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内品茶 老总兵园中留客
众小姐来到绿香亭,纷纷在亭内落座。蔡兰芳说道:“这‘绿香’二字不仅别具一格,还精准地传达出此地的神韵,肯定是紫琼姐姐的大作吧。”燕紫琼指着姜丽楼、张凤雏介绍道:“名字是丽楼姐姐取的,字则是凤雏姐姐写的,如今这花园也被叫做绿香园了。”崔小莺称赞道:“原来是凤雏、丽楼二位姐姐的手笔,妹子有句评语,那就是‘写作俱佳’。”丽楼谦虚回应:“这是妹子胡乱想的,还请姐姐多多指正。”凤雏也说:“我自知字写得不好,幸亏名字取得雅致,勉强掩盖了字的不足。 ”
转眼间,那些丫环和仆妇们在亭外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去打水,有的扇炉子,有的采摘茶叶,有的清洗茶杯。没过多久,茶就煮好了并端了上来。众人各自拿起一杯,只见茶汤的颜色比嫩绿的葱叶还要鲜艳,十分惹人喜爱;等到喝入口中,更是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与平常喝的茶截然不同,大家都赞不绝口。婉如笑着说:“姐姐既然有这么好的茶,为什么昨天没拿出来招待,非要等到今天呢?这岂不让人遗憾没能早点品尝到?”小春打趣道:“昨天我们刚和紫琼姐姐见面,婉如姐姐就说只恨相见太晚;今天品了这茶,又说只恨相吃太晚。婉如姐姐可真是世间的一个‘恨人’,处处都离不开‘恨’字。”闺臣感慨道:“刚才这茶不仅茶叶清香,水也格外甘甜,真没想到紫琼姐姐平日里能享受这般清福!”紫琼解释说:“我平时从不喝茶,这些茶树都是家父从小栽种的。家父一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唯独喜欢喝茶。由于近来茶叶常常有造假的情况,所以他不惜花费重金,从各地寻求优良品种,即便是巴川峡山的大树,也费尽周折移栽过来。谁知道茶树不喜欢移栽,就算移栽千株,也没有一株能存活。所以古人结婚有‘下茶’的说法,大概就是取其不可移植的寓意。当初我们没太留意,后来移一株死一株,才知道是这个原因。如今园子里仅存十几株,还是家父从前在闽、浙、江南等地寻来的上等茶籽栽种成活的。品种不一样,所以茶树有大有小。家父写了两卷《茶诫》,里面讲得非常详细,将来刻印出来,一定会赠送给大家。”
红红好奇地说:“妹子记得六经里没有‘茶’字,外国这种东西也很少,所以很多名目都不太了解。令尊伯伯既然有这方面的着作,姐姐肯定非常熟悉,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让妹子了解个大概呢?”紫琼耐心讲解道:“茶就是古代的‘荼’字,也就是《尔雅》中‘槚,苦荼’的‘荼’字。《诗经》里这个字虽然出现很多次,但都不是指茶类。至于‘荼’转变为‘茶’的读音,颜师古说汉朝时就已经有这个音了,后人因为‘荼’有两个读音,所以少写一笔成了‘茶’,多写一笔还是‘荼’,实际上是同一个字。依我看,直接用古音读‘荼’,今音读‘茶’,最为简单明了。说到茶的名目,郭璞说早采的是茶,晚采的是茗;《茶经》里有‘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的说法。现在都统一叫做茶,和古代不一样了。要是论茶的特性,除了明目止渴之外,没什么其他好处。《本草》记载,经常喝茶会去除人体的脂肪,让人变瘦。倘若过度嗜茶,没有不百病丛生的。家父写的《茶诫》,也是劝人少喝茶为好,还常常告诫我说:‘多饮不如少饮,少饮不如不饮。何况近来真茶越来越少,假茶越来越多;就算是真茶,如果无节制地贪饮,早晚都离不开,到最后,没有不元气暗损、精血渐消的,有的会患上痰饮、痞胀、痿痹、疝瘕;其他像洞泻、呕逆,以及腹痛、黄瘦等各种内伤,都是喝茶造成的危害。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即便生病了也不悔改。上古时期的人大多长寿,近代人寿命不长,都是因为茶酒之类的东西每天损耗身体,暗中伤害,以至于寿命也随之缩短。’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把谜团都给说破了。