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李儒赶忙扶起董卓,到书院中坐下。董卓问:“你为什么来这儿?”李儒说:“我刚到府门,知道太师生气地进了后园去找吕布,就急忙赶来,正好碰到吕布匆匆跑走,他说:‘太师要杀我!’我赶忙追进园里劝解,没想到不小心撞到您,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董卓说:“可恶的逆贼!竟敢调戏我的爱姬,我发誓一定要杀了他!”李儒说:“您错啦。以前楚庄王举行‘绝缨’之会,不追究调戏爱姬的蒋雄,后来被秦兵围困,得到蒋雄拼死相救。如今貂蝉不过是一个女子,而吕布是太师的心腹猛将。太师如果趁这个机会,把貂蝉赐给吕布,吕布感恩戴德,一定会以死报答您。请太师好好考虑一下。”董卓沉思了很久,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会想想的。”李儒道谢后出去了。
董卓走进后堂,叫来貂蝉问道:“你为什么和吕布私通?”貂蝉哭着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来了。我刚想躲避,他说:‘我是太师的儿子,你何必躲避?’还拿着戟把我追到凤仪亭。我看他居心不良,怕被他逼迫,想投荷花池自尽,却被他抱住。正在生死关头,幸亏太师您来救了我。”董卓说:“我现在把你赐给吕布,怎么样?”貂蝉大惊失色,哭着说:“我已经侍奉您这样的贵人,现在却突然要把我赐给家奴,我宁死也不愿受辱!”说着就拔出墙上的宝剑要自刎。董卓慌忙夺下宝剑,抱住她说:“我开玩笑的!”貂蝉倒在董卓怀里,掩面大哭道:“这一定是李儒的计谋!李儒和吕布交情深厚,所以设下这个计策,却不顾太师的体面和我的性命。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董卓说:“我怎么忍心舍弃你呢?”貂蝉说:“虽然承蒙太师怜爱,但恐怕这里不宜久留,我一定会被吕布害死。”董卓说:“我明天就带你回郿坞,一起享受快乐,你千万别担忧疑虑。”貂蝉这才收住眼泪,拜谢董卓。
第二天,李儒进来拜见董卓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可以把貂蝉送给吕布。”董卓说:“吕布和我有父子名分,不方便赐给他,我就不追究他的罪过了。你传达我的意思,用好话安慰他就行。”李儒说:“太师不能被妇人迷惑啊。”董卓变了脸色说:“你的妻子肯给吕布吗?貂蝉的事,别再说了,再说就杀了你!”李儒出去后,仰天长叹道:“我们都要死在妇人手里了!”后人读到这里,写诗感叹道: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董卓当天就下令回郿坞,百官都来拜送。貂蝉坐在车上,远远看见吕布在人群中,正望着车中。貂蝉假装用手掩面,做出痛哭的样子。车走远后,吕布在土冈上缓缓勒马,望着车扬起的尘土,既叹息又痛恨。忽然听到背后有人问:“温侯为什么不跟着太师去,却在这里遥望叹息呢?”吕布一看,是司徒王允。
两人见面后,王允说:“老夫近来因为染了点小病,闭门不出,所以很久没和将军见面了。今天太师回郿坞,我只能带病出来送行,很高兴能见到将军。请问将军,为什么在这里长叹呢?”吕布说:“还不是因为您的女儿。”王允假装惊讶地说:“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把她许配给将军吗?”吕布说:“老贼早就把她据为己有,宠幸很久了!”王允假装十分震惊,说:“真不敢相信有这种事!”吕布把之前的事一一告诉了王允。王允仰起头,跺脚,半天不说话,过了很久才说:“没想到太师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于是拉着吕布的手说:“到我家去商议。”吕布跟着王允回家。王允把他请到密室,摆酒招待。吕布又把在凤仪亭相遇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王允说:“太师奸污我的女儿,夺走将军的妻子,实在是被天下人耻笑——这不是笑太师,而是笑我和将军啊!不过我是个老迈无能的人,不值得一提,可惜将军是盖世英雄,也受到这样的污辱!”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说:“是我失言了,将军息怒。”吕布说:“我发誓要杀了这个老贼,洗雪我的耻辱!”王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将军别乱说,恐怕会连累我。”吕布说:“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怎么能一直屈居人下!”王允说:“凭将军的才能,确实不是董太师能限制得了的。”吕布说:“我想杀了这个老贼,无奈有父子情分,怕被后人议论。”王允大笑说:“将军你姓吕,太师姓董。他向你掷戟的时候,哪有什么父子情?”吕布激动地说:“要不是司徒您提醒,我差点就误事了!”王允见他心意已决,便劝说道:“将军如果扶持汉室,就是忠臣,会在史书上留名,流芳百世。将军要是帮助董卓,就是反臣,会被记载在史书里,遗臭万年。”吕布离开座位,下拜说:“我心意已决,司徒不必怀疑。”王允说:“只是怕事情不成,反而招来大祸。”吕布拔出佩刀,刺破手臂,流血发誓。王允跪下感谢说:“汉朝的宗庙得以延续,全靠将军啊。千万不要泄露!到时候有了计策,我自然会来通知你。”吕布豪爽地答应后离开了。
