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95章 朱元璋成了穷光蛋
热门推荐:
灵笼:刀刀爆物资,升级送功法
下山后,美女总裁追着求复合
为我负天下人,重生躺平你慌了?
重回八一:媳妇抱紧我,我真知错了!
重生1960:赶山打猎,我让家人顿顿吃肉
徒儿你已无敌,下山去吧!
登仙失败?重生五百年直接无敌!
一纸离婚协议后,我踏上了不归路!
穿成修仙女炮灰,我炸了女主鱼塘
李浩然跟着朱元璋的一名侍卫走在路上,他几次想问朱元璋的身份,都忍住了。
只看这么多侍卫,就知道对方的身份不简单,有些事儿,知道的太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儿。
李浩然跟着侍卫来到新的住处,新住处是一个小院子,三间瓦房,院子里还有个枣树,院子不大,但是很温馨。
李浩然的妻子听到声音,抱着孩子走出来,就看到了自己的丈夫。
“夫君,我好担心你啊!你没事儿真是太好了。”
当时她正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等待丈夫回家,他们租的房子不仅破旧,附近的治安也很差,每次李浩然出门后,她都很害怕。
毛骧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把剪刀,如果不是有那个手帕,女人大概是不会跟毛骧走的。
送走侍卫,李浩然接过自己一岁的儿子,又一把抱住自己的妻子。
“云娘,我找到工作了,一个爵爷让我给他当掌柜的,这些年跟着我让你受苦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云娘将头靠在李浩然肩膀上。
“云娘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李浩然怀里的儿子也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
就在一家三口憧憬着以后的美好生活时,院墙外一个人影悄悄隐去身形。
朱元璋回到皇宫,就将毛骧叫过去。
“这个李浩然的情况查清楚了吗?”
毛骧赶忙回道。
“已经查清楚了,他确实是江西的,他的祖父做过元朝的官,后来辞官在家,他爹从未参加过元朝的科举,一直在江西经商,也算小有家产,后来被陈友谅给惦记上了,就把家产夺了,他爹也被打伤,后来不治身亡,随后就家道中落,勉强度日。”
朱元璋点点头。
“看来这个李浩然没有骗咱。他对咱的安排可还满意?”
毛骧说道。
“他们一家三口对陛下的安排很满意。”
朱元璋再次吩咐毛骧。
“放个人看着他的家人,另外你亲自带人去查一下怡红院的幕后老板,将它买下来。”
毛骧领命离去。
朱元璋又将户部尚书曾泰叫过来,命他将洪武街沿街的商铺都买下来,这笔钱是从内库出的,他可不想等赚钱了户部来分钱。
户部尚书曾泰不解的问朱元璋。
“陛下,现在财政本来就紧张,您怎么还要买一条街的商铺啊?”
朱元璋不想将实情告诉他,如果说能赚钱,他户部肯定想参一脚,朱元璋可不想让人分他的钱。
见他不说话,曾泰再次说道。
“陛下,您要三思啊,内库也不富裕啊!”
朱元璋本来想说,不富裕就多发行宝钞,但是想到朱吾适说 宝钞不是个好办法,这话就没说出口。
“让你去你就去,钱的事儿朕会想办法的。”
曾泰不敢再多说,只得点头应是。
“记得价格要公道啊,一定要把沿街的一排商铺全部都买下来。”
朱元璋知道,步行街用不了这么长,但是步行街热闹起来,整条街也会跟着热闹的,他可不想有人分一杯羹。
曾泰领命离去,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一条街的商铺都买下来了。
两天后曾泰来找朱元璋复命。
“陛下,臣按您的吩咐,将整条街的沿街商铺都买下来了,不是商铺的,也将住宅买下来了,这是地契。”
曾泰将手里厚厚的一沓地契交给太监。
朱元璋看着这些地契,满意的点点头,这可都是钱啊。
就在朱元璋开心的时候,曾泰又开口了。
“陛下,内库已经没有钱了!”
“什么?”
这话对于朱元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咱那么大一个内库,就没有钱了?”
