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第232章 老虎崖
热门推荐:
巫师世界之冰霜王座
重生八零:带着弟妹吃香喝辣
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
精灵世界:烈焰之旅
被车撞后,我觉醒了透视赌石异能
女总裁的满级男神
二十五岁才激活神豪系统?
界海梵辰
清末小旗兵
赵东和赵父推着板车出去和其他人汇合,得,看来家里的女人是都不放心,集体出来送。
昨天晚上该交代的,该嘱咐的都说过了,今天大家都没说啥,就是出来送送他们,都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推着板车,慢慢的走远。
他们到码头比较早,这时候还没有什么人,安静的很。
渔船在码头停靠几天没出海了。
他们都是经常出海的,自己该做什么大家都知道,分开行动,搬东西的搬东西,检查渔船的检查渔船,配合的都很默契
三点左右。
渔船启动缓缓的驶离岸边。
赵东站在船上,还能看到码头点点灯光闪烁,应该是村里人也都过来了,要开船出海作业。
赵东不知道的是,岸上的人看到海上的船只,也在讨论他们。
“三儿,你年轻眼神好,看看码头少了哪家的渔船,出去的真早,这得几点就过来了。”
周吉祥说完,自己也没闲着,四处看看少了哪家的渔船。
“叔,是东子他们的船。”
“哎呀,这么早出去又是要搞啥大动作了?等晚上回港记得问问,要是真有动作,腆着脸皮也要借借光。”
三儿听了,想起前两次厚脸皮跟着一起出海,每次都是赚的钵满盆满的,不由自主的笑起来。
旁边村长儿子小武,听到他们叔侄的话,看着海上只剩三个点点的渔船。
算算时间,心里多少猜到了一点,暗暗记下来,准备出海回来,就找他爹商量一下。
今天天气挺好。
一路上顺风顺水的,不到两个小时,赵东他们就开船到了前天下地笼网的海域,那天跑的太快了,地笼网都没来得及收。
其他两条船也分别开去两个方向,地笼网先下到海里,回来的时候正好收一波。
“东子……,东子……。”
“嗯?”
转悠一会才找到浮标,赵东正在收地笼,听到赵父叫他又没有继续说话,疑惑的抬头看过去。
“那边……。”
赵父没敢伸手指,就是冲着左前方抬抬下巴。
赵东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就见那里停着几条渔船。
见他也发现了,赵父确定的说道:“那里应该是沉船的位置吧。”
“是。”
“那他们应该是在打捞了?也不知道是云水村的,还是恶人岛的,会不会发现丢了一条船,想到咱们身上?”
“没事,爹,别自己吓自己,要怀疑咱们他也得拿出证据,没有找到船,别人说什么不承认就是了。”
赵父老实了一辈子,只做过这一次出格的事,现在有点像惊弓之鸟。
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联想到自己身上。
“爹,别看了,你来收地笼网,完事咱们就开船走了。”
赵东让出位置给他爹找点事做。
可能下地笼的时候海上大雾的原因,海里的生物也异常活跃,地笼网里的收获都挺不错的。
鱼、虾、蟹、扇贝什么的,七七八八的加一起,能卖到7~8块钱。
赵父拉上来最后一排地笼网。
“东子,这里面有海参,嗯,三四只呢,看不太清,要倒出来看……。”
其他两条船不用收,只下地笼,就要快很多,开船过来的时候,他们这边最后一排地笼网刚收上来。
大刚伸着脖子看赵东他们的桶。
“东子,走的远点收货就要比沿岸的好很多,就你这几排地笼网的收货,今天的油钱就出来了。”
赵华也笑着说道:“就是咱们去捞海蜇,地笼网也可以继续下,反正放在海里,抽空收一下就行,也不费事,连家里吃的海鲜都有了,是吧,东子。”
“嗯。”
赵东也打算一直下地笼网的,看看今天的收获就知道,就是每天收一次,出海的油钱就赚出来了,怎么想都是“血赚”的。
“哥,你看那边的几条船停在那里好久了。”
阿健好奇心比较重,在下地笼网的时候就看到了,当时就和大刚讨论一番,现在又想和赵东讨论,奈何他注定要失望了,赵东一点都不想说。
“不用管他们,等我把地笼网下完,咱们就走。”
赵鹏倒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东子,想好去哪个方向了吗?不能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海上飘着吧!”
