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 第484章 再会金娘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第484章 再会金娘

    邓芝一愣,但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如此!

    “那丞相我们下一步怎么做?”

    诸葛亮说道。

    “接下来大军休整。”

    “我已命魏延带兵镇守函谷关,魏军司隶军队主力已经覆灭,没有进攻的实力,他们现在唯一能有与我军作战的军队就是司马懿手下的原荆州部队。”

    “不过现在司马懿正在忙着与魏帝曹睿争权,短时间内没有大的的战事。”

    “魏延守关、伯苗你来安排后续安抚之事,所有抚恤要全部发现伤亡将士手中,如发现胆敢贪没兵士抚恤之人一经证实斩首传示三军绝不姑息!”

    “是,那丞相您呢!”

    诸葛亮站于城头之上看着潼关之外的天空说道。

    “我要回长安,魏军战力用完了,接下就该我汉军发力,我要回去布置民生、提升大军军力。”

    “伯苗,我要在三年之内把我大汉国力提到最高,到时以猛虎下山之势出潼关、函谷以夺天下,让我主再造大汉!”

    正在诸葛亮于前方劝退阚泽之时。

    此时的刘禅正坐在两位姐姐面前苦口婆心的说着什么。

    “大姐、二姐不要皇家待遇、不要公主封号,还要离开长安,你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眼前两位女子正是刘禅暗卫不久之前从洛阳救出的姐姐。

    “陛下,我与二妹从小在曹府被当作仆人那么多年,连当个自由百姓都未敢想过。”

    “我们儿时曾经多少次都想着父亲能回来救出我们,一次次的失望,也曾经想过多次逃出曹府,可每次被抓回来就是一顿毒打,轻则不给饭食、重则……!”

    大姐眼中含泪有些哽咽的说道。

    “现在陛下念及多年的姐弟之情将我二人救出苦海,我们已是感激不尽,如今不敢再想其他,至于公主皇亲更是不敢多想。”

    “我们只是普通人,现在只求陛下让我二人离去,找一无人相识之处从此了却残生。”

    “那怎么行!”

    刘禅立时跳了起来。

    “我们姐弟多年以来天各一方,这才好不容易相见,怎么能再次分离!”

    “朕不同意!”

    说着刘禅看向两位姐姐。

    “朕知道,你们心中恨咱爹,可当年也是无奈啊,兵荒马乱之中谁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刘禅说着一指自己。

    “当时就是我不也差一点死在乱军之中,要不是四叔把我抢出来,杀出重围,现在我都投胎二十年了!”

    “父皇在病重之时还在念着两位家姐,他心中不是没有你们,只是当年没办法。”

    “现在好了,我们姐弟终于团聚在一起。”

    “以后我要好好孝敬姐姐,当娘一样供着,我要代父亲好好照顾补偿你们!”

    “只求姐姐不要离开小弟,咱们可是一个娘!”

    可是接下来不管刘禅再说什么,两个姐姐只是一味哭泣就是不说话!

    这让刘禅很是苦恼。

    看着外面天色已不早,刘禅只能起身告辞。

    走出公主宅院,刘禅一路之上连连摇头叹气。

    一旁的马承劝说道。

    “陛下,也许只是两位公主刚到长安心中落差太大一时还未适应,再给她们一些时间慢慢想通,她们就会理解陛下的苦心!”

    而一旁的赵广却是说道。

    “这都半年了,看来两位公主是铁了心不想受这公主称号,还是想想别的办法才行。”

    “依我看陛下您就把封号一定,直接把公主服饰给二位殿下送去,太庙再一跪把这事跟先帝一说,不就完了,不用如此费力非要二位殿下同意!”

    刘禅摇摇头。

    “不行,这样二位姐姐会受不了,我不能如此做,此事必须经经她们同意才行!”

    刘禅晃着头,正好看到一旁跟在后面的吕方一言不发,随之问道。

    “你主意多,你说,朕想让两位姐姐过的好些、富贵一些哪错了,她们为何非要离开长安离朕而去!”

    “这个……,天家之事老奴可不敢乱说。”

    “你个老猾头,是天家事,也是朕的家事,你跟朕那么多年,比黄皓跟朕的时间都长,你不也是朕的家人!”

    吕方心中一暖立时就要下跪请罪。

    刘禅一把架住吕方。

    “宫外行什么礼,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吕方思索着说道。

    “陛下您是从小长在宫中,对富贵之事的看法也就是钱、誉!”

    “而两位公主殿下却是失落于民间,而且他们多年以来处处受到别人白眼欺负,被当作最下等的仆人一样被人呼来喝去。”

    “老奴在想,在她们的心中这些年下来最盼望的往往不是山珍海味、绫罗绸缎。”

    刘禅奇怪的问道。

    “那是什么!”

    “老奴也不知道是什么!”

    刘禅刚要发火,可吕方随之说道。

    “陛下,这往往同一层次之人的想法很是相近,您要不要找一个相似之人问一问,总好过您自己在此发愁!”

    “找人问,找谁?”

    吕方说道。

    “陛下,当初于洛阳除了救回二位殿下之外,您不是还让老奴将一位女红老板金娘给接回长安吗,当初您忙着打仗没时间去,现在回来了您不过去看看?”

    刘禅立时明白。

    “当时光想着把她接来长安,这一打仗倒是一时把此事给忘了,她在何处、都安置好了吗?”

    吕方说道。

    “陛下放心,你亲自交待之事老奴如何能不上心。”

    “那金娘随我们来到长安之后就老想见您,我说您去南方经商短时间内回不来,老奴我在长安最繁华的地段帮陛下给她买下一座绣楼,让其接着当女掌柜。”

    “您还真别说!”

    “那金娘做女红好手艺,没多久就把绣楼给经营的有声有色,现在已是长安最大的女红绣楼,其手下有几十个女伙计做活,很多官家女眷都从她那里进东西,真是门庭若市。”

    “当初一个女子没有任何靠山能于洛阳能站住脚,经营着一家店铺,还是很有本事的。”

    刘禅大喜。

    “当时我去信让她来长安就是想护她周全,来了长安没人欺负她吧。”

    “瞧您说的,在这长安陛下的人谁敢惹,在下已安排手下一女暗探在其店内做工,一边保护一边帮忙!”

    “那金娘现在一切都好,就是会时时想念公子!”

    刘禅大喜。

    “老猾头真有你的,这事做的漂亮,回头重赏,走着,好与不好朕亲自去绣楼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