手机拨打了一个号码。
“外公,还没睡呢?”
电话接通后,陈秋雨颇有点撒娇的问道。
“你这丫头是不是有什么事啊,说话的语气都和平常不一样。”
“外公你猜得真准,我确实是有件事想求外公你帮个忙。”
这是第一次陈秋雨跟自己的外公说“求”字。
“怎么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是这样的,我在海州这边遇到一个朋友……”
陈秋雨把梁兴瑞专程跑到市委来找她,没见到她人,又托秘书给她写了一封信的事情以及信中的内容简单的讲了一遍。
“所以你想求老头子什么事?”
陈秋雨咬了咬牙,“能不能麻烦外公卖个面子,跟南江市委组织部或者汉西省委的领导说说把他留在海州?”
“丫头,你把他留下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私情啊?”
听到外公这么问,陈秋雨有点心虚的说道,“当然是为了工作,他是个人才,应该给他更大的舞台施展他的才华。”
“丫头,我们是什么样的家庭你应该知道,你们俩怕是有缘无分。”
“外公,我和他真的……”
然而不等陈秋雨说完,陈老就打断了她的解释,“从你说的这件事来看,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可以给他个机会,就看他能走到哪一步了。”
“三十岁,如果三十岁之前,他能走到正处级领导岗位,你们俩的事外公我原则上不反对,甚至还可以帮你在你妈妈面前美言两句。”
闻言,陈秋雨脸上顿时露出一抹难以言表的激动,“真的?”
“哈哈哈,丫头,你不是说你和他不是那种关系吗?”
陈秋雨反应过来后,当即嘟囔着嘴,“外公,你骗我,我以后都不理你了。”
“外公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你们俩要想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三十岁之前他必须要达到正处级领导岗位,这是底线,他要证明自己有资格娶陈家的女儿。”
“可是他现在才只是一个科员,六年时间从科员到正处级领导岗位,外公,这个要求太苛刻了。”
陈秋雨咬着嘴唇说道。
她二十二岁成为中央选调生,挂职正科级的共青团委中学和少年工作部的副部长,一路顺风顺水才堪堪在即将二十九岁的年纪达到正处级的领导岗位。
梁兴瑞都已经二十四了,才只是个科员,怎么在六年内走到正处级领导岗位啊。
“你觉得不行的话,外公劝你趁早断了这段感情,长痛不如短痛。”
陈秋雨深吸了一口气,“好,那外公你要怎么安排?”
“海州的案子结束后,我会安排他调离纪委,下基层去锻炼,这也是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基础,但如果他能力不行就留在基层发光发热吧。”
陈秋雨有些不甘心,“外公,不能把他调到我身边吗?”
“丫头,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外公这已经是给你们创造机会了,明白吗?”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