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 第500章 朱棣切鸡鸡
热门推荐:
我的身份曝光后,出轨前妻跪求复婚
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
觉醒休夫,小雌性被各路大佬疯抢
全家读我心声,真千金一脚踹一个
权力巅峰:从一等功开始平步青云
重生娶了清纯初恋后,再度发家致富!
我一个废炉鼎,你让我娶当朝公主?
人间武圣:从木匠学徒开始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朱棣是神使这件事儿,已经是印第安人公认的了。
朱棣也没有纠正这一点,他发现自己顶着神使这个身份,印第安人对他更加的尊重。
反正在华夏,皇帝也是受命于天的,这不就跟神使一样嘛。
作为神使,朱棣也没有辜负印第安人对他的信任,过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提高了印第安人的地位。
在朱棣来之前,大明来的人或多或少是看不上印第安人的。
毕竟他们过来的时候,印第安人还是落后的部落民族,
人一旦看不上另一伙儿人,就会在不轻易间欺负人。
也可能是故意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并不是说大明来的人就都是好人。
尤其是那些士兵,很多其实都是兵痞子,个人品德很差劲儿的。
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朱棣也不愿意苛责这些士兵,能睁只眼闭只眼的就不会揪着不放。
只能说朱棣还是年轻了点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如果人人都能自己幡然醒悟,然后浪子回头,那还要警察叔叔干嘛呢。
再一个印第安人毕竟是把朱棣当神使的,那神使带过来的士兵,不就是神兵嘛。
被神兵稍微欺负一下也没啥的,忍忍就过去了。
但是有些事儿是真的没法儿忍。
一个大明士兵,把一个印第安少女给糟蹋了。
那个少女还那么年轻,就被这个畜生给糟蹋了。
这件事儿传到朱棣那里的时候,朱棣人都要气炸了。
他妈的,这些狗东西,自己一再容忍他们,这些人竟然蹬鼻子上脸,真是给脸不要脸啊。
“把人给我拖到市政广场去,老子要公开处刑。”
朱棣来瀛洲之前,朱吾适就给过他建议。
让他搞个市政广场,有事儿可以在广场上解决。
毕竟咱们不是单纯去征服,更多地是收服,让人服众很重要。
碰到作奸犯科,或者把土着往死里祸害的,就拉到市政广场去公开处刑。
这样能够让土着心服口服。
另外老外都喜欢唱歌跳舞嗨皮,搞个广场,定期举办点儿篝火晚会啥的,也能增进感情。
唱歌跳舞这个朱棣可以接受,公开处刑他有点儿不以为然的。
在朱棣看来,咱大明都是文明人,怎么可能作奸犯科呢。
结果现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这件事儿也算是给了他一个教训,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能地域白,地域黑。
人品跟这些东西没什么必然联系的。
朱棣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小个姑娘,你他妈是这么下得去手的?
你自己没有女儿吗,没有妹妹吗?
那个畜生很快就被拖到了市政广场。
朱棣直接下令,让圣洛都的所有人都暂停手里的工作,来围观他公开处刑这个畜生。
同时还会把过程拍下来,去其他城市和聚集地播放,这就叫杀鸡儆猴。
等到所有人都在市政广场集合,朱棣站在广场中间的高台上,手里拿着麦克风。
在他身旁,那个糟蹋小姑娘的畜生被绑在柱子上。
“今天让大家聚集在这里的目的,也许有人知道,但是有些人可能还不清楚。
我身边这个人,对,就是这个被绑起来的人。
也许都不能称之为人了,因为,他糟蹋了一个小姑娘。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个当地的小姑娘吗,能有多大的事儿啊。
我在这里再强调一次,不管是从大明本土过来的人,还是瀛洲本地人。
只要已经归顺了我大明,那就是我大明人,我就要一视同仁。
以后,在我朱棣的地盘上,没有什么大明本地人和瀛洲本地人的区别。大家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人。
我身边这个畜生,糟蹋了一个小姑娘。
瀛洲万象更新,正是同仇敌忾,戮力同心的时候。
我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今天,我就要当着大家的面处刑这个畜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作奸犯科了。”
朱棣说完,直接让人把那个畜生的裤子给扒了。
不管他如何求饶,朱棣都不为所动。
他掏出自己的佩剑,一剑下去,那个畜生的命根子应声落地。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起。
台下的男人都不由自主地夹紧了双腿。
真是太狠了。
朱棣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
男人基本上都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女人则各个面带大仇得报的笑容。
其中印第安人看朱棣的表情,更加的尊敬,甚至带着一丝狂热。
朱棣知道,自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以后瀛洲的治安必然会更好,印第安人也更认同自己了。
今天这事儿给朱棣上了一课。
他越想越是后怕,瀛洲这么多人,看似一个小姑娘并不重要。
但是吧,这件事儿背后的意义很重大。
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印第安人跟大明来的人产生隔阂。
隔阂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除的。
人家印第安人毕竟是瀛洲的土着,整个瀛洲大地散布着非常多的印第安人。
大明又不可能迁移大批人口过来,也不能把印第安人都杀了。
那么融合就是唯一的道路。
种族融合注定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就算是现代的美丽国,建国几百年了,各民族都没有融合。
就不说不同肤色之间的融合了。
就算是同样的白人,也各自有各自的圈子。
大明跟印第安人的融合相对还是容易点儿的。
首先,外貌区别不是特别大。
再一个,印第安人的文明发展比较迟缓,等到他们适应了大明带来的改变,融合相对也会容易些。
但是,融合之旅才刚刚起步,就有人拖后腿儿了。
等到两个民族彻底融合了,出现这种事儿,就是个人问题。
但是在初期,这种事儿很容易就上升到种族歧视了。
个人行为就是代表着整个民族。
所以这种破坏团结的事情,必须彻底断绝。
想明白其中的关键,朱棣对朱吾适更加钦佩了。
