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燕大图书管理员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燕大图书管理员

    直到火车开动那一刻,何成伟猛然发现事情不对。

    明明他是遵照主编的指示,来燕京城找胡为民详谈中篇小说约稿一事的。怎么到头来,之前说的约稿没提起,连胡老师新小说《甜蜜蜜》的发表也没谈妥……

    “唉,我糊涂啊!”

    这一刻,何成伟真想跳下车。因为,他没有脸回去见主编。

    ……

    《甜蜜蜜》在《燕京青年报》上的连载,终于迎来大结局。

    超过一个月的连载,使得这部小说成为燕京及其周边地区百姓心中的国民级作品。

    巅峰时期《燕京青年报》超两百万份的销量,证明了这部小说的影响力。

    托了小说的福,七十年代末群众体会不到追剧乐趣的遗憾,在《甜蜜蜜》上得到实现。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翘和黎小军的爱情故事可谓妇孺皆知,逛故宫,等长城成了燕京青年男女约会的最佳地点。

    小说在群众中影响力十足,在报纸上,评论家们为了这部小说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喜欢这部小说的人认为黎小军和李翘的爱情是自由恋爱,否则改开的基调,而且最后李翘为了黎小军留在燕京当老师,也符合舆论宣传需要。

    反对的人认为这部作品描写资本主义奢侈生活过于细腻,有为资本主义张目的嫌疑。而且这种跨国恋情并不被执政者认可,过度宣传可能起到反效果。

    双方在报纸上吵得不可开交,燕京地区的各大报社也算是沾个光,虽然没吃上肉,但也喝了点汤。

    其实这些都在胡为民的预料中,让他意外的是《甜蜜蜜》竟然没有得到《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刊的评论。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部小说虽然在燕京地区有影响力,但也仅此而已。

    真想让自己的作品产生轰动效应,除了作品的质量外,平台也很重要啊!

    他自觉《甜蜜蜜》足够出色,奈何《燕京青年报》的影响力实在有限。

    别看他发行量达到了两百万,但影响力还是比不上销量几十万的《收获》和《十月》。

    胡为民有些失落,可他并不气馁。

    因为他足够年轻,有大把时间创作小说,然后发表在有影响力的刊物上。

    不过,小说大火后,他也不是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这不小说刚连载结束,教务处的马老师就来找他了。

    马老师态度温和且亲切地询问道:“小胡,最近在学校的工作还愉快吗?”

    “挺好的,门卫的工作很轻松,我也有更多时间用来创作。”胡为民道。

    马老师关心道:“小胡,最近有没有创作其他作品?”

    “没有,不过明年一月,我还有其他作品发表。”胡为民道。

    马老师眼前一亮,隐约间有些兴奋,“还是小说吗,这回是发表在报纸上还是杂志上?”

    “是几篇短篇小说,发表在杂志上。”胡为民看到马老师肉眼可见地兴奋起来,又补充道:“我写的是通俗小说,没有发表在有名的文学杂志上,而是发表在了沪上的《故事会》。”

    “《故事会》?”马老师一愣,明显没有听过该杂志的名字。

    胡为民简单介绍一番后,又取出前些天和稿费一起邮寄过来的杂志样刊,递给马老师。

    马老师接过样刊,感觉挺新奇的。

    他翻开《故事会》,果然看到了胡为民的几篇小说。他仔细阅读,发现小说写得很不错。

    “小说写得很不错,虽然不是严肃文学,但胜在题材新颖。”

    夸赞一番后,他又问道:“《故事会》的销量怎么样?”

    “听何编辑,就是《故事会》编辑部的何成伟。我听他说,杂志上个月销量暴增,卖了有二十五六万册。”胡为民道。

    马老师心中一动,问:“那之前的销量呢?”

    “之前也就几万册的样子。”胡为民道。

    “难道上一期刊载的作品中……”马老师神色变得骇然,看向胡为民的眼神都变了。

    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这个小伙子……

    胡为民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自吹自擂,只能含糊道:“我觉得销量增长是杂志前面几期带来的积累,我的作品只是起了很小一部分作用。”

    果然,马老师知道自己猜对了。

    他看着胡为民,有些出神,片刻后,才叹息道:“可惜,真是可惜。”

    “马老师……”

    “可惜小胡你不写严肃文学,否则你现在早就闻名全国,成为国内有数的大作家。”

    “马老师过奖了。”胡为民笑了笑,认真道:“以我的积累,想要写出能在《人民文学》《收获》等杂志上发表的作品,还差得远呢。”

    “不,小胡太谦虚了。《甜蜜蜜》和你的这几篇短篇我都看了,文笔非常棒。而且,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平日休息的时候也很用功,每周都会从图书馆借不少文学书籍看。你的积累其实不比最近成名的一些作家差,你所欠缺的,其实是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马老师越说越激动,最后用力拍着胡为民的肩膀道:“小胡,学校图书馆缺一个图书管理员,要是不嫌弃的话,你去那干吧!”

