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热门推荐:
文娱声望系统
玉牌谜
神级狂婿
夺取穿越者系统后的快穿旅途
与糙汉老公的婚后二三事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不是哥们,你管这叫刷熟练度?
我在西游,靠美食杀穿
晚年万倍返还,仙子女帝做我舔狗
孔明对张飞说:“之前子龙去取桂阳郡的时候,立下军令状才出发。如今翼德你要去取武陵,也必须立下军令状,才能领兵前往。”张飞毫不犹豫地立下军令状,兴致勃勃地率领三千兵马,连夜奔赴武陵地界。
武陵太守金旋听说张飞带兵前来,赶忙召集将校,整顿好精兵和器械,出城迎敌。从事巩志劝谏道:“刘玄德是大汉皇叔,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再加上张翼德勇猛无比,我们不可与他们对抗,不如投降为上策。”金旋听后大怒,吼道:“你是想和贼人勾结,在内部搞叛变吗?”喝令武士把巩志推出去斩首。众官纷纷求情:“还没出征就先斩杀自己人,对军队不利啊。”金旋这才喝退巩志,亲自率兵出城,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正好迎上张飞。张飞手持长矛,立马大喝金旋。金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人都畏惧张飞,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金旋只好自己催马舞刀迎战,张飞大喝一声,声音如同巨雷,金旋吓得脸色大变,不敢交锋,拨转马头就跑。张飞率领众军在后面追杀。金旋逃到城边,城上突然乱箭射下。金旋惊恐地望去,只见巩志站在城上说道:“你不顺从天命,自取败亡,我和百姓要投降刘备了。”话还没说完,一箭射中了金旋的面门,他从马上坠落,军士割下他的头颅献给张飞。巩志出城投降,张飞让巩志带着印绶,前往桂阳去见刘备。刘备十分高兴,就让巩志代替金旋担任武陵太守。
刘备亲自到武陵安抚百姓后,写信给关羽,告知张飞、赵云各自夺取了一个郡。关羽收到信后,回信请求道:“听说长沙还没有被攻取,如果兄长不嫌弃我没本事,让我去立下这份功劳再好不过。”刘备大喜,便让张飞连夜去接替关羽镇守荆州,让关羽来攻取长沙。关羽到达后,进去拜见刘备和孔明。孔明说:“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带三千兵马去的。如今长沙太守韩玄,倒不足为惧,只是他有一员大将,是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曾是刘表帐下的中郎将,与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同守卫长沙,后来侍奉韩玄。他虽然年近六十,但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视。云长你去,必须多带些军马。”关羽却说:“军师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个老将,何足挂齿!我不需要三千军,只带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一定斩下黄忠、韩玄的首级,献到主公麾下。”刘备极力劝阻,关羽却不听,只带领五百名校刀手出发了。孔明对刘备说:“云长轻视黄忠,我担心他会有闪失,主公应当去接应他。”刘备听从了建议,随后带兵向长沙进发。
再说长沙太守韩玄,他生性急躁,轻易就会下令杀人,众人都很厌恶他。此时听说关羽的军队到了,便叫来老将黄忠商议。黄忠说:“主公不必忧虑。凭我这口刀,这张弓,来一千人,我就能杀一千人!”原来黄忠能拉开二石力的硬弓,而且百发百中。话还没说完,台阶下有一人应声而出:“不用老将军出战,在我手中就能活捉关羽。”韩玄一看,是管军校尉杨龄。韩玄十分高兴,就命令杨龄率领一千兵马,飞速出城。大约走了五十里,望见尘土飞扬之处,关羽的军马已经到了。杨龄挺枪出马,站在阵前叫骂挑战。关羽大怒,二话不说,飞马舞刀,直取杨龄,杨龄挺枪迎战。不到三个回合,关羽手起刀落,将杨龄砍于马下,然后追杀败兵,一直追到城下。韩玄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让黄忠出马,自己来到城上观看。