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3章 朱元璋:要是咱的孩子多好啊!
热门推荐:
七零炮灰,杀手女王带崽逆天改命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崩铁:云骑小姐与普通的我
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赌场出千,没人比我更专业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大秦哀歌
完蛋!我被校花包围了
“嗯…”
朱元璋稍加思索后点头示意,然后将朱政递给刘和,并伸手轻轻召唤了一旁侍候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下一刻,这位如影随形的锦衣卫头目应声现身,躬身致敬。
“派遣几个得力的人沿着青溪河查一查这个孩子的来历。”朱元璋淡然吩咐道。
“遵旨!”
毛骧行礼后退下。
随后,朱元璋转过身来对刘和说:“先把这个孩子带回宫吧,等锦衣卫查明白了情况再说。”
话音刚落,他就注意到了刘和脸上出现的不同寻常的神情。
“怎么了?”他询问道。
只见刘和小心翼翼抱着朱政来到跟前:“陛下,请看……这孩子好像只喜欢亲近您一个人呢。”
朱元璋微微皱眉,走近细看——只见朱政的小脸上少了先前的快乐表情,变得有些不满的模样。
刘和解释道:“当刚才陛下将他交给我的时候,他的脸色就变了,虽说没有哭闹,但显然不愿离开您的怀抱。”
朱元璋显得惊讶又好奇。
“咦?”他将朱政再次抱回怀中时发现这孩子瞬间就又变回到了之前的开朗样儿。
朱政笑着伸出小手来拔弄朱元璋的胡须,让朱元璋不由得发出了愉快的声音:“哎呀,真是奇怪了!看来这小子真当我是个熟人啊,哈哈。”
朱元璋心情愈发愉悦,感到一种强烈的被人需要感所带来的满足。
这种感觉是如此真实,没人会觉得一个小婴孩懂得虚情假意。
朱元璋深信这是一种命中注定般的相遇加上天赋技能《龙章凤姿》及《百病不侵》所赋予的好感增益。
这一切其实皆源于朱政有意制造的效果。
尽管他能做的事情有限,但他通过区别对待的方法努力提升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正如人们所说的,在很多情况下开心与愉悦都来自于比较。
我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或待遇便是幸福与满足的基础!
旁边观看着这一幕的刘和也忍不住发出赞叹。
看见朱元璋的高兴,他立刻迎合道:
“陛下乃上天之子,初生婴儿都本能地向您示好,哪像我们这些平凡之人。”
“看来,这孩子真和朕是有缘……”
平时听这样谄媚的话语可能会不屑一顾,然而此时,朱元璋看到刚才朱政的变化实在惊人,内心也不由得更添了一份信任,笑容越发灿烂,并频频点头同意。
于是不再让别人照顾朱政,而是自己带着孩子一起坐上了御驾回返皇宫的路上。
期间他不停戏逗朱政,尽情体验着含饴弄孙的乐趣。
对一个忙着东征西战连孩子们都没时间照拂的父亲而言,这样的父子互动是一种全新的、难以忘怀的经历。
即使最近几年里新添了几位皇子皇孙,忙碌的日程也让朱元璋无暇享受这些天伦之乐。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
朱元璋实在无法忍受孩子时常哭闹所制造的混乱。
然而,朱政却显得与众不同。
一路上他不吵不闹,举止异常乖巧懂事。
不仅如此,朱政的容貌也远超普通小孩儿,俊美非凡。
再加上那种莫名的好感,
这些都是让朱元璋格外耐心和喜爱的重要因素。
更奇妙的是,仅与朱政相处片刻,朱元璋的心情便大为愉悦。
那些因马皇后离世而积压的忧郁,以及长期疲劳的身体似乎都有了好转。
这让朱元璋坚信这孩子与他有种特殊缘分。
望着已经熟睡的、容貌精致可爱的朱政,
朱元璋不禁露出一丝微笑,随即轻轻叹息:“这孩子确实讨喜,可惜……若是自家骨肉该多好。”
……
与此同时,锦衣卫这边。
毛骧迅速安排了几个人,沿着青溪河展开了调查。
对于朱元璋的任务,
毛骧丝毫不敢懈怠,必须严格按照指示执行。
不过,这类任务自然无须亲自出面,
他还在忙于追查胡惟庸的余党和最近爆发的空印案。
因此,只是下令由一个千户派遣手下调查此事。
面对这种苦差,下属们难免有所怨言。
尤其是那些没什么油水和功劳的活,
更没有人愿意去做。
最终,
曾经与那位千户有嫌隙而不受重视的宋忠,
顺理成章地领下了这项差事。
带着几个手下的士兵,他们沿青溪河向上游走去,开始调查。
沿途,这些手下叫苦连天:“唉,倒霉到家了,好事总是轮不到咱,
反倒是这样的苦力活总是派给我等。”
“谁说不是呢?只能怪我们运气不好,没后台可投。”