王允马上请来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士孙瑞说:“现在皇上病刚好,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郿坞请董卓来议事,同时把天子的密诏交给吕布,让他在朝门内埋伏好甲兵,等董卓进来就杀了他,这是上策。”黄琬问:“谁敢去呢?”士孙瑞说:“吕布的同郡骑都尉李肃,因为董卓没给他升官,心里很怨恨。如果让他去,董卓一定不会怀疑。”王允说:“好。”又请来吕布一起商议。吕布说:“以前劝我杀丁建阳的也是这个人。他要是不去,我先杀了他。”王允派人悄悄把李肃请来,吕布说:“以前您劝我杀了丁建阳去投奔董卓。如今董卓对上欺辱天子,对下残害百姓,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您可以传达天子的诏书去郿坞,宣召董卓入朝,我们埋伏好士兵杀了他,全力扶持汉室,一起做忠臣。您意下如何?”李肃说:“我早就想除掉这个贼了,只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如今将军这样说,真是天赐良机,我怎么敢有二心!”于是折断箭头发誓。王允说:“您要是能办成这件事,还怕得不到高官厚禄吗?”
第二天,李肃带着十几名骑兵,来到郿坞。有人报告说天子有诏书,董卓让人把李肃叫进去。李肃进去拜见,董卓问:“天子有什么诏书?”李肃说:“天子病刚好,想在未央殿会见文武大臣,商议把皇位禅让给太师,所以有这个诏书。”董卓问:“王允是什么意思?”李肃说:“王司徒已经派人修筑‘受禅台’,就等主公您来了。”董卓十分高兴,说:“我昨晚梦到一条龙笼罩着我,今天果然得到这个好消息。时机不可错过!”就命令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率领三千飞熊军守卫郿坞,自己当天就安排车驾回京城,还对李肃说:“我做了皇帝,你就做执金吾。”李肃拜谢,口称“臣”。董卓进去向母亲辞别,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问他:“我儿要去哪里?”董卓说:“儿子要去接受汉朝的禅让,母亲您很快就是太后了!”母亲说:“我最近肉颤心惊,恐怕不是好兆头。”董卓说:“要做太后了,难道不会提前有征兆吗!”于是辞别母亲出发。临行前,他对貂蝉说:“我做了天子,就封你为贵妃。”貂蝉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假装高兴地拜谢。
董卓出了郿坞上车,前呼后拥地向长安赶来。没走三十里,所坐的车忽然断了一个轮子,董卓下车改骑马。又走了不到十里,那匹马咆哮嘶喊,挣断了缰绳。董卓问李肃:“车断轮,马断缰绳,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这是太师要接受汉朝禅让,弃旧换新,即将乘坐玉辇金鞍的征兆啊。”董卓听了很高兴,相信了他的话。第二天,正走着,忽然狂风大作,昏雾蔽天。董卓问李肃:“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主公即将登上皇位,一定会有红光紫雾来壮大声威。”董卓又很高兴,没有怀疑。到了城外,百官都出来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没能出来迎接。董卓来到相府,吕布进来祝贺,董卓说:“我登上皇位后,你就总督天下兵马。”吕布拜谢,就在帐前歇宿。这天夜里,有十几个小孩在郊外唱歌,歌声被风吹进帐中,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声十分悲切。董卓问李肃:“童谣预示着什么吉凶?”李肃说:“这也只是说刘氏要灭亡、董氏要兴起的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董卓带着仪仗随从入朝,忽然看见一个道人,身穿青袍,头戴白巾,手里拿着一根长竿,上面绑着一丈布,两头各写着一个“口”字。董卓问李肃:“这个道人什么意思?”李肃说:“是个疯子。”便叫将士把道人赶走。董卓进入朝堂,群臣都穿着朝服,在道路两旁迎接拜见。李肃手持宝剑,扶着董卓的车前行。到了北掖门,军兵都被挡在门外,只有二十多个御车的人一同进去。董卓远远看见王允等人各执宝剑站在殿门,吃惊地问李肃:“他们拿着剑是什么意思?”李肃不回答,推着车径直往里走。王允大声喊道:“反贼到了,武士在哪里?”两旁冲出一百多人,手持戟和长矛刺向董卓。董卓里面穿着铠甲,一时刺不进去,手臂受伤,从车上摔了下来,大声呼喊:“我的儿子奉先在哪里?”吕布从车后大声喊道:“有诏书讨伐贼臣!”一戟刺穿了董卓的咽喉,李肃早已把董卓的头割了下来拿在手中。吕布左手拿着戟,右手从怀中取出诏书,大声喊道:“奉诏讨伐贼臣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将吏们都高呼万岁。后人写诗感叹董卓:
伯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这时吕布大声喊道:“帮助董卓作恶的,都是李儒!谁能把他抓住?”李肃应声表示愿意前往。忽然听到朝门外有人呼喊,有人报告说李儒的家奴已经把李儒绑了来献功。王允下令把李儒押到闹市斩首,又将董卓的尸首示众于四通八达的大道。董卓尸体肥胖,看守尸体的军士把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当作灯,油脂流了一地,路过的百姓,没有不向他头上扔东西,用脚踩踏他尸体的。王允又命令吕布同皇甫嵩、李肃率领五万兵马,到郿坞查抄没收董卓的家产和人口。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听说董卓已死,吕布就要来了,便带着飞熊军连夜逃奔凉州。吕布到了郿坞,先找到了貂蝉。皇甫嵩命令把坞中所藏的良家子女全部释放。只要是董卓的亲属,不分老幼,全都诛杀,董卓的母亲也被杀。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都被斩首示众。抄收坞中积蓄,有黄金数十万,白银数百万,绫罗绸缎、珠宝、器皿、粮食,多得数都数不清。消息回报给王允,王允于是大肆犒赏军士,在都堂设宴,召集众官,饮酒庆祝。
正在饮宴时,忽然有人报告说:“董卓的尸体暴露在集市上,突然有一个人趴在他的尸体上大哭。”王允愤怒地说:“董卓被诛杀,士民们没有不庆贺的。这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为他哭泣!”于是呼唤武士:“给我把他抓来!”不一会儿就把人抓到了。众官一看,无不惊骇,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王允斥责道:“董卓是逆贼,如今被诛杀,这是国家的大幸。你也是汉朝臣子,却不为国家庆贺,反而为贼哭泣,为什么?”蔡邕认罪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也知道大义,怎么会背叛国家去向着董卓呢?只是因为一时感激他的知遇之恩,不知不觉为他哭了一场。我自知罪大,希望您能原谅。倘若能让我受黥刑砍去双脚,让我继续写成汉史,来赎我的罪过,那便是我的万幸了。”众官爱惜蔡邕的才华,都极力救他。太傅马日磾也私下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奇才,如果让他续写完成汉史,实在是一件盛事。而且他向来以孝行着称,如果仓促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王允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后来让他作史书,结果导致诽谤之书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幼主身边执笔,使我们遭受他的诋毁非议。”马日磾无言而退,私下对众官说:“王公恐怕要绝后了!善人,是国家的纲纪;着书立说,是国家的典章。毁灭纲纪废除典章,怎么能长久呢?”当时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下令把蔡邕关进狱中绞死。一时间,士大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流泪。后人评论蔡邕为董卓哭泣这件事,固然是不对的,而王允杀他,也实在太过分了。有诗感叹道: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再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派人到长安上表请求赦免。王允说:“董卓的专横跋扈,都是这四个人相助造成的,如今即使大赦天下,唯独不赦免这四人。”使者回去向李傕汇报。李傕说:“求赦免不成,各自逃命吧。”谋士贾诩说:“各位如果抛弃军队独自逃跑,那么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召集陕西百姓和本部军马,杀进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就尊奉朝廷来匡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李傕等人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在西凉州散布流言说:“王允打算杀光这里的人!”众人都惊恐不安。接着又扬言说:“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能跟我一起造反吗?”众人都愿意跟随。于是聚集了十多万人,分成四路,杀向长安。路上遇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率领五千兵马,想去给丈人报仇,李傕便和他合兵,让他做先锋,四人陆续进发。