黄忠提刀纵马,带领五百骑兵飞奔过吊桥。关羽看到一个老将出马,知道是黄忠,便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排开,横刀立马问道:“来将莫非是黄忠?”黄忠回答:“既然知道我的名字,还敢侵犯我的地盘!”关羽说:“特地来取你的首级!”说完,两匹马开始交锋。两人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韩玄担心黄忠有闪失,便鸣金收军,黄忠收兵入城。关羽也退军,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心中暗自思量:“老将黄忠,果然名不虚传,战了一百回合,毫无破绽。明天我一定要用拖刀计,从背后砍赢他。”
第二天早饭过后,关羽又来到城下挑战。韩玄坐在城上,让黄忠出马。黄忠率领数百骑兵杀过吊桥,再次与关羽交战。又打了五六十回合,还是胜负难分,两边的军队都齐声喝彩。鼓声正激烈的时候,关羽拨转马头就走,黄忠在后面追赶。关羽正准备用刀砍过去,忽然听到脑后一声响,急忙回头看,只见黄忠的战马突然前蹄失陷,把黄忠掀翻在地。关羽急忙回马,双手举刀,大声喝道:“我暂且饶你性命!快换匹马再来厮杀!”黄忠迅速扶起马蹄,飞身上马,奔入城中。韩玄惊讶地询问情况,黄忠说:“这匹马很久没有上阵了,所以才会这样。”韩玄说:“你箭术百发百中,为什么不射他?”黄忠说:“明天再战,我必然假装战败,把他诱到吊桥边再射他。”韩玄把自己骑的一匹青马送给黄忠。黄忠拜谢后退下,心里想着:“难得云长如此重义气!他不忍心杀我,我又怎么忍心射他呢?可是不射,又恐怕违抗了将令。”这一夜,他犹豫不决。
第二天清晨,有人报告说关羽前来挑战,黄忠领兵出城。关羽两天都没能战胜黄忠,十分焦躁,抖擞精神,与黄忠再次交战。不到三十回合,黄忠假装战败,关羽在后面追赶。黄忠想到昨天关羽不杀自己的恩情,不忍心射箭,就握住刀,只是虚拉弓弦,关羽急忙闪避,却不见箭射出;关羽又追,黄忠又虚拉,关羽又闪避,还是没有箭;关羽以为黄忠不会射箭,就放心地追赶。快到吊桥的时候,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好射中关羽头盔缨子的根部。前面的士兵齐声呼喊,关羽吃了一惊,带着箭回到营寨,这才知道黄忠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今天只射盔缨,正是报答昨天不杀之恩。于是关羽领兵退去。
黄忠回到城上见韩玄,韩玄立刻喝令左右把黄忠抓起来。黄忠喊道:“我无罪!”韩玄大怒道:“我观察了你三天,你竟敢欺骗我!你前天不用全力作战,肯定有私心;昨天马失前蹄,他不杀你,你们肯定暗中勾结;今天两次虚拉弓弦,第三箭却只射他的盔缨,这不是内外勾结是什么?如果不斩了你,必然成为后患!”喝令刀斧手把黄忠推到城门外斩首。众将想要求情,韩玄说:“凡是为黄忠求情的,就是和他同谋!”刚把黄忠推到门外,正要举刀,突然有一员将领挥刀冲了进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声喊道:“黄汉升是长沙的保障,如今杀了汉升,就是杀害长沙的百姓!韩玄残暴不仁,轻视贤才,大家一起杀了他!愿意跟随我的就来!”众人一看,这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是义阳人魏延,他从襄阳追赶刘玄德没赶上,就来投奔韩玄。韩玄嫌弃他傲慢无礼,不肯重用,所以他一直屈居在此。当天魏延救下黄忠,号召百姓一起杀韩玄,他袒露手臂,一声呼喊,就有数百人响应。黄忠阻拦不住,魏延直接杀上城头,一刀把韩玄砍成两段,提着他的头,上马带领百姓出城,向关羽投降。关羽十分高兴,于是进入长沙城。安抚好百姓后,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称病不出。关羽立刻派人去请刘备和孔明。