朱吾适基本上就待在应天府,很少出城,但是他却把该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
领先世界六百年的见识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得看人的。
朱棣也没有纠正这一点,他发现自己顶着神使这个身份,印第安人对他更加的尊重。
反正在华夏,皇帝也是受命于天的,这不就跟神使一样嘛。
作为神使,朱棣也没有辜负印第安人对他的信任,过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提高了印第安人的地位。
在朱棣来之前,大明来的人或多或少是看不上印第安人的。
毕竟他们过来的时候,印第安人还是落后的部落民族,
人一旦看不上另一伙儿人,就会在不轻易间欺负人。
也可能是故意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并不是说大明来的人就都是好人。
尤其是那些士兵,很多其实都是兵痞子,个人品德很差劲儿的。
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朱棣也不愿意苛责这些士兵,能睁只眼闭只眼的就不会揪着不放。
只能说朱棣还是年轻了点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如果人人都能自己幡然醒悟,然后浪子回头,那还要警察叔叔干嘛呢。
再一个印第安人毕竟是把朱棣当神使的,那神使带过来的士兵,不就是神兵嘛。
被神兵稍微欺负一下也没啥的,忍忍就过去了。
但是有些事儿是真的没法儿忍。
一个大明士兵,把一个印第安少女给糟蹋了。
那个少女还那么年轻,就被这个畜生给糟蹋了。
这件事儿传到朱棣那里的时候,朱棣人都要气炸了。
他妈的,这些狗东西,自己一再容忍他们,这些人竟然蹬鼻子上脸,真是给脸不要脸啊。
“把人给我拖到市政广场去,老子要公开处刑。”
朱棣来瀛洲之前,朱吾适就给过他建议。
让他搞个市政广场,有事儿可以在广场上解决。
毕竟咱们不是单纯去征服,更多地是收服,让人服众很重要。
碰到作奸犯科,或者把土着往死里祸害的,就拉到市政广场去公开处刑。
这样能够让土着心服口服。
另外老外都喜欢唱歌跳舞嗨皮,搞个广场,定期举办点儿篝火晚会啥的,也能增进感情。
唱歌跳舞这个朱棣可以接受,公开处刑他有点儿不以为然的。
在朱棣看来,咱大明都是文明人,怎么可能作奸犯科呢。
结果现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这件事儿也算是给了他一个教训,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能地域白,地域黑。
人品跟这些东西没什么必然联系的。
朱棣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小个姑娘,你他妈是这么下得去手的?
你自己没有女儿吗,没有妹妹吗?
那个畜生很快就被拖到了市政广场。
朱棣直接下令,让圣洛都的所有人都暂停手里的工作,来围观他公开处刑这个畜生。
同时还会把过程拍下来,去其他城市和聚集地播放,这就叫杀鸡儆猴。
等到所有人都在市政广场集合,朱棣站在广场中间的高台上,手里拿着麦克风。
在他身旁,那个糟蹋小姑娘的畜生被绑在柱子上。
“今天让大家聚集在这里的目的,也许有人知道,但是有些人可能还不清楚。
我身边这个人,对,就是这个被绑起来的人。
也许都不能称之为人了,因为,他糟蹋了一个小姑娘。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个当地的小姑娘吗,能有多大的事儿啊。
我在这里再强调一次,不管是从大明本土过来的人,还是瀛洲本地人。
只要已经归顺了我大明,那就是我大明人,我就要一视同仁。
以后,在我朱棣的地盘上,没有什么大明本地人和瀛洲本地人的区别。大家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人。
我身边这个畜生,糟蹋了一个小姑娘。
瀛洲万象更新,正是同仇敌忾,戮力同心的时候。
我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今天,我就要当着大家的面处刑这个畜生,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个教训,不要再作奸犯科了。”
朱棣说完,直接让人把那个畜生的裤子给扒了。
不管他如何求饶,朱棣都不为所动。
他掏出自己的佩剑,一剑下去,那个畜生的命根子应声落地。
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起。
台下的男人都不由自主地夹紧了双腿。
真是太狠了。
朱棣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点点头。
男人基本上都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女人则各个面带大仇得报的笑容。
其中印第安人看朱棣的表情,更加的尊敬,甚至带着一丝狂热。
朱棣知道,自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以后瀛洲的治安必然会更好,印第安人也更认同自己了。
今天这事儿给朱棣上了一课。
他越想越是后怕,瀛洲这么多人,看似一个小姑娘并不重要。
但是吧,这件事儿背后的意义很重大。
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印第安人跟大明来的人产生隔阂。
隔阂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除的。
人家印第安人毕竟是瀛洲的土着,整个瀛洲大地散布着非常多的印第安人。
大明又不可能迁移大批人口过来,也不能把印第安人都杀了。
那么融合就是唯一的道路。
种族融合注定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
就算是现代的美丽国,建国几百年了,各民族都没有融合。
就不说不同肤色之间的融合了。
就算是同样的白人,也各自有各自的圈子。
大明跟印第安人的融合相对还是容易点儿的。
首先,外貌区别不是特别大。
再一个,印第安人的文明发展比较迟缓,等到他们适应了大明带来的改变,融合相对也会容易些。
但是,融合之旅才刚刚起步,就有人拖后腿儿了。
等到两个民族彻底融合了,出现这种事儿,就是个人问题。
但是在初期,这种事儿很容易就上升到种族歧视了。
个人行为就是代表着整个民族。
所以这种破坏团结的事情,必须彻底断绝。
想明白其中的关键,朱棣对朱吾适更加钦佩了。
朱吾适基本上就待在应天府,很少出城,但是他却把该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
领先世界六百年的见识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得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