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北方的胡马迎着劲风嘶鸣,扬起漫天尘土,飘扬的旗帜与阵阵钲鼓相互映衬。留着黄胡须的番将们跨坐在雕鞍之上,他们插好羽箭、拉满弯弓,有条不紊地排列着队伍。将领们挥舞缰绳,驱马朝南而来,人人都威风凛凛、耀武扬威。他们好似要挥刀诛杀北海的赤须龙,拔剑斩杀南山的白额虎一般气势汹汹。

    而梁山泊内的一众英雄,胸中涌动着足以吞没长虹的豪迈劲气。自从归顺朝廷,秉持大义以来,他们便立誓要肃清天下,诛杀那些作恶多端的奸邪之徒。如今,他们奉诏一路直抵幽燕地界,接连夺取城池,建立了赫赫战功。

    辽国的兀颜统军堪称良将,其神机妙算,智谋远超常人。幽州城下,即将迎来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青青的山川都将被飞扬的尘土染上红色。对于梁山泊的英雄们来说,擒获胡虏、攻破敌阵并非难事,一切功名都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当时,兀颜延寿率领着两万多军马,与太真驸马、李金吾二位将军会合,总共统领三万五千番军。他们将枪刀、弓箭等一应器械都准备得完备无缺,便整顿队伍,启程出发。很快,就有探子来到幽州城,向宋江报告了这一消息。

    宋江赶忙请来军师吴用商议:“辽兵屡次战败,这次必定挑选了精兵猛将前来厮杀。我们应当用什么计策来应对呢?” 吴用回答道:“先调兵出城,布下阵势,等辽兵来了,我们慢慢与他们挑战。如果他们没有能耐,自然就会退去。” 宋江称赞道:“军师的高见极为英明。”

    随即,宋江调遣军马出城,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有一处名叫方山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靠山傍水,宋江便在此处排下了九宫八卦阵势。

    在等候的过程中,只见辽兵分成三队浩浩荡荡地前来。兀颜小将军的兵马打着皂旗,太真驸马的队伍举着红旗,李金吾的军队则是青旗。三军一齐抵达,看到了宋江摆下的阵势。

    那兀颜延寿在父亲的教导下,曾经学习过阵法,对其中的玄妙颇为了解。他见宋江摆下九宫八卦阵势,便命令青旗和红旗两队军马,分别在左右两侧扎下营寨。自己则来到中军,竖起云梯,仔细观察宋兵的阵势,确认是九宫八卦阵后,从云梯上下来,不禁冷笑不止。

    左右副将见状,问道:“将军为何冷笑?” 兀颜延寿说道:“就凭他这个九宫八卦阵,谁不明白!他用这样的阵势,根本瞒不过人,我倒要吓唬吓唬他。” 于是,他命令众军擂响三通画鼓,竖起将台。在将台上,他用两把号旗来回招展,指挥左右列成阵势。布置完毕后,他走下将台,骑上马,命令首将打开阵势,自己亲自来到阵前,与宋江对话。

    这位小将军是怎样的装扮呢?只见他头戴一顶三叉如意紫金冠,身穿一件蜀锦团花白银铠,脚上穿着四缝鹰嘴抹绿靴,腰间系着双环龙角黄鞓带。手持虬螭吞首打将鞭,身佩霜雪裁锋杀人剑。左边悬挂着金画宝雕弓,右边插着银嵌狼牙箭。手持一枝画杆方天戟,骑着一匹铁脚枣骝马。

    兀颜延寿勒住马,径直来到阵前,高声喊道:“你摆下九宫八卦阵,想要瞒谁!你可认得我摆的阵?” 宋江听说番将要斗阵法,便让军中竖起云梯。宋江、吴用、朱武登上云梯,观望辽兵的阵势,只见三队兵马相互连接,左右呼应。朱武一眼便认了出来,对宋江说道:“这辽兵的阵势是太乙三才阵。”

    宋江留下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自己走下云梯,骑上马来到阵前,挥舞着马鞭,直指辽将,喝道:“就你这太乙三才阵,有什么稀奇的!” 兀颜小将军说道:“你既然识得我的阵,看我变法,让你认不出来。” 说罢,他勒马回到中军,再次登上将台,挥动号旗,变换阵势。

