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逃荒农女,我带弟妹成权贵 第106章 合作
“试什么?”
“再去求一求太子。”
“恐怕是不行的。”姜珩说。
“行不行的,我先试试看。”
姜夫人擦掉眼角的泪水:“孩子,我们家拖累你了。”
“太太,别这样说,姜家对我们姐弟三个有恩,况且,我早已把你们当做家人了。”
姜夫人觉得歉疚,自己当初对朝云的偏见是多么愚蠢。
“别叫我太太了,以后就叫我干娘,我也……我也算又有女儿了。”
这话说得令人伤情。
“好,干娘,你要保重好身子,大哥和二嫂都要人照顾,咱们这个家再经不住打击了。”
“好,我明白。”
朝云走后,姜夫人叹一口气,姜珩说:“娘,是儿子不孝,害了大妹妹和二妹妹。”
姜夫人说:“容儿的死,是我们对不起她,咱们要照顾好她的亲娘;梦儿的死,怨我。”
“娘,怎么能怨你呢?”
“怨我把她养得心气太高,我只教她如何做金尊玉贵的公府小姐,却没有教她如何忍辱负重。若是她安生地听皇帝的话,去当尼姑,也比现在母女再也见不得面了好……”
太子府邸外,朝云请人交了拜帖。
赵徵羽在宫里有宫殿,但因为有差事要办,宫外也置了一套府邸,平日多在这里。
等了一会,里面人出来请她进去。
朝云松了口气,太子还算待见她,这算个好开头。
太子看着她一身青色书生装扮,颇觉亮眼,说:“这还是你第一次主动登我的门。”
朝云一笑,“我出身卑微,能得殿下看重,该是祖上积德。”
赵徵羽说:“我爱重有才华的人。”
朝云心道,你爱的不是有才华的人,而是能为你所用的人。
“我没有什么才华,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才华总比不过众人之才,能成大业者,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能知人善任之人。”
赵徵羽眼里露出笑意,他对朝云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你找我什么事?”
“我找殿下谈一份合作。”
“合作?”
“对,若是能成,你我共赢。”
“怎么说?”
“请太子殿下为姜家求情,免姜琰死刑,免姜珩、姜琮流放之刑。”
赵徵羽摇摇头:“这不可能,父皇正在盛怒之时。”
朝云打开《大虞刑律》,指给太子看:“殿下,您瞧,根据我朝律例,行刺皇家,该当死刑,族人流放;但情节轻微者,可交罚金以减刑。”
赵徵羽仍然摇头:“这些都不重要,你知道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那殿下也应该知道,否极泰来的道理。”
朝云合上律书,“殿下,姜琰死后,姜珩体弱,流放必死;姜琮年幼,从未吃过苦,流放也是九死一生。这样,姜家就算绝后了。姜家已经跌到低谷,再无处可跌。”
“而,圣上对国公府的怒气,也应该撒完了。”
赵徵羽沉默不语,他想到父皇让六弟负责姜家流放之事,又是何意呢?
“如果此时有人能为姜家求情,正好给皇上一个台阶下。您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赵徵羽问:“如果结果相反呢?”
“殿下,您也是皇上的儿子,您怕什么?而且殿下您会给天下人留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赵徵羽虽说冷面无情,但好处是听人劝,就像上次他听从了朝云劝说筹粮治灾一样,这次他也点了头。
“我可以试一试。”
“朝云跪谢太子殿下。”
“别那么快谢我,事成之后,我还有一个要求。”
——
议政殿里,太子向皇上上报了奏疏,请求看在姜家以往功劳的份上,减免姜琰等人的罪行。
皇上并没有立即同意,也没有立即反对。
六皇子赵枢衡从旁说:“父皇,正值姜妃娘娘薨逝,二哥竟在府中高奏丝竹、欢声笑语相庆,姜妃娘娘怎么说也是他的长辈,此乃不敬不孝。且姜琰连二哥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捉住了,严格说起来,还算不上行刺呢。”
皇上瞥了一眼这个小儿子,将奏疏扔给太子。
“先国公夫人逝世不久,尸骨未寒,朕确实不能寒了恩师和师娘的心,就按你说的办。但姜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另罚脊仗二十。”
“是,儿臣遵命。”赵徵羽隐隐兴奋,朝云果然说中了父皇的心意。
这边刚一说完,六皇子赵枢衡就策马而来。
“不用流放了!快准备钱来,我去交罚金。”
朝云从自己的宝贝箱里拿出三千两银票来,替姜珩兄弟三人交了罚金。
刘令贞问:“姜琰什么时候能回来?”