王允得知西凉兵来了,和吕布商议。吕布说:“司徒放心。这些鼠辈,根本不值一提!”于是带着李肃领兵迎敌。李肃率先迎战,正好与牛辅相遇,双方大战一场。牛辅抵挡不住,败阵而逃。没想到当天夜里二更,牛辅趁李肃不备,竟然来劫营,李肃的军队四处逃窜,败逃了三十多里,折损了大半兵力,回来见吕布。吕布大怒说:“你为何挫伤我的锐气!”于是斩杀李肃,把他的头挂在军门。第二天,吕布进兵与牛辅对阵,牛辅哪里是吕布的对手,仍旧大败而逃。这天夜里牛辅叫来心腹胡赤儿商议说:“吕布勇猛,我们根本无法抵挡。不如瞒着李傕等四人,暗藏金银珠宝,和三五个亲随弃军逃走。”胡赤儿答应了,当夜收拾好金银珠宝,弃营而逃,跟随的有三四个人。准备渡河时,胡赤儿想谋取那些金银珠宝,竟然杀死牛辅,把头献给吕布。吕布问起缘由,随从告发说:“胡赤儿谋杀牛辅,抢夺他的金银财宝。”吕布愤怒,当即把胡赤儿杀了,领军前进,正好遇到李傕的军队。吕布不等他们列好阵势,便挺戟跃马,指挥军队直冲过去。李傕的士兵抵挡不住,后退了五十多里,依山扎营,请来郭汜、张济、樊稠共同商议,说:“吕布虽然勇猛,但是没有谋略,不足为惧。我领军守住谷口,每天引他来厮杀。郭将军可以领军从后面包抄袭击,效仿彭越骚扰楚军的方法,鸣金就进兵,擂鼓就收兵。张、樊二位将军,则分兵两路,直接攻打长安。这样他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众人采用了这个计策。
吕布领兵到山下,李傕引军前来挑战。吕布愤怒地冲杀过去,李傕退到山上,山上箭石如雨,吕布的军队无法前进。忽然报告说郭汜从阵后杀来,吕布急忙回战,只听见鼓声大震,郭汜的军队又退了。吕布刚要收军,锣声响起,李傕的军队又杀来了。还没来得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等吕布赶来,却又擂鼓收兵回去了,这可把吕布气得怒火填胸。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想战不能战,想停不能停。正在恼怒时,忽然飞马传来消息,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然进犯长安,京城危急。吕布急忙领军回救,背后李傕、郭汜追杀过来,吕布无心恋战,只顾奔逃,折损了不少人马。等赶到长安城下,贼兵多得像乌云聚集、大雨倾盆,把城池团团围住,吕布的军队出战失利。军士们害怕吕布的残暴严厉,很多人投降了贼军,吕布心里十分忧虑。
几天后,董卓的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做贼军的内应,偷偷打开城门,四路贼军一起涌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带着几百骑兵跑到青琐门外,呼喊王允说:“形势危急了!请司徒上马,一起出关,再另想良策。”王允说:“如果承蒙社稷神灵庇佑,能够安定国家,这是我的心愿。如果实在不行,那么我就舍身赴死。临难苟且偷生,我做不出来。替我向关东各位公卿道谢,希望他们努力以国家为重!”吕布再三劝说,王允就是不肯走。不一会儿,各门火焰冲天,吕布只得抛弃家小,带着一百多骑兵飞奔出关,投奔袁术去了。
李傕、郭汜纵兵大肆抢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都死于国难。贼兵紧紧围绕内庭,侍臣请天子登上宣平门制止骚乱。李傕等人望见天子车驾上的黄盖,约束住军士,口呼“万岁”。献帝倚着城楼问道:“你们不等待奏请,就擅自进入长安,想干什么?”李傕、郭汜仰头奏报说:“董太师是陛下的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我们特地来报仇,不敢造反。只要见到王允,我们就退兵。”王允当时就在皇帝旁边,听到这话,上奏说:“臣本是为国家社稷考虑。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不要顾惜臣,而耽误了国家。臣请求下去见这两个反贼。”皇帝犹豫不舍。王允从宣平门楼上跳了下去,大声呼喊:“王允在这里!”李傕、郭汜拔剑呵斥道:“董太师有什么罪而被杀?”王允说:“董贼的罪行,漫天盖地,说都说不完!他被诛杀那天,长安的百姓都相互庆贺,你们难道没听说吗?”李傕、郭汜说:“太师有罪,我们有什么罪,不肯赦免我们?”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说!我王允今天只有一死罢了!”两个反贼挥剑,把王允杀在楼下。史官写诗称赞道: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派人把王允宗族老幼,全部杀害。士民们无不落泪。这时李傕、郭汜心想:“既然到了这里,不杀天子谋划大事,还等什么时候?”便持剑大喊,杀进内宫。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不知道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董卓走进后堂,叫来貂蝉问道:“你为什么和吕布私通?”貂蝉哭着说:“我在后园看花,吕布突然来了。我刚想躲避,他说:‘我是太师的儿子,你何必躲避?’还拿着戟把我追到凤仪亭。我看他居心不良,怕被他逼迫,想投荷花池自尽,却被他抱住。正在生死关头,幸亏太师您来救了我。”董卓说:“我现在把你赐给吕布,怎么样?”貂蝉大惊失色,哭着说:“我已经侍奉您这样的贵人,现在却突然要把我赐给家奴,我宁死也不愿受辱!”说着就拔出墙上的宝剑要自刎。董卓慌忙夺下宝剑,抱住她说:“我开玩笑的!”貂蝉倒在董卓怀里,掩面大哭道:“这一定是李儒的计谋!李儒和吕布交情深厚,所以设下这个计策,却不顾太师的体面和我的性命。我恨不得生吃他的肉!”董卓说:“我怎么忍心舍弃你呢?”貂蝉说:“虽然承蒙太师怜爱,但恐怕这里不宜久留,我一定会被吕布害死。”董卓说:“我明天就带你回郿坞,一起享受快乐,你千万别担忧疑虑。”貂蝉这才收住眼泪,拜谢董卓。