朱元璋激动的,都不自称朕了。
曾泰不慌不忙的说道。
“陛下,是您说价格要公道的,臣给的价格很公道,毕竟是一条街呢,自然是比较贵的。”
“咱知道了,你下去吧!”
等曾泰走后,朱元璋一下就瘫软在龙椅上。
“这才刚买好地,咋就没钱了呢,这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啊!”
就在此时,毛骧在殿外求见。
朱元璋调整一下坐姿。
“让他进来吧!”
毛骧快步走进大殿。
朱元璋焦急的问他。
“朕吩咐你的事儿咋样了?”
毛骧擦一下额头的汗水。
“臣幸不辱命,怡红院已经买下来了。”
朱元璋松了口气,内库可是没钱了啊。
“多少钱买下的?”
“一百两!”
“什么?一百两?”
朱元璋惊讶的差点儿咬到舌头,那么大的院子,那么好的位置,只要一百两?
毛骧一下跪倒在地。
“是属下办事不力,陛下您觉得多少钱合适?属下这就去将多的要回来。”
还能要回来?朱元璋此刻真的觉得毛骧是个人才啊。
“那就不必了,毛骧你很好,说说经过吧。”
听了毛骧的讲述,朱元璋才知道,为什么他能用一百两的价格就将怡红院买下来了。
原来怡红院是一个本地帮派的产业,这个帮派的首领是叶升的一个远房亲戚。
这个叶升也是个人才,打仗很厉害,洪武十四年还被封为了靖宁侯,可惜的是,他在洪武二十五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被杀了,他跟蓝玉还是姻亲!
所以他即牵扯到胡惟庸案,又牵扯到蓝玉案,属实是个倒霉蛋啊。
幸亏他的远房亲戚还算有点儿眼力见儿,一看去的人是毛骧,二话不说就要将怡红院送给他,毛骧哪能不掏钱啊,最后就象征性的给了他一百两。
朱元璋听完毛骧的讲述,本能的对叶升有点儿意见。
叶升: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他人都不在应天府。
“那个什么帮派,可有危害百姓?”
毛骧不敢隐瞒,如实汇报。
“属下查了一下,这个黑虎帮在应天府名声还是不错的,他们没有随意欺凌百姓,只是自己做生意,同时收点儿保护费,不过他们收的不多,有人闹事儿他们也会管,前段时间他们还抓到了几个外地来的拍花子的人,押送到应天府衙去了。”
只看这么多侍卫,就知道对方的身份不简单,有些事儿,知道的太多了不见得是好事儿。
李浩然跟着侍卫来到新的住处,新住处是一个小院子,三间瓦房,院子里还有个枣树,院子不大,但是很温馨。
李浩然的妻子听到声音,抱着孩子走出来,就看到了自己的丈夫。
“夫君,我好担心你啊!你没事儿真是太好了。”
当时她正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等待丈夫回家,他们租的房子不仅破旧,附近的治安也很差,每次李浩然出门后,她都很害怕。
毛骧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把剪刀,如果不是有那个手帕,女人大概是不会跟毛骧走的。
送走侍卫,李浩然接过自己一岁的儿子,又一把抱住自己的妻子。
“云娘,我找到工作了,一个爵爷让我给他当掌柜的,这些年跟着我让你受苦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云娘将头靠在李浩然肩膀上。
“云娘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李浩然怀里的儿子也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
就在一家三口憧憬着以后的美好生活时,院墙外一个人影悄悄隐去身形。
朱元璋回到皇宫,就将毛骧叫过去。
“这个李浩然的情况查清楚了吗?”
毛骧赶忙回道。
“已经查清楚了,他确实是江西的,他的祖父做过元朝的官,后来辞官在家,他爹从未参加过元朝的科举,一直在江西经商,也算小有家产,后来被陈友谅给惦记上了,就把家产夺了,他爹也被打伤,后来不治身亡,随后就家道中落,勉强度日。”
朱元璋点点头。
“看来这个李浩然没有骗咱。他对咱的安排可还满意?”
