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岭上访红蕖 老道姑舟中献瑞草

    林之洋一直担心小山忧愁烦闷会生病,所以时常劝解她。闲暇的时候,就给小山讲讲海外的风景、各国的人物,还有当地的特产之类的事情,想借此让她排解忧愁。说着说着,正好小山在家的时候,看过不少关于海外的书籍,只是因为书中内容太过虚幻缥缈,她一直半信半疑。没想到现在听舅舅讲的,大半都是古人书中提到过的,于是心中的疑团一下子就解开了。一路上靠着这些闲谈,小山倒也能解解闷。无奈林之洋虽然在海外走过几次,但对很多事都不上心,见识并不广。被小山不停地追问,今天谈,明天也谈,肚子里那点典故很快就讲完了。幸好多九公是吕氏的至亲,而且年已八十,吕氏和小山平时也时常和他见面。林之洋没什么可聊的时候,就把多九公请来一起聊天。多九公常年在江湖闯荡,见多识广,一谈到海外风景,就说个没完。一路上,不光小山排解了许多愁绪,婉如和若花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倒也不觉得寂寞。可是小山受不了海面的风浪,再加上水土不服,竟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足足病了一个月才好一些,虽然饮食起居恢复了正常,但身体还是很虚弱。不知不觉,就到了新春。

    这天,船到了东口山,靠岸停泊。林之洋说起当年骆红蕖打虎的事情:“你父亲因为她极为孝顺,很是喜欢,还托业师尹大人做媒,替你弟弟求婚。后来到了轩辕国,收到尹大人的书信,才知道这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小山说:“之前我看到父亲行囊里有一封信,里面提到弟弟的婚事。我本来想问舅舅,后来匆匆忙忙的,就给忘了。刚才听舅舅说起,才知道有这么回事。既然到了这里,我自然应该上去探望一下,问问她什么时候回家乡,以后住在哪里,这样彼此也能通个音信。况且她能打虎,要是肯陪我一起去寻亲,那就更好了。”林之洋说:“甥女说得很对。但你身体还很弱,上面的山路又不好走,这可怎么办呢?”小山说:“将来去小蓬莱,我还要寻访父亲,要是怕路难走,哪有不去的道理?好在我之前在家,已经把腿脚练得很灵便了,现在正好借这山路再操练操练,省得到了小蓬莱又要费一番周折。我现在身体虽然弱,走走山路,倒也能消遣一下。”林之洋点了点头,随即带上器械。婉如和若花也想一起去。林之洋拜托多九公在船上照应,然后带着几个水手,一起上岸了。

    小山姊妹三人手挽着手,慢慢上了山坡,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往前走。走了好长时间,休息了好几次,才到了莲花庵。走进庵里,一个人也没有。大家正觉得奇怪,只见庵旁走过两个农人。林之洋上前询问骆太公的下落。那两个农人说:“我们是骆太公的佃户。自从前年太公去世,骆小姐搬到水仙村居住,就把这些田地赏给我们耕种了。这座山上的老虎多亏骆小姐杀得一干二净,我们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今年正月,骆小姐忽然把太公的灵柩搬走了,听说要回天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来。这位小姐在这里除去了大害,至今人人都很感激她,但愿她能配个好女婿,也不枉众人对她的感戴之情。”小山听了,心里闷闷不乐,只好和众人沿着原路,慢慢回到岸边。

    离船不远的地方,只见多九公站在岸上,正和一个年老的道姑说话。大家一起走上前去,看到那道姑穿着一件破衣服,手里拿着一枝灵芝草,满脸青气,十分吓人。林之洋说:“这个叫花子既然是来化缘的,九公就该让水手随便拿些钱米给她,还和她谈什么呢?”多九公说:“这个道姑疯疯癫癫的,不是来化缘的。她手里拿着灵芝,嘴里唱着歌,要求我们把她渡到前面去,还说把这灵芝当作船钱。等我问她要渡到什么地方,她说要到回头岸去。我在海外多年,从来没听说过有个什么回头岸。这么颠三倒四的,难道不是个疯子吗?”这时,只听那道姑嘴里又唱起歌来,她唱的是:“我是蓬莱百草仙,与卿相聚不知年。因怜谪贬来沧海,愿献灵芝续旧缘。 ”

    小山听了,心里忽然一动,连忙上前合掌说道:“仙姑既然要渡过彼岸,我就渡你过去。不知道那枝灵芝能不能赐给我呢?”道姑说:“女菩萨如果发慈悲之心,渡我过去,这枝灵芝我怎敢不献?况且女菩萨面带病容,没有这灵芝就无法康复。”小山说:“既然这样,就请上船吧,我们也好赶路。”道姑听了,就和三人上了船。多九公和林之洋看着,不好阻拦,只好收拾好扬帆起航。多九公说:“她这灵芝可不是什么仙品,唐小姐你可要留意,别被妖人骗了。我之前在小蓬莱吃了一枝,肚子疼了好多天,差点丢了性命。到现在身体还很疲惫,就是因为这个病根。”道姑说:“这是老翁你和这灵芝没有缘分,其实灵芝怎么会对人有害呢?就像桑椹,人长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寿,斑鸠吃了却会昏迷不醒。又比如人服用薄荷可以清热,猫吃了却会醉。灵芝本来就是仙品,如果遇到有缘人,自然能立刻登上仙界;要是误给猫狗吃了,怎么知道它们不会生病呢?这是物类相互感应,各有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多九公听了,知道道姑话里带刺,气得火星直冒。