赵枢衡说:“他还要领二十脊仗呢,你们把东西都准备好吧,这脊仗可厉害着呢。”
姜夫人又冒泪花,但脸上却是欣喜的,她说:“二媳妇,别担心,老二身体壮实,能扛住。”
傍晚,姜琰被人用担架抬了回来。
刘令贞扶着担架,哭着问:“你怎么样?疼不疼啊?”
姜琰脸色白得跟纸一样,“不疼!”
姜夫人一巴掌打他脸上:“我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一个蠢货来!差点害死你大哥还有你弟弟,你做事之前怎么不想想其他人?!”
然后又抱着儿子哭。
一家子都在哭,姜琰羞惭地把脸埋在担架上。
姜珩身体明显好了些,他问朝云:“这次为何太子同意为我们说情?”
朝云说:“因为他有利可图。”
姜琰回来,朝云一下子放松下来,她累坏了,躺床上睡了两天。
但事情还没完,大姐姐和二姐姐的仇,还没报。
可是光靠她自己,能报仇吗?而且,大姐姐的仇人尚且未知。
姜家的人病的病、伤的伤,朝云让他们先好好休养,告诉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转眼到了十月十日,太子与晋北王之女庞静嘉大婚,舞阳郡主作为侧妃同日进门。
也是这一天,朝云在自家院子里接了太子的文书,成为了太子府的一名女官。
“青鸾主簿?这是什么官职?竟然还有女官,我真是闻所未闻。”刘令贞捧着那文书看了又看。
姜珩解释说:“宫中一直都有女官,本来只是管理后宫之事,后来渐渐出现一批辅佐文案的女官,青鸾主簿就是这样女官,又称青鸾使,替太子管理文书往来、传达消息之意。”
“再去求一求太子。”
“恐怕是不行的。”姜珩说。
“行不行的,我先试试看。”
姜夫人擦掉眼角的泪水:“孩子,我们家拖累你了。”
“太太,别这样说,姜家对我们姐弟三个有恩,况且,我早已把你们当做家人了。”
姜夫人觉得歉疚,自己当初对朝云的偏见是多么愚蠢。
“别叫我太太了,以后就叫我干娘,我也……我也算又有女儿了。”
这话说得令人伤情。
“好,干娘,你要保重好身子,大哥和二嫂都要人照顾,咱们这个家再经不住打击了。”
“好,我明白。”
朝云走后,姜夫人叹一口气,姜珩说:“娘,是儿子不孝,害了大妹妹和二妹妹。”
姜夫人说:“容儿的死,是我们对不起她,咱们要照顾好她的亲娘;梦儿的死,怨我。”
“娘,怎么能怨你呢?”
“怨我把她养得心气太高,我只教她如何做金尊玉贵的公府小姐,却没有教她如何忍辱负重。若是她安生地听皇帝的话,去当尼姑,也比现在母女再也见不得面了好……”
太子府邸外,朝云请人交了拜帖。
赵徵羽在宫里有宫殿,但因为有差事要办,宫外也置了一套府邸,平日多在这里。
等了一会,里面人出来请她进去。
朝云松了口气,太子还算待见她,这算个好开头。
太子看着她一身青色书生装扮,颇觉亮眼,说:“这还是你第一次主动登我的门。”
朝云一笑,“我出身卑微,能得殿下看重,该是祖上积德。”
赵徵羽说:“我爱重有才华的人。”
朝云心道,你爱的不是有才华的人,而是能为你所用的人。
“我没有什么才华,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才华总比不过众人之才,能成大业者,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能知人善任之人。”
赵徵羽眼里露出笑意,他对朝云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你找我什么事?”
“我找殿下谈一份合作。”
“合作?”
“对,若是能成,你我共赢。”
“怎么说?”