无奈那些喜欢喝茶喝酒的人,一听到这话,无不强词夺理,百般批评,还哑然失笑。风俗习惯能改变人,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就算把舌尖说破,又有谁肯轻易相信呢!就像家父在《茶诫》里说的:‘消除滞塞,一时的畅快虽然很好;但损伤精气血脉,对终身的危害更大。获得益处就归功于茶的功效,留下祸患却不认为是茶的危害。’这难道不是福气近在眼前容易察觉,灾祸遥远难以预见吗?总之,茶能消除烦恼、去除油腻,世上固然不可缺少;但如果毫无节制地嗜好,暗中损害人的身体可不少。因此家父把茶比作‘毒橄榄’。因为橄榄刚吃的时候,味道很苦涩,过一会儿才会回甘;茶刚喝的时候感觉不到危害,时间久了才会深受其害,所以称它为‘毒橄榄’。”
亭亭疑惑地问:“这东西既然对人没益处,为什么令尊伯伯还要种这么多呢?这不是明知故犯吗?”紫琼无奈地说:“家父向来把茶当作命根子,时刻不离口,所以才种它。最近虽然知道它的危害,但无奈受毒害太深,已经成瘾,稍微间断一下,病情就会加重。他自己知道悔悟已经太晚,没办法补救了,所以特意把茶的危害写成一本书,用来告诫后人。恰好这本书去年才完稿,他腹中忽然呕吐出一个东西,形状像牛脾,有眼睛有嘴巴。用茶浇它,它就张口痛饮,喝到五碗的时候,肚子就满了;要是勉强再浇,茶就会从它嘴里流出来,恰好和家父平时喝五碗茶的量一样。因为家父近年来茶量更大,每次必定要喝五碗,如果少喝一碗,心里就觉得不安;过一会儿再喝,还是五碗。所以身体日渐消瘦,饭也懒得吃。去年偶然在喝了五碗之后,又勉强多喝了几碗,忽然把这个东西吐了出来,从那以后身体才稍微安稳了些。”若花祝福道:“这是吉人自有天相。再加上伯伯着书立说、垂范后人,功劳很大,所以得到这样的善报,将来肯定能长寿百岁。”紫琼感激地说:“家父要是还像去年那样一次喝五碗茶的时候,几乎是朝不保夕;现在相比之前虽然感觉稍微康健些,但无奈受病已深,年纪还没到七十岁,就已经显得很衰老了。但愿能像姐姐说的那样,那就是妹子的福气了。”
谭蕙芳接着问:“刚才姐姐说市面上很多假茶,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这假茶是自古以来就有,还是近代才出现的呢?”紫琼介绍说:“世上有很多假茶,自古就有。就像张华说‘喝真茶能让人少睡觉’,既然提到真茶,可见前朝就已经有假茶了。况且医书上记载,不能入药的假茶非常多,数不胜数!眼下江浙等地用柳叶来冒充茶叶,好在柳叶对人无害,偶尔吃点也没什么妨碍。无奈人性狡猾,贪心不足,近来吴门有几百家用泡过的茶叶晒干,胡乱当作药料,经过各种加工制作,竟然和新茶没什么两样。这种谋取私利、害人的行为,实在令人痛恨!刚开始制作假茶的时候,是到处收购泡过的干茶,最近远处来贩茶的客人到那里买货,没有不带干茶去做交易的。至于用到的药料,有雌黄、花青、熟石膏、青鱼胆、柏枝汁之类。用雌黄,是因为它性质淫,茶叶也有类似性质,两种性质结合,那么晚茶的残片经过加工,就能变成早春茶。用花青,是为了让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用柏枝汁,是因为它味道带有清香。用青鱼胆,是为了漂去腥臭味,取它的苦味。雌黄有毒,经过烧制后毒性比砒霜还厉害,所以用石膏来解它的毒,还能让茶表面起白霜,使颜色更好看。人经常喝这种假茶,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毒害,后患无穷。要是脾胃虚弱的人,没有不患上呕吐、反酸、胀满、腹痛等症状的。所以我向来遵照父亲的命令,从不喝茶,平时只喝菊花、桑叶、柏叶、槐角、金银花、沙苑、蒺藜之类泡的水,有时候也用炒焦的薏苡仁,时常变换着喝,倒也很合适。我家上上下下都是这样,时间久了喝习惯了,反而觉得喝茶是件痛苦的事,真的是习惯成自然了。”
