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家床底通大明 > 第401章 朱雄英的笔友

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401章 朱雄英的笔友

    于是朱雄英就把自己能想到的有意思的事儿,以及自己朋友不多的事儿,还有朱吾适如何厉害,朱元璋如何厉害等等内容,都写到了信里。

    信送出去之前,肯定要检查一下的,朱吾适和朱元璋共同检查。

    这件事儿肯定不能让朱雄英知道,毕竟这跟偷看孩子的日记没啥区别。

    但是不检查又不行,万一朱雄英泄露了什么机密就不好了。

    好在朱雄英很聪明,从来不提敏感信息,只谈感情。

    费尔南多一世知道大明有个皇长孙,比他女儿小一岁,想要跟他女儿做朋友的时候。

    他非常非常的开心。

    毕竟在他看来,大明比葡萄牙,甚至整个欧洲的国家都强大太多了。

    自己的女儿,未来的王位继承人,能够跟大明未来的皇帝交好,这算是自己高攀了。

    要不是大明和葡萄牙离得太远,他甚至都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朱雄英算了。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当别人比你优秀一点儿的时候,你会羡慕嫉妒恨,并且想要取而代之。

    但是当别人比你优秀太多太多的时候,这些心思都会打消掉。

    只剩下想要搞好关系的心思了。

    费尔南多一世就是这样的心态。

    每次朱雄英来信,他都会亲自转交给自己的女儿。

    比阿特丽斯公主能有个万里之外的朋友,自然也很开心了。

    人都有好奇心的,葡萄牙这两年到处都在讨论大明,比阿特丽斯公主怎么可能不对大明产生好奇呢。

    尤其是平时身上穿的衣服,喝的茶,戴的首饰,都是made in大明。

    费尔南多一世时不时也会带她去娱乐一条街下馆子。

    在比阿特丽斯公主看来,中餐真的太好吃了。

    再加上两人又有相似的经历,朱雄英和比阿特丽斯公主成功地成为了好朋友。

    可惜两人离得太远了,每年只能通信一次。

    尽管两人每次都会写厚厚一沓信,却依旧满足不了两人的友谊。

    朱吾适让朱雄英跟比阿特丽斯公主交朋友也不是没有私心的。

    等费尔南多一世快死的时候,朱吾适会让人去找他提亲。

    “老费啊,你眼看着就不行了,你得为自己的女儿想想,为葡萄牙想想啊。”

    “你的女儿才十岁,她能坐稳王位吗?”

    “你的弟弟若昂要是想抢王位怎么办?”

    “我这里有个建议,你听一下呗。”

    “让你女儿跟我大明皇长孙订个婚,这样的话,有人想抢她的王位,那就是跟我大明做对,我大明肯定会帮你女儿坐稳王位的。”

    “你说我们图什么?”

    “那肯定是有所图的,我们图钱啊,你葡萄牙的位置很好,我大明的货物从海上过来,需要在你葡萄牙靠岸,售卖。”

    “我大明跟你关系很好,咱们合作得也很愉快。”

    “要是别人继承了王位,对我大明有不好的想法怎么办?我们还怎么做生意。”

    “至于我大明皇长孙跟你女儿的婚约,你放心吧,那就是一个我大明帮助她的理由而已。”

    “等她成年了,再取消婚约就行了呗,到时候她已经坐稳王位了,我大明还可以继续在葡萄牙做生意,两全其美啊。”

    “你考虑一下呗。”

    朱吾适就不信搞不定费尔南多一世。

    他对自己的兄弟可是一直有提防的。

    而且也早早的就确定了比阿特丽斯公主继承王位。

    可惜他没料到,自己死得那么早。

    比阿特丽斯公主才十岁,他就嘎了。

    虽然是国王的女儿,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她就是个十岁的孩子,还是个女孩儿。

    另一个是国王的亲弟弟,也是王室成员,还是个成年人,不憨不傻的。

    大臣们会选谁,用屁股想都知道了。

    除非有人想要当辅政大臣。

    反正就是,比阿特丽斯公主的胜率很低。

    费尔南多一世但凡还有那么一点点脑子,就肯定会接受大明的帮助的。

    等到费尔南多一世接受了大明的帮助。

    若昂这个弟弟,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至于葡萄牙的贵族老爷们,如今哪个不是靠着大明赚钱?

    不支持比阿特丽斯公主,那就别想着靠大明赚钱了。

    再加上大明的武力,掌控葡萄牙还不是犹如探囊取物。

    最后再忽悠比阿特丽斯公主嫁给朱雄英。

    等到时机成熟,就把比阿特丽斯公主弄到大明,相夫教子。

    至于葡萄牙,你的夫君,朱雄英会派人替你打理的。

    朱吾适目前的计划就是这样了。

    这个是最好的结果。

    次一点儿的结果就是,直接武力镇压。

    不管是哪种结果,其实都殊途同归,只不过第一种能够少一些血腥而已。

    欧洲的布局不能太着急,跳板已经搭好了,只要稳步前进就行。

    倭寇那边也不用急,先让他们打着吧。

    两边打得越狠,大明去接管的时候就越轻松。

    新大陆那边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就算俞通渊他们成功到达了新大陆,回来也差不多得冬天了。

    去新大陆最好是冬天春天出发,回来就是秋天出发了。

    航行时间比去欧洲要短,但是困难程度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一点。

    原因就是,茫茫太平洋,没地方停靠,补给。

    船队虽然带着充足的补给,但是一直在船上,对人心理的考验很大。

    朱吾适倒也不是特别担心,早就做过风险预估了。

    甚至俞通渊都已经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了。

    朱吾适这边就算再着急也没用,所以他并不太着急。

    反正大明不缺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一批不行的话,就再换一批呗。

    就是可惜了郑和了,本来有机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要是被朱吾适的骚操作给害了,那就太可惜了。

    其实朱吾适非要把十来岁的郑和安插到船队里,未尝没有想要借助他好运气的想法。

    郑和七下西洋,都平安归来了啊。

    所以,郑和其实是个吉祥物。

    玄学这个东西,可以不信,但是还是保持点儿敬畏心的好。

    着急的反而是朱棣。

    毕竟新大陆是他的自留地,要是连发现都发现不了,他怎么一展抱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