“有大概的想法。”
赵东和赵父两个人配合,一个手里不停的把饵料塞到地笼网里,一个拿着装好饵料的地笼网抻开,甩到海里放好浮标。
没一会五排地笼网就被下好了。
今天谁都没费事做饭,带着干粮上船的,饿了拿出来就吃,省事又方便,最主要的是天气热也不怕吃凉的。
赵东启动渔船,他要前往的是一个类似三足鼎立的地方。
位置非常特殊,屹立于海中间,三省环抱,其中一个省是海外省,所以在那里有可能遇到很多省份的渔船。
离越越那边也不是特别远。
赵东记得那时候海上的“大飞”,走货也会到这附近交易,就是因为这边礁石岛屿众多,东南西北畅通无阻。
昨天大军讲他跑货走过的地方,都在哪里看到过海蜇,哪里没有看到,包括那些海域的见闻。
有一处海域地理特他征觉得很熟悉。
不知道熬死多少脑细胞,终于被他想起来了,各种岩石和礁石,经过漫长岁月的海水侵蚀和冲刷,变得千奇百怪。
那不是老虎崖嘛!
远远的看去,整体像张着巨口的老虎一样,如果开船靠近看,又是一番景色。
以前每次远洋路过那边,船上有个船员老家是那边附近的,总是怀念的说,那里海产品丰富。
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等等,多的数不胜数。
他还特骄傲的说过旁边的大岛屿上,那里的渔民还和大将军一起抗击过倭寇,维护海权和抵御外敌。
赵东开着渔船,指南针都不用怎么看。
还借着东风,船速都快了不少。
大约又过去一个半小时左右,一路上也遇到三三两两作业的渔船,他们远远的就避开了。
赵父走过来,“还要开多久?”
赵东笑了,船速已经缓缓的在放慢,“爹,你看前面的那个小岛了吗,咱们就到那里。”
见他船速减缓后面两条渔船跟了上来。
赵鹏喊着问道:“东子,到了吗?”
阿健看着蔚蓝的海水,一头雾水,“哥,这里鸡毛都没有啊,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昨天晚上该交代的,该嘱咐的都说过了,今天大家都没说啥,就是出来送送他们,都站在门口看着他们推着板车,慢慢的走远。
他们到码头比较早,这时候还没有什么人,安静的很。
渔船在码头停靠几天没出海了。
他们都是经常出海的,自己该做什么大家都知道,分开行动,搬东西的搬东西,检查渔船的检查渔船,配合的都很默契
三点左右。
渔船启动缓缓的驶离岸边。
赵东站在船上,还能看到码头点点灯光闪烁,应该是村里人也都过来了,要开船出海作业。
赵东不知道的是,岸上的人看到海上的船只,也在讨论他们。
“三儿,你年轻眼神好,看看码头少了哪家的渔船,出去的真早,这得几点就过来了。”
周吉祥说完,自己也没闲着,四处看看少了哪家的渔船。
“叔,是东子他们的船。”
“哎呀,这么早出去又是要搞啥大动作了?等晚上回港记得问问,要是真有动作,腆着脸皮也要借借光。”
三儿听了,想起前两次厚脸皮跟着一起出海,每次都是赚的钵满盆满的,不由自主的笑起来。
旁边村长儿子小武,听到他们叔侄的话,看着海上只剩三个点点的渔船。
算算时间,心里多少猜到了一点,暗暗记下来,准备出海回来,就找他爹商量一下。
今天天气挺好。
一路上顺风顺水的,不到两个小时,赵东他们就开船到了前天下地笼网的海域,那天跑的太快了,地笼网都没来得及收。
其他两条船也分别开去两个方向,地笼网先下到海里,回来的时候正好收一波。
“东子……,东子……。”
“嗯?”
