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77章 共同利益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77章 共同利益

    “末将觉得允通殿下非常合适,他才华横溢又能文能武,锻炼一下就能挑起大梁。”

    顿时之间,在这座帅帐之中,

    许多从淮西出身的将领皆表现出对蓝玉言论的支持。

    显然,维护太子朱标及朱允通的选择,深得他们内心认可。

    当然这也是基于他们的共同利益考虑。

    唯有冯胜和耿炳文两人没有发言,选择保持沉默。

    此刻倒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但这也无可厚非。

    他们虽说同样是出自淮西之地,和太子的关系颇为密切。

    但却向来注重明哲保身,善于自处。

    一向与淮西集团中的成员刻意拉开距离,以示自己绝不会参与结党之嫌。

    平日为人处世可谓极为小心谨慎。

    此刻,

    看到这幕场面,

    老朱心中已然腾升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杀机。

    但他越是真正愤怒,外表反倒越加波澜不惊,毫不外露。

    他平静地看着对面的蓝玉,眸中闪过一丝寒意。

    显见,蓝玉此刻已经是有些忘乎所以了。

    他不但完全没有体会到凉国公这一封号里的告诫意味,

    反而愈发得意狂妄起来。

    只是,蓝玉及诸多淮西将帅们这般强烈反对朱政的行为……

    朱允炆受到格外重视,这在他意料之内。

    而当朱政的身份公开后,他们定会更加反对。

    但那又怎样?从他决定让朱政成为继承人时,就已经有了全盘准备,具备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任何阻碍朱政前路的障碍,他都将坚决清除!眼下,不过是一向捉摸不透的老朱在进行试探罢了。

    虽然对这次试探的结果颇为不满,但短暂沉默后,朱元璋眼神陡然凌厉,气势暴涨。

    他的目光看似漫不经心却极沉重地落在蓝玉身上,缓缓问道:“蓝玉,你的意思难道是,朕任用何人还要听你的?”声音威严雄浑,犹如龙吟,皇帝的威压宛若一座监狱笼罩四方。

    刹那间,一股霸气十足、足以震慑天下的人气势汹汹扑向蓝玉。

    蓝玉一听这话,立刻惊出一身冷汗,抬头看向朱元璋,心中那份骄傲顿时消减大半。

    他急忙想摇头解释,然而还不等开口,便见朱元璋再次瞪眼质问:“若是朕坚持这样做,你又能怎样?”

    蓝玉面色惨白,在朱元璋的目光压制下有些抬不起头,冷汗直流。

    忆及皇帝向来的独裁果断之性,他在犹豫了许久之后最终没敢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只能强压内心不满低声说:“末将纵使粉身碎骨也不敢违背陛下意愿,请陛下圣裁。”

    随后朱元璋冷冷哼了一声,又望向傅友德、王弼等其他淮西将领询问他们的意见。

    而见一向刚硬的蓝玉都低头妥协,其他人哪敢有异言,赶忙俯身应道:“末将等人自当遵从陛下旨意!”

    这场让人屏息凝神的对话,似无形刀剑相互碰撞,使营帐中的空气变得紧绷起来。

    就在此刻,作为主角的朱政反倒像个旁观者般静静地观察着面前这群淮西武将们。

    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在越来越成熟的视角来看,由蓝玉领导的这批淮西将士虽然很多时候对于老朱忠心耿耿,是他重要的辅佐力量,但有时也不乏束缚作用,归根究底是因为利益驱动。

    尽管现在凭借老朱无与伦比的威信成功将自己的意愿传达实施下去,但朱政并不会天真以为这事就到此为止,蓝玉等人便会接纳自己。

    如果想要在明军中稳住位置,并且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这条路还很长。

    不过再想想,蓝玉这个人的态度确实过于傲慢膨胀了,竟敢在公众场合质疑朱元璋的命令。

    真是不知他是脑子不清楚,还是因为最近屡立战功而忘乎所以。

    这也难怪他最后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朱标去世之后,老朱断不可能允许这么个骄横无礼的蓝玉继续带领众多淮西将领给皇太孙制造麻烦,除掉他是势在必行之事。

    就在这当口,朱政正思索之际,朱元璋已然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嗯,这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多费唇舌。”

    说完,老朱把头转向朱政,语气温和得如同春风吹拂,问道:“麟儿,你来谈谈,关于退役士兵转业的制度安排。

    在涉及具体营地名额分配的时候,应该怎样进行?”声音落下,大帐里蓝玉等多位武将的目光一下子就汇聚过来,全都看向一直以来静静无声的朱政,那些从战场厮杀中走来的将领们散发出的气势扑面而来。

    这是朱政的初次登场!然而,他却完全未受干扰,毫不慌乱地直视蓝玉等人犹如猛兽般的目光,缓缓开口道:“我之前已经跟爷爷讨论过,退役军人转业制度必须设立一个考核的标准。

    毕竟这项制度刚刚实施,不可能一开始就容纳太多人,只能先给出少量的名额,要一步步逐步推进。

    等到捕快治安系统的情况更为明朗并顺利运转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可以转业的老兵人数了。

    因此具体的名额下放到各个营级单位,必然会根据各营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配置,甚至出现较大差距也是很正常的。”讲到这,他停了一下,环顾周围的一众人后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让大家都接受的办法去分配这些名额,那么想必现场各位将军心中都不会认同,同时那些未能获得资格的老兵也一定会产生不满情绪,一件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

    朱政侃侃而谈着自己的计划。

    而在场的大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战阵悍将,对于这些制度施行的原因听得一脸迷茫。

    不过最后一部分他们确实听明白了,也就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是的,确实需要有一个大家都能够信服的方式来进行名额分配。

    如果自己得到的少,他们自然无法忍受,他们的属下士兵也不会甘心;但如果有机会多争些名额回来,那就不仅自己有面子,在兄弟间也能抬得起头来!所以此刻他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朱政,想听听他会怎么个分配法!

    见此情形,朱元璋微微笑了一下,心甘情愿为朱政铺好台阶,随即开口询问道:“麟儿,你就别卖关子了。

    直接说吧,你想出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心悦诚服地认可呢?”

    众目注视之下,朱政也没有再故作神秘,简洁明了地说出了他的主意——“演武!”他进一步解释:“我认为可以组织一次涵盖全军的大规模军事演练。

    到时候根据各营表现情况来分配转业名额。

    表现出色的单位就多给些机会,表现较差的自然就得少一些。

    实力强弱分明处理,这便是最公正的方式了。

    不知爷爷657还有各位将军有什么看法吗?”

    话语结束,所有武将的眼睛顿时都亮了起来。

    军队内部本来就是一个讲究强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地方,这种按照实际能力比拼的方式分配谁会不满意呢?

    于是一双嗓门此起彼伏地附和起来:“好,这个建议太好了!究竟哪个营应该拿到更多的名额,一比就知道了!”

    “嗯,这个办法很不错。

    这么办下来,优劣一眼便知,相信不会有什么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