“前不久听说李虎抄了一处胡惟庸旧府,立下不少功劳还大发横财。
咱们这境遇根本不能比。”
……
见手下们越聊越抱怨,宋忠皱起了眉头,厉声喝止道:“够了!都别说了。
事情已经这样,抓紧把任务完成才是。”
众人见他发怒,便不再言语,虽不甘心但也没了声响。
面对这种情况,
宋忠自己也很无奈。
其他人忙着去抄家或是立功,
而他们则被分到了这个寻找弃婴的任务。
内心的不平衡在所难免。
更何况自己曾经得罪了那个千户,
从前不过是同僚,如今攀上了毛骧指挥使的高位后,
便处处针对宋忠,使他处处受限,仕途十分坎坷。
若非蒋瓛大人觉得他还算有些能力,
恐怕早就被踢出了锦衣卫。
可这般日子长此以往,饭碗早晚都会不保。
想到此处,
宋忠又叹了一口气。
此时,他只能把烦恼先抛在脑后,
集中精力把眼前的任务完成再考虑下一步。
一行人继续沿青溪河探访多个村庄,结果一无所获。
有一个家庭确实曾遗弃过女婴,但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并不符合现状;
至于近期有弃男婴的情况更是杳无音讯。
经过一天的努力,仍然没有结果。
此时,他们来到了青溪河的一处分叉口附近的村子。
前方的希望愈加渺茫,也许这婴儿并非此地之人所弃。
而且若再深入,单凭这几个人力量不足,还需要增派人手。
宋忠思虑之后,决定查完这个村子就回去。
请示一下,具体该怎么做才好。
此时,宋忠径直朝几名正在询问村民的手下走去。
可是刚迈出几步,宋忠的目光猛地一紧,似乎发现了异样之处。
他定睛望去,人群中的一个老农引起了他的注意。
凭借他在锦衣卫多年的经验,宋忠感觉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并不简单。
现场的村民们面对锦衣卫或茫然、或警惕,甚至带着些许敌意,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表情。
然而,只有这个老农显得犹豫不决,欲言又止。
当宋忠走近时,这名老农忽然主动开口,询问了关于几人查问的弃婴的情况——是否还活着,又是出自哪一家人。
听到这句话,宋忠心里有了一些眉目:这名老农很可能知道一些内情,甚至有可能是遗弃那孩子的元凶。
想到此,宋忠毫不迟疑,立刻大步走上前去,用严厉的声音盘问道。
老农只是普通村民,并未见识过如此场面。
于是,在宋忠展示完身份,略施威胁和劝说之下,便很快就交代了实情。
果不其然,老农正是那个抛弃婴儿的人。
原来那个孩子是一个未婚先孕女子生下的,不知父亲是谁,且已经因难产去世。
村子中的宗族对此深感耻辱,决定要溺毙这个婴儿,而这项任务交给了老农。
但是,老农于心不忍杀死一个无辜的生命,却也不能反抗宗族命令。
左右为难之下,老农将婴儿放入青溪河中,听从天意。
就这样,婴儿顺着青溪河道流下,最终被圣上所救。
听完一切,宋忠心中感叹这孩子确是有幸,但对老农讲述的内容并无过多怀疑。
这种事情在当时的社会并不鲜见,因此也不足为奇。
任务已然完成了,宋忠只需回去向上级汇报。
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置,自有人做主,无须他来操心。
“这位大人……恳求您千万别把这话宣扬出去。”老农如实说出原委后满心担忧地看着宋忠,“否则俺会在村里受罚,无法再生存下去。”
宋忠随意地点了点头,完全明白老农的顾虑。
家族权威在当地甚至能胜过大明法律,违反规矩的确会带来麻烦。
安慰了一番老农后,宋忠转身准备离去。
老农也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庆幸的笑容。
虽然自己没多少世面经验,但也知道,若这些官员找来了,则代表孩子肯定还在人间,他做了好事也感到欣慰。
“这也算是给那死去的女孩一个交代了,她的灵魂或许也能安息。
可怜她心地善良竟遭如此厄运,原本以为伺候皇爷进宫后必有一番好运,谁知道结果竟是这般……”
正说着,前方刚刚起步没多远的宋忠突然停住了脚步。
紧接着他猛然回身,直勾勾地盯着老农追问到:“你说什么?什么叫她进过皇宫?”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老农顿时愣住,呆呆看着变得凶狠无比的宋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朱元璋稍加思索后点头示意,然后将朱政递给刘和,并伸手轻轻召唤了一旁侍候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下一刻,这位如影随形的锦衣卫头目应声现身,躬身致敬。
“派遣几个得力的人沿着青溪河查一查这个孩子的来历。”朱元璋淡然吩咐道。
“遵旨!”