刘备自从关羽去取长沙后,就和孔明在后面催促人马接应。正走着,青色的军旗倒卷,一只乌鸦从北往南飞,连叫三声后离去。刘备说:“这预示着什么祸福呢?”孔明在马上用袖占一课,说:“长沙郡已经被攻下,还预示着会得到一员大将。午时过后就会见分晓。”不一会儿,一个小校飞奔来报告:“关将军已经拿下长沙郡,黄忠、魏延投降了。专门等主公前去。”刘备大喜,于是进入长沙。关羽把黄忠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刘备就亲自前往黄忠家中相请,黄忠这才出来投降,并请求把韩玄的尸首葬在长沙的东边。后人有诗称赞黄忠:“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刘备对待黄忠十分优厚。关羽带着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把魏延推出去斩首。刘备惊讶地问孔明:“魏延是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为什么要杀他?”孔明说:“吃着主公的俸禄却杀害主公,这是不忠;身处这片土地却献出土地,这是不义。我看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定会造反,所以先斩了他,以绝后患。”刘备说:“如果斩杀此人,恐怕投降的人都会人人自危。希望军师饶恕他。”孔明指着魏延说:“我今天饶你性命。你要尽忠报答主公,不要心生异心;如果生异心,我不管怎样都要取你首级。”魏延连声答应着退下。黄忠推荐刘表的侄子刘磐,他现在攸县闲居,刘备把他接回来,让他掌管长沙郡。四个郡都已平定,刘备班师回荆州,把油江口改名为公安。从此,荆州钱粮充足,贤士纷纷前来归附,刘备把军马分散驻扎在各个隘口。
周瑜回到柴桑养病,安排甘宁驻守巴陵郡,凌统驻守汉阳郡,在这两处分布战船,听候随时调遣。程普则率领其余将士前往合淝县。
孙权自从赤壁之战后,就一直在合淝与曹兵交战,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一直没有分出胜负,因此不敢靠近城下扎营,便在离城五十里的地方屯兵。听说程普的兵马到了,孙权十分高兴,亲自出营慰劳军队。有人通报鲁子敬先到了,孙权赶紧下马站立等候。鲁肃慌忙从马上下来行礼。众将看到孙权对鲁肃如此礼遇,都感到十分惊讶。孙权请鲁肃上马,两人并马而行,孙权悄悄问鲁肃:“我下马迎接你,这样够显示你的地位了吧?”鲁肃说:“还不够。”孙权又问:“那怎样才算显示出你的地位呢?”鲁肃回答:“希望明公您的威德遍布四海,统一九州,成就帝业,让我的名字能记载在史册上,那才算是真正显耀呢。”孙权听了,拍手大笑。两人一同来到营帐中,大摆宴席,犒劳参战的将士,同时商议攻破合淝的计策。
突然有人报告说张辽派人来下战书。孙权拆开战书看完后,大怒道:“张辽太欺负人了!他听说程普的军队来了,故意派人来挑战!明天我不用新到的军队迎战,看我和他大战一场!”于是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向合淝进发。辰时左右,孙权的军马走到半路,曹兵已经到了,两边摆开阵势。孙权头戴金盔,身披金甲,全副武装地出了马,左边是宋谦,右边是贾华,这两位将领手持方天画戟,在两边护卫着孙权。三通战鼓敲完后,曹军阵中,门旗向两边展开,三员将领全身披挂,站在阵前:中间是张辽,左边是李典,右边是乐进。张辽纵马冲在最前面,指名要和孙权决战。孙权拿起长枪,正要亲自出战,阵门中一员将领挺枪催马快速冲了出来,原来是太史慈。张辽挥刀迎敌,两员将领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曹阵上的李典对乐进说:“对面那个戴金盔的就是孙权。要是能抓住孙权,就足以报八十三万大军在赤壁战败的仇了。”话还没说完,乐进骑着一匹马,拿着一口刀,从斜刺里直取孙权,速度快得像一道电光,瞬间就冲到了孙权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忙用画戟遮挡,刀砍过来,两根画戟都被砍断,两人只能用戟杆朝着乐进的马头打去。乐进拨转马头,宋谦夺过军士手中的长枪追了上去。李典搭好箭,朝着宋谦的心窝射去,宋谦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落马,便放弃和张辽厮杀,往本阵退回。张辽趁机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处奔逃。张辽望见孙权,催马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斜刺里杀出一支军队,为首的大将是程普,他截住曹军厮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兵回到合淝城中。
