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第448章 童趣
赵东一听眼睛铮亮,瞬时从躺椅上坐了起来,这个活动可以有!
要知道小时候他们被勒令禁止去海边玩水,被看到真的是被揍的很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们就搞个折中的想法,偷着去小池塘、小水渠、小河沟去摸螺、抓鱼、抓王八玩的可开心了,又改善了伙食。
真真是两全其美。
小时候玩过的东西,长大了突然的去玩一次,也会觉得非常快乐。
“走走走,正好今天海上风浪大,咱们就去咸淡水交汇处那条河沟,海浪也可能卷一些大货过去,或者是海鱼自己游过去躲避风浪也是有可能的。”
“行,那条河沟挺长的,有几里地远,还一直通到滩涂边上,下多长的网都不怕,哥,你拿渔网,我多准备点桶和其他工具。”
“行。”
要是能捡点田螺辣炒吃,或者是麻辣小龙虾,要是能凑巧搞点泥鳅炖着吃,也很不错。
吸溜着咽了咽口水,馋了!
心动不如行动,赵东在院里转悠着,不管能不能用的上,看到的工具都放在倒骑驴上带着。
要知道,家里的生活也就赵东回来的近一年,才有所改善。
赵母和陈秀几个女人坐在门口织补渔网,也没管他,反正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做好了,空闲时间愿意干点啥就干点啥。
没得什么都要管。
去河沟捕鱼总比出去和村里人吹牛逼、打牌、喝酒强。
赵母:“渔网刚补好两张。”
“我拿那些还没补好的吧,反正捕上来点够吃一顿的就行。”
河沟里枯枝烂叶的比较多,拿刚修补好的去河里放他也舍不得,刮坏了还要重新修补太麻烦。
赵东和阿健推着倒骑驴刚出来,阿海看到了带着弟弟们死活的吵着要跟。
去河塘抓鱼摸虾可比在家好玩多了。
“东子,你快点把他们都带上吧,在门口一直叫嚷着,吵的头大,带走也让我们都清净一会。”赵大嫂笑呵呵的说道。
赵东挑了挑眉毛,这是让他带孩子喽。
他看着坐在门口无所事事的两个哥哥,“你们要不要跟着一起去,顺便看着点孩子们。”
“呵呵,我们就不去了,晚点大哥我俩上山去砍柴,顺便给你这边也砍了,你带着孩子们去玩吧。”
这话说的赵东很满意。
“走了,走了,孩子们快点上车坐好,咱们现在就出发了。”
阿健招呼着孩子们,几个孩子哈哈大笑着,七手八脚的爬上倒骑驴坐好,喊上大刚和胖子几个人向着村口的小河沟出发。
胖子边走边挤眉弄眼的说:“咱们最好能抓到王八,到时候我出一只鸡放点党参、当归、枸杞炖了,大家都补一补。”
王八炖鸡有的地方被称为“霸王别姬”,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趣味名菜。
那是相当滋补了!
大刚闻言眼睛一亮,也兴奋的说道:“最好多抓两个,咱们人多,少了怕是不够分……。”
赵东眼睛斜眯的看着他重点部位,不怀好意的说:“擦,你是有多虚啊,还多搞点,别在补大发了喷鼻血。”
阿健来了一句:“晚上爆体而亡。”
大刚:“玛德,你们几个臭嘴快点闭上吧,老子强的都能要命,不然晚上你们几个试试?……。”
其他人:“艹……,你踏马的想死啊……,老子直的……。”
一群大男人嘻嘻哈哈的互相打嘴炮喷着垃圾话,黄腔说的越来越过份,像是一群变态。
孩子们听不太懂,稀里糊涂的叫嚷着插话,找存在感。
聊嗨了的几个人这才想起来孩子们也在,说话赶紧收敛一下。
赵东眉眼带笑,翘着的嘴角就没下来过,跟着光屁股一起长大的朋友干啥都不会无聊,有打不完的嘴炮。
“行了,都别胡说八道了,没得带坏孩子们,快点走吧,磨磨蹭蹭的到地方天都黑了,别说抓王八了,都抓瞎吧。”
胖子:“有瞎抓也行,只要别空手就都是收获,回去我都能给你们来一套煎炒烹炸……。。”
大刚:“你可真机把能瞎扯,要不是太了解你,老子差点就相信了……。”
阿健:“信胖哥一次,看看他能做点啥出来。”
阿海坐在倒骑驴上,拧着身子高兴的说道:“要炸大虾吗?油焖大虾也好吃,胖叔,今天能做吗?”