    “图书管理员?我又不是老师,哪有资格去那里工作。”胡为民闻言,忙不迭摇头拒绝。

    马老师劝道:“小胡,不要急着拒绝。学校开过会,专门讨论过这件事,我们都觉得你很合适。”

    “这……”

    他见胡为民还在犹豫,隐晦提点道:“你现在也算名人了,有一份正式工作,对未来很有好处。”

    “可是图书馆里的老师都是大学学历,我就一个高中毕业生……”胡为民脸色有些羞赧。

    马老师爽朗一笑,“这你不用担心。你先上班,以后考一个函授文凭也没问题。”

    “那我没问题了。”话都说到这份上,胡为民爽快答应下来。

    马老师换了个更亲切的称呼:“为民,你做了明智的选择。”

    从胡为民答应这一刻起,他就是燕大的自己人了。

    说实话,胡为民的异军突起让燕大领导层上下有些头疼。

    胡为民成名之前是燕大的门卫,这没什么。可成名后,他要还是门卫,说不定就会有报纸和群众批评燕大没有识人之明。

    现在好了,胡为民成为真正的自己人。以后他在文学上有任何成就,燕大都能理直气壮地说成是燕大培养得好。

    燕大是有功劳的,还不小。

    很快,胡为民在马老师的安排下办理了调岗手续。

    从这一天开始,他就是光荣的燕大图书馆管理员。

    燕大图书馆管理员在后世非常有名,毕竟这里可是出过教员。冼星海和李大昭啊!

    何其光荣!何其伟大!

    当他拿上图书馆管理员工作证的那一刻,手中有种捧着千斤重物的感觉。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种使命感。

    既然燕大图书馆出了那么多牛人,他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他握笔的几根手指莫名有些躁动,“糟糕,这是dNA在影响我了!”

    ……

    都不用学校和胡为民宣传,他入职图书馆的消息,便以非一般的速度传遍校园。

    不太了解胡为民的学生感触不多,他们更多的是以审视的目光看着他,怀疑他能否干好这份工作。

    喜欢且了解胡为民的学生老师大喜过望,尤其是文学社的查剑英和陈建公等人。他们平日里不太好往门卫室跑,更不可能一直去胡为民家叨扰。现在,胡为民成了图书管理员,这些顾虑便消失了。

    下课后,有不少学生来瞧热闹,胡为民就像猴一样,被人围观。

    好在燕大学生素质高,没有把他真当猴看待。

    胡为民想着学生也就瞧个新鲜,等日后见多了,没了新鲜感,也就正常了。

    这么想着,他也就尽量保持着笑容,偶尔回答一些学生的问题。

    又送走一批好奇学生后,胡为民揉了揉发僵的脸。不等他松口气,便听到熟悉的声音。

    “胡老师,我们看你来了!”

    胡为民望去,正是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

    他无奈道:“你们怎么来了?”

    查剑英笑嘻嘻道:“恭喜胡老师。”

    陈建公也是一脸笑意,他是真心为胡为民高兴。只是他有些社恐,不喜欢说话。

    “职业不分贵贱,都是为人民服务嘛。”胡为民淡淡道。

    查剑英竖起大拇指,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胡老师觉悟真高!”

    “行了,别恭维了,说说有啥事吧?”胡为民摸了摸下巴,问道。

    查剑英也不绕圈子,而是干脆道:“胡老师,过一段时间,我们文学社有个活动,想请你参加。”

    “文学社的活动,我一个……图书馆里员去了不好吧?”胡为民面露难色。

    “胡老师忘了,你说好要指导我们搞文学创作呢!”查剑英说完,朝陈建公使了个眼色,“建公,你说是不是?”

    陈建公连忙点头附和:“胡老师是说过这话。”

    “那行吧,要是那天我没事就去。”胡为民被两人缠着,只能答应。

    查剑英高兴地拍手,“太好了!”

    “咳咳,你们三个,这里是图书馆,都给我安静些。”一位老师走向这边,黑着脸道。

    胡为民一脸苦笑,连忙拉着两人道歉。

    有人对胡为民的调岗表示欢迎,就有人反对。

    不喜欢胡为民的学生和老师认为学校做了错误的决定,迟早会后悔。

    龚修文就是其中反对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