程普保护孙权回到大寨,败军也陆续回到营地。孙权因为看到宋谦战死,放声大哭。长史张紘说:“主公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轻视强敌,全军将士没有不心寒的。就算能够斩将夺旗,威震疆场,那也是偏将的职责,不是主公应该做的。希望主公抑制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匹夫之勇,心怀称王称霸的大计。而且今天宋谦死在战场上,都是主公轻敌造成的。今后一定要多多保重。”孙权说:“这是我的过错,从今往后我一定改正。”过了一会儿,太史慈进入营帐,说:“我手下有一个人叫戈定,他和张辽手下养马的后槽是兄弟。后槽因为被责罚心怀怨恨,今晚派人来报信,说会举火为号,刺杀张辽,为宋谦报仇。我请求带兵作为外应。”孙权问:“戈定在哪里?”太史慈说:“已经混入合淝城中了。我希望能带领五千兵马前去。”诸葛瑾说:“张辽足智多谋,恐怕早有防备,不能轻举妄动。”太史慈坚持要去。孙权因为伤感宋谦的死,急于报仇,于是让太史慈带领五千兵马去做外应。
戈定是太史慈的同乡,当天混在军中,进入了合淝城,找到养马的后槽,两人一起商量。戈定说:“我已经派人报告太史慈将军了,今晚他一定会来接应。你打算怎么行动?”后槽说:“这里离中军比较远,夜里一时赶不过去,我就在草堆上放一把火,你到前面大喊造反,城中士兵一乱,我就趁机在里面刺杀张辽,其余的军队自然就会逃走。”戈定说:“这个计策太棒了!”
当天夜里,张辽得胜回城,犒赏三军,传令不许解下铠甲睡觉。左右的人说:“今天大获全胜,吴兵已经远远逃走,将军为什么不卸甲休息呢?”张辽说:“不是这样的。作为将领,不能因为胜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失败就忧心忡忡。倘若吴兵估计我们没有防备,乘虚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今晚的防备,要比平常每一夜都更加谨慎。”话还没说完,后寨起火,一片喊造反的声音,报告的人接连不断。张辽出帐上马,叫来十几个亲信将校,站在道路当中。左右的人说:“喊声很急,我们去看看吧。”张辽说:“哪有一整座城的人都造反的?这是造反的人故意惊吓军士罢了。敢乱喊的,先斩首!”不一会儿,李典抓住戈定和后槽来到张辽面前。张辽问清了情况,立刻把他们斩于马前。这时只听到城门外敲锣打鼓,喊声震天。张辽说:“这是吴兵在外接应,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打败他们。”于是让人在城门内放了一把火,众人都喊造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看到城门大开,以为城里已经发生内乱,挺枪纵马率先冲了进去。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忙后退,身上中了好几箭。背后李典、乐进杀了出来,吴兵死伤大半,曹军乘势一直追到吴兵的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这才返回。孙权看到太史慈身负重伤,更加伤心难过。张昭建议孙权退兵,孙权听从了,于是收兵上船,回到南徐润州。等军队驻扎下来,太史慈病情加重,孙权派张昭等人前去探望,太史慈大叫道:“大丈夫生在乱世,应当带着三尺宝剑建立不朽的功勋,如今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怎么就要死了呢!”说完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一岁。后人写诗称赞他:“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孙权听说太史慈死了,悲痛不已,下令把他厚葬在南徐北固山下,还把他的儿子太史亨养在府中。
再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听说孙权在合淝兵败,已经回到南徐,就和孔明商议。孔明说:“我夜里观察星象,看到西北有星星坠落,必定会有皇族去世。”正说着,忽然有人报告公子刘琦病逝。玄德听到这个消息,痛哭不止。孔明劝慰道:“生死都是命中注定,主公不要太过忧虑,以免伤了身体。还是先处理大事,赶紧派人去那里守卫城池,并料理丧葬之事。”玄德问:“派谁去合适呢?”孔明说:“非云长不可。”于是立刻让云长前去襄阳镇守。玄德又问:“如今刘琦已死,东吴肯定会来讨要荆州,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孔明说:“要是有人来,我自有应对的言辞。”过了半个月,有人报告东吴鲁肃特地前来吊丧。正是:先将计策安排定,只等东吴使命来。不知道孔明会如何应对,且看下文分解。