“哈哈哈,行,捕到大虾看胖叔给你们露一手。”胖子空头支票开的毫无压力。
一群人笑笑闹闹的走到大河边。
这条河很宽广,是两村的交接处,河水的这边是他们云水村,河水的另一边就是他大嫂、二嫂娘家的村子。
外面是咸淡水,在往里面走靠近大山脚下,有淡水支流大大小小的不止一条,平常村里人会用来浇浇田地之类的。
“近海口这里放两张网,靠近山脚下在放两张,看看哪里上来的货多。”
阿健左右看看,“我感觉近海口那里货多。”
大刚反驳,“那你可就感觉错了,河里的东西又不值钱,村里人平时不是出海就是在海边讨海,都不稀罕吃河里的土货,所以河里的才多呢。”
胖子点点头,“这么说也对。”
几人你一嘴我一嘴的看着大河说起来。
赵东把车上的渔网都拿下来,“先把渔网放下去吧,绳子就绑在周围的树上,等几个小时看看就知道哪里上来的货多。”
大家都是比较喜欢玩,吃不吃的倒是无所谓,海鲜天天吃着,这些土货就是打打牙祭,主要的是享受捕鱼的过程。
孩子们到地方早就解放天性了,下车就互相追打着往河边跑。
路过的野草都要拽上两把,跑到河边捡石子就扔着玩起来,比赛看谁扔的远,看谁溅起的水花大……。
人多放网也没啥技术,三两下就放完了。
赵东看着孩子们打水漂过来凑热闹,这玩意小时候谁没玩过啊!
他在周围看了一圈,找到一个薄薄的石头片。
记得后世还出了打水漂专用的水漂石,放在这个年代,那是相当炸裂了,为了寻找童趣,还真有人买账。
对着大河甩上一天,胳膊都能玩脱臼了……。
打水漂应该是华国男人从小到大的爱好之一,好像是基因中就带的一样。
“哎呀,来来来,看看我的,用石头打水漂这技术我在行啊,看好了哈,看我帅气出击,嗖……嗖……嗖……。”
赵东摆好姿势,中指垫在石片的底部,食指包围石片的边缘,拇指按住石片,重心放低离水面很近,
食指拨动石片大臂甩起来,身体跟着拧巴着用力的将石片丢出去。
嘴里还发出声音给石片伴奏。
石片像小精灵一样,在海面上连续跳跃。
“哇哇………,三叔好厉害……,三叔……,三叔……,你教教我……。”阿海兴奋的拉着他要学。
舟舟和阿呆早就兴奋的撅着小屁股去找石头了。
玉哥和石头也都缠着他们的爹,叫嚷着要学打水漂。
“哈哈哈,看我的,打水漂我也很厉害。”阿健拿着他找到的一把石片过来,“嗖,嗖,嗖”的连环往河里丢。
要知道小时候他们被勒令禁止去海边玩水,被看到真的是被揍的很惨。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们就搞个折中的想法,偷着去小池塘、小水渠、小河沟去摸螺、抓鱼、抓王八玩的可开心了,又改善了伙食。
真真是两全其美。
小时候玩过的东西,长大了突然的去玩一次,也会觉得非常快乐。
“走走走,正好今天海上风浪大,咱们就去咸淡水交汇处那条河沟,海浪也可能卷一些大货过去,或者是海鱼自己游过去躲避风浪也是有可能的。”
“行,那条河沟挺长的,有几里地远,还一直通到滩涂边上,下多长的网都不怕,哥,你拿渔网,我多准备点桶和其他工具。”
“行。”
要是能捡点田螺辣炒吃,或者是麻辣小龙虾,要是能凑巧搞点泥鳅炖着吃,也很不错。
吸溜着咽了咽口水,馋了!
心动不如行动,赵东在院里转悠着,不管能不能用的上,看到的工具都放在倒骑驴上带着。
要知道,家里的生活也就赵东回来的近一年,才有所改善。
赵母和陈秀几个女人坐在门口织补渔网,也没管他,反正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做好了,空闲时间愿意干点啥就干点啥。
没得什么都要管。
去河沟捕鱼总比出去和村里人吹牛逼、打牌、喝酒强。
赵母:“渔网刚补好两张。”
“我拿那些还没补好的吧,反正捕上来点够吃一顿的就行。”
河沟里枯枝烂叶的比较多,拿刚修补好的去河里放他也舍不得,刮坏了还要重新修补太麻烦。
赵东和阿健推着倒骑驴刚出来,阿海看到了带着弟弟们死活的吵着要跟。
去河塘抓鱼摸虾可比在家好玩多了。
“东子,你快点把他们都带上吧,在门口一直叫嚷着,吵的头大,带走也让我们都清净一会。”赵大嫂笑呵呵的说道。
赵东挑了挑眉毛,这是让他带孩子喽。
他看着坐在门口无所事事的两个哥哥,“你们要不要跟着一起去,顺便看着点孩子们。”
“呵呵,我们就不去了,晚点大哥我俩上山去砍柴,顺便给你这边也砍了,你带着孩子们去玩吧。”
这话说的赵东很满意。
“走了,走了,孩子们快点上车坐好,咱们现在就出发了。”
阿健招呼着孩子们,几个孩子哈哈大笑着,七手八脚的爬上倒骑驴坐好,喊上大刚和胖子几个人向着村口的小河沟出发。
胖子边走边挤眉弄眼的说:“咱们最好能抓到王八,到时候我出一只鸡放点党参、当归、枸杞炖了,大家都补一补。”
王八炖鸡有的地方被称为“霸王别姬”,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趣味名菜。
那是相当滋补了!