第二天,李儒进来拜见董卓说:“今天是良辰吉日,可以把貂蝉送给吕布。”董卓说:“吕布和我有父子名分,不方便赐给他,我就不追究他的罪过了。你传达我的意思,用好话安慰他就行。”李儒说:“太师不能被妇人迷惑啊。”董卓变了脸色说:“你的妻子肯给吕布吗?貂蝉的事,别再说了,再说就杀了你!”李儒出去后,仰天长叹道:“我们都要死在妇人手里了!”后人读到这里,写诗感叹道: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董卓当天就下令回郿坞,百官都来拜送。貂蝉坐在车上,远远看见吕布在人群中,正望着车中。貂蝉假装用手掩面,做出痛哭的样子。车走远后,吕布在土冈上缓缓勒马,望着车扬起的尘土,既叹息又痛恨。忽然听到背后有人问:“温侯为什么不跟着太师去,却在这里遥望叹息呢?”吕布一看,是司徒王允。
两人见面后,王允说:“老夫近来因为染了点小病,闭门不出,所以很久没和将军见面了。今天太师回郿坞,我只能带病出来送行,很高兴能见到将军。请问将军,为什么在这里长叹呢?”吕布说:“还不是因为您的女儿。”王允假装惊讶地说:“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把她许配给将军吗?”吕布说:“老贼早就把她据为己有,宠幸很久了!”王允假装十分震惊,说:“真不敢相信有这种事!”吕布把之前的事一一告诉了王允。王允仰起头,跺脚,半天不说话,过了很久才说:“没想到太师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于是拉着吕布的手说:“到我家去商议。”吕布跟着王允回家。王允把他请到密室,摆酒招待。吕布又把在凤仪亭相遇的事详细说了一遍。王允说:“太师奸污我的女儿,夺走将军的妻子,实在是被天下人耻笑——这不是笑太师,而是笑我和将军啊!不过我是个老迈无能的人,不值得一提,可惜将军是盖世英雄,也受到这样的污辱!”吕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说:“是我失言了,将军息怒。”吕布说:“我发誓要杀了这个老贼,洗雪我的耻辱!”王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将军别乱说,恐怕会连累我。”吕布说:“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怎么能一直屈居人下!”王允说:“凭将军的才能,确实不是董太师能限制得了的。”吕布说:“我想杀了这个老贼,无奈有父子情分,怕被后人议论。”王允大笑说:“将军你姓吕,太师姓董。他向你掷戟的时候,哪有什么父子情?”吕布激动地说:“要不是司徒您提醒,我差点就误事了!”王允见他心意已决,便劝说道:“将军如果扶持汉室,就是忠臣,会在史书上留名,流芳百世。将军要是帮助董卓,就是反臣,会被记载在史书里,遗臭万年。”吕布离开座位,下拜说:“我心意已决,司徒不必怀疑。”王允说:“只是怕事情不成,反而招来大祸。”吕布拔出佩刀,刺破手臂,流血发誓。王允跪下感谢说:“汉朝的宗庙得以延续,全靠将军啊。千万不要泄露!到时候有了计策,我自然会来通知你。”吕布豪爽地答应后离开了。
王允马上请来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士孙瑞说:“现在皇上病刚好,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郿坞请董卓来议事,同时把天子的密诏交给吕布,让他在朝门内埋伏好甲兵,等董卓进来就杀了他,这是上策。”黄琬问:“谁敢去呢?”士孙瑞说:“吕布的同郡骑都尉李肃,因为董卓没给他升官,心里很怨恨。如果让他去,董卓一定不会怀疑。”王允说:“好。”又请来吕布一起商议。吕布说:“以前劝我杀丁建阳的也是这个人。他要是不去,我先杀了他。”王允派人悄悄把李肃请来,吕布说:“以前您劝我杀了丁建阳去投奔董卓。如今董卓对上欺辱天子,对下残害百姓,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您可以传达天子的诏书去郿坞,宣召董卓入朝,我们埋伏好士兵杀了他,全力扶持汉室,一起做忠臣。您意下如何?”李肃说:“我早就想除掉这个贼了,只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如今将军这样说,真是天赐良机,我怎么敢有二心!”于是折断箭头发誓。王允说:“您要是能办成这件事,还怕得不到高官厚禄吗?”