武陵太守金旋听说张飞带兵前来,赶忙召集将校,整顿好精兵和器械,出城迎敌。从事巩志劝谏道:“刘玄德是大汉皇叔,仁义之名传遍天下,再加上张翼德勇猛无比,我们不可与他们对抗,不如投降为上策。”金旋听后大怒,吼道:“你是想和贼人勾结,在内部搞叛变吗?”喝令武士把巩志推出去斩首。众官纷纷求情:“还没出征就先斩杀自己人,对军队不利啊。”金旋这才喝退巩志,亲自率兵出城,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正好迎上张飞。张飞手持长矛,立马大喝金旋。金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人都畏惧张飞,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金旋只好自己催马舞刀迎战,张飞大喝一声,声音如同巨雷,金旋吓得脸色大变,不敢交锋,拨转马头就跑。张飞率领众军在后面追杀。金旋逃到城边,城上突然乱箭射下。金旋惊恐地望去,只见巩志站在城上说道:“你不顺从天命,自取败亡,我和百姓要投降刘备了。”话还没说完,一箭射中了金旋的面门,他从马上坠落,军士割下他的头颅献给张飞。巩志出城投降,张飞让巩志带着印绶,前往桂阳去见刘备。刘备十分高兴,就让巩志代替金旋担任武陵太守。
刘备亲自到武陵安抚百姓后,写信给关羽,告知张飞、赵云各自夺取了一个郡。关羽收到信后,回信请求道:“听说长沙还没有被攻取,如果兄长不嫌弃我没本事,让我去立下这份功劳再好不过。”刘备大喜,便让张飞连夜去接替关羽镇守荆州,让关羽来攻取长沙。关羽到达后,进去拜见刘备和孔明。孔明说:“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带三千兵马去的。如今长沙太守韩玄,倒不足为惧,只是他有一员大将,是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曾是刘表帐下的中郎将,与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同守卫长沙,后来侍奉韩玄。他虽然年近六十,但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视。云长你去,必须多带些军马。”关羽却说:“军师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个老将,何足挂齿!我不需要三千军,只带本部五百名校刀手,一定斩下黄忠、韩玄的首级,献到主公麾下。”刘备极力劝阻,关羽却不听,只带领五百名校刀手出发了。孔明对刘备说:“云长轻视黄忠,我担心他会有闪失,主公应当去接应他。”刘备听从了建议,随后带兵向长沙进发。
再说长沙太守韩玄,他生性急躁,轻易就会下令杀人,众人都很厌恶他。此时听说关羽的军队到了,便叫来老将黄忠商议。黄忠说:“主公不必忧虑。凭我这口刀,这张弓,来一千人,我就能杀一千人!”原来黄忠能拉开二石力的硬弓,而且百发百中。话还没说完,台阶下有一人应声而出:“不用老将军出战,在我手中就能活捉关羽。”韩玄一看,是管军校尉杨龄。韩玄十分高兴,就命令杨龄率领一千兵马,飞速出城。大约走了五十里,望见尘土飞扬之处,关羽的军马已经到了。杨龄挺枪出马,站在阵前叫骂挑战。关羽大怒,二话不说,飞马舞刀,直取杨龄,杨龄挺枪迎战。不到三个回合,关羽手起刀落,将杨龄砍于马下,然后追杀败兵,一直追到城下。韩玄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连忙让黄忠出马,自己来到城上观看。黄忠提刀纵马,带领五百骑兵飞奔过吊桥。关羽看到一个老将出马,知道是黄忠,便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排开,横刀立马问道:“来将莫非是黄忠?”黄忠回答:“既然知道我的名字,还敢侵犯我的地盘!”关羽说:“特地来取你的首级!”说完,两匹马开始交锋。两人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韩玄担心黄忠有闪失,便鸣金收军,黄忠收兵入城。关羽也退军,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心中暗自思量:“老将黄忠,果然名不虚传,战了一百回合,毫无破绽。明天我一定要用拖刀计,从背后砍赢他。”