毛骧说道。
“他们一家三口对陛下的安排很满意。”
朱元璋再次吩咐毛骧。
“放个人看着他的家人,另外你亲自带人去查一下怡红院的幕后老板,将它买下来。”
毛骧领命离去。
朱元璋又将户部尚书曾泰叫过来,命他将洪武街沿街的商铺都买下来,这笔钱是从内库出的,他可不想等赚钱了户部来分钱。
户部尚书曾泰不解的问朱元璋。
“陛下,现在财政本来就紧张,您怎么还要买一条街的商铺啊?”
朱元璋不想将实情告诉他,如果说能赚钱,他户部肯定想参一脚,朱元璋可不想让人分他的钱。
见他不说话,曾泰再次说道。
“陛下,您要三思啊,内库也不富裕啊!”
朱元璋本来想说,不富裕就多发行宝钞,但是想到朱吾适说 宝钞不是个好办法,这话就没说出口。
“让你去你就去,钱的事儿朕会想办法的。”
曾泰不敢再多说,只得点头应是。
“记得价格要公道啊,一定要把沿街的一排商铺全部都买下来。”
朱元璋知道,步行街用不了这么长,但是步行街热闹起来,整条街也会跟着热闹的,他可不想有人分一杯羹。
曾泰领命离去,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一条街的商铺都买下来了。
两天后曾泰来找朱元璋复命。
“陛下,臣按您的吩咐,将整条街的沿街商铺都买下来了,不是商铺的,也将住宅买下来了,这是地契。”
曾泰将手里厚厚的一沓地契交给太监。
朱元璋看着这些地契,满意的点点头,这可都是钱啊。
就在朱元璋开心的时候,曾泰又开口了。
“陛下,内库已经没有钱了!”
“什么?”
这话对于朱元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咱那么大一个内库,就没有钱了?”
朱元璋激动的,都不自称朕了。
曾泰不慌不忙的说道。
“陛下,是您说价格要公道的,臣给的价格很公道,毕竟是一条街呢,自然是比较贵的。”
“咱知道了,你下去吧!”
等曾泰走后,朱元璋一下就瘫软在龙椅上。
“这才刚买好地,咋就没钱了呢,这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啊!”
就在此时,毛骧在殿外求见。
朱元璋调整一下坐姿。
“让他进来吧!”
毛骧快步走进大殿。
朱元璋焦急的问他。
“朕吩咐你的事儿咋样了?”
毛骧擦一下额头的汗水。
“臣幸不辱命,怡红院已经买下来了。”
朱元璋松了口气,内库可是没钱了啊。
“多少钱买下的?”
“一百两!”
“什么?一百两?”
朱元璋惊讶的差点儿咬到舌头,那么大的院子,那么好的位置,只要一百两?
毛骧一下跪倒在地。
“是属下办事不力,陛下您觉得多少钱合适?属下这就去将多的要回来。”
还能要回来?朱元璋此刻真的觉得毛骧是个人才啊。
“那就不必了,毛骧你很好,说说经过吧。”
听了毛骧的讲述,朱元璋才知道,为什么他能用一百两的价格就将怡红院买下来了。
原来怡红院是一个本地帮派的产业,这个帮派的首领是叶升的一个远房亲戚。
这个叶升也是个人才,打仗很厉害,洪武十四年还被封为了靖宁侯,可惜的是,他在洪武二十五年因为牵涉到胡惟庸案,被杀了,他跟蓝玉还是姻亲!
所以他即牵扯到胡惟庸案,又牵扯到蓝玉案,属实是个倒霉蛋啊。
幸亏他的远房亲戚还算有点儿眼力见儿,一看去的人是毛骧,二话不说就要将怡红院送给他,毛骧哪能不掏钱啊,最后就象征性的给了他一百两。
朱元璋听完毛骧的讲述,本能的对叶升有点儿意见。
叶升: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他人都不在应天府。
“那个什么帮派,可有危害百姓?”
毛骧不敢隐瞒,如实汇报。
“属下查了一下,这个黑虎帮在应天府名声还是不错的,他们没有随意欺凌百姓,只是自己做生意,同时收点儿保护费,不过他们收的不多,有人闹事儿他们也会管,前段时间他们还抓到了几个外地来的拍花子的人,押送到应天府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