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古典白话合集 第六十六回 洪锦西岐城大战

    奇门遁术在阵前施展,斩杀敌将、夺取军旗,场面十分壮观。黑色的火焰仿佛能引动魂魄,遮蔽了白日的光芒,青色的法术掷地,扬起漫天尘埃。三山关上人才辈出,五凤焚崖前也有奇异之才。若不是仙娃施展神奇的幻化之术,那便是月老牵线,成就了新的姻缘。

    话说燃灯道人施展法术,将两座山合拢,把殷郊紧紧挤在山中。四路人马迅速朝着山上赶来。武王到达山顶,看到殷郊这副模样,急忙滚鞍下马,跪在尘埃之中,大声呼喊:“千岁!小臣姬发,一直奉公守法,恪守臣子的本分,从不敢欺君犯上。相父姜子牙今日让殿下落得如此下场,这会让我背负万年的骂名啊。” 姜子牙赶忙扶起武王,说道:“殷郊违背天命,这是天数注定,他怎能逃脱?大王只需尽到臣子的本分,行礼以彰显主公的仁德就好。” 武王说:“相父,今日将储君夹在山中,这大罪可都要落在我姬发头上了。还望各位老师大发慈悲,可怜可怜姬发,放了殿下吧。” 燃灯道人说:“贤王啊,你不了解天数。殷郊违抗天命,根本无法逃脱。大王尽到君臣之礼便足矣,切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再三劝说,姜子牙神色严肃地说:“老臣只是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断然不敢逆天行事,从而耽误主公啊。” 武王眼中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以臣子的身份哭诉道:“臣并非不放殿下,只是各位老师要顺应天命,这实在不是臣的罪过啊。” 拜完之后,燃灯请武王下山,命令广成子推着犁铧上山。广成子一见到殷郊这副模样,不禁潸然泪下。正是:只因出口立下犁锄之愿,今日在西岐怎能逃脱此劫。

    只见武吉用犁铧处置了殷郊,殷郊的一缕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清福神柏鉴,带领着百余名神灵前来接引殷郊。殷郊心中满是怨恨,心有不甘,化作一阵风径直朝着朝歌而去。此时,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饮酒作乐。突然刮起一阵怪风,这风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刮地遮天暗,愁云照日昏;鹿台如泼墨,一派靛妆成。先刮时扬尘播土,次后来倒树摧林;只刮得嫦娥抱定婆罗树,空中仙子怎腾云;吹动昆仑顶上石,卷得江湖水浪浑。”

    话说纣王在鹿台上饮酒,忽然听到有人前来,不知不觉感到一阵昏沉,便在席上睡着了。他梦见一个三头六臂的人站在御前,口称:“父王!孩儿殷郊为了国家,遭受了犁锄之厄。父王应当施行仁政,才能保住成汤的天下;应当任用贤能的丞相,尽快任命元帅,来处理内外大事。不然,姜尚不久便要向东进军,到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孩儿还想继续诉说,只怕封神台不接纳,孩儿就此别过!” 纣王惊醒,口中喊道:“奇怪啊!” 妲己、胡喜媚、王贵人三人同坐在席上,赶忙欠身问道:“陛下为何喊奇怪啊?” 纣王便把梦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妲己说:“梦由心生,陛下不必多疑。” 纣王本就是沉迷酒色的昏君,看到三位妖姬娇美的姿态,便继续举杯畅饮,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这时,汜水关的韩荣有奏本送到朝歌告急。奏本先到了文书房,微子看到奏本的内容,心中十分忧虑,便将奏本抱进内廷。纣王正在显庆殿,当驾官启奏:“微子侯求见。” 纣王宣微子到殿前,微子行礼完毕,将汜水关韩荣的奏本呈上。纣王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张山奉命征讨却失利,还提及殷郊殿下在岐山身亡。纣王看完,勃然大怒,对众臣说:“没想到姬发竟然自立为武王,实在是大逆不道。屡次派兵征伐,损兵折将,却不见成效。如今该派哪位爱卿为将呢?若不早日除掉他,必成大患。” 班列之中,中谏大夫李登上前,行礼称臣说:“如今天下动荡不安,战火四起,十多年都没有安宁。虽然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这三路兵马,不过是癣疥之疾。但唯独西岐的姜尚,帮助姬发胡作非为,肆意制造祸乱,他们的野心可不小。要说朝歌军营里的将领,都不是姜尚的对手。臣推荐三山关总兵官洪锦,他才能出众,若能派他前去征伐,或许大事可定。” 纣王当即传旨,派人带着敕令前往三山关,命令洪锦负责此次征伐事宜。

