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 第432章 武技感悟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第432章 武技感悟

    晚上,杨慎行二人没离开,在邹老家中的客房内挤了一晚上。

    翌日,做好早饭,然后吃过,两人才离开。

    “行哥,老师今天的心情很好。”

    邹老从早上开始,笑脸确实不少。

    杨慎行却毫无波澜,说实话,他为什么昨晚要这样做,就是察觉老师的情绪非常低落,算是做出一点儿事帮帮老师。

    但那毕竟不是一天两天,所以能如此简单就让邹老走出来,那是天方夜谭。

    不过,以后确实可以多找老师聊聊,毕竟邹老帮了他这么多,他去陪陪对方也无可厚非。

    再说,不说其他,就是邹老那满肚子经验、就够杨慎行学一阵子的了。

    柴峻不傻,在杨家里跟他说过老师最近心情不好,联系到老师的过往,当即说他也会有时间就去找老师聊聊。

    经过昨晚,修炼问题之外的相处,好歹是让柴峻能在邹老面前放的开些。

    回去后,经过上午的课,下午杨慎行便开始修炼。

    取出武技,没有名字,邹老说等杨慎行什么时候,在这条全新道路上登堂入室,再让他起名字。

    没看后面,依然是先从基础练起。

    第一部分的难度倒是不大,毕竟是从刀法演变而来,最多就是变化不同,以及习惯上的陌生。

    没有用一整天修炼,因为杨慎行还要兼顾其他刀法。

    学习这么多路数,是因为杨慎行不想让自己的风格太过单一。

    那就不能只顾修炼一种,必须要全方位发展。

    今天无事,索性他就借此,开始反思之前修炼的武技。

    如今,杨慎行所学,分别为刀法基础、杀人刀、御守五式。

    刀法基础不用多说,杨慎行一直没有中断过修炼。

    如今他可以说,差不多将这些基础刀法都刻在了骨子里,化作本能。

    杀人刀,原名十七杀人刀,杨德全根据多年战场厮杀的经验总结、编撰。

    这是杨慎行最早开始修炼的,如今单一的武技熟练度,已经来到了超过大成将近圆满。

    可惜,因为缺少真正的武意,所以还不能算作完全圆满。

    其次,御守五式,杨慎行刚开始修炼一个来月,只能掌握前两式,第三式有些勉强,后两式还不能熟练使用。

    如今,还要再加上刚刚拿到的无名武技,算起来,除了刀法基础,杨慎行如今足足修炼了三门高级武技!

    是的,无名武技是高级。

    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是出自两位大师之手,品质必然不会低。

    不过,就是创作一门天工武技,其实两人也能做到。

    但毕竟是交给杨慎行来开辟的新道路,所以这一门武技,就只是基础多一些的高级武技罢了。

    不要以为少,莫说外界那种,一门高级武技都少见的情况。

    就是在京武内,同时手握三门高级武技中品质较高的那一类,也算很多了。

    不过三门武技中,杀人刀,算是品质较低一些的。

    毕竟杨德全的眼光,自然是比不上邹老、南宫衍这些人的。

    又没有师长引路,能全凭摸索,就创作一门高级武技,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但有个问题,此武技重技不重意。

    这就很尴尬了,要说技巧方面,此武技刀刀致命。

    但对于武意,却堪称毫不在意。

    当然,也不是说武技不好,说实话,世间能凝聚武意的武者本就不多,单说技巧方面,其确实算顶尖。

    而且,因为杨慎行修炼十七杀人刀时间最长,感悟最深,所以他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

    先说武意,他已经有杀戮刀意的雏形,此武意与武技很是契合,要说能被杨慎行修炼出来,其中武技的原因自然不小。

    等他什么时候凝聚完整武意,估计便可将二者相结合,武技也会蜕变成真正的顶尖高级武技。

    其次,就是招式方面。

    十七杀人刀,说的就是,此武技原本,共有十七式。

    虽然,可以在战斗中临时更改、组合,以求灵活变通。

    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那十七式为根基。

    但杨慎行经过这些年的修炼,觉得,此武技还有变化。

    首先,十七式是怎么来的。

    杨德全,是根据战场厮杀时,与敌人交战,面临的十七种情况,进而出现的。

    情况不同,代表着根本的意思不同。

    比如其中的提灯式,发力方式为屈身,而后斜向上前刺。

    此招式,是用来应对高大的敌人,或者飞扑而来的敌人。

    还有最后的扫地式,是让自己临近绝境,甚至被打倒在地时,做临死反扑的。

    根本目的不同,所以才有招式变化。

    但其实无需固定,让自己陷入僵局。

    比如还是提灯式,敌人飞扑而来,不用前刺,而是自下而上挥刀,是不是也可以?

    所以,杨慎行觉得,修炼这门武技,只需要记住十七种情况时,自己的目的、最好的应对情况是什么。

    至于具体招式,却实不需要拘泥于原本。

    因为同一种情况,面临的可能是不同敌人。

    还拿提灯式举例,除了面临飞扑而来的敌人,还有可能面临会飞,或者是身材高大的敌人。

    这些情况,提灯式通通都能适用,但又有所不同。

    比如面临会飞的妖兽,飞扑下来,自然是前刺更好。

    比如面对同为人类武者,就是斩出更好,而且要考虑对方有灵甲的可能。

    还有高大的敌人,提灯式是为了攻击对方的要害。

    还有,有的妖兽体型太高,高到杨慎行就算跳起来也够不到要害,就得换一种方式。

    此外,如果是皮糙肉厚的妖兽,比如要是与杨慎行同等级、甚至更高的土甲盾熊,用普通招式破不了防,就要先后退再做打算。

    还有各类妖兽、鬼冥族等等,就是人类武者都还分不同类别呢。

    所以,类似情况最好的应对方式却不同。

    当然,也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样做,必须要做到刀法造诣不低。

    同时,战斗经验也要丰富,才能做到临时变通,采取最好的方法。

    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本修炼、使用要好。