第二天早饭过后,关羽又来到城下挑战。韩玄坐在城上,让黄忠出马。黄忠率领数百骑兵杀过吊桥,再次与关羽交战。又打了五六十回合,还是胜负难分,两边的军队都齐声喝彩。鼓声正激烈的时候,关羽拨转马头就走,黄忠在后面追赶。关羽正准备用刀砍过去,忽然听到脑后一声响,急忙回头看,只见黄忠的战马突然前蹄失陷,把黄忠掀翻在地。关羽急忙回马,双手举刀,大声喝道:“我暂且饶你性命!快换匹马再来厮杀!”黄忠迅速扶起马蹄,飞身上马,奔入城中。韩玄惊讶地询问情况,黄忠说:“这匹马很久没有上阵了,所以才会这样。”韩玄说:“你箭术百发百中,为什么不射他?”黄忠说:“明天再战,我必然假装战败,把他诱到吊桥边再射他。”韩玄把自己骑的一匹青马送给黄忠。黄忠拜谢后退下,心里想着:“难得云长如此重义气!他不忍心杀我,我又怎么忍心射他呢?可是不射,又恐怕违抗了将令。”这一夜,他犹豫不决。
第二天清晨,有人报告说关羽前来挑战,黄忠领兵出城。关羽两天都没能战胜黄忠,十分焦躁,抖擞精神,与黄忠再次交战。不到三十回合,黄忠假装战败,关羽在后面追赶。黄忠想到昨天关羽不杀自己的恩情,不忍心射箭,就握住刀,只是虚拉弓弦,关羽急忙闪避,却不见箭射出;关羽又追,黄忠又虚拉,关羽又闪避,还是没有箭;关羽以为黄忠不会射箭,就放心地追赶。快到吊桥的时候,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好射中关羽头盔缨子的根部。前面的士兵齐声呼喊,关羽吃了一惊,带着箭回到营寨,这才知道黄忠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今天只射盔缨,正是报答昨天不杀之恩。于是关羽领兵退去。
黄忠回到城上见韩玄,韩玄立刻喝令左右把黄忠抓起来。黄忠喊道:“我无罪!”韩玄大怒道:“我观察了你三天,你竟敢欺骗我!你前天不用全力作战,肯定有私心;昨天马失前蹄,他不杀你,你们肯定暗中勾结;今天两次虚拉弓弦,第三箭却只射他的盔缨,这不是内外勾结是什么?如果不斩了你,必然成为后患!”喝令刀斧手把黄忠推到城门外斩首。众将想要求情,韩玄说:“凡是为黄忠求情的,就是和他同谋!”刚把黄忠推到门外,正要举刀,突然有一员将领挥刀冲了进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声喊道:“黄汉升是长沙的保障,如今杀了汉升,就是杀害长沙的百姓!韩玄残暴不仁,轻视贤才,大家一起杀了他!愿意跟随我的就来!”众人一看,这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是义阳人魏延,他从襄阳追赶刘玄德没赶上,就来投奔韩玄。韩玄嫌弃他傲慢无礼,不肯重用,所以他一直屈居在此。当天魏延救下黄忠,号召百姓一起杀韩玄,他袒露手臂,一声呼喊,就有数百人响应。黄忠阻拦不住,魏延直接杀上城头,一刀把韩玄砍成两段,提着他的头,上马带领百姓出城,向关羽投降。关羽十分高兴,于是进入长沙城。安抚好百姓后,关羽请黄忠相见,黄忠称病不出。关羽立刻派人去请刘备和孔明。
刘备自从关羽去取长沙后,就和孔明在后面催促人马接应。正走着,青色的军旗倒卷,一只乌鸦从北往南飞,连叫三声后离去。刘备说:“这预示着什么祸福呢?”孔明在马上用袖占一课,说:“长沙郡已经被攻下,还预示着会得到一员大将。午时过后就会见分晓。”不一会儿,一个小校飞奔来报告:“关将军已经拿下长沙郡,黄忠、魏延投降了。专门等主公前去。”刘备大喜,于是进入长沙。关羽把黄忠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刘备就亲自前往黄忠家中相请,黄忠这才出来投降,并请求把韩玄的尸首葬在长沙的东边。后人有诗称赞黄忠:“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刘备对待黄忠十分优厚。关羽带着魏延来见,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把魏延推出去斩首。