    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看到,这阵势变成了河洛四象阵,便派人走下云梯,将情况回复给宋江。兀颜小将军再次走出阵门,横戟问道:“你还认得我的阵吗?” 宋江答道:“这是变出的河洛四象阵。”

    那兀颜小将军摇着头,冷笑一声,又回到阵中,登上将台,将号旗左摇右摆,再次变出阵势。吴用和朱武在将台上观察后,朱武说道:“这是变成了循环八卦阵。” 他们又派人将消息告知宋江。

    那小将军再次来到阵前,高声问道:“你还能认出我的阵吗?” 宋江笑着说:“想必只是变出循环八卦阵,没什么稀奇的。”

    小将军听了,心中暗自思忖:“我这几个阵势都是秘密传承下来的,没想到却被此人识破。宋兵之中,必定有能人。” 兀颜小将军再次回到阵中,下马登上将台,挥动号旗,左右盘旋,变出一个阵势,只见四周都没有出路,里面隐藏着八八六十四队兵马。

    朱武再次登上云梯观看,对吴用说道:“这是武侯八阵图,隐藏了首尾,一般人都不了解。” 于是,他派人请宋公明来到阵中,登上将台观看这个阵法,并解释道:“可别小瞧了辽兵,他们的这些阵图都是有传承的。这四个阵法都是从同一流派传承下来,没有丝毫差错。先是太乙三才阵,演变出河洛四象阵,四象阵又生出循环八卦阵,八卦阵再变出八八六十四卦,最终演变成八阵图。这是循环无穷、绝妙高超的阵法。”

    宋江走下将台,骑上战马,来到阵前。小将军将戟插在地上,勒住马,站在阵前,高声大叫:“你能认出我的阵吗?” 宋江喝道:“你这小将年幼学浅,如同井底之蛙,只以为这样的阵法就绝顶高明了。你这藏头八阵图,能瞒得过谁?就连我大宋的小孩子都瞒不过!”

    兀颜小将军说道:“你虽然识得我的阵法,那你也排一个奇异的阵势,来瞒过我。” 宋江喝道:“就我这九宫八卦阵势,虽然不算高深,但你敢攻打吗?” 小将军大笑道:“就这么个小阵,有什么难的!你们军中别放冷箭,看我来攻打你这个小阵。” 有诗为证:

    九宫八卦已无敌,河洛四象真堪奇。

    莫向阵前夸大口,交锋时下见危机。

    且说兀颜小将军当即传下将令,让太真驸马、李金吾各拨一千军,说道:“等我打透这个阵势,你们便来策应。” 传令完毕,众军擂响战鼓。宋江也传下将令,让军中擂响三通战鼓,门旗向两边打开,放打阵的小将进来。

    那兀颜延寿带着本部二十来员牙将,一千披甲马军,他掐指一算,当日属火,便不从正南离位进攻,而是带着军马转向右边,从西方兑位出发,挥动白旗,杀入阵内。后面的军马被宋军弓箭手射住,只有一半人马得以进入阵中,其余的都退回本阵。

    却说小将军进入阵中后,便直奔中军,只见中间白茫茫一片,如同银墙铁壁一般,将小将军团团围住。兀颜延寿见了,吓得面如土色,心中暗想:“阵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城子?” 他连忙命令士兵从四边打通原来的道路,想要杀出阵去。

    众军回头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如同银色的海洋,满地只听见水响,却不见路径。小将军十分慌张,带领军队朝着南门杀去,只见无数团火块、万缕红霞在地上滚动,却不见一个宋军的身影。小将军哪里敢从南门出去,便斜着向东门杀去,只见带叶的树木、连枝的山柴交错塞满地面,两边都是鹿角,根本无路可进。

    无奈之下,他又转向北门,却见黑气遮天,乌云蔽日,伸手不见五指,仿佛进入了黑暗地狱一般。那兀颜小将军在阵内,四门都找不到出路,心中怀疑道:“这肯定是宋江施展的妖法。不管怎样,就从这里拼死冲出去。” 众军领命,齐声呐喊,奋力杀去。