    小山把道姑让进舱内,和婉如、若花一起坐下。刚要说话,道姑把灵芝递给小山说:“请女菩萨先把这仙芝吃了,涤荡一下凡心,如果能领悟一些前世的因果,我们就更好交谈了。”小山接过灵芝,一边道谢,一边吃了下去。顿时只觉得神清气爽,再看那道姑,只见她满脸仙风道骨,极其和蔼,脸上一点青气都没有了。小山悄悄向婉如耳边问道:“这位仙姑脸上本来有一股青气,现在忽然不见了,变成了慈善的模样,你看到了吗?”婉如悄悄回答:“她脸上那股青气,我看着正害怕呢,姐姐怎么说不见了?这也太奇怪了!”

    两人正在悄悄议论,只见道姑说:“请问女菩萨,《毛诗》里说:‘谁知乌之雌雄。’这话是说人不是鸟那一类,所以不能分辨鸟的雌雄。不知道这些鸟儿,它们自己能分辨吗?”小山说:“它们是同类,怎么会分辨不了呢?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道姑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人和仙就不各自为一类呢?《易经》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女菩萨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了。”小山心里不禁想:“怎么我和婉如妹妹私下说的话,她竟然能察觉一些?真是太奇怪了!”于是问道:“请问仙姑尊姓大名?”道姑说:“我是百花友人。”小山心里暗暗诧异:“她这‘百花’二字,我一听就像被当头打了一棒,只觉得心里生出无限牵挂。难道‘百花’二字和我有什么前世的缘分?她说她是百花友人,从‘友人’二字来说,她不是百花,这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真人不露相。’我先用话试探试探她。”于是问道:“仙姑现在从什么地方来?”道姑说:“我从不忍山烦恼洞轮回道上而来。”小山暗暗点头:“因为不能容忍,所以才会生出烦恼;既然生出烦恼,自然就会堕入轮回。这话不知道说的是百花,还是友人,含含糊糊的,让人不明白。她这些言谈句句都含着禅机,倒也有些意思。”于是又问道:“仙姑现在要到哪里去?”道姑说:“我要到苦海边回头岸去。”小山心想:“从这禅语来看,显然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意思。”连忙问道:“那回头岸上,有没有名山,有没有仙洞?”道姑说:“那里有座仙岛,名叫返本岛;岛里有个仙洞,名叫还原洞。”小山没等她说完,就又问道:“仙姑要拜访什么人?”道姑说:“我拜访的不是别人,是那总司群芳的化身。”小山听了,心里好像明白了一些,又好像很迷惑,如醉如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愣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就下拜说:“弟子愚昧,现在身处苦海,求仙姑大发慈悲,如果能超度我脱离红尘,我情愿做您的弟子。”

    这边小山一门心思求道姑超度自己,却不知道多九公因为被道姑讥讽,心里窝着一股火,正和林之洋在前面船舱偷偷听着。现在看到小山这副模样,多九公就对林之洋说:“你外甥女不懂厉害,被道姑迷惑了,竟然求她超度。要是不赶紧把道姑赶走,恐怕唐小姐还有性命危险呢!”林之洋没等他说完,一脚跨进船舱,指着道姑说:“你这个怪物,竟敢在我的船上妖言惑众,还不快滚!看我不揍你一拳!”小山急忙拦住说:“舅舅,她是真神仙,不能动手!”道姑冷笑着说:“‘缠足大仙’何必动怒。我今天到这儿,是因为当年红孩大仙有过交代,我想稍微出点力,帮人解脱灾患,也不辜负我们同山的情谊。没想到没缘分,不能一起走。幸好前面有人照应,估计不会有大危险。”接着对小山说:“现在暂且告辞,我们后会有期。大概在回头岸就能相见。”说完,就下船走了。小山埋怨舅舅不该得罪道姑。林之洋说:“要不是看在你面子上,我早就狠狠揍她一顿了,现在对她已经算客气的了。”小山说:“刚才仙姑突然把舅舅称作‘缠足大仙’,当时我见舅舅听她这么叫,脸一下子就红了,这是为什么呢?”林之洋说:“你看她疯疯癫癫的,随口乱说,我哪有闲工夫跟她争论,随她怎么说吧。”小山见林之洋含糊其辞,也不方便再追问。又过了一段时间,小山不仅各种病都好了,还感觉精神越来越好。

    这天,船停靠在水仙村。小山因为东口山农人说的骆红蕖的事情不太清楚,就拜托舅舅上岸去打听。原来廉锦枫已经在正月和骆红蕖一起回故乡去了。林之洋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回到船上。离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突然看见海里窜出许多水怪,跳到船上,这些水怪个个青面獠牙,然后跑进船舱。当时所有水手都在岸上。林之洋大喊:“快些上船放枪!”众人手忙脚乱地登上舢板,还没来得及渡到大船上,那些水怪忽然从船舱里把小山拖了出来,一起跳进海里。后面究竟会发生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