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二十九章 谢导找上门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二十九章 谢导找上门

    同样一件事,在某些人看来是大大的坏事,在另一个群体看来,却是天大的好事。

    就比如上山下乡,在那个特殊年代,如果得到控制,其实真是好事。后世搞的三支一扶,也可以说是上山下乡的改革版。

    那个年代,中国人口不仅多,文盲更多。

    为了消灭文盲,政府用了各种办法,上山下乡就是其中的一种。

    有许多知青在乡村过的痛苦不堪,可同样有不少知青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在老少边穷地区发光发热,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的人生。

    这些都是可敬的一群人!

    胡为民觉得与其沉浸于伤痛中,不如赞颂那些可敬的人。

    这就是他创作《孩子王》的初衷。

    在他的计划里,这部还未正式创作的小说依然是中篇。

    不是不能写长篇,而是长篇未免过于啰嗦。在《孩子王》里,乡村教师这条线足够。要是在展开写,反而会显得多余。

    不过,还不等他开始,一件事便将他的创作状态打断。

    ……

    这天,胡为民正在图书馆二楼整理图书,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

    “胡老师,胡老师,有人找你!”

    他寻声望去,只见图书馆一楼的管理员,赵秀敏,赵老师气喘吁吁跑了上来。

    胡为民放下最后一本书后,好整以暇地问道:“赵老师慢点说,是谁找我?”

    “不知道,他说他是北影厂的。”赵老师喘了口气后,回答道。

    “北影厂?”

    胡为民眉头一挑,心里有了猜测。

    八成是看中他的《甜蜜蜜》了。

    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成色,胡为民这个作者最清楚。

    《甜蜜蜜》除了是一部非常具有特色的爱情小说外,更是一部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的作品。

    心下有了猜测后,胡为民颇为从容道:“赵老师,咱们下去吧,不能让客人等急了。”

    赵老师见状,连忙跟在胡为民身后。

    她得知胡为民的事迹后,心里其实挺佩服他的,现在见他得知北影厂的人要见他,也是如此自信从容,对他的感官又上升一层。

    下楼后,胡为民见到一道穿着中山装的身影。

    许是被身后的动静惊动,那人转过身,看到胡为民后,先是有些惊讶,接着才笑着道:

    “你就是胡为民,胡老师吧。我是北影厂的导演,谢铁丽。”

    谢铁丽是淮阴人,现年54岁。

    谢铁丽13岁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5岁参军成为文艺战士,同年,进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31岁调入北影厂,三年后独立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

    后世比较出名的《智取威虎山》《红楼梦》《包氏父子》等都是谢铁丽执导的电影。

    在这个年代,他同样是国内第一线的导演,和谢天、谢缙并称“三谢”。

    胡为民脸上露出喜色,伸出双手,握着谢铁丽的手,不停上下摆动,“谢导您好,我可是您的影迷呐。”

    “哦,胡老师也喜欢我的电影?”谢铁丽高兴道。

    “谢导叫我小胡或者为民就行,至于胡老师的称呼,我是万万不敢当的。”

    胡为民连连摇头,接着又道:“您拍的《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还有《大河奔流》我非常喜欢。”

    他倒也不是在拍马屁,谢铁丽的这几部作品在他当时居住的乡村非常有市场,他也是一部不落的都看过。

    谢铁丽确认胡为民是真喜欢他的电影后,笑容越发灿烂。

    他又认真打量一番胡为民,只觉得对方容貌俊朗,身姿挺拔,卓尔不凡,不是一般的城市青年可比。

    “也罢,那我就叫你为民吧。”谢铁丽问道:“为民,你看着非常年轻,不知道今年多大?”

    胡为民答道:“虚岁二十二了。”

    “这么年轻?”谢铁丽的惊讶不是装的。

    他看过关于胡为民的报纸,知道对方年纪不大,但没想到虚岁不过二十二。

    如此年纪,却能写出《甜蜜蜜》这样的作品……

    不简单,太不简单了!

    胡为民问道:“不知道谢导来燕大找我,是有什么指教吗?”

    说到正事,谢铁丽按下心中的感慨,答道:“为民,你的那部《甜蜜蜜》我机缘巧合下看了,觉得写得很好,有改编成剧本,并且拍成电影的潜力。”

    胡为民心里已经庆祝起来,表面却是一副惊喜与不可置信的神情,他手足无措道:“我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还要拍成电影?谢导,您莫不是在说笑?”