    使命带着诏书径直前往三山关,一路无话。一天,来到三山关的馆驿中安顿下来。第二天,洪锦和同住的两位官员接旨,开读完毕。交接官职的人是孔宣。没过多久,等孔宣交接清楚,洪锦便率领十万大军,离开了三山关,朝着西岐进发。这浩浩荡荡的人马,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有诗为证:“一路旌旗遮蔽丽日,杀气弥漫乱卷行云;刀枪闪烁,寒光凛冽,剑戟森然,冷气逼人。拉开的弓如秋月一般,箭筒里的箭像点点寒星;金色的铠甲黄澄澄,银色的头盔如同白玉钟。锣声响起,惊天动地,鼓声擂动,好似雷鸣;士兵们如同勇猛的貔貅,战马犹如矫健的蛟龙;如今前往西岐,又将开启一段征程。”

    话说洪锦一路行军,大军来到岐山,哨马跑到中军帐禀报:“人马已经到达西岐了。” 洪锦传令安营扎寨。先行官季康、柏显忠来到帐中拜见。洪锦说:“如今我们奉敕命前来征讨,你们各自都要尽心为国效力。姜尚足智多谋,可不是一般的对手。我们必须谨慎小心,不可鲁莽草率行事。” 两位将领说:“谨遵大帅命令。”

    第二天,季康领命出营,来到西岐城下挑战。探马赶忙跑到相府禀报,姜子牙十分高兴,心想这三十六路征伐,今日终于全部到齐,这下可以准备东征了。他急忙问道:“哪位将领愿意出城迎战?” 南宫适表示愿意前往,姜子牙同意了。南宫适领命出城,只见季康如同一块乌云一般冲了过来。南宫适问道:“来者何人?” 季康回答说:“我乃洪锦总兵麾下的正印官季康。如今奉敕命前来征讨你们这些叛逆之徒,你们理应在辕门受死。倘若还敢带兵抵抗,那真是目无国法、目无君主。” 南宫适笑着说:“像你这样不堪一击的人,西岐城不知道杀了多少,也不在乎你这一两个人。赶紧回兵,饶你不死。” 季康大怒,纵马挥刀,直取南宫适。南宫适手持大刀,迎面抵挡。两人大战了三十回合,季康擅长左道旁门之术,他念动咒语,头顶上方出现一块黑云,云中显现出一只恶犬。恶犬朝着南宫适的肩膀狠狠咬了一口,连袍带甲,扯去了半边,南宫适险些被季康一刀劈死。南宫适吓得魂飞魄散,败退回城,来到相府回话,将被咬伤的事情详细诉说了一遍,姜子牙听后,心中不悦。

    这边季康得胜回营,见到洪锦,报告说自己获胜,打伤了南宫适,将他逼回城中。洪锦十分高兴,说:“头阵胜利,往后就能阵阵胜利。” 第二天,柏显忠骑马来到城下挑战。探马报入相府,姜子牙问:“谁愿意出城迎战?” 邓九公回答说:“末将愿意前往。” 姜子牙同意了。邓九公打开西岐城门,骑马来到军前,认出是柏显忠,大声喊道:“柏显忠!天下已经归向明主,你们如今不投降,还等何时?” 柏显忠说:“像你这样的匹夫,辜负国家大恩,不顾仁义道德,简直就是天下不仁不义的猪狗。” 邓九公大怒,催动坐骑,挥舞开合扇大刀,直取柏显忠。柏显忠挺枪刺来,两人交锋,犹如猛虎摇头,又似狮子摆尾,只杀得天昏地暗。这激烈的战斗场景是怎样的呢?有赞为证:“这一个头顶金盔,好似仙鹤展翅,烈焰腾腾;那一个身披黄金铠甲,连环套闪闪发光。这一个身着染成猩红色的大红袍,那一个穿着如同白练般的粉素征袍。这一个挥舞大刀,如同闪电划过;那一个挺举长枪,恰似龙蛇舞动。这一个骑着胭脂马,奔跑起来鬼神都为之震惊;那一个骑着白龙驹,飞驰而过好似银霞。这一红一白两位将领,宛如天神下凡,这场虎斗龙争的战斗,实在是激烈非凡。”

    两人大战了二三十回合,邓九公本就是有名的大将,他展开大刀,如同闪电一般,势不可挡。柏显忠哪里是邓九公的对手,邓九公卖了个破绽,手起一刀,将柏显忠斩于马下。邓九公得胜进城,来到相府回话,献上柏显忠的首级报功。姜子牙命令将首级挂在城上示众。