大刚闻言眼睛一亮,也兴奋的说道:“最好多抓两个,咱们人多,少了怕是不够分……。”
赵东眼睛斜眯的看着他重点部位,不怀好意的说:“擦,你是有多虚啊,还多搞点,别在补大发了喷鼻血。”
阿健来了一句:“晚上爆体而亡。”
大刚:“玛德,你们几个臭嘴快点闭上吧,老子强的都能要命,不然晚上你们几个试试?……。”
其他人:“艹……,你踏马的想死啊……,老子直的……。”
一群大男人嘻嘻哈哈的互相打嘴炮喷着垃圾话,黄腔说的越来越过份,像是一群变态。
孩子们听不太懂,稀里糊涂的叫嚷着插话,找存在感。
聊嗨了的几个人这才想起来孩子们也在,说话赶紧收敛一下。
赵东眉眼带笑,翘着的嘴角就没下来过,跟着光屁股一起长大的朋友干啥都不会无聊,有打不完的嘴炮。
“行了,都别胡说八道了,没得带坏孩子们,快点走吧,磨磨蹭蹭的到地方天都黑了,别说抓王八了,都抓瞎吧。”
胖子:“有瞎抓也行,只要别空手就都是收获,回去我都能给你们来一套煎炒烹炸……。。”
大刚:“你可真机把能瞎扯,要不是太了解你,老子差点就相信了……。”
阿健:“信胖哥一次,看看他能做点啥出来。”
阿海坐在倒骑驴上,拧着身子高兴的说道:“要炸大虾吗?油焖大虾也好吃,胖叔,今天能做吗?”
“哈哈哈,行,捕到大虾看胖叔给你们露一手。”胖子空头支票开的毫无压力。
一群人笑笑闹闹的走到大河边。
这条河很宽广,是两村的交接处,河水的这边是他们云水村,河水的另一边就是他大嫂、二嫂娘家的村子。
外面是咸淡水,在往里面走靠近大山脚下,有淡水支流大大小小的不止一条,平常村里人会用来浇浇田地之类的。
“近海口这里放两张网,靠近山脚下在放两张,看看哪里上来的货多。”
阿健左右看看,“我感觉近海口那里货多。”
大刚反驳,“那你可就感觉错了,河里的东西又不值钱,村里人平时不是出海就是在海边讨海,都不稀罕吃河里的土货,所以河里的才多呢。”
胖子点点头,“这么说也对。”
几人你一嘴我一嘴的看着大河说起来。
赵东把车上的渔网都拿下来,“先把渔网放下去吧,绳子就绑在周围的树上,等几个小时看看就知道哪里上来的货多。”
大家都是比较喜欢玩,吃不吃的倒是无所谓,海鲜天天吃着,这些土货就是打打牙祭,主要的是享受捕鱼的过程。
孩子们到地方早就解放天性了,下车就互相追打着往河边跑。
路过的野草都要拽上两把,跑到河边捡石子就扔着玩起来,比赛看谁扔的远,看谁溅起的水花大……。
人多放网也没啥技术,三两下就放完了。
赵东看着孩子们打水漂过来凑热闹,这玩意小时候谁没玩过啊!
他在周围看了一圈,找到一个薄薄的石头片。
记得后世还出了打水漂专用的水漂石,放在这个年代,那是相当炸裂了,为了寻找童趣,还真有人买账。
对着大河甩上一天,胳膊都能玩脱臼了……。
打水漂应该是华国男人从小到大的爱好之一,好像是基因中就带的一样。
“哎呀,来来来,看看我的,用石头打水漂这技术我在行啊,看好了哈,看我帅气出击,嗖……嗖……嗖……。”
赵东摆好姿势,中指垫在石片的底部,食指包围石片的边缘,拇指按住石片,重心放低离水面很近,
食指拨动石片大臂甩起来,身体跟着拧巴着用力的将石片丢出去。
嘴里还发出声音给石片伴奏。
石片像小精灵一样,在海面上连续跳跃。
“哇哇………,三叔好厉害……,三叔……,三叔……,你教教我……。”阿海兴奋的拉着他要学。
舟舟和阿呆早就兴奋的撅着小屁股去找石头了。
玉哥和石头也都缠着他们的爹,叫嚷着要学打水漂。
“哈哈哈,看我的,打水漂我也很厉害。”阿健拿着他找到的一把石片过来,“嗖,嗖,嗖”的连环往河里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