    这时,旁边突然杀出一员大将,高声喝道:“乳臭未干的小将,往哪里跑!” 兀颜小将军想要迎战,却措手不及,脑门上早有一鞭飞来。小将军眼明手快,连忙用方天戟抵挡,只听得双鞭同时落下,早把戟杆打断成两段。他还来不及挣扎,就被那员大将扑入怀中,那大将轻舒猿臂,一把扭住他的狼腰,将这兀颜小将军活捉了过去。这位大将拦住辽军后军,喝令他们下马投降。众军在这黑天摸地、不辨东西的情况下,只得下马受降。

    原来,拿住小将军的不是别人,正是虎军大将双鞭呼延灼。当时公孙胜在中军施展法术,得知捉了小将军,便收了法术,阵中又恢复了青天白日的模样。

    且说太真驸马和李金吾将军各率领一千兵马,只等阵中传来消息,便要来策应。却一直不见动静,不敢贸然杀过来。宋江来到阵前,高声喝道:“你们这两支军队,还不投降,更待何时!兀颜小将已经被我生擒在此。” 他喝令群刀手将兀颜小将军押到阵前。

    李金吾见了,骑着一匹马,手持一条枪,径直冲过来要救兀颜延寿。却有霹雳火秦明正在前部,他挥动狼牙棍,直取李金吾。两匹马相交,兵器相互碰撞,两军齐声呐喊助威。李金吾心中先自慌乱,出手的速度和缓急都出现了差错,被秦明当头一棍,连头盔带脑袋打得粉碎,李金吾从马上栽倒下来。

    太真驸马见李金吾战败,率领军队便往回逃。宋江催动兵马掩杀过去,辽兵大败而逃。宋军夺得战马三千多匹,旗幡、剑戟丢弃得满山遍野都是。宋江率领军队径直朝着燕京进发,一心想要长驱直入,席卷敌军,恢复大宋的疆土。有诗为证:

    矢心直欲退强兵,力殚机危竟不成。

    生捉两员英勇将,败军残卒奔辽城。

    且说那战败的辽军残部逃回辽国,见到兀颜统军,纷纷报告说小将军去攻打宋兵阵势,结果被他们活捉了,其余的牙将也都归降了;李金吾则被宋军那边的一个叫秦明的人,一棍给打死了,军卒们四散奔逃,不知去向;太真驸马倒是捡回了一条命,但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兀颜统军听后大惊,说道:“我儿自幼学习阵法,对其中的玄妙颇为知晓。宋江那厮用的什么阵势,竟把我儿给捉了?” 左右回答道:“只是个九宫八卦阵势,也没什么稀奇的。咱们小将军摆了四个阵势,都被那些蛮子识破了。最后,他们还对小将军说:‘你识得我这九宫八卦阵,你敢来攻打吗?’咱们小将军便率领着千百骑马军,从西门杀了进去,却被宋军的强弓硬弩挡住,只有一半人马得以进入。也不知怎么回事,就被他们生擒活捉了。”

    兀颜统军说:“就这九宫八卦阵,有什么难攻打,肯定是他们变了阵势。” 众军说道:“我们在将台上看到,他们阵中队伍一动不动,旗幡也没有改变,只是上面有一片黑云笼罩着整个阵中。” 兀颜统军说:“如此看来,必定是妖术。我若不起兵,那厮也会来。若不取胜,我唯有自刎以谢罪。谁敢做我的前部先锋,领兵前去?我率领大队人马随后就到。”

    这时,帐前有两员将领站了出来,齐声说道:“我们二人愿做前部先锋。” 一个是大辽番官琼妖纳延,另一个是燕京番将,复姓寇,名镇远。兀颜统军十分高兴,说道:“你们两个要小心谨慎,带领一万军兵做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我率领大军随后就到。”

    且不说琼、寇二将领命出发,担任先锋去开路。再说兀颜统军随即开始整顿本部下的十一曜大将和二十八宿将军,准备倾巢而出。

    先说那十一曜大将:

    太阳星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率领五千兵马;

    太阴星天寿公主答里孛,带领女兵五千;

    罗睺星皇侄耶律得荣,率领雄兵三千;

    计都星皇侄耶律得华,率领雄兵三千;

    紫气星皇侄耶律得忠,率领雄兵三千;

    月孛星皇侄耶律得信,率领雄兵三千;

    东方青帝木星大将只儿拂郎,率领三千兵马;