    且说洪锦见自己的一员将领被斩,在军中大发雷霆,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将西岐夷为平地。第二天,他率领大队人马冲出军营,指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哨马报入相府,姜子牙接到禀报,立刻整顿队伍出城。炮声响起,西岐城门打开,一支人马冲了出来。洪锦看着城内出来的军队,纪律严明;又见两旁那些归降周朝的豪杰,个个勇猛无比,如同虎狼一般,他们都是来自三山五岳的门人,身上隐隐透着仙风道骨。队伍在两旁像大雁展翅一样排开,宝纛旗下,是开国武成王黄飞虎。姜子牙骑着四不像,身穿一身道服,气质非凡。他是怎样一番模样呢?有诗为证:“金冠如鱼尾,道服接东方;丝绦悬水火,麻鞋带玉珰。手执三环剑,胸藏百炼钢;帝王师相品,万载把名扬。”

    话说洪锦骑马来到军前,大声喊道:“来者可是姜尚?” 姜子牙回答道:“将军是何姓名?” 洪锦说:“我乃奉天征讨大元戎洪锦。你们这些人不守臣子的本分,逆天叛乱,还屡次抵抗王师,实在是罪不可恕。如今我奉旨前来征讨你们,要将你们捉拿押解到朝歌,以正国法。倘若你们知道我的厉害,就赶紧下马受擒,也好救这一郡的百姓免受生灵涂炭。” 姜子牙笑着说:“洪锦,你既然身为大将,就应该懂得审时度势。如今天下都已归向周主,贤能之士纷纷背离那无道的纣王。你不过是一汪浅水,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如今八百诸侯一同讨伐无道之人,我不久之后就会在壶津会师,吊民伐罪,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平定祸乱。你们还敢逆天而行,帮助那无道的纣王,这是自己找死啊。”

    洪锦听后大怒,纵马挥刀,冲过阵来。旁边姬叔明大声喊道:“休得放肆!” 催马摇枪,直取洪锦,两位将领瞬间战作一团。姬叔明是文王的第七十二子,他心性最为急躁,使起枪来,攻势如同狼虎一般凶猛。两人大约战了三四十回合,洪锦本是左道术士出身,他猛地夹紧马腹,跳出战斗圈子,拿出一块黑色的幡,往下一戳,又将刀往上一挥,那幡竟然化作一扇门,洪锦连人带马,径直朝着门里奔去。姬叔明不明就里,也催马追进了门中。此时,洪锦能看见姬叔明,姬叔明却看不见洪锦。姬叔明的马头刚进入门内,洪锦在门里手起一刀,将姬叔明斩于马下。姜子牙见状,大为震惊。

    洪锦收起那扇门,重新现身,大声喊道:“还有谁来与我对阵?” 旁边邓婵玉骑马来到军前,大声喝道:“匹夫,别以为自己厉害,我来了!” 洪锦看到一员女将冲了过来,她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英姿飒爽地来到马前。邓婵玉是怎样一番模样呢?有诗为证:“女将思来正幼龄,英风凛凛貌娉婷;五光宝石飞来妙,辅国安民定太平。”

    邓婵玉驱马来到阵前,洪锦二话不说,挥刀就砍;邓婵玉手中双刀迅速抬起,急忙抵挡。洪锦暗自思忖:女将不可与之久战,尽快斩杀才是上策。于是,洪锦又像之前那样,拿出黑色的幡,施展法术,把马赶进了门里。邓婵玉见状追了过去,不过邓婵玉十分聪慧,她没有贸然追进门,而是迅速取出五光石,朝着门里扔去。只听见洪锦在门内 “哎呀” 一声,显然是脸被击中受伤了。洪锦无奈,只得收起幡,败回营中。

    姜子牙收兵回到相府,又得知一位殿下受伤,心中十分郁闷,在府中暗自发愁。且说洪锦被五光石打得脸上眼肿鼻青,气得咬牙切齿。他赶忙用丹药敷在伤口上,一夜之间伤就痊愈了。第二天,洪锦上马,亲自来到城下,点名要女将出战。哨马跑到相府报告:“洪锦点名要邓婵玉出战。” 姜子牙无计可施,只得派人到后面通报。土行孙听到来人报告,急忙对邓婵玉说:“今天洪锦点名要你出战,你千万不能进他那扇门。” 邓婵玉说:“我在三山关大战数年,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左道之术,我怎么可能进他的门呢?” 两人正在议论时,龙吉公主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急忙走出净室问道:“你们二人在说什么?” 土行孙说:“商营有个大将洪锦,擅长使用幻术,他拿出一面黑色的幡,能化作一扇门。殿下姬叔明追进去,被他一刀杀害。昨天他与婵玉交战,又用那黑色的幡,婵玉没有追,只用一块石头朝他脸上打去,打伤了他。他今天一定要婵玉出战,所以我嘱咐她今天千万别追他。可要是不去,又会让他觉得我们西岐无人。” 龙吉公主笑着说:“这不过是小法术,叫做‘奇门遁’,黑色的幡代表内门,白色的幡代表外门。既然如此,我去收拾他。”