叶琼芳好奇地问:“真茶既然对人有损害,假茶又危害人,确实应该喝点菊花之类的饮品。但为什么柏叶、槐角也能当作茶来喝呢?”紫琼解释道:“世人只知道菊花、桑叶之类可以当茶喝,却不知道柏叶、槐角的奇妙功效。按照《本草》记载:柏叶味道苦,性质平和,没有毒性,煮成汤经常服用,能让人身体轻盈、气力增加,还能杀虫补阴,使须发不白,让人不怕寒暑。大概柏树的特性是秋冬不凋,生命力持久,禀受着坚凝的特质,是长寿的树木,所以可以经常服用。道家把它煮水当茶喝,元旦的时候用它浸泡酒水来辟邪,都是因为这些特性。麝香吃了它身体会变香,毛女吃了它身体会变轻盈,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至于槐角,按照《本草》记载,它是苦寒无毒的物品,煮成汤代替茶喝,长期服用头发不会变白,还能明目益气,补脑延年。因为槐树是虚星的精华,槐角禀受着纯阴的特质。所以扁鹊有明目乌发的药方,葛洪有益气延年的药剂。当年庾肩吾经常服用槐角,年纪快八十岁了,须发都是黑的,晚上还能看细小的字,这就是明显的效果。可惜这两种好东西,世人不了解,把它们当作无用之物,反而去喝没有益处的苦茶,任由身体受到损害,这难道不可叹吗!”小春听了,连忙说:“妹子正茶兴十足呢,听了这番谈论,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就算再有金茶、玉茶,我也不喝了。明天我也去找些柏叶、槐角来当茶饮,既不会损害身体,又能明目,岂不是很好?”良箴劝道:“这茶我们能喝多少呢,每天最多不过五七杯,何必戒掉它呢?”小春反驳道:“误尽苍生的,就是姐姐你这句话。你要知道,今天喝一个五七杯,明天就是两个五七杯,后天就是三个五七杯,日积月累,到了四五十岁,那就是几百、几千、几万个五七杯了!”婉如见状,拉着小春说:“姐姐与其费神算这些细账,不如到别处走走。”于是带着小春走出绿香亭,众人也都跟在后面。走过两层庭院,紫琼又把大家带到杏花繁茂的地方,走进厅房,大家就在厅里坐下,一边赏花,一边闲聊。
傍晚,众人正要准备吃晚饭,这时,只见一群园丁挑着许多行李走进来。紫琼还以为是易紫菱回来了,询问园丁后才知道,原来是路过的女眷。由于本村的客店都被众小姐们的车辆和随行人员住满了,这些女眷无处落脚。她们听说燕员外向来乐善好施,每当客店住满时,只要有人前来借住,他都会收留,所以就到这里来借宿一晚。燕义考虑到是女眷,实在不好推脱,只好吩咐让她们暂时在园丁女眷的房间里住一夜。
没过多久,几个妇女远远地朝这边走来。园丁走上前去,把厅上的门帘放了下来。众姊妹们都在厅内好奇地张望着,只见来了四个女子,后面还跟着两个老妈子。其中有一个女子,红蕖觉得十分眼熟,她仔细瞧了瞧,那模样竟像极了薛蘅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转眼间,那些丫环和仆妇们在亭外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去打水,有的扇炉子,有的采摘茶叶,有的清洗茶杯。没过多久,茶就煮好了并端了上来。众人各自拿起一杯,只见茶汤的颜色比嫩绿的葱叶还要鲜艳,十分惹人喜爱;等到喝入口中,更是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与平常喝的茶截然不同,大家都赞不绝口。婉如笑着说:“姐姐既然有这么好的茶,为什么昨天没拿出来招待,非要等到今天呢?这岂不让人遗憾没能早点品尝到?”小春打趣道:“昨天我们刚和紫琼姐姐见面,婉如姐姐就说只恨相见太晚;今天品了这茶,又说只恨相吃太晚。婉如姐姐可真是世间的一个‘恨人’,处处都离不开‘恨’字。”闺臣感慨道:“刚才这茶不仅茶叶清香,水也格外甘甜,真没想到紫琼姐姐平日里能享受这般清福!”紫琼解释说:“我平时从不喝茶,这些茶树都是家父从小栽种的。家父一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唯独喜欢喝茶。由于近来茶叶常常有造假的情况,所以他不惜花费重金,从各地寻求优良品种,即便是巴川峡山的大树,也费尽周折移栽过来。谁知道茶树不喜欢移栽,就算移栽千株,也没有一株能存活。所以古人结婚有‘下茶’的说法,大概就是取其不可移植的寓意。当初我们没太留意,后来移一株死一株,才知道是这个原因。如今园子里仅存十几株,还是家父从前在闽、浙、江南等地寻来的上等茶籽栽种成活的。品种不一样,所以茶树有大有小。家父写了两卷《茶诫》,里面讲得非常详细,将来刻印出来,一定会赠送给大家。”