    西方太白金星大将乌利可安,率领三千兵马;

    南方荧惑火星大将洞仙文荣,率领三千兵马;

    北方玄武水星大将曲利出清,率领三千兵马;

    中央镇星土星上将都统军兀颜光,总领各飞兵马首将五千,镇守中坛。

    兀颜统军又点齐部下那二十八宿将军:

    角木蛟孙忠、亢金龙张起、氐土貉刘仁;

    房日兔谢武、心月狐裴直、尾火虎顾永兴;

    箕水豹贾茂、斗木獬萧大观、牛金牛薛雄;

    女土蝠俞得成、虚日鼠徐威、危月燕李益;

    室火猪祖兴、壁水貐成珠那海、奎木狼郭永昌;

    娄金狗阿哩义、胃土雉高彪、昴日鸡顺受高;

    毕月乌国永泰、觜火猴潘异、参水猿周豹;

    井木犴童里合、鬼金羊王景、柳土獐雷春;

    星日马卞君保、张月鹿李复、翼火蛇狄圣;

    轸水蚓班古儿。

    兀颜光整顿好十一曜大将和二十八宿将军后,率领大队精兵二十多万,几乎倾全国之力,还请大辽国主御驾亲征。

    且不说兀颜统军率领大队人马铺天盖地而来。再说先锋琼、寇二将带领一万人马,逢山开路,率先前来进兵。很快,就有细作把消息报告给宋江,说这场厮杀必定规模不小。

    宋江听后大惊,立即传下将令,一面让卢俊义部下的所有军马全部集合,一面又召集檀州、蓟州原有的人员前来听候调遣。还邀请赵枢密前来监督战事。另外,让水军头目带领水手人员全部上岸,都到霸州集合,从陆路进发。水军头领负责护送赵枢密,跟在后面,所有军马都向幽州进发。

    宋江等人迎接赵枢密,参拜完毕。赵枢密说道:“将军如此劳心费力,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您的英名必将流传万载,您的功德永不磨灭。下官回朝后,必定在天子面前极力保荐将军。” 宋江回答道:“小将无德无能,不值一提。这都是托天子洪福齐天,仰仗元帅虎威,才偶然立下小功,并非小将一人之力。如今有探听消息的人回报,得知辽国兀颜统军率领二十万军马,倾国而来。兴亡胜败,在此一战。特请枢相另外安营扎寨,在十五里外屯扎,看宋江我尽忠竭力,效犬马之劳,与众兄弟齐心协力,决战这一场。依靠天子的盛德,早日取胜,以报答朝廷。”

    赵枢密说:“将军要善于把握时机。孙子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要多加谋略,事事都要仔细考虑。” 宋江于是辞别赵枢密,与卢俊义一起率领大兵,转过幽州地面所属的永清县界,将军马屯扎下来,安下营寨。聚集诸将头领在营帐中一同商议军情大事。

    宋江说道:“此次兀颜统军亲自率领辽兵倾国而来,绝非小事。生死胜负,就在这一战。你们众兄弟都要努力向前,不可有退缩后悔之意。只要立下微小功劳,上报朝廷,天子的恩赏,必定会与大家一同分享,绝不会有独自享用的道理。” 众人都站起身来,齐声说道:“兄长的命令,谁敢不遵从!我们必定尽心竭力,报答兄长的大恩。”

    正商议着,小校前来报告:“有辽国使者前来下战书。” 宋江让人把使者叫到帐下,呈上战书。宋江拆开战书一看,原来是辽国兀颜统军帐前先锋使琼、寇二将军,作为前部兵马,约定明日决战。宋江在战书末尾批示,答应明日决战。又招待来使酒食,然后让他回到本寨。约定明日天明,准时决战。

    此时已是秋尽冬来,士兵们身披厚重铠甲,战马也披上了皮甲,一切都准备就绪。次日,五更时分就开始做饭,天刚亮就拔营起寨,全体人马出发。没走四五里路,宋兵就与辽兵迎面相遇。远远望去,在皂雕旗影中,闪出两员先锋的旗号。战鼓喧天,门旗打开,只见那琼先锋一马当先,出现在阵前。他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