毛骧行礼后退下。
随后,朱元璋转过身来对刘和说:“先把这个孩子带回宫吧,等锦衣卫查明白了情况再说。”
话音刚落,他就注意到了刘和脸上出现的不同寻常的神情。
“怎么了?”他询问道。
只见刘和小心翼翼抱着朱政来到跟前:“陛下,请看……这孩子好像只喜欢亲近您一个人呢。”
朱元璋微微皱眉,走近细看——只见朱政的小脸上少了先前的快乐表情,变得有些不满的模样。
刘和解释道:“当刚才陛下将他交给我的时候,他的脸色就变了,虽说没有哭闹,但显然不愿离开您的怀抱。”
朱元璋显得惊讶又好奇。
“咦?”他将朱政再次抱回怀中时发现这孩子瞬间就又变回到了之前的开朗样儿。
朱政笑着伸出小手来拔弄朱元璋的胡须,让朱元璋不由得发出了愉快的声音:“哎呀,真是奇怪了!看来这小子真当我是个熟人啊,哈哈。”
朱元璋心情愈发愉悦,感到一种强烈的被人需要感所带来的满足。
这种感觉是如此真实,没人会觉得一个小婴孩懂得虚情假意。
朱元璋深信这是一种命中注定般的相遇加上天赋技能《龙章凤姿》及《百病不侵》所赋予的好感增益。
这一切其实皆源于朱政有意制造的效果。
尽管他能做的事情有限,但他通过区别对待的方法努力提升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正如人们所说的,在很多情况下开心与愉悦都来自于比较。
我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或待遇便是幸福与满足的基础!
旁边观看着这一幕的刘和也忍不住发出赞叹。
看见朱元璋的高兴,他立刻迎合道:
“陛下乃上天之子,初生婴儿都本能地向您示好,哪像我们这些平凡之人。”
“看来,这孩子真和朕是有缘……”
平时听这样谄媚的话语可能会不屑一顾,然而此时,朱元璋看到刚才朱政的变化实在惊人,内心也不由得更添了一份信任,笑容越发灿烂,并频频点头同意。
于是不再让别人照顾朱政,而是自己带着孩子一起坐上了御驾回返皇宫的路上。
期间他不停戏逗朱政,尽情体验着含饴弄孙的乐趣。
对一个忙着东征西战连孩子们都没时间照拂的父亲而言,这样的父子互动是一种全新的、难以忘怀的经历。
即使最近几年里新添了几位皇子皇孙,忙碌的日程也让朱元璋无暇享受这些天伦之乐。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在于,
朱元璋实在无法忍受孩子时常哭闹所制造的混乱。
然而,朱政却显得与众不同。
一路上他不吵不闹,举止异常乖巧懂事。
不仅如此,朱政的容貌也远超普通小孩儿,俊美非凡。
再加上那种莫名的好感,
这些都是让朱元璋格外耐心和喜爱的重要因素。
更奇妙的是,仅与朱政相处片刻,朱元璋的心情便大为愉悦。
那些因马皇后离世而积压的忧郁,以及长期疲劳的身体似乎都有了好转。
这让朱元璋坚信这孩子与他有种特殊缘分。
望着已经熟睡的、容貌精致可爱的朱政,
朱元璋不禁露出一丝微笑,随即轻轻叹息:“这孩子确实讨喜,可惜……若是自家骨肉该多好。”
……
与此同时,锦衣卫这边。
毛骧迅速安排了几个人,沿着青溪河展开了调查。
对于朱元璋的任务,
毛骧丝毫不敢懈怠,必须严格按照指示执行。
不过,这类任务自然无须亲自出面,
他还在忙于追查胡惟庸的余党和最近爆发的空印案。
因此,只是下令由一个千户派遣手下调查此事。
面对这种苦差,下属们难免有所怨言。
尤其是那些没什么油水和功劳的活,
更没有人愿意去做。
最终,
曾经与那位千户有嫌隙而不受重视的宋忠,
顺理成章地领下了这项差事。
带着几个手下的士兵,他们沿青溪河向上游走去,开始调查。
沿途,这些手下叫苦连天:“唉,倒霉到家了,好事总是轮不到咱,
反倒是这样的苦力活总是派给我等。”
“谁说不是呢?只能怪我们运气不好,没后台可投。”
“前不久听说李虎抄了一处胡惟庸旧府,立下不少功劳还大发横财。
咱们这境遇根本不能比。”
……
见手下们越聊越抱怨,宋忠皱起了眉头,厉声喝止道:“够了!都别说了。
事情已经这样,抓紧把任务完成才是。”
众人见他发怒,便不再言语,虽不甘心但也没了声响。