红红好奇地说:“妹子记得六经里没有‘茶’字,外国这种东西也很少,所以很多名目都不太了解。令尊伯伯既然有这方面的着作,姐姐肯定非常熟悉,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让妹子了解个大概呢?”紫琼耐心讲解道:“茶就是古代的‘荼’字,也就是《尔雅》中‘槚,苦荼’的‘荼’字。《诗经》里这个字虽然出现很多次,但都不是指茶类。至于‘荼’转变为‘茶’的读音,颜师古说汉朝时就已经有这个音了,后人因为‘荼’有两个读音,所以少写一笔成了‘茶’,多写一笔还是‘荼’,实际上是同一个字。依我看,直接用古音读‘荼’,今音读‘茶’,最为简单明了。说到茶的名目,郭璞说早采的是茶,晚采的是茗;《茶经》里有‘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的说法。现在都统一叫做茶,和古代不一样了。要是论茶的特性,除了明目止渴之外,没什么其他好处。《本草》记载,经常喝茶会去除人体的脂肪,让人变瘦。倘若过度嗜茶,没有不百病丛生的。家父写的《茶诫》,也是劝人少喝茶为好,还常常告诫我说:‘多饮不如少饮,少饮不如不饮。何况近来真茶越来越少,假茶越来越多;就算是真茶,如果无节制地贪饮,早晚都离不开,到最后,没有不元气暗损、精血渐消的,有的会患上痰饮、痞胀、痿痹、疝瘕;其他像洞泻、呕逆,以及腹痛、黄瘦等各种内伤,都是喝茶造成的危害。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即便生病了也不悔改。上古时期的人大多长寿,近代人寿命不长,都是因为茶酒之类的东西每天损耗身体,暗中伤害,以至于寿命也随之缩短。’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把谜团都给说破了。无奈那些喜欢喝茶喝酒的人,一听到这话,无不强词夺理,百般批评,还哑然失笑。风俗习惯能改变人,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就算把舌尖说破,又有谁肯轻易相信呢!就像家父在《茶诫》里说的:‘消除滞塞,一时的畅快虽然很好;但损伤精气血脉,对终身的危害更大。获得益处就归功于茶的功效,留下祸患却不认为是茶的危害。’这难道不是福气近在眼前容易察觉,灾祸遥远难以预见吗?总之,茶能消除烦恼、去除油腻,世上固然不可缺少;但如果毫无节制地嗜好,暗中损害人的身体可不少。因此家父把茶比作‘毒橄榄’。因为橄榄刚吃的时候,味道很苦涩,过一会儿才会回甘;茶刚喝的时候感觉不到危害,时间久了才会深受其害,所以称它为‘毒橄榄’。”
亭亭疑惑地问:“这东西既然对人没益处,为什么令尊伯伯还要种这么多呢?这不是明知故犯吗?”紫琼无奈地说:“家父向来把茶当作命根子,时刻不离口,所以才种它。最近虽然知道它的危害,但无奈受毒害太深,已经成瘾,稍微间断一下,病情就会加重。他自己知道悔悟已经太晚,没办法补救了,所以特意把茶的危害写成一本书,用来告诫后人。恰好这本书去年才完稿,他腹中忽然呕吐出一个东西,形状像牛脾,有眼睛有嘴巴。用茶浇它,它就张口痛饮,喝到五碗的时候,肚子就满了;要是勉强再浇,茶就会从它嘴里流出来,恰好和家父平时喝五碗茶的量一样。因为家父近年来茶量更大,每次必定要喝五碗,如果少喝一碗,心里就觉得不安;过一会儿再喝,还是五碗。所以身体日渐消瘦,饭也懒得吃。去年偶然在喝了五碗之后,又勉强多喝了几碗,忽然把这个东西吐了出来,从那以后身体才稍微安稳了些。”若花祝福道:“这是吉人自有天相。再加上伯伯着书立说、垂范后人,功劳很大,所以得到这样的善报,将来肯定能长寿百岁。”紫琼感激地说:“家父要是还像去年那样一次喝五碗茶的时候,几乎是朝不保夕;现在相比之前虽然感觉稍微康健些,但无奈受病已深,年纪还没到七十岁,就已经显得很衰老了。但愿能像姐姐说的那样,那就是妹子的福气了。”