    头戴鱼尾卷云镔铁冠,身披龙鳞傲霜嵌缝铠,身穿石榴红锦绣罗袍,腰系荔枝七宝黄金带,足穿抹绿鹰嘴金线靴,腰悬炼银竹节熟钢鞭。左插硬弓,右悬长箭。骑着跨越山岭的巴山兽般的战马,手持能翻江搅海的龙形长枪。

    当下,琼妖纳延横枪跃马,立在阵前。宋江在门旗下看到琼先锋如此英勇,便问道:“谁去与这位将军交战?” 这时,九纹龙史进提刀跃马,出阵与琼将军挑战。两匹战马交错,两种兵器并举,鞍上的人争斗,坐下的马也相互厮斗,刀来枪往,好似一团花,枪来刀去,又似一簇锦,四条手臂挥舞得纵横交错,八只马蹄奔跑得撩乱纷杂。

    史进与琼妖纳延斗了二三十合,渐渐气力不支,拨转马头,朝着本阵便跑,琼先锋纵马追赶。宋江阵上,小李广花荣正在宋江背后,看到史进输了,便拈起弓,搭上箭,把马赶到阵前,等琼先锋的马跑近,飕的一箭,正中琼先锋面门,琼先锋翻身落马。史进听到背后有人落马,猛地回身,又是一刀,结果了琼妖纳延的性命。可怜这位能征善战的番官,到此也难免丧命。

    那寇先锋看到琼先锋被砍死,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跃马挺枪,径直来到阵前,高声大骂:“贼将怎敢暗算我兄长!” 这时,病尉迟孙立飞马而出,直冲向寇镇远。军中战鼓喧天,耳边喊声不断。孙立的金枪使得神出鬼没,寇先锋见了,先自吓得胆战心惊。斗了不到二十回合,寇先锋勒转马头便跑,不敢回阵,生怕冲乱了阵脚,便绕着阵向东北方向逃去。

    孙立一心想要建功,怎肯放过,纵马追赶。寇先锋跑远了,孙立在马上带住枪,左手拈弓,右手取箭,搭上箭,拽满弓,看准寇先锋后心,一箭射去。那寇将军听到弓弦响,连忙把身子一倒,那枝箭正好射到,他顺手一抓,便抓住了那枝箭。孙立见了,暗暗喝彩。

    寇先锋冷笑道:“这厮卖弄弓箭!” 便把那枝箭咬在嘴里,把枪挂在了事环上,急忙用左手取出硬弓,右手搭上箭,扭过身来,朝着孙立前心窝就是一箭。孙立早已偷眼看到,在马上左躲右闪,那枝箭射到胸前,孙立把身子往后一倒,那枝箭便从身上飞了过去。他的马收勒不住,只顾往前跑。

    寇先锋把弓挂在臂上,扭回身去看孙立是否中箭。寇先锋心想:“他肯定是中箭了。” 原来孙立两腿有力,紧紧夹住宝镫,故意倒在马上,装作中箭的样子,却并没有坠下马来。寇先锋勒转马头,想要来捉孙立。两匹马的马头正好迎面相对,相距不过丈尺,孙立突然跳将起来,大喝一声:“不这样拿你,你就跑了!” 寇先锋吃了一惊,说道:“你只能躲过我的箭,可躲不过我的枪!” 说着,便朝着孙立胸前奋力一枪刺来。

    孙立挺起胸脯,迎着他的枪,枪尖刺到铠甲上,孙立微微一侧身,那枪便从肋下刺了过去,寇将军却一下子扑入孙立怀里。孙立趁机提起腕上的虎眼钢鞭,朝着寇先锋的脑袋用力砸下,削去了半个天灵骨。那寇将军在镇远做了半辈子番官,最终死在孙立之手,尸骸倒在马前。孙立提枪回到阵前。

    宋江见状,立即指挥三军,掩杀过去。辽兵失去主将,顿时乱作一团,四处逃窜,各自逃命。

    宋江正在追赶之际,忽然听到前面连珠炮响。宋江连忙让水军头领先挡住,派一支军卒人马守住水口。又派花荣、秦明、吕方、郭盛骑马上山顶观望,只见密密麻麻,番军人马铺天盖地而来。宋江吓得三魂出窍,七魄悠悠。正所谓:饶君便有张良计,到底难逃白虎危。那么,前来的大队番军究竟是哪里的人马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