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 第490章 是否迁都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第490章 是否迁都

    曹睿却是像有些感动一样,重重一拍司马懿肩膀。

    “也就你司马仲达敢冒这种灭族的风险,你的心意朕全都明白了。”

    说着曹睿还落了几滴眼泪。

    而司马懿更是让曹睿的理解行为感动的连连掩袖而泣。

    曹睿随之一挥手。

    只见几个小黄门抬着几口大木箱走入大殿。

    曹睿止住正在“感动”的司马懿,随之一手打开木箱。

    只见里面放着满满一箱的竹简。

    “爱卿,这些都是你上次引兵进司隶,众大臣上书参奏你的,有很多人建议要朕杀了你。”

    “朕没理过,只是让中书台封存起来,现在全部交给你处置。”

    “敢离间我们君臣的关系,这上面的人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用再问朕!”

    说着曹睿就看着司马懿不再说话。

    司马懿双眼看向那些奏书,看上去足足有上百份之多,如真能知道哪些人说过些什么,那对自己以后掌握朝堂还是很有用。

    正在司马懿思索不语之时。

    曹睿说道。

    “来人把这些奏书抬去司马府。”

    司马懿在听到曹睿说出奏书二字,立马从自己的思绪之中反应过来。

    “不可,陛下,这些都是朝臣向天子上奏的奏书,臣下不能随意观看,更不能带回家中处置。”

    “那将如何,这些无事生非之徒,不对其进行惩处朕如何安心!”

    “此事只有陛下可全权做主,臣不能做此越权之事。”

    “您若不愿将此带回家中,我们现在将他们按奏书姓名一一处置问罪,以还爱卿清白,如何。”

    “陛下不可,这些都是朝臣为君上提的建议。”

    “如正确陛下可纳之,如不正确陛下可不理,只是不能怪罪,更不能以言事问罪,臣受些委屈事小,可不能损坏陛下英名。”

    曹睿再次看向司马懿。

    “知丑而扬善,怀怨以报德,卿真乃大度之君子!”

    “算了,来人,把这些碍眼的东西给朕抬到外面一把火烧掉,朕不想再看到这些东西。”

    而此时司马懿看着曹睿底气十足,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上次自己儿子司马师入宫回去明明说过,曹睿体弱而多病无长寿之相,恐不久陨命,可这次一见怎么一点不像是将死之人。

    反而给你一种越活越结实的样子!

    司马懿心想,上次司马师到底看没看清。

    还是自己这陛下一直都是装的。

    要是装的那以后自己可要小心为上,这已不是他一次触碰曹睿逆鳞。

    要小心秋后算账!

    看着那些竹简被内官抬出殿外焚烧。

    曹睿这才说道。

    “曹真有负圣恩,潼关一战损我四十万大军,为了这次大战朕已把国家钱粮掏空,现在多地天灾不断很多地方已出现难民逃难,更有甚者易子而食,大魏国运出现前所未未有之难!”

    “爱卿是先帝托孤重臣,至此国家危难之时,卿有何计交朕。”

    司马懿说道。

    “潼关一战我大魏精锐尽灭,就连虎豹骑这样的精锐兵马也未能幸免,国事危艰已大大超过先帝当年。”

    “现在已不是我大魏一家所能抗衡伪汉之势。”

    “臣以为现在我们应联合东吴两家合力共敌诸葛亮!”

    曹睿摇摇头。

    “孙权之辈只在我们与伪汉之间左右摇摆,从未真心与一家结盟共对外敌。”

    “之前爱卿就曾提出联吴而灭汉,他孙权也接受了我大魏所封吴王封号,可这一次我们潼关刚一战败,他就集重兵再攻合肥,还杀了大司马曹休,朕不信孙权!”

    “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东吴之所以进攻我军而不打蜀军,就是因为在孙权心中,我大魏哪怕是失去了关中仍是天下第一强国,他这才趁我兵力空虚之时进攻我军,只是想夺些好处。”

    “而自潼关之战以后,情况则完全不同。”

    “大将军不是一般将领,他带着数十万大军在潼关都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伪汉的军队战力和国力陛下能看明白,孙权也能看明白。”

    “现在有我们顶在前面,他孙权还能笑的出来,可我们要是完了,他孙权还能顶住汉军的进攻吗。”

    “臣在临来之时得到军报,汉军与吴军之前于襄阳一线已经开战,就连陆逊的几万兵马都差一点让汉军给端了。”

    “现在我们与吴军联盟,孙权必会求之不得,而且,合肥一线也能保住。”

    曹睿点点头算是同意了司马懿的想法。

    “与吴结盟之事可以去做,可远水解了不近火,现在我大军损失惨重,诸葛亮虽然撤军,可弘农、函谷关、陕县全部丢失,洛阳处在汉军兵锋之下,爱卿可有破局之策!”

    “迁都!”

    “什么?”

    曹睿大惊。

    “我大魏才刚建立二世、十几年,就被伪汉打的迁都,这于天下人心如何交待,这岂不是让人以为我大魏得国不正!”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现在洛阳以西的弘农、函谷关已全部失守,洛阳直面汉军,现在的洛阳只适合做为前线,而不再适合做为国都。”

    “陛下在此,文武百官就在此处,我大魏的中心也要在此处,如何积攒国力反击。”

    “这次臣能救驾,逼退诸葛亮是因为他兵力不济。”

    “可下次呢!”

    司马懿对着曹睿一拱手说道。

    “依臣对诸葛亮的了解,此人撤军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两年,诸葛亮整合内部力量之后还会卷土重来,到那时他兵精马壮,我们将如何应对。”

    “可朕也不能就这样丢弃祖宗之地而做逃命天子!”

    司马懿说道。

    “陛下不是逃命,您是北狩!”

    “而且洛阳仍为国都,只是增加一个北都,到时陛下于后方坐镇指挥,而将士们也能于前线放手与汉军拼杀!”

    “如若不然,陛下在洛阳,就会增加前线将士的压力,臣等会时时担心陛下的安危,而不能与汉军死战!”

    曹睿说道。

    “可还有其他办法?”

    司马懿摇摇头。

    “唯有此一法或可能与诸葛亮一战,其他已无他用。”

    “此事干系众大,再议。”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你与张合先把豫州军组建起来,以抗汉军。”

    当曹睿提到张合之时,司马懿眼中闪过一道寒意。

    就在曹睿想重整中原军备之时。

    阚泽也回到了合肥孙权之处。

    啪……!

    一支茶盏硬硬摔个粉粹!

    “混蛋,此事除了是汉军所为还能有谁,他诸葛亮这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夺我两座重镇城池还想不认账,欺我吴王无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