谭蕙芳接着问:“刚才姐姐说市面上很多假茶,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这假茶是自古以来就有,还是近代才出现的呢?”紫琼介绍说:“世上有很多假茶,自古就有。就像张华说‘喝真茶能让人少睡觉’,既然提到真茶,可见前朝就已经有假茶了。况且医书上记载,不能入药的假茶非常多,数不胜数!眼下江浙等地用柳叶来冒充茶叶,好在柳叶对人无害,偶尔吃点也没什么妨碍。无奈人性狡猾,贪心不足,近来吴门有几百家用泡过的茶叶晒干,胡乱当作药料,经过各种加工制作,竟然和新茶没什么两样。这种谋取私利、害人的行为,实在令人痛恨!刚开始制作假茶的时候,是到处收购泡过的干茶,最近远处来贩茶的客人到那里买货,没有不带干茶去做交易的。至于用到的药料,有雌黄、花青、熟石膏、青鱼胆、柏枝汁之类。用雌黄,是因为它性质淫,茶叶也有类似性质,两种性质结合,那么晚茶的残片经过加工,就能变成早春茶。用花青,是为了让颜色看起来更鲜艳。用柏枝汁,是因为它味道带有清香。用青鱼胆,是为了漂去腥臭味,取它的苦味。雌黄有毒,经过烧制后毒性比砒霜还厉害,所以用石膏来解它的毒,还能让茶表面起白霜,使颜色更好看。人经常喝这种假茶,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毒害,后患无穷。要是脾胃虚弱的人,没有不患上呕吐、反酸、胀满、腹痛等症状的。所以我向来遵照父亲的命令,从不喝茶,平时只喝菊花、桑叶、柏叶、槐角、金银花、沙苑、蒺藜之类泡的水,有时候也用炒焦的薏苡仁,时常变换着喝,倒也很合适。我家上上下下都是这样,时间久了喝习惯了,反而觉得喝茶是件痛苦的事,真的是习惯成自然了。”
叶琼芳好奇地问:“真茶既然对人有损害,假茶又危害人,确实应该喝点菊花之类的饮品。但为什么柏叶、槐角也能当作茶来喝呢?”紫琼解释道:“世人只知道菊花、桑叶之类可以当茶喝,却不知道柏叶、槐角的奇妙功效。按照《本草》记载:柏叶味道苦,性质平和,没有毒性,煮成汤经常服用,能让人身体轻盈、气力增加,还能杀虫补阴,使须发不白,让人不怕寒暑。大概柏树的特性是秋冬不凋,生命力持久,禀受着坚凝的特质,是长寿的树木,所以可以经常服用。道家把它煮水当茶喝,元旦的时候用它浸泡酒水来辟邪,都是因为这些特性。麝香吃了它身体会变香,毛女吃了它身体会变轻盈,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至于槐角,按照《本草》记载,它是苦寒无毒的物品,煮成汤代替茶喝,长期服用头发不会变白,还能明目益气,补脑延年。因为槐树是虚星的精华,槐角禀受着纯阴的特质。所以扁鹊有明目乌发的药方,葛洪有益气延年的药剂。当年庾肩吾经常服用槐角,年纪快八十岁了,须发都是黑的,晚上还能看细小的字,这就是明显的效果。可惜这两种好东西,世人不了解,把它们当作无用之物,反而去喝没有益处的苦茶,任由身体受到损害,这难道不可叹吗!”小春听了,连忙说:“妹子正茶兴十足呢,听了这番谈论,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就算再有金茶、玉茶,我也不喝了。明天我也去找些柏叶、槐角来当茶饮,既不会损害身体,又能明目,岂不是很好?”良箴劝道:“这茶我们能喝多少呢,每天最多不过五七杯,何必戒掉它呢?”小春反驳道:“误尽苍生的,就是姐姐你这句话。你要知道,今天喝一个五七杯,明天就是两个五七杯,后天就是三个五七杯,日积月累,到了四五十岁,那就是几百、几千、几万个五七杯了!”婉如见状,拉着小春说:“姐姐与其费神算这些细账,不如到别处走走。”于是带着小春走出绿香亭,众人也都跟在后面。走过两层庭院,紫琼又把大家带到杏花繁茂的地方,走进厅房,大家就在厅里坐下,一边赏花,一边闲聊。
傍晚,众人正要准备吃晚饭,这时,只见一群园丁挑着许多行李走进来。紫琼还以为是易紫菱回来了,询问园丁后才知道,原来是路过的女眷。由于本村的客店都被众小姐们的车辆和随行人员住满了,这些女眷无处落脚。她们听说燕员外向来乐善好施,每当客店住满时,只要有人前来借住,他都会收留,所以就到这里来借宿一晚。燕义考虑到是女眷,实在不好推脱,只好吩咐让她们暂时在园丁女眷的房间里住一夜。
没过多久,几个妇女远远地朝这边走来。园丁走上前去,把厅上的门帘放了下来。众姊妹们都在厅内好奇地张望着,只见来了四个女子,后面还跟着两个老妈子。其中有一个女子,红蕖觉得十分眼熟,她仔细瞧了瞧,那模样竟像极了薛蘅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