“请太子殿下为姜家求情,免姜琰死刑,免姜珩、姜琮流放之刑。”
赵徵羽摇摇头:“这不可能,父皇正在盛怒之时。”
朝云打开《大虞刑律》,指给太子看:“殿下,您瞧,根据我朝律例,行刺皇家,该当死刑,族人流放;但情节轻微者,可交罚金以减刑。”
赵徵羽仍然摇头:“这些都不重要,你知道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那殿下也应该知道,否极泰来的道理。”
朝云合上律书,“殿下,姜琰死后,姜珩体弱,流放必死;姜琮年幼,从未吃过苦,流放也是九死一生。这样,姜家就算绝后了。姜家已经跌到低谷,再无处可跌。”
“而,圣上对国公府的怒气,也应该撒完了。”
赵徵羽沉默不语,他想到父皇让六弟负责姜家流放之事,又是何意呢?
“如果此时有人能为姜家求情,正好给皇上一个台阶下。您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赵徵羽问:“如果结果相反呢?”
“殿下,您也是皇上的儿子,您怕什么?而且殿下您会给天下人留一个重情重义的名声。”
赵徵羽虽说冷面无情,但好处是听人劝,就像上次他听从了朝云劝说筹粮治灾一样,这次他也点了头。
“我可以试一试。”
“朝云跪谢太子殿下。”
“别那么快谢我,事成之后,我还有一个要求。”
——
议政殿里,太子向皇上上报了奏疏,请求看在姜家以往功劳的份上,减免姜琰等人的罪行。
皇上并没有立即同意,也没有立即反对。
六皇子赵枢衡从旁说:“父皇,正值姜妃娘娘薨逝,二哥竟在府中高奏丝竹、欢声笑语相庆,姜妃娘娘怎么说也是他的长辈,此乃不敬不孝。且姜琰连二哥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捉住了,严格说起来,还算不上行刺呢。”
皇上瞥了一眼这个小儿子,将奏疏扔给太子。
“先国公夫人逝世不久,尸骨未寒,朕确实不能寒了恩师和师娘的心,就按你说的办。但姜琰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另罚脊仗二十。”
“是,儿臣遵命。”赵徵羽隐隐兴奋,朝云果然说中了父皇的心意。
这边刚一说完,六皇子赵枢衡就策马而来。
“不用流放了!快准备钱来,我去交罚金。”
朝云从自己的宝贝箱里拿出三千两银票来,替姜珩兄弟三人交了罚金。
刘令贞问:“姜琰什么时候能回来?”
赵枢衡说:“他还要领二十脊仗呢,你们把东西都准备好吧,这脊仗可厉害着呢。”
姜夫人又冒泪花,但脸上却是欣喜的,她说:“二媳妇,别担心,老二身体壮实,能扛住。”
傍晚,姜琰被人用担架抬了回来。
刘令贞扶着担架,哭着问:“你怎么样?疼不疼啊?”
姜琰脸色白得跟纸一样,“不疼!”
姜夫人一巴掌打他脸上:“我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一个蠢货来!差点害死你大哥还有你弟弟,你做事之前怎么不想想其他人?!”
然后又抱着儿子哭。
一家子都在哭,姜琰羞惭地把脸埋在担架上。
姜珩身体明显好了些,他问朝云:“这次为何太子同意为我们说情?”
朝云说:“因为他有利可图。”
姜琰回来,朝云一下子放松下来,她累坏了,躺床上睡了两天。
但事情还没完,大姐姐和二姐姐的仇,还没报。
可是光靠她自己,能报仇吗?而且,大姐姐的仇人尚且未知。
姜家的人病的病、伤的伤,朝云让他们先好好休养,告诉他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转眼到了十月十日,太子与晋北王之女庞静嘉大婚,舞阳郡主作为侧妃同日进门。
也是这一天,朝云在自家院子里接了太子的文书,成为了太子府的一名女官。
“青鸾主簿?这是什么官职?竟然还有女官,我真是闻所未闻。”刘令贞捧着那文书看了又看。
姜珩解释说:“宫中一直都有女官,本来只是管理后宫之事,后来渐渐出现一批辅佐文案的女官,青鸾主簿就是这样女官,又称青鸾使,替太子管理文书往来、传达消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