第二天,李肃带着十几名骑兵,来到郿坞。有人报告说天子有诏书,董卓让人把李肃叫进去。李肃进去拜见,董卓问:“天子有什么诏书?”李肃说:“天子病刚好,想在未央殿会见文武大臣,商议把皇位禅让给太师,所以有这个诏书。”董卓问:“王允是什么意思?”李肃说:“王司徒已经派人修筑‘受禅台’,就等主公您来了。”董卓十分高兴,说:“我昨晚梦到一条龙笼罩着我,今天果然得到这个好消息。时机不可错过!”就命令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率领三千飞熊军守卫郿坞,自己当天就安排车驾回京城,还对李肃说:“我做了皇帝,你就做执金吾。”李肃拜谢,口称“臣”。董卓进去向母亲辞别,母亲已经九十多岁了,问他:“我儿要去哪里?”董卓说:“儿子要去接受汉朝的禅让,母亲您很快就是太后了!”母亲说:“我最近肉颤心惊,恐怕不是好兆头。”董卓说:“要做太后了,难道不会提前有征兆吗!”于是辞别母亲出发。临行前,他对貂蝉说:“我做了天子,就封你为贵妃。”貂蝉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假装高兴地拜谢。
董卓出了郿坞上车,前呼后拥地向长安赶来。没走三十里,所坐的车忽然断了一个轮子,董卓下车改骑马。又走了不到十里,那匹马咆哮嘶喊,挣断了缰绳。董卓问李肃:“车断轮,马断缰绳,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这是太师要接受汉朝禅让,弃旧换新,即将乘坐玉辇金鞍的征兆啊。”董卓听了很高兴,相信了他的话。第二天,正走着,忽然狂风大作,昏雾蔽天。董卓问李肃:“这是什么征兆?”李肃说:“主公即将登上皇位,一定会有红光紫雾来壮大声威。”董卓又很高兴,没有怀疑。到了城外,百官都出来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没能出来迎接。董卓来到相府,吕布进来祝贺,董卓说:“我登上皇位后,你就总督天下兵马。”吕布拜谢,就在帐前歇宿。这天夜里,有十几个小孩在郊外唱歌,歌声被风吹进帐中,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歌声十分悲切。董卓问李肃:“童谣预示着什么吉凶?”李肃说:“这也只是说刘氏要灭亡、董氏要兴起的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董卓带着仪仗随从入朝,忽然看见一个道人,身穿青袍,头戴白巾,手里拿着一根长竿,上面绑着一丈布,两头各写着一个“口”字。董卓问李肃:“这个道人什么意思?”李肃说:“是个疯子。”便叫将士把道人赶走。董卓进入朝堂,群臣都穿着朝服,在道路两旁迎接拜见。李肃手持宝剑,扶着董卓的车前行。到了北掖门,军兵都被挡在门外,只有二十多个御车的人一同进去。董卓远远看见王允等人各执宝剑站在殿门,吃惊地问李肃:“他们拿着剑是什么意思?”李肃不回答,推着车径直往里走。王允大声喊道:“反贼到了,武士在哪里?”两旁冲出一百多人,手持戟和长矛刺向董卓。董卓里面穿着铠甲,一时刺不进去,手臂受伤,从车上摔了下来,大声呼喊:“我的儿子奉先在哪里?”吕布从车后大声喊道:“有诏书讨伐贼臣!”一戟刺穿了董卓的咽喉,李肃早已把董卓的头割了下来拿在手中。吕布左手拿着戟,右手从怀中取出诏书,大声喊道:“奉诏讨伐贼臣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将吏们都高呼万岁。后人写诗感叹董卓:
伯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这时吕布大声喊道:“帮助董卓作恶的,都是李儒!谁能把他抓住?”李肃应声表示愿意前往。忽然听到朝门外有人呼喊,有人报告说李儒的家奴已经把李儒绑了来献功。王允下令把李儒押到闹市斩首,又将董卓的尸首示众于四通八达的大道。董卓尸体肥胖,看守尸体的军士把火放在他的肚脐中当作灯,油脂流了一地,路过的百姓,没有不向他头上扔东西,用脚踩踏他尸体的。王允又命令吕布同皇甫嵩、李肃率领五万兵马,到郿坞查抄没收董卓的家产和人口。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听说董卓已死,吕布就要来了,便带着飞熊军连夜逃奔凉州。吕布到了郿坞,先找到了貂蝉。皇甫嵩命令把坞中所藏的良家子女全部释放。只要是董卓的亲属,不分老幼,全都诛杀,董卓的母亲也被杀。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都被斩首示众。抄收坞中积蓄,有黄金数十万,白银数百万,绫罗绸缎、珠宝、器皿、粮食,多得数都数不清。消息回报给王允,王允于是大肆犒赏军士,在都堂设宴,召集众官,饮酒庆祝。