面对这种情况,
宋忠自己也很无奈。
其他人忙着去抄家或是立功,
而他们则被分到了这个寻找弃婴的任务。
内心的不平衡在所难免。
更何况自己曾经得罪了那个千户,
从前不过是同僚,如今攀上了毛骧指挥使的高位后,
便处处针对宋忠,使他处处受限,仕途十分坎坷。
若非蒋瓛大人觉得他还算有些能力,
恐怕早就被踢出了锦衣卫。
可这般日子长此以往,饭碗早晚都会不保。
想到此处,
宋忠又叹了一口气。
此时,他只能把烦恼先抛在脑后,
集中精力把眼前的任务完成再考虑下一步。
一行人继续沿青溪河探访多个村庄,结果一无所获。
有一个家庭确实曾遗弃过女婴,但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并不符合现状;
至于近期有弃男婴的情况更是杳无音讯。
经过一天的努力,仍然没有结果。
此时,他们来到了青溪河的一处分叉口附近的村子。
前方的希望愈加渺茫,也许这婴儿并非此地之人所弃。
而且若再深入,单凭这几个人力量不足,还需要增派人手。
宋忠思虑之后,决定查完这个村子就回去。
请示一下,具体该怎么做才好。
此时,宋忠径直朝几名正在询问村民的手下走去。
可是刚迈出几步,宋忠的目光猛地一紧,似乎发现了异样之处。
他定睛望去,人群中的一个老农引起了他的注意。
凭借他在锦衣卫多年的经验,宋忠感觉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并不简单。
现场的村民们面对锦衣卫或茫然、或警惕,甚至带着些许敌意,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表情。
然而,只有这个老农显得犹豫不决,欲言又止。
当宋忠走近时,这名老农忽然主动开口,询问了关于几人查问的弃婴的情况——是否还活着,又是出自哪一家人。
听到这句话,宋忠心里有了一些眉目:这名老农很可能知道一些内情,甚至有可能是遗弃那孩子的元凶。
想到此,宋忠毫不迟疑,立刻大步走上前去,用严厉的声音盘问道。
老农只是普通村民,并未见识过如此场面。
于是,在宋忠展示完身份,略施威胁和劝说之下,便很快就交代了实情。
果不其然,老农正是那个抛弃婴儿的人。
原来那个孩子是一个未婚先孕女子生下的,不知父亲是谁,且已经因难产去世。
村子中的宗族对此深感耻辱,决定要溺毙这个婴儿,而这项任务交给了老农。
但是,老农于心不忍杀死一个无辜的生命,却也不能反抗宗族命令。
左右为难之下,老农将婴儿放入青溪河中,听从天意。
就这样,婴儿顺着青溪河道流下,最终被圣上所救。
听完一切,宋忠心中感叹这孩子确是有幸,但对老农讲述的内容并无过多怀疑。
这种事情在当时的社会并不鲜见,因此也不足为奇。
任务已然完成了,宋忠只需回去向上级汇报。
至于接下来如何处置,自有人做主,无须他来操心。
“这位大人……恳求您千万别把这话宣扬出去。”老农如实说出原委后满心担忧地看着宋忠,“否则俺会在村里受罚,无法再生存下去。”
宋忠随意地点了点头,完全明白老农的顾虑。
家族权威在当地甚至能胜过大明法律,违反规矩的确会带来麻烦。
安慰了一番老农后,宋忠转身准备离去。
老农也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庆幸的笑容。
虽然自己没多少世面经验,但也知道,若这些官员找来了,则代表孩子肯定还在人间,他做了好事也感到欣慰。
“这也算是给那死去的女孩一个交代了,她的灵魂或许也能安息。
可怜她心地善良竟遭如此厄运,原本以为伺候皇爷进宫后必有一番好运,谁知道结果竟是这般……”
正说着,前方刚刚起步没多远的宋忠突然停住了脚步。
紧接着他猛然回身,直勾勾地盯着老农追问到:“你说什么?什么叫她进过皇宫?”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老农顿时愣住,呆呆看着变得凶狠无比的宋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