刘备惊讶地问孔明:“魏延是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为什么要杀他?”孔明说:“吃着主公的俸禄却杀害主公,这是不忠;身处这片土地却献出土地,这是不义。我看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定会造反,所以先斩了他,以绝后患。”刘备说:“如果斩杀此人,恐怕投降的人都会人人自危。希望军师饶恕他。”孔明指着魏延说:“我今天饶你性命。你要尽忠报答主公,不要心生异心;如果生异心,我不管怎样都要取你首级。”魏延连声答应着退下。黄忠推荐刘表的侄子刘磐,他现在攸县闲居,刘备把他接回来,让他掌管长沙郡。四个郡都已平定,刘备班师回荆州,把油江口改名为公安。从此,荆州钱粮充足,贤士纷纷前来归附,刘备把军马分散驻扎在各个隘口。
周瑜回到柴桑养病,安排甘宁驻守巴陵郡,凌统驻守汉阳郡,在这两处分布战船,听候随时调遣。程普则率领其余将士前往合淝县。
孙权自从赤壁之战后,就一直在合淝与曹兵交战,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一直没有分出胜负,因此不敢靠近城下扎营,便在离城五十里的地方屯兵。听说程普的兵马到了,孙权十分高兴,亲自出营慰劳军队。有人通报鲁子敬先到了,孙权赶紧下马站立等候。鲁肃慌忙从马上下来行礼。众将看到孙权对鲁肃如此礼遇,都感到十分惊讶。孙权请鲁肃上马,两人并马而行,孙权悄悄问鲁肃:“我下马迎接你,这样够显示你的地位了吧?”鲁肃说:“还不够。”孙权又问:“那怎样才算显示出你的地位呢?”鲁肃回答:“希望明公您的威德遍布四海,统一九州,成就帝业,让我的名字能记载在史册上,那才算是真正显耀呢。”孙权听了,拍手大笑。两人一同来到营帐中,大摆宴席,犒劳参战的将士,同时商议攻破合淝的计策。
突然有人报告说张辽派人来下战书。孙权拆开战书看完后,大怒道:“张辽太欺负人了!他听说程普的军队来了,故意派人来挑战!明天我不用新到的军队迎战,看我和他大战一场!”于是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向合淝进发。辰时左右,孙权的军马走到半路,曹兵已经到了,两边摆开阵势。孙权头戴金盔,身披金甲,全副武装地出了马,左边是宋谦,右边是贾华,这两位将领手持方天画戟,在两边护卫着孙权。三通战鼓敲完后,曹军阵中,门旗向两边展开,三员将领全身披挂,站在阵前:中间是张辽,左边是李典,右边是乐进。张辽纵马冲在最前面,指名要和孙权决战。孙权拿起长枪,正要亲自出战,阵门中一员将领挺枪催马快速冲了出来,原来是太史慈。张辽挥刀迎敌,两员将领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曹阵上的李典对乐进说:“对面那个戴金盔的就是孙权。要是能抓住孙权,就足以报八十三万大军在赤壁战败的仇了。”话还没说完,乐进骑着一匹马,拿着一口刀,从斜刺里直取孙权,速度快得像一道电光,瞬间就冲到了孙权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忙用画戟遮挡,刀砍过来,两根画戟都被砍断,两人只能用戟杆朝着乐进的马头打去。乐进拨转马头,宋谦夺过军士手中的长枪追了上去。李典搭好箭,朝着宋谦的心窝射去,宋谦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落马,便放弃和张辽厮杀,往本阵退回。张辽趁机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处奔逃。张辽望见孙权,催马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斜刺里杀出一支军队,为首的大将是程普,他截住曹军厮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兵回到合淝城中。