正在饮宴时,忽然有人报告说:“董卓的尸体暴露在集市上,突然有一个人趴在他的尸体上大哭。”王允愤怒地说:“董卓被诛杀,士民们没有不庆贺的。这是什么人,竟敢独自为他哭泣!”于是呼唤武士:“给我把他抓来!”不一会儿就把人抓到了。众官一看,无不惊骇,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侍中蔡邕。王允斥责道:“董卓是逆贼,如今被诛杀,这是国家的大幸。你也是汉朝臣子,却不为国家庆贺,反而为贼哭泣,为什么?”蔡邕认罪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也知道大义,怎么会背叛国家去向着董卓呢?只是因为一时感激他的知遇之恩,不知不觉为他哭了一场。我自知罪大,希望您能原谅。倘若能让我受黥刑砍去双脚,让我继续写成汉史,来赎我的罪过,那便是我的万幸了。”众官爱惜蔡邕的才华,都极力救他。太傅马日磾也私下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奇才,如果让他续写完成汉史,实在是一件盛事。而且他向来以孝行着称,如果仓促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王允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后来让他作史书,结果导致诽谤之书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幼主身边执笔,使我们遭受他的诋毁非议。”马日磾无言而退,私下对众官说:“王公恐怕要绝后了!善人,是国家的纲纪;着书立说,是国家的典章。毁灭纲纪废除典章,怎么能长久呢?”当时王允不听马日磾的话,下令把蔡邕关进狱中绞死。一时间,士大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流泪。后人评论蔡邕为董卓哭泣这件事,固然是不对的,而王允杀他,也实在太过分了。有诗感叹道: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再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到陕西,派人到长安上表请求赦免。王允说:“董卓的专横跋扈,都是这四个人相助造成的,如今即使大赦天下,唯独不赦免这四人。”使者回去向李傕汇报。李傕说:“求赦免不成,各自逃命吧。”谋士贾诩说:“各位如果抛弃军队独自逃跑,那么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召集陕西百姓和本部军马,杀进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就尊奉朝廷来匡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李傕等人觉得他说得对,于是在西凉州散布流言说:“王允打算杀光这里的人!”众人都惊恐不安。接着又扬言说:“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能跟我一起造反吗?”众人都愿意跟随。于是聚集了十多万人,分成四路,杀向长安。路上遇到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率领五千兵马,想去给丈人报仇,李傕便和他合兵,让他做先锋,四人陆续进发。