转悠一会才找到浮标,赵东正在收地笼,听到赵父叫他又没有继续说话,疑惑的抬头看过去。
“那边……。”
赵父没敢伸手指,就是冲着左前方抬抬下巴。
赵东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就见那里停着几条渔船。
见他也发现了,赵父确定的说道:“那里应该是沉船的位置吧。”
“是。”
“那他们应该是在打捞了?也不知道是云水村的,还是恶人岛的,会不会发现丢了一条船,想到咱们身上?”
“没事,爹,别自己吓自己,要怀疑咱们他也得拿出证据,没有找到船,别人说什么不承认就是了。”
赵父老实了一辈子,只做过这一次出格的事,现在有点像惊弓之鸟。
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联想到自己身上。
“爹,别看了,你来收地笼网,完事咱们就开船走了。”
赵东让出位置给他爹找点事做。
可能下地笼的时候海上大雾的原因,海里的生物也异常活跃,地笼网里的收获都挺不错的。
鱼、虾、蟹、扇贝什么的,七七八八的加一起,能卖到7~8块钱。
赵父拉上来最后一排地笼网。
“东子,这里面有海参,嗯,三四只呢,看不太清,要倒出来看……。”
其他两条船不用收,只下地笼,就要快很多,开船过来的时候,他们这边最后一排地笼网刚收上来。
大刚伸着脖子看赵东他们的桶。
“东子,走的远点收货就要比沿岸的好很多,就你这几排地笼网的收货,今天的油钱就出来了。”
赵华也笑着说道:“就是咱们去捞海蜇,地笼网也可以继续下,反正放在海里,抽空收一下就行,也不费事,连家里吃的海鲜都有了,是吧,东子。”
“嗯。”
赵东也打算一直下地笼网的,看看今天的收获就知道,就是每天收一次,出海的油钱就赚出来了,怎么想都是“血赚”的。
“哥,你看那边的几条船停在那里好久了。”
阿健好奇心比较重,在下地笼网的时候就看到了,当时就和大刚讨论一番,现在又想和赵东讨论,奈何他注定要失望了,赵东一点都不想说。
“不用管他们,等我把地笼网下完,咱们就走。”
赵鹏倒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东子,想好去哪个方向了吗?不能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海上飘着吧!”
“有大概的想法。”
赵东和赵父两个人配合,一个手里不停的把饵料塞到地笼网里,一个拿着装好饵料的地笼网抻开,甩到海里放好浮标。
没一会五排地笼网就被下好了。
今天谁都没费事做饭,带着干粮上船的,饿了拿出来就吃,省事又方便,最主要的是天气热也不怕吃凉的。
赵东启动渔船,他要前往的是一个类似三足鼎立的地方。
位置非常特殊,屹立于海中间,三省环抱,其中一个省是海外省,所以在那里有可能遇到很多省份的渔船。
离越越那边也不是特别远。
赵东记得那时候海上的“大飞”,走货也会到这附近交易,就是因为这边礁石岛屿众多,东南西北畅通无阻。
昨天大军讲他跑货走过的地方,都在哪里看到过海蜇,哪里没有看到,包括那些海域的见闻。
有一处海域地理特他征觉得很熟悉。
不知道熬死多少脑细胞,终于被他想起来了,各种岩石和礁石,经过漫长岁月的海水侵蚀和冲刷,变得千奇百怪。
那不是老虎崖嘛!
远远的看去,整体像张着巨口的老虎一样,如果开船靠近看,又是一番景色。
以前每次远洋路过那边,船上有个船员老家是那边附近的,总是怀念的说,那里海产品丰富。
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等等,多的数不胜数。
他还特骄傲的说过旁边的大岛屿上,那里的渔民还和大将军一起抗击过倭寇,维护海权和抵御外敌。
赵东开着渔船,指南针都不用怎么看。
还借着东风,船速都快了不少。
大约又过去一个半小时左右,一路上也遇到三三两两作业的渔船,他们远远的就避开了。
赵父走过来,“还要开多久?”
赵东笑了,船速已经缓缓的在放慢,“爹,你看前面的那个小岛了吗,咱们就到那里。”
见他船速减缓后面两条渔船跟了上来。
赵鹏喊着问道:“东子,到了吗?”
阿健看着蔚蓝的海水,一头雾水,“哥,这里鸡毛都没有啊,是不是走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