    “不是开玩笑,我觉得《甜蜜蜜》很有潜力。不过,想要拍成电影,还是需要改编成电影的。就是不知道为民愿不愿意授权给我们北影厂。”谢铁丽神色郑重,接着他又想到什么,补充道:“当然,稿酬方面,肯定少不了你的。”

    “《甜蜜蜜》能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最后拍成电影,是我的荣幸。”

    “哈哈,我就知道为民不会拒绝的。”

    “不过,谢导,我有个条件。”

    “嗯?”谢铁丽神情一怔,没想到刚才还一副很好说话样子的胡为民会提条件。

    “那,为民,你先说说看。”

    胡为民干咳一声后,装作不好意思道:“谢导,《甜蜜蜜》是我的作品,我比任何人都想它被人搬到大银幕上。但正因为它是我的心血,我不希望他被人糟蹋。”

    最后,他仿佛鼓起全身勇气般,说出了自己的条件:“谢导,我想加入《甜蜜蜜》的改编工作!”

    “这……”谢铁丽迟疑了,如果是其他条件也就罢了,但让胡为民加入编剧工作,他真没考虑过。

    胡为民见他迟疑连忙道:“谢导,我之所以相当这个编剧,也是为了更好完成《甜蜜蜜》的改编。它到底是我的作品,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部作品该怎么呈现在大众面前。再者,我也是想学习一下如何当好这个编剧,希望谢导能成全。”

    “也不是不行,只是改编过程中要是有不同意见……”谢铁丽见他说得情真意切,态度已经有所松动,但他还是拿不准主意。

    主要是胡为民一个新人,有没有编剧经验,贸然答应对方条件,自己也要担风险。

    胡为民又道:“只要不是对原着进行大规模改编,我是不会反对的。”

    当然,要是主体变了,他还是会抗争的。

    “行,我答应了。”谢铁丽思考半晌后,最终同意了胡为民的条件。

    胡为民感激道:“谢谢谢导!”

    说到底,还是他的作品写得太好,谢铁丽不想放弃。

    “谢导,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去北影厂啊?”

    “明天吧,早晨上班的时候你来。”

    “好勒!”

    “明天我保准按时到。”

    “嗯,到时候我会派人接你。”

    约定好时间后,谢铁丽才离开。

    送走谢导后,赵老师抓着胡为民问个不停。

    “胡老师,你这是要当编剧了?”

    “胡老师,刚才那真是谢导?”

    “胡老师,你的小说真能拍成电影?”

    “胡老师……”

    面对赵老师的纠缠,胡为民只能挑一些能回答的说。

    即使这样,赵老师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那可是谢铁丽啊!

    在燕京这块地界,谢导名声就是这个(竖起的大拇指)!

    虽然胡为民不想声张,但有赵老师在,他的小说要被拍成电影的消息,还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传遍整个图书馆。

    很快,就连燕大图书馆馆长都知道了这件事。

    “小胡,听说你的小说被北影厂的谢铁丽看中,要被改编成电影?”

    胡为民看着馆长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只能点头道:“馆长,是有那么回事。只是现在还没开始改编,最后能不能拍成电影,也是未知之数。”

    “好,能被看中就是好事。”馆长高兴道。

    胡为民不好意思道:“对了馆长,有件事可能要麻烦您。”

    “什么事,你说。”

    “你看我最近能请假吗?”

    “是要去北影厂改编剧本吧?”

    胡为民竖起大拇指,“馆长慧眼如炬。”

    “小胡去北影厂改编剧本也算替学校争光,你的假我做主,给你批了!”馆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道:“去了要是被人欺负了,别忘了学校,我们会给你做主的!”

    胡为民心里一暖,感激道:“谢谢馆长。”

    等馆长离开后,胡为民总算能歇一口气。

    旋即,他想到明天要去北影厂,又兴奋起来。

    他之所以提及要去北影厂当这个临时编剧,是有用意的。

    为的就是介入到电影的创作中来。

    一来呢,当编剧也算是多一份收入。

    二来呢,也是害怕自己的作品真被人胡改八改。

    导演这种生物,大家都知道,最喜欢做的就是无视剧本。

    许多优秀小说改编的电影口碑大跌,为什么?

    还不是导演乱改的原因。

    《甜蜜蜜》有成为经典的潜力,他自然不想因为导演的原因,被改得乱七八糟,最终成为一部平庸之作。

    许是心里一直惦记着剧本的事,下午的工作,胡为民明显不在状态。

    好在今天来二楼借书的人不多,让他得意摸鱼成功。

    晚上,胡为民又因为太过兴奋,一晚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