王允得知西凉兵来了,和吕布商议。吕布说:“司徒放心。这些鼠辈,根本不值一提!”于是带着李肃领兵迎敌。李肃率先迎战,正好与牛辅相遇,双方大战一场。牛辅抵挡不住,败阵而逃。没想到当天夜里二更,牛辅趁李肃不备,竟然来劫营,李肃的军队四处逃窜,败逃了三十多里,折损了大半兵力,回来见吕布。吕布大怒说:“你为何挫伤我的锐气!”于是斩杀李肃,把他的头挂在军门。第二天,吕布进兵与牛辅对阵,牛辅哪里是吕布的对手,仍旧大败而逃。这天夜里牛辅叫来心腹胡赤儿商议说:“吕布勇猛,我们根本无法抵挡。不如瞒着李傕等四人,暗藏金银珠宝,和三五个亲随弃军逃走。”胡赤儿答应了,当夜收拾好金银珠宝,弃营而逃,跟随的有三四个人。准备渡河时,胡赤儿想谋取那些金银珠宝,竟然杀死牛辅,把头献给吕布。吕布问起缘由,随从告发说:“胡赤儿谋杀牛辅,抢夺他的金银财宝。”吕布愤怒,当即把胡赤儿杀了,领军前进,正好遇到李傕的军队。吕布不等他们列好阵势,便挺戟跃马,指挥军队直冲过去。李傕的士兵抵挡不住,后退了五十多里,依山扎营,请来郭汜、张济、樊稠共同商议,说:“吕布虽然勇猛,但是没有谋略,不足为惧。我领军守住谷口,每天引他来厮杀。郭将军可以领军从后面包抄袭击,效仿彭越骚扰楚军的方法,鸣金就进兵,擂鼓就收兵。张、樊二位将军,则分兵两路,直接攻打长安。这样他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众人采用了这个计策。
吕布领兵到山下,李傕引军前来挑战。吕布愤怒地冲杀过去,李傕退到山上,山上箭石如雨,吕布的军队无法前进。忽然报告说郭汜从阵后杀来,吕布急忙回战,只听见鼓声大震,郭汜的军队又退了。吕布刚要收军,锣声响起,李傕的军队又杀来了。还没来得及对敌,背后郭汜又领军杀到。等吕布赶来,却又擂鼓收兵回去了,这可把吕布气得怒火填胸。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想战不能战,想停不能停。正在恼怒时,忽然飞马传来消息,说张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然进犯长安,京城危急。吕布急忙领军回救,背后李傕、郭汜追杀过来,吕布无心恋战,只顾奔逃,折损了不少人马。等赶到长安城下,贼兵多得像乌云聚集、大雨倾盆,把城池团团围住,吕布的军队出战失利。军士们害怕吕布的残暴严厉,很多人投降了贼军,吕布心里十分忧虑。
几天后,董卓的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做贼军的内应,偷偷打开城门,四路贼军一起涌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带着几百骑兵跑到青琐门外,呼喊王允说:“形势危急了!请司徒上马,一起出关,再另想良策。”王允说:“如果承蒙社稷神灵庇佑,能够安定国家,这是我的心愿。如果实在不行,那么我就舍身赴死。临难苟且偷生,我做不出来。替我向关东各位公卿道谢,希望他们努力以国家为重!”吕布再三劝说,王允就是不肯走。不一会儿,各门火焰冲天,吕布只得抛弃家小,带着一百多骑兵飞奔出关,投奔袁术去了。
李傕、郭汜纵兵大肆抢掠。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都死于国难。贼兵紧紧围绕内庭,侍臣请天子登上宣平门制止骚乱。李傕等人望见天子车驾上的黄盖,约束住军士,口呼“万岁”。献帝倚着城楼问道:“你们不等待奏请,就擅自进入长安,想干什么?”李傕、郭汜仰头奏报说:“董太师是陛下的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我们特地来报仇,不敢造反。只要见到王允,我们就退兵。”王允当时就在皇帝旁边,听到这话,上奏说:“臣本是为国家社稷考虑。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不要顾惜臣,而耽误了国家。臣请求下去见这两个反贼。”皇帝犹豫不舍。王允从宣平门楼上跳了下去,大声呼喊:“王允在这里!”李傕、郭汜拔剑呵斥道:“董太师有什么罪而被杀?”王允说:“董贼的罪行,漫天盖地,说都说不完!他被诛杀那天,长安的百姓都相互庆贺,你们难道没听说吗?”李傕、郭汜说:“太师有罪,我们有什么罪,不肯赦免我们?”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说!我王允今天只有一死罢了!”两个反贼挥剑,把王允杀在楼下。史官写诗称赞道: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派人把王允宗族老幼,全部杀害。士民们无不落泪。这时李傕、郭汜心想:“既然到了这里,不杀天子谋划大事,还等什么时候?”便持剑大喊,杀进内宫。正是:巨魁伏罪灾方息,从贼纵横祸又来。不知道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