    土行孙来到银安殿,把龙吉公主的话对姜子牙说了一遍。姜子牙十分高兴,赶忙请公主上殿。公主见到姜子牙,行了稽首之礼,说道:“请借我一匹坐骑,我去收服这员将领。” 姜子牙让人牵来五点桃花驹。龙吉公主独自骑马出了城门,一马当先来到阵前。洪锦看到女将前来,发现不是邓婵玉,便问道:“来者何人?” 龙吉公主说:“你也不必问我是谁,就算我说出来,你也不知道。你只管下马受死,这才是你的归宿。” 洪锦大怒,骂道:“你这大胆的贱人,竟敢如此嚣张!” 纵马挥刀,朝着公主砍去。公主手中的鸾飞剑迅速抬起,急忙抵挡。两人骑着马交锋,只打了四个回合,洪锦又使出内门遁的法术。公主看到后,也取出一面白色的幡,往下一戳,用剑一挑,白色的幡化作一扇门,公主驱马进入门中,消失不见了。

    洪锦回头一看,女将不见了,心中大惊,他却不知道外门有着相生相克的道理。龙吉公主从后面追了出来,公主虽是仙子,但毕竟是女流之辈,力气较弱,她举起剑朝着洪锦的背上砍去,正中洪锦的肩甲。洪锦 “哎呀” 一声,顾不上那扇黑色的幡,朝着正北方拼命逃走。龙吉公主在后面紧追不舍,大声喊道:“洪锦,赶快下马受死。我乃瑶池金母之女,前来帮助武王讨伐纣王。别说你会些道术,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取下你的首级。” 公主在后面紧紧追赶,洪锦只能拼命逃跑。

    公主继续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公主又喊道:“洪锦,别以为今天能饶了你,我在姜丞相面前说过,一定要斩了你才回去。” 洪锦听后,心中慌乱,身上又疼痛难忍,心想与其下马受擒,不如借助土遁之术逃回,再作打算。龙吉公主见洪锦施展土遁逃走,笑着说:“洪锦,不过是五行之术,随意变化,这有何难?我来了!” 公主下马,施展木遁之术追赶,因为木能克土。

    公主一路追到北海,洪锦心想:“幸亏我有这宝贝在身,不然可就糟了。” 急忙取出一样东西丢进海里,那东西一遇到水就立刻变大,在海里掀起波浪游了过来。这东西名叫 “鲸龙”。洪锦骑上鲸龙,逃进了海里。龙吉公主追到北海,只见洪锦骑着鲸龙逃走了。北海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有赞为证:烟波荡荡,巨浪悠悠;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连地脉。潮来汹涌,水浸湾环;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环,却似狂风吹九夏。乘龙福星,老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舍,旁水少鱼舟。浪卷千层雪,风生六月秋;野禽凭出没,沙乌任浮沉。眼前无吊客,耳畔有闲鸥;海底鱼游乐,天边鸟过愁。

    话说龙吉公主追到北海,看到洪锦骑着鲸龙逃走,笑着说:“幸好我离开瑶池时,常带着这件宝贝。” 她急忙从锦囊中取出一样东西,也丢进海里,原来是一件法宝。只见这法宝一遇到水就显出原形,“滑喇喇” 地分开水势,如同泰山一般。这件法宝名叫 “神鲸”,原本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公主站在神鲸上,手持宝剑继续追赶。这神鲸善于降伏鲸龙,一开始鲸龙进入海里,搅得波浪滔天;后来神鲸入海,鲸龙就没了气势。龙吉公主眼看就要追上了,便祭起捆龙索,命令黄巾力士:“把洪锦速速抓到西岐去。” 黄巾力士领了娘娘的法旨,凭空将洪锦拎了起来,抓到西岐,扔到相府的台阶下。姜子牙正和众将官商议军情,只见洪锦从空中被扔了下来,姜子牙十分高兴。不知洪锦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