程普保护孙权回到大寨,败军也陆续回到营地。孙权因为看到宋谦战死,放声大哭。长史张紘说:“主公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轻视强敌,全军将士没有不心寒的。就算能够斩将夺旗,威震疆场,那也是偏将的职责,不是主公应该做的。希望主公抑制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匹夫之勇,心怀称王称霸的大计。而且今天宋谦死在战场上,都是主公轻敌造成的。今后一定要多多保重。”孙权说:“这是我的过错,从今往后我一定改正。”过了一会儿,太史慈进入营帐,说:“我手下有一个人叫戈定,他和张辽手下养马的后槽是兄弟。后槽因为被责罚心怀怨恨,今晚派人来报信,说会举火为号,刺杀张辽,为宋谦报仇。我请求带兵作为外应。”孙权问:“戈定在哪里?”太史慈说:“已经混入合淝城中了。我希望能带领五千兵马前去。”诸葛瑾说:“张辽足智多谋,恐怕早有防备,不能轻举妄动。”太史慈坚持要去。孙权因为伤感宋谦的死,急于报仇,于是让太史慈带领五千兵马去做外应。
戈定是太史慈的同乡,当天混在军中,进入了合淝城,找到养马的后槽,两人一起商量。戈定说:“我已经派人报告太史慈将军了,今晚他一定会来接应。你打算怎么行动?”后槽说:“这里离中军比较远,夜里一时赶不过去,我就在草堆上放一把火,你到前面大喊造反,城中士兵一乱,我就趁机在里面刺杀张辽,其余的军队自然就会逃走。”戈定说:“这个计策太棒了!”
当天夜里,张辽得胜回城,犒赏三军,传令不许解下铠甲睡觉。左右的人说:“今天大获全胜,吴兵已经远远逃走,将军为什么不卸甲休息呢?”张辽说:“不是这样的。作为将领,不能因为胜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失败就忧心忡忡。倘若吴兵估计我们没有防备,乘虚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今晚的防备,要比平常每一夜都更加谨慎。”话还没说完,后寨起火,一片喊造反的声音,报告的人接连不断。张辽出帐上马,叫来十几个亲信将校,站在道路当中。左右的人说:“喊声很急,我们去看看吧。”张辽说:“哪有一整座城的人都造反的?这是造反的人故意惊吓军士罢了。敢乱喊的,先斩首!”不一会儿,李典抓住戈定和后槽来到张辽面前。张辽问清了情况,立刻把他们斩于马前。这时只听到城门外敲锣打鼓,喊声震天。张辽说:“这是吴兵在外接应,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打败他们。”于是让人在城门内放了一把火,众人都喊造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看到城门大开,以为城里已经发生内乱,挺枪纵马率先冲了进去。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忙后退,身上中了好几箭。背后李典、乐进杀了出来,吴兵死伤大半,曹军乘势一直追到吴兵的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这才返回。孙权看到太史慈身负重伤,更加伤心难过。张昭建议孙权退兵,孙权听从了,于是收兵上船,回到南徐润州。等军队驻扎下来,太史慈病情加重,孙权派张昭等人前去探望,太史慈大叫道:“大丈夫生在乱世,应当带着三尺宝剑建立不朽的功勋,如今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怎么就要死了呢!”说完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一岁。后人写诗称赞他:“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孙权听说太史慈死了,悲痛不已,下令把他厚葬在南徐北固山下,还把他的儿子太史亨养在府中。
再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听说孙权在合淝兵败,已经回到南徐,就和孔明商议。孔明说:“我夜里观察星象,看到西北有星星坠落,必定会有皇族去世。”正说着,忽然有人报告公子刘琦病逝。玄德听到这个消息,痛哭不止。孔明劝慰道:“生死都是命中注定,主公不要太过忧虑,以免伤了身体。还是先处理大事,赶紧派人去那里守卫城池,并料理丧葬之事。”玄德问:“派谁去合适呢?”孔明说:“非云长不可。”于是立刻让云长前去襄阳镇守。玄德又问:“如今刘琦已死,东吴肯定会来讨要荆州,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孔明说:“要是有人来,我自有应对的言辞。”过了半个月,有人报告东吴鲁肃特地前来吊丧。正是:先将计策安排定,只等东吴使命来